《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这些天来同对手的接触交战,也让新军主力部队不少军官们对后金主力部队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王新盟在思索了片刻之后还是最终决定:自己所率领的第四步兵旅及马冲昊的第五步兵旅回师辽阳准备对付奴尔哈赤所率领的三旗人马。而杨波所率领的第六步兵旅则在草原上继续寻找残敌的踪迹。就算第六旅的新兵多一些,战斗力也低于新军主力部队的平均线,就算遇到了辽西五旗甚至加上折算一旗力量的蒙古人的势力至少也有自报的能力,而如果单独面对皇太极所率领的两白旗,依然有凭借一个旅的力量将给予敌军歼灭性打击的可能。可要在各种不可预料的情况下确保对辽阳城外后金主力的歼灭作战,那么力量则是越多越好。两个旅的主力至少可以分成四路临时团战斗群,在二百里的范围内扫荡侦察敌军可能的力量。

就这样,王新盟迅速通过旗语及望远镜的联络向五六十里外的第五旅及第六旅传信,科尔沁草原附近的三个步兵旅迅速行动起来。

在队伍稍微进行了大半天时间的休整之后,三个旅的队伍在入夜黄昏后又再次向着东南面辽河的方向上展开了连夜的急行。

辽阳城的那点儿力量能够守住么?这些满州主力当中有不少战力强悍的精兵骨干,公安军的野战旅面对敌军的主力完全不保险?这样的疑问其实早就萦绕在包括王新盟等人在内的不少张海弟子们的心头。

第453章 决战后金(十六)

新朝三年旧历八月二十七日黄昏时分,广宁方向以东的张海所率领的三个步兵旅的主力在经过长途的行军有激烈的作战之后也完成了队伍的休整乃至对战场的打扫,准备再次踏上征程。

回师辽阳的行动当然要求迅速,但行军中的隐蔽性同样十分重要。这也是队伍在多次战斗中总结出的经验:隐蔽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机动性更为重要,如果两者难以兼顾,那么隐蔽性的要求就放在了第一位。

八月二十七日的激烈战斗中张海和柳香等参加冲锋陷阵的人也难以避免的在战斗中被敌人的箭矢射中或是被刀枪刺中。张海凭借着十分深厚的体力和精良的铠甲,即便是四肢等没有板甲防护的部分凭借弹簧钢级别材料的精制板链甲也避免了绝大多数危害。只是大腿右侧的钝伤还在隐隐做痛,不得不在行军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同战士们一样背负着大多给养负担和武器装备。跟随张海一起出战的柳香则没有那么幸运,虽然没有像张海那样在敌群中放无双冲锋陷阵,却也被远处射来的箭支穿过了大腿前部的精钢板链甲与内衬。

后金精锐弓手射出的威势猛烈的重箭在穿透了防护力两三倍于寻常铁甲的板链甲之后能量大幅度削弱,不过还是带动着丝绸内趁钻入**。近卫部队中携带的优秀药材,懂得医务与战场救护的人才也远远超过寻常的部队很多,这才让轻伤引起严重后果的机会最大限度的降低了。

独立近卫营群与近卫第一营做为主要参战的部队不少官兵也是如此,没有负伤的战士也有不少像张海那样多多少少人上有了一些钝伤。好在经过五天的长途行军乃至激烈的战斗,给养和弹药等负担都削弱了不少,特别是难以回收再利用的一些射入敌人尸体上的黄金子弹还有那些已经变了形实心炮弹,这让战士们在踏上东返的路上的时候并不感觉比来的时候负担沉重多少。

“海儿你也看到了,这伤比起很多战士们算不上什么大问题。空着手有跟拐杖也可以同样赶路。”此时的柳香却有些压抑许久的兴奋与激动,她似乎第一次在张海的眼神中看到了那关怀与牵挂的眼神。同张海成婚的近两年时间以来,虽然两个人的孩子都已经度过了周岁,可柳香始终感觉到张海的内心似乎像一块坚冰一样冰冷。丧失了一切做为肉身的人应有的喜怒哀乐,似乎像在空门之中曾经经历过很久的单身生活与修身养性的高僧老道一样。而在今天,她却终于感觉到了那种曾经期盼已久感觉。

“不少战士们最多同我一样不过是些不见血的钝伤而已,不管多轻的伤,只要是见了血的都应该上单架以避免伤轻的恶化。香儿无需顾虑太多。”张海的话还似以前,不过就连张海自己也感觉到了一种前世今生从未有过的异样。经历过了危险的生死决战之后,潜藏在心中很久的情感终于涌现了出来。从几乎对柳香没有一丝真正的爱意,到如今真正意义上的牵挂,又回想起共同经历过的很多事情,这些都让张海下定了清除过去那些污七八糟念想的决心:“新朝决不会是一个同传统王朝大同小异的朝代,至少:绝不会搞什么嫔妃。我已经决定了要为全天下的男人树立表率。到了几百年之后的大同世界,或许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与家庭,也就无所谓一夫一妻。但至少在当代,乃至可以预见时期内的未来,合法纳妾的制度必定要被明所废除。过去的那一套传统婚姻理念虽然看似也能有自圆其说的伦理,但却是严重危害底层利益,激化社会矛盾增加负担,也让整个社会变的更为落后的糟粕!种马,在我这里绝不会存在!”张海下定决心对柳香说道。

“香儿只不过是以一个普通军兵,甚至还是相对最安全的亲兵参加了这次作战而已。比起那些天上的孩子们算的了什么?她们其实才是这一仗自大的功臣。”如果是在平时,这话显得多多少少的带了些醋意。而在现在。张海知道这是柳香对自己的宽容和欣慰。

“实话实说,以前我确实对这些孩子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可现在想起来,却觉得丢人。今后,我不会亏待这些孩子们,但也不想再重复不少帝王们的老路”张海也低声的承认道。

因为在旧历八月二十七日的大战之前队伍迅速的南返,张海所率领的三个主力旅是距离辽阳最近的部队。仅仅起程后经过一个夜晚的强行军,就在天色快要亮的时候抵达了辽河岸边。

这些天来辽河的水位近一步降低,甚至根本无需泅度的工具直接就能完成渡河了,因此在多了数千匹马的情况下整个队伍的过河并没有多大的困难。

“渡过辽河之后明天夜晚再渡过太子河,说起来我们的这次出战必遇想的时间要短不少,回师的时候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会抵达辽阳城下了。”宋子悦似乎有些兴奋的说道。

张海在身边的几个亲卫连战士们眼中也看不到什么焦急的神色,问道:“你们对辽阳的防守那么有信心?说说理由?”

“公安军的那些人在建州的精锐面前可以算是空气,他们的素质和装备都不足以抵挡的住满州主力的三旗大军。不过加上亲卫连主力就大有不同了。师傅对我们的战斗力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我们亲卫连一个连,至少不会逊色于近卫部队一个营群的战斗力,加上重炮团与爆破兵留下来就更是如此。如果这些人手外加公安军都无法守住辽阳城内至少一段城头,我是不信的。尤其是经历了这场野战之后。新军主力野战部队一个获得了加强的营群就是在野战中面对三旗也不会被对方最终吃掉。两黄旗就算略强一些,可那辽阳的城头也不是敌人在机动中的攻坚手段就能在几天之内能够有效威胁到的。”宋子悦回道。

第454章 决战后金(十七)

在辽阳城负责临阵指挥的人名叫张义,是**于张海十岁那年起就费了不少的工夫寻找的替身。为了避免父子之间的隔阂或者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张义与张海从身材到样貌长的一点儿也也不像,可以说就没有把“像”这个字做为一个选拔上的要求,年纪也比张海足足小了四岁,可以说是从头开始培养。这件事情其实还是张海小时候最先的构想,当然也没有必要相隐瞒。

张海拥有极为过人的力量天赋,不要说是当时的**,就是当时的万历皇帝亲自下旨也未必能寻找到力量天赋同张海一样的。因此仅仅是把要求画为没有太强家庭背景的孤儿,身材质质要在上等之列,性要好。这三个要求就让**费了不少的心机乃至金钱足足花了五六百两的银子才从几百个了解到的男孩中找到符合要求的。

旧时农业基础薄弱,营养远不及现代,可是能够安稳度过最为脆弱的婴儿与幼儿时代活到七八岁年纪甚至活到成年年纪的人也是经过一定程度上自然淘汰选择的人,因此人均身高潜力同现代中国农村的距离并不大。在北直隶,山东一带的北方上等的男性拥有一米七八到一米八零左右的身高并不奇怪。

进了张家之后,张义自七岁那年开始就同九岁以前的张海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很少与人接触,甚至说话的机会也很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习武,甚至还时不时有家匠乃至请来的人做陪练,主要就是箭术乃至战场上的躲箭这些。这样的训练方向也让张义在孤独与痛苦中有了一丝希望与感动:这张家在我身上下了这样大的本钱,必然不是仅仅为大户做护院那么简单,想必有一天能够征战疆场,建立不朽的功勋。张义在饮食上更是以前想象不到的奢侈,仅仅还是未进入少年的时候每天光是牛肉就至少有五六两,还有大量的奶类乃至一些说不上来的荤菜。这方面甚至是当时还在刻苦训练的张及其弟子们也不曾拥有过的。

张义也不能说是完全与外界隔绝从不与人交往:至少外面请来的不少武师还有家匠们都经常打过不少交道。张义能够看的出这些人对自己的天赋还有所下的苦功从不以为意的赞赏直到惊叹。

到了三年后盐山起事之前的时候,十一二岁的张义就拥有了如同寻常少年甚至下等北方普通成人一般的身材,四年的箭术与反应能力训练让年仅十一二岁的他拥有了不差于个别成年武师的实战技艺。因此在作战准备开始的时候张义也极希望能够参加决战行动,**也没有拒绝这一点,因为毕竟在刻苦而优秀的训练也只有经受住实战的考验才具备真正的价值。因此张义在队伍转战南北的时候也一直以家匠的身份跟随**或杨秋霞参加必要的行动。

不差的资质加上四年的刻苦训练,让张义曾经以为自己的那位“少主”张海最多不过依靠年长几岁而在武艺及力量方面稍强于自己而已,不是没有赶上的希望。不过一次又一次的实战却让张义明白了自己同张海在天赋上的根本性差距,完全不是可以靠训练能够弥补的。

张海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发明乃至在队伍里的威信也让张义如同其他弟子那样对张海真正佩服起来。这时候**才告诉了张义,队伍上花费这么大的资源培养他的用意。

要在武艺及力量上接近张海的水平,根本就不是寻常人通过职业训练和下足够的本钱能够赶上的事。仅仅是让对面远处的敌人以为自己是张海的存在,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但这并非可望而不可极。

从那时候开始,原本因为自身小有所成而有些松懈的张义在这三四年以来的时间又不断加强自己的训练,同时身体也进入到了发育极快的青春期,至新朝三年夏季,年过十五岁的张义在身材上已经开始逐渐发育成形,武艺及实力上早已领先于张海的大部分弟子,如果单论箭术,就是同刘洪涛或李峰等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不过张义等人的还是在指挥与领兵的经验方面相比张海的众弟子有很大的局限,因此在出发的时候张海亲自向张义讲述了很多辽东这一路城战以来满州军的作战特点和新军守城作战的要领。整个亲卫连中的大部分战士也能起到很好的骨干作用。

张海等人率领队伍离开辽阳后不久的八月二十四日清晨,奴尔哈赤率领的两黄旗与镶红旗三旗大军就逼近到辽阳城下。辽阳城高大而坚固,但是相比沈阳城:并没有多么宽阔的护城河,而且因为十六里左右过于漫长的城头在兵力防御密度上也有先天的缺陷,这些都意味着不可克服困难的减少。加上经历过沈阳的攻城战,使得一项谨慎的代善也对拿下辽阳城多了不少信心。

不过代善还是提醒道:“我们依然是试探性的打打着沈阳城即可,主要是试探城中的虚实,不必全力出动以陷队伍于险警戒。毕竟那些南边儿的强敌是拥有神出鬼没般的能力的。在这开阔的辽东平原上机动袭扰敌军收复故土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攻打没有宽阔护城河天堑的沈阳城,奴尔哈赤的信心却比以前大了很多,一次就将三旗当中大概五百人左右的行营护军派了出来,此外还有两千左右的各旗精锐,并携带了不少登城的器材。

按照进攻沈阳城的经验,这个规模的力量面对寻常的敌手应当能够在掩护下一举攻上城头。如果攻不上城头,那就说明辽阳已经是有所持的城池,不应该再是后金军队的首要目标了,决定撤退即可。

辽阳城头上也有飘荡在高空之中的热气球,此时的后金军队也想到了大致应付这种威胁的办法:一时让兵力密度尽可能的稀疏,而是以一些缴获物资中质量尚算良好的轻炮和斑鸠用地面当作后座缓冲来射击着天上的目标。

第455章 决战后金(十八)

后金军队在起兵后连续数年的交战中累计歼灭了二三十万明军,缴获了不火器,对于这些火器当中什么性质的东西堪用的比例稍微高点儿也算大致有了点儿门道。

在传统的旧式火器中,有两不靠谱。一是比较大的不靠谱,大型铁炮的铸造涉及到铸造是内部应力和热障冷缩的诸多问题,极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二是比较细的不靠谱,比如相当一部分火门枪与鸟枪,这种火枪要求严格合膛。拿战时代的不少欧洲燧发枪不少情况下仍然要求同一支枪最好配备同一个工匠所生产出的子弹,更别说这时候的明代火器了。

比较靠谱的就是那些虎尊炮一类的前膛轻炮,这些轻炮为了避免炸膛风险炮口的动能并不比**弩高多少,只是成本比**弩低些,用车盾都可以有效防护住,对付明军或者新军主力野战部队那种不是同样有不少车阵就是习惯以单薄队形卧倒在地迎敌的武装都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即便是两黄旗累计近两万人正规战兵的大军也不过配备了二十门而已,还不如一些大型火炮配属的比例高。不过这些火炮用于对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