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回到起兵前的状态或者仿西南土司例。每年还可以上缴一定税赋特产,甚至上缴铠甲禁器也无不可。但至少要让我们不是成为无立锥之地可以任人摆布的奴隶。满人要有满人的地盘,自己的组织,不受外人胁迫。就像你们所占据的海南等地中的黎区一样,如果连这些最基本要求也都做不到,而是让人束手就擒?我们绝大多数战士都更愿意勇敢的战死杀场,就算你们能够夺得天下,终还有青史留名的希望。。

“大家说:敌酋的这封信我们应该如何回?”张义向亲卫连的战士们问道。

其实建州的这个姿态已经是很低了,如果不是新军主力展现出了压倒性的力量,像让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王朝提这些低三下四展现出这样低的姿态简直是痴人说梦。有些亲卫连的战士不知怎的,甚至对这些城下的敌人产生了一丝同情。当然,答应这些建州人的话之类的意见没有人提出来。

“我们可以先答应这些人的要求,他们喜欢什么样儿的回复我们就怎样的回复。对于敌人,我军从不讲儒家那一套。只要他们放下了武器,并且聚集起来,我们对付起来不是更简单?”一名亲卫连的战士说道。

但更多的战士却表示不相信那些建州人的诚义,觉得那些人可能是为更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

“我倒希望敌人是想接谈判之机准备大规模的攻城,那样我们或许才有重创敌军的机会。至少是牵制住这些人。我看这样:要想拖住这些人,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我们在信中不要求对方交出全部铠甲,甚至不要求他们交出火器,但要求他们交出全军马匹,则可以依旧在以前的辽东一带定居。不过要限定于三叉河与辽河太子河等河岸边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

“这不是请君入瓮么?敌人会傻到答应?”一名战士笑道。

“我们当然不能在回信中一次就提出敌人有可能接受的条件,那样我们还怎样牵制住对手?”张义也笑道:“我们和敌人的谈判,其实就如同嫖客对**,哦不,至少是周瑜对蒋干,你虚情,我假意。双方都为了准备,那我们就配合他们演戏贝。”

张义等人联合草拟的回信当然也没有通过射书的方式可以射出城外,而是进行休整和战备,直到队伍休整完毕,不少火器和工具也完全部署到位,天色接近黄昏之后才通过射书的方式将回信传到城外。

不少战士都觉得:敌人是在养精蓄锐,是准备着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夜袭。对于这种可能的夜袭,自从第四旅的王新盟等人在福建一带作战的时候想出大致的应对手段之后,不少队伍也都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不是野战行军而是有充足物资防备的情况下,还可以用热气球或抛石器材抛射携带着火油与棉布等原料制造的引火燃料,引火弹不断的向预定地点投送,形成在夜间之地进攻方向上连续不断的照明。当队伍的兵力物力比较充裕或者防守的面积不是很大的时候尤其适合于这样做。

因为整个队伍战斗力的充裕,即便在夜里,留守在辽阳城西翁城附近的新军主力部队包括亲卫连在内也只是按照野战休息时的原则分前后半夜一半休息另一半保持战备境界。

中秋之后关外的夜晚已经完全了没有了内地同一季节里的那种凉爽,似是冬季一般的寒风从远处的山冈上穿来了时不时呼啸的风声,寂静的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一般。

不过在八月二十四至八月二十五的夜间,后金军队竟然相安无事,甚至连对城头试探性的进攻也没有,似是真正为了谈判而有了一丝诚意似的。

在旧历八月二十五日的清晨,天色开始逐步放亮,宣告了后金集团在这**晚并没有攻城的打算。不出所料,在大致早饭的时间之后,后金集团就送来了回信,否定了在辽东半岛一带定居和交出大部分马匹的条款。明确指出自己的封地应该在辽河上游老寨至铁岭一带。并且似乎还很坦诚似的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交出马匹的数量,双方的驻军约定等等。总之在最后还似是妥协语气似的讲出了建州集团根本的原则:那就是确保满人的生存权和自主权等等,这些建议看似还都很合理。

北方人虽然不少善于聊天闲侃,但其实并不善于谈判。甚至可以这样说:缺乏分权明的整个中国擅长于这种谈判的人就不多。不过相比之下后金做为建政多年的一个政权在这方面还是比辽阳城头的新军留守力量强的多。这封回信可让张义等人着实费了一翻脑筋。拒绝和否定的太多,似乎就显得自己没有诚义想要变卦似的。可如果在大致范围内同意,那么就很难起到拖延的目的了。

于是回信还是直到八月二十五日日落前的时候才终于送了回去:张义等人在满州定居地点等方面都做了让步,不过却认为满州毫无限制新朝大军在关外什么地方驻军的道理。而且还在定居落实时间上提出的异议。

不过在八月二十六日清晨的时候,奴尔哈赤忽然间回信的口吻变的强硬了起来:直接做出了摊牌的架势:不要做打算控制建州的打算,也不要试图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如果在日落之前的时候没有回信,满州大军就将先撤退,但必不会于你们善始善终。

张义并不是专门的谈判人才,也算不上什么十分优秀的将才,见到这样的回信,就有些着急起来。

第461章 决战后金(二十四)

听到敌人有撤退的打算,就是亲卫连的一些人也有些着急起来,难道就放任这些后金军队离开?当然,人近一百,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猜测也有。

也有的战士认为:对方这个时候突然说要离开,很可能是吃准了新军精锐想要拖住敌人的决心,想玩心理战术迫使新军主力部队离开或者抢先发动攻击。

从白天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如果亲卫连在夜间同数量多达自身几百倍兵力的骑兵展开混战,那是说什么也难有胜算的。后金的作战目的很可能就能达到。

“大家过来大致估算下,如果我们亲卫连把这近一千多支五管燧发排枪送到炮团中几百名最精干的战士手中,再加上整个炮团一起作战,有没有战胜敌人的把握?”张义问道。虽然没有多高的指挥悟性,不过跟随张海不少时日的少年们大多也能通过一些比较量化和理性的思维来探讨双方力量对比。

“平地野战,一门炮不过杀伤一百几十骑而已。而五千多管枪在连续作战中充起量也只能杀伤几千敌人。几十部航空热气球是很大的加成,但即便这样算,我们也只是有在白天以防守的姿态对付敌军三旗主力的能力。如果夜战,还要进攻,那风险太大了。不是所有的战士都有亲卫连那样的铠甲。”这是亲卫连不少战士通过理性的推演得出的比较明确的结论。毕竟在夜间,燧发排枪的开火也会暴露目标,而敌人的弓箭却不会。

张义边休息边思索,最终还是同不少战士一样,最终想出了一些门道:“后金军队之所以这样难缠,那是因为通过数年来同明军的作战缴获,还有同自身的积累拥有了不少的马匹,是一支全骑兵化的军队,可以说在这方面已经完全不逊色于那些游牧民族了。而如果没有了这些马匹,或者这些马匹遭到重创,那么就算敌军最终逃散或逃亡,对于队伍的麻烦也会大规模的减少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张义同不少的战士们来大城垛前向外观望。在白天的作战中,张义等人并没有暴露出多少炮火或重火力,不过城外后金军队还是很谨慎的把大营设置在城外距离,大概距离城西足有两里远的地方。并且这两里还并不是迎风的地方。秋季的北方虽然风向不定,但不是东北风就是东南风,而东风的情况很少。在加上张义等人所率领的队伍控制面积并不大,想要以热气球直接从城头上飘到对方上空执行作战任务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很显然:在经历了不少教训之后敌人对于这种航空热气球的威胁与局限也大致有所了解了。

“如果在入夜前后能够大致的确定敌人的马群还在原来的地方,而没有大规模的集结与撤退。就可以由认真人员引导城头上的炮火进行轰击,三分钟之内我们的战士可以对两里外的目标打出多少枚威力比较强劲的六两铅弹?”张义问道。

“只求半抛射的话,四五百公斤的重炮一次可以发射四十公斤重铅弹,这些铅弹及发射要勉强在人力可以一次有效填装抬运的范围内。第一次发射透支些寿命并且有工事器物进行反后座的情况的话,头一炮可以发射八十公斤重铅弹,加上之后每分钟三次开火,那么每炮可以发射四百四十公斤大概两千两百枚六两铅弹,整个重炮团可以发射十万余枚六两重铅弹,不过这也是整个炮团所有的霰弹了。当然,还可以再加上两千发十三斤弹实心加农炮弹一及一些抛射坑所需要的弹药,就像当年青州之战时的那样。”重炮团的团长说到。

这样仔细一算,张义才突然明白师傅在辽阳城下留下的力量是有多么庞大。独立重炮团的弹药携行并不立足于驮载而是立足于水运或拉载,队伍在攻略辽东后又进行了一次补给。而因为航空热气球支持下新军主力部队的强悍攻坚能力,重炮团在历次作战中都没有怎样实际参战发挥作用,积累的弹药已多达五六十余吨,在这样的特定战场环境下,这些火力本来就可以独自完成重创敌人的作战目标了。

“我们不必再等到入夜了,也无需让那些孩子们跟着队伍在夜里出城去冒不必要的风险。我看在天色黑下来之前就可以展开行动。”张义最终说道,这一点很多亲卫连的战士们也都忽然意识到了。

“他们终究不是吃过大亏的关内明军,否则就不会在三里一内扎营,还是这样寻常毫无准备的营垒。”一名亲卫连的战士有所感叹的说到。

不过张义却觉得,即便是关内的那些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严密的防备。因为谁也难以想象到方圆不过百步左右一处瓮城堡垒内的残敌会有多么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兵力拥有这么大优势的情况下。当年青州之战的时候队伍至少可以动员上万人力兵力,并且拥有整个青州城墙,还拥有时间十分长的准备。

旧历八月二十六日临近黄昏的时候,辽阳城西的回信还是没有,奴尔哈赤就已经下定了攻打辽阳这个硬核桃堡垒的决心。只等到天色黑下来的时候,不少的投石机与重炮就会从城头视界外的运来。奴尔哈赤等人力求让城头上的敌人觉得自己可能想跑,还真就是打算要试试诱敌出战能不能成功。如果能成功当然更好,如果不能成功那么就在第二天凌晨展开孤注一掷的进攻。

“明天的进攻,守军一开始的火力会很猛烈,我们的各旗各牛录的死伤也会很严重。但你们不要被他们的这种气势所吓住。这些强敌的火力虽然猛烈,却根本不可能拥有太强的持久性,只要我们能够忍受住足够的伤亡,就一定能够坚持到他们的火力耗尽,战局反转的时刻,大家明白了没有?”在后金的大营中,奴尔哈赤及代善等人也在做着最后的动员,似乎战局依旧在进攻者掌控中一样。2

第462章 决战后金(二十五)

对城外敌军全面进攻准备的展开,在新朝三年西历一六二五年旧历八月二十六日的午后就开始了。

火炮等大件装备其实就隐藏在辽阳城西堡垒翁城的城头上,而弹药和火药为了避免意外则在瓮城中央。为了在尽可能隐蔽的情况下把数十吨弹药运上城头部署到位,张义等辽阳城西堡垒处的战士们颇花了不少精力。而且在战前的时候其实就用了不少心思,包括伪装城砖石堡垒的纸皮等等。

通过望远镜的观察,代善等人也发现了对面的城头上一些奇怪的异动,不过从数倍率的望远镜中只看到城上的那些人们似乎在用砖石重新填补着垛口并构筑堡垒。当然这也引起了后金军队中的不少忧虑。

“看来敌人是猜测到我们可能的攻城行动了,这似乎说明这城中还是有一些多谋善断的人。”奴尔哈赤不由的叹道。这似乎更明确了奴尔哈赤之前的判断:留在辽阳城西堡垒的残敌不是一股寻常的诱敌偏师,即便是诱敌的偏师,那也会是新军主力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要是能消灭它就足以可以让这些强敌感到畏惧。

可就在申时还没有结束,天色昏暗的迹象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刚刚完成好火力准备的张义等人就已经准备展开一次猛烈的火力准备,将聚集在城西两三里外的强敌彻底打垮。

完成了升空准备的两部热气球逐渐在东北方向的劲风下从围城内起飞并逐渐飘到了城外大概二百丈左右的高空中。这一次天上的热气球不是由那些临时经过短期培训的普通战士驾御,而是由原航空队两个大队当中经验最为丰富的小女孩用着最为精良的望远镜对远处的敌军执行侦察任务。为了更好的为炮团服务达到最大限度的侦察效能,在不携带航空火箭的情况下两部热气球上一共携带了八个小女孩。其中四个用于侦察,两个用于旗语传信,两个进行速写速描并通过传信工具和绳索向下传信。

几里的距离并不算遥远,加上秋季的北方多能见度良好的天气,远处后金三旗的大营清晰的呈现在孩子们的视野里。远望手直接拿着望远镜架杂速写手的眼前,速写手通过带着挂勾和重物的硬纸板和细毛笔以最间洁的方式勾画着对方人马所在的区域,并在关键的距离上标注数字,并以最快的方式让这些信息落在在城下战士们的手中。

在纸糊的“城砖”掩护下,涂成和城墙差不多颜色的灰色如石头一般的重炮早已纷纷在城头上完成添装之后架了起来。不过百米左右的西城头上几乎每隔两三米就有一门重炮,这已经是火炮能够有效运作的最密距离了,几乎同军舰差不多。

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城头动向的正红旗旗主代善手下的一名亲兵忽然发现有哪里不对,迅速来到代善的身前禀报道:“敌人城头上的那些堡垒有些蹊跷:城头的堡垒我在沈阳城的时候也见过,怎么这么快的时间就建起了这么多堡垒?而且看城头上的人们在搬运那些巨石的时候很轻松的样子。难道这些敌人都是大力士?怎么一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