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拥有全面的防护不惧敌人的刀矛情况下,亲卫连的战士们几乎往往是在几米的距离上以精制的燧发排枪抵着敌人的胸膛甚至头部直接开火。短短不到一分种的时间内,逼近到近处的敌军先锋就在威势巨大而猛烈的精制燧发排枪与前排各连战士套管钢矛的联合攻击下伤亡损失三千余人,而独立近卫营群前排的战士们伤亡不到四十人左右,几乎都是头部被少数强悍的敌军骨干钝击所至的伤亡,而亲卫连的战士们几乎没有伤亡。

被压缩到方圆不过**十步的战士们迅速展开了反击,以猛烈的冲击,肉搏加杂着逼近到肉搏距离上释放的火枪扫荡了各个方向上五十步距离以内来不及逃跑的敌人。这一轮反击当中将负责下马进攻的万余敌军又杀伤了近半,连同之前的枪铳火力,累计给敌军造成了多达八千人左右的伤亡乃至不逊于此数的马匹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在炮兵们尽全力的努力下,轻型铜鼎炮几乎是跟着反击的部队向前推进。当战士们为了防止队形过散在全队扩散攻击到方圆二百步左右停下脚步的时候,早已按照双份装药标准填装好的六门铜鼎炮一次开火就把六万多枚轻霰弹打了出来。十二门加农青铜炮也在短短一分钟时间包括第一轮填装好弹药的四轮开火内打出了四万余枚轻霰弹,密集的弹雨不仅彻底打垮了参加进攻的敌军前锋,也让不少敌军的后队慌乱了起来。

在战前讨论火力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敌军远没有后金军队那样从远射到近战的威胁能力,从枪到炮都以最大追求杀伤结果为由进行部署。枪铳火力要一支发挥到将敌军彻底击退,而射程更远的火炮则对败退中的敌军给予最大限度上的打击。针对防护水平并不怎么样的蒙古各部,最佳的炮火弹药选择无疑选择了轻霰弹。

二十克上下以并不高的初速散射出去的轻霰弹虽然对人马的杀伤效能很差,但是对于救护能力并不怎样的这时代的大多数军队来说却可以保证绝大多数敌人的人马丧失最终的机动力,不论是几里还是十几里或者几十里远。对于拥有足够马匹的近卫营群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那些拥有皮甲防护而没有被杀伤的敌人在失去了马匹以后也很难逃脱官兵们的追剿。

十万枚左右累计以吨计的霰弹如黑夜中的暴风骤雨一般让超过五千匹敌军的战马再次挂彩负伤。黑暗之中敌军战马的负伤又引起了更大规模的混乱。但不论怎样,再也没有敌军敢于往那远处隐隐露火光的展开冲击。多各部落的漠南蒙古大军在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之后害怕那强悍敌军的追击,不敢整队顾及那些失去马匹的人,一连趁着夜色逃窜出了很远的距离。

最终收获果实的战斗显然并没有结束,黑夜中的战士们重新给枪铳火力乃至火炮填装好弹药后利用阵中的马匹集中行动展开了对方圆十里之内残敌的追歼和扫荡。

虽然在马上运用枪铳火力并不方便,不过对于黑暗中孤立的敌军步兵乃至不少马匹已经负伤的敌人来说却足够了。

漫长的警戒与战斗持续到了旧历十月初三天色亮起来的时候才算完全结束。对于新军主力部队来说这是一场奇怪的战斗:战场累计给战士们造成的伤亡不到百人,战斗进行的也很顺利,不过追歼草原上那些负伤的敌却花了很长的时间。

不少败退与负伤的敌军并不完全了解新军主力部队的厉害,竟然向三娘子城的方向退去并退入城中,这让张海也多少感到一丝欣慰。

虽然蒙古各部的战斗力明显比后金军逊色了很多,不过仅仅一千三四百人的独立近卫营群却也没有在夜间的反攻中全歼对手的能力。残敌这样的行为无疑可以让部队的战果进一步的扩大。

这**的交战没有给张海乃至柳香等人带来多少压力,张海甚至庆幸敌军的大规模进攻是意图对自己所率领的队伍进行斩首。拥有亲卫连加强的整个营群的实力超过敌人的想象。而如果敌军这样规模庞大而又选择在夜晚的进攻作战是针对其他各旅实力一半的步兵营,后果可能就难以预料了。而经过这一仗给敌军的严重损失,除非残敌再联合其他一些蒙古部落乃至后金残敌,不然就失去了威胁到哪怕普通营群的能力。而对于近卫营群,除非整个草原的力量重新整和并汇同皇太极等人的残部,不然就再也没有了机会

第485章 三娘子城

当清理残敌的战斗彻底结束的时候,张海回想起作夜的战时多多少少也有一丝事后的忧虑:”幸好后金残敌没能同那些草原上的部落真正联合起来,而且草原上的敌人也处于较弱势的时候。不然我们这十八路分兵扫荡整个草原,还真显得有些拖大。”

“师傅还是小瞧了我们近卫部队的实力,就算陷入肉播又怎么样?就算昨天夜里遇到了后金和蒙古人的联军,大不了是伤亡多一些罢了。就算是那些后金残敌,我也不信他们在见识过我军的实力并且遭到一定的火器杀伤打击后还会拥有多么凶悍的肉搏实力可以在夜间的情况下战胜我军。我军的队列固然可以在依靠火器的情况下变的松散,也可以汇聚在一起变的雄厚。这就是良好的防护装具带来的战术灵活性。”经过不少作战乃至平时的积累复习,宋子悦等人对于战场战术也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

深秋的寒风中,规模多达上千人的新军主力部队抵达到了并不算远的三娘子城下。三娘子城似乎是整个草原上唯一筑起来的“城”,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过内地寻常县城一般的规模。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尤其是最近这很多年的时间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守城的研究与训练。”在城上站着射箭就是很大的优势了,还要修什么被覆和城碉?”这是不少蒙古部族的看法。因此当上万的敌军退入三娘子城中及附近的堡垒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是退入绝敌。尤其是张海等人所率领的队伍看起来虽然精悍却没有足够的人力。

不过,当人数聚集到上万的时候,还是多少有一些见识的人。退入城中的蒙古人也开始把仓库里不少数十年前准备出的石块运上了城头。至于投石机?在不少人初步试了试之后就觉得显然没有滚木擂石好用。那些用于备制热粥的装备也被认为除了提供作饭之外几乎没什么用。

经历了从关内到辽东不少水上或陆上的攻坚战后,战士们对于进攻这样的城池感觉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了。攻坚从某种意义上对于队伍上来说并不比野战困难多少。

从望远镜里见到城头上那些蒙古人的防护水平之后张海对不少战士说到:”从夏季的交战再到辽东以来的历次战斗,我军都是以燧发排枪火力为主的枪铳火力挑大梁,我担心接下来队伍还要面临不少作战。精锐的残敌还没有真正消灭。这次攻城,如果只用轻臼铳乃至简单的突击肉搏手段大家有没有信心拿下来?”在询问的时候,张海是认真仔细的问道,并没有定论或者鼓舞众人信心的意思。

宋子悦及独立近卫营群各连连长回忆了昨天夜里的交战情况:“即便没有航空热气球的帮助,问题不是很大。同后金军队比较起来,这些蒙古人近战肉搏的训练并不强,而且双方还有悬殊的防护差距。这三娘子城外没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头也并不怎样高大。在超轻臼铳的掩护之下很容易将其拿下来。

通过侦察发现城上的敌人没有什么被覆和堡垒的掩蔽后,各连的战士信心就更为充足起来。整个营群所携带的一万支左右的超轻臼铳集中到了三百名左右最擅长火器抛射的官兵手中。在整个队伍完成了初步的测距准备之后就逼近到了距离城头大概一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做了以轻臼铳进行侧射的准备。

当独立近卫营群聚集到三娘子城的西侧的时候,城头上的蒙古人也向西城聚拢起来。似乎完全不了解新军主力部队抛射火力的恐怖。城上那些敌人唯一可以用来防护的只有一些简陋的带在身上的盾牌。

三百多名精锐的火器手进行的火力掩护迅速就施展开了,在整个西城头整个队伍展开了宽大城头上的直接掩护下的突击。一万余枚六两铅弹在不过一分钟左右的火力准备中就被以略微侧射的方式打了出去。这些超轻臼铳虽然因为进行过一些使用而精度有所下降,但是在尽可能以斜角侧射又有充分侧距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把绝大部分弹丸都打在了三娘子城西城头内外纵深不过十米左右的范围内,平均每半平方米就有一枚落弹。

城头上毫无防护准备的残敌队形本来就很密集,在这如冰雹一般的弹雨打击之下瞬间就出现了严重伤亡。云集在三娘子城城西一里城头上的近三千名左右的残敌在猛烈的弹雨下短短不过一分钟左右的就被打倒了奖金三分之二。五百余名负责登城突击的战士在火力掩护刚刚结束不过两秒的情况下就展开了针对城头的突击。在火力掩护结束十秒之内,就有超过一半的战士利用勾索等上了城头。

城头上的蒙古人在猛烈的铅弹打击后十余秒后的时间后也有不少人反应过来,几十名最为勇敢的的人把十几名战士推落城下,可更多的战士还是并不畏惧袭来刀枪的情况下翻过了城垛。以手中可长可短的套管钢矛与刚刚经历过火力打击的残敌直接展开了肉搏。

城南与城北的蒙古人集结起队伍不断的增援过来,可登上城头的战士们在西城头上也越聚越多。在双方都形成了五排以上的队列的情况下,精钢武装起来的全面防护外加自信带来的士气优势还是压倒了并不擅长肉搏近战,也没有完善组织的蒙古各部。

不过在这种面对面的肉搏中,还是有不少战士在战斗中因为头部遭到重创而遭到负伤。在近战中杀伤了两三千名敌人的情况下,进攻的各连先锋也付出了百余人的伤亡。可为了锻炼队伍在肉搏中的勇气,整个扫荡城头的作战中,并没有哪个连队大量的运用燧发排枪以挽救局势。

在十月二日傍晚就遭到过严重打击的蒙古残部虽然参战的多是青壮主力,可在城头上拼死决战的决心似乎还没有新军攻打辽阳城时那些满州老弱意志更顽强。在伤亡损失超过半数,最勇敢的人大多数战死之后再也没有了继续抵抗的意志选择了放下武器投降。

第486章 星光之下

经历过辽东的不少作战,习惯了满州人的强悍和顽固,对于这些在战场上最终选择投降的敌人进攻中的各连官兵当然选择假装看不见,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直到张海下达命令后整个战斗才算真正结束。而这时被围困在三娘子城内的蒙古丁壮只剩下两千多人了。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不少勇敢的人选择了反抗,但新军主力部队就是要通过这种考验留下敌人当中最没有血性宁愿被杀也不愿意战死的人。

剩下的不过两千左右的蒙古丁壮很多都是刚上战场的少年又或者是刚刚新婚不久的少年,同汉人中通常少年最勇敢而有家室的人往往不怎么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要留下这些人?我们的人手并不足,留下一千也是累赘,会耽误整个战役的行动。毕竟我们没有足够数量的辅兵。”宋子悦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里距离汉地还并不算遥远,一人以一颗黄金子弹的成本送到临近的边民那里带为看管即可。一发黄金子弹差不多是二两银子的价值,供养这些俘虏两个月的生活应该还是有些赚头的。我们总需要再筹集一些水源和粮食为越过大漠早做准备”张海回答到。

亲卫连的战士们不知道为什么师傅对于关内的敌人乃至关外的满人多少有些残酷无情,而对于这些草原上的蒙古人却多了些恻隐之心。

见到战士们有些疑问,张海没有把该说的话藏在心里,而是大致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说说看,对于我们的事业来说,什么最重要?”

亲卫连的战士们并不知道答案回答什么的都有,不过相比较而言最多的回答却是:“可靠的人”

张海回到:“我们的事业需要像战士们一样可靠的人,也需要民风纯朴知恩图报的人。有人说关外的强虏畏威而不怀德,我看也不尽然。就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草原上的蒙古人同我们不同而同种,性要比我们汉人的平均线略良,至少现在是如此。而关外的满人就同寻常的汉人性上没有什么区别了,还更有组织,野蛮而顽固,这就是对于满蒙策略不同的,对这些草原上的人并不完全采取斩尽杀绝策略的原因。这些仅仅是为师并不成熟的看法,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自然也可以提出来。”

“我军下一部行动的方向是向北穿越大漠么?”宋子悦问道。

“不,我们下一部的行动依然是沿着草原向西进攻。在河套一带获得更为充裕的物资。不过再这之前的任务当然是先将整个近卫旅群的三个营群集结起来,留出一部分兵力负责押运这些俘虏回关。队伍在两天以后以主力展开尽可能快的强行军沿漠南西部的走廊扫荡残敌。”张海说道。

近卫第二营群和第三营群相距张海亲自率领的独立近卫营群的距离并不算太远,大概只按照原有的计划相距百里左右。了解到漠南西部草原的实际情况后,张海改变了原来简单的作战计划,准备以整个近卫旅群向西展开横向的扫荡攻势。清理这一片荒漠之中蒙古各部的重要绿色走廊。

独立近卫营群同漠西蒙古各部的决战虽然伤亡不算太少,不过相比同后金交战时,除了战死的人之外负伤也大部分是头部钝伤或着手指挫伤,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影响战斗能力的并不高。

对后金的作战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又击败了草原上的敌人决定性的进攻,第一营群同独立近卫营群会聚起来的时候整个营地的安全增加了很多。因为就算是后金残兵和不少蒙古势力连手展开夜袭,也并没有太大的胜算了。这让从亲卫连到独立近卫部队不少人的压力都减轻了不少。旧历十月初三的夜晚,大部队进行休整的时候,在张海的示意下亲卫连的战士们也终于不用再贴身护卫,而是散布到更远的距离上构成警戒圈。

自从出征辽东这些日子以来,柳香在张海的身边很近,可却一直以一个不干涉任何事物的普通战士一般默默无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