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战。在不过两分钟的时间里,就有二百余名战士攻上了城头,牢固的控制了守里城的一边。

城内两千余名左右的残敌大约一半人在炮火准备停息一段时间后恢复了意识,向着攻上城头的战士们涌来并接连不断的以鸟枪展开射击,不过敌人的鸟枪大多对全身精钢铠甲的先锋部队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而排成以一排的二百多名战士不断的以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枪管向冲过来的敌兵猛烈开火。五千余支早已填装好弹丸的燧发枪枪枪管里的弹药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大约千余名敌军在进攻或是崩溃的过程中被击毙。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不少第七旅的主战步兵从后面乃至各个方向上攻上了首里城的城头在早已残破不堪的城池中搜索着可能的残敌。

一千余名自主或不自主在恐惧之下装死的敌兵有大概六百多在顽抗或是惊慌之中被击毙,仅有不到三百余名意识还算清醒的人主动放弃了抵抗。而这些人又以在萨摩藩的顽敌中拥有一定地位的人为多。

整个战斗从开炮准备开始算大概仅仅花了不到四个小时,就在旧历四月二十七日的黄昏之前结束了,四千多名打算利用守里城进行顽抗的敌兵大部被击毙。而负责主攻的二百名精干的战士中只有二十余人伤亡,约六人战死,主要是头手部分中弹或在搜剿残敌中负伤。

这样的攻坚战效果对于了解到不少去年北征时期的战斗详报的第七旅官兵们来说算不上多么值得自豪。毕竟这次队伍动用的枪炮火力远非大军北征的时候可以相提并论,而在这种情况下城堡内的敌人没有被火力准备所单方面的打垮,并且还能在顽抗中造成队伍二十余人伤亡,反而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

整个第七旅当中只有配发精制线膛枪的不少精确射手是从其他各旅抽选出来的人,参加过去年北征乃至之前同明军各路人马的不少交战。

临近傍晚,当打扫战场等的收尾工作也临近结束的时候,王永向几名独立近卫部队那边儿调过来做为精确线膛枪射手的战士们问道:“你们去年参加过北征作战,这城上的残敌相比后金主力战力如何?”

“差距不小,主要是在训练和防护装具上同后金军差距很大了。”一名做为精确射手的近卫部队骨干继续说道:“后金战兵射出的箭支不仅射速比鸟枪快,而且就算打不穿钢甲,近距离也能把人打个跟头,这是今天我们在城头上那些只会鸟枪与冲击的敌兵所做不到的。不过,这些敌军的火枪手经受了这么猛烈的火力打击还能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反扑,其战斗意志倒是比明军主力强的多,对我们的威胁来说其实要超出我们当年所遇到的大多数明军主力了。”

硫球岛上的居民们也没有想到这外来的强敌拥有这么猛烈的炮火,居然能够在半天的时间内就拿下重兵防备的坚城,十多年前日人来袭的时候,还是花了数天的时间才拿下了当时守备兵力并不算多的首里城。

尚丰听说到远海来的大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首里城,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急忙派遣一名随从做为临时使者前来同大军联系。

第572章 硫球国王

尚丰王使者的到来,王永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硫球王国并不算大,而且核心居民点主要集中在那霸到首里城一带,赶过来也并不困难。前来的使者仅仅是刚刚确认了王永等人新朝大军的身份,紧跟在后面的尚丰就再也没有什么顾虑,赶紧恭敬的前来求见。

此时的尚丰正当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显得年富力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傀儡国王的样子。不过在此时尚丰也没有再端什么架子,而是恭敬欣慰又有些激动的一见面就说道:“新朝大军救民于水火!真是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真不知我国。硫球上下应该如何感激。”

尚丰虽然早年的时候曾经被押送到日本做为人质,不过如郑一官一般,南京官话或江户一带的日本话都已到了不用翻译的程度。在习惯了新朝白话的王永听来虽然口音有些别扭,不过也还算习惯了,至少能听懂。

出兵硫球之前队伍上的策略早有确定:那就是控制首领,清洗中上层,实恩于下层,一种新的殖民手段。即能获得实利,也能避免对外殖民扩张对于中国这种国家的政治影响,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占领区的稳定。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设想而已。对于首领要控制到什么程度?类似越国那两家人质皇帝的程度,还是可以将其外放?清洗其社会结构的中上层要清洗到哪个程度?对于当地民众的施恩乃至同化要求又要做到哪个程度?如果政策一开始定的不合理以至于以后要被迫修改,那么会不会让这一带的人觉得新朝虽然拥有强大武力在处事作风上却很软弱?

王永沉默了很久,最终还算缕出了一个头绪:那就是施恩,清洗,控制首脑同步而逐步加强,试探出一个地区的底线在哪里。其中最容易试探的是上层,而最不容易试探的是下层。因此他决定无需要过多的隐瞒,首先线尚丰等人摊牌,如果做为政权的硫球国王不能接受现实,想要组织政权及民众同新朝做对,那就正好借机清洗,以先兵后礼的方式由紧到松测底线,这也是出发前的会议上张海同弟子们由国内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个大致原则。

想到这里,王永不再打算向尚丰隐瞒什么,而是坦诚的摊牌,他见尚丰王等人对新朝的大军将领竟然施以跪礼,便命人将尚丰这个中年男子扶起,并让士兵赐予了座位,而在这个过程中王永并没有首先发话,展现出一种并不是十分亲近的态度。

最终还是尚丰斗胆打破沉默询问道:“新朝大军救民于水火的恩得,全岛臣民无限感激,可不知道上使有什么要求没有?”

王永的脸色此时也不再如刚才那样冷漠,而是微笑且自然的说道:“你刚才一直用全岛,硫球之类的字样而从没有说我国,是不是有什么顾及?其实你猜的**不离十。”

尚丰听到这样说心情不由的有些沉重,但王永却继续平静的说道:“众所周知,我新朝不以儒教立国,而是凡事讲究实用及利益,你完全可以把我们当做另类的蒙古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等世上大多数不讲面子的正常国家,而不是什么天朝上国。对于我新朝来说,要开创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事业,而硫球将是我新朝重要的海上重地与航海标识。我们北上出征日朝,南下夷洲,东出东海以外遥远的新陆地,都要以此为依托。而这硫球南北二百里,周长数百里海岸,如果岛上的民众非我族类,那就需要大量的船队和人力来防守,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浪费。更重要的: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倘若哪一天新朝内出了什么变故,我们希望后人不要忘记大海。因此我率领大军前来,并不单纯是为了什么救民于水火,而是要比日人更进一步:使硫球纳入我新朝领土,做为世上新秩序的一个典范。”

王永做为张海的一名弟子虽然了解不少东西,不过起事以来的几年时间更多是在战场上打拼,外交与言辞并不是强项,说的这些话虽然表明了张海的观点,但还是有很多漏洞。尚丰本想自然而然的与之争论一翻,可理性还是让他收起了自己的性子,依旧是有些恭谦的苦笑道:“上使有所不知:这十多年来日人本就解散了我们尚家的军队,还在民间禁止习武,可以说如今的硫球王国仅仅有一些警察力量外加有个名头而已。恕我直言:我去过倭人那里,见过倭人的强兵,同时在海上我也见过不少海盗乃至西人。而新朝大军今天在战斗中的强悍表现是我从未见过甚至难以想象的:那样坚固的首里城仅仅不过一个时辰有余就被拿下来,这还是守军兵力充足而且也有不俗战意的情况下。在那海上,新朝水师释放的火船之威力和速度更是惊天动地闻所未围,新朝有这么强大的陆海力量,只要在岛上常驻几千陆水师,又有哪家敢于犯境?我岛上民众虽然曾经尚武,却不是不知天高海远之民,日人占据这里的十多年间,做出了不少欺压之事,可我们岛上的民众为了自己的生存还是忍了下来,又怎么可能去冒犯早在去年就声震大海的新朝?”

其实王永也觉得尚丰的话多少有些道理,不过对待硫球的策略既然早已确定,那自己就不好再做什么大的调整,最多不过可以在近期留有一定余地罢了。因此,王永依旧坦诚的对尚丰说到:“你说的有有道理,我过我看这硫球岛上有很多人未必接受王化,很可能对你的安全构成影响。首里城城内现在也早已被轰的一片废墟,你还是暂且先在我们这里住下,当然,最好你的直系三代以内的家人也能搬到我军的大营里来接受保护。至于硫球今后的地位,这需要我们再次请示新朝皇帝才能最终做确定。”

第573章 施恩于民

尚丰的话又让王永有些犹豫不决起来,当下无理由的针对硫球豪族向当年起事时的那种做法真的是合适的么?因此旧历四月二十七日傍晚接见尚丰并将其家人安排在临时的军营内之后王永等人就在刚刚清理出的首里城废墟上召集各营负责人乃至各连的副连长做为代表开了一个临时性的会议:恩和威,到底应该怎样施。

第七旅的地位不像去年北征时的六个旅那样重要,但各营营长也是跟随张海多年的学塾弟子,而副连一级的干部就算不是盐山时的骨干,至少也是青州整军时的骨干,在南征北战中也是见过不少世面了。在基层的经验反到是大多数情况下负责更高层次事物的王永强上不少。

第一营营长回忆起当初在中原作战时的经历乃至看过的不少基层经验工作总结,对于这个问题也并非没有头绪:“我看这首里城以外的港口上有不少停泊的船只,想必这岛上的居民至少是中原那样的开化之民,不是连铜钱都不需要多少像北面大岛上那样的土著。既然这里的民众不视金银为无用之物,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在金银上我朝向来是不拘小节的,这次出征的时候也是带足了银钱。办法当然也不是没有:让翻译们以当地读书识字能认识的汉广发告示:日人囤积起来的粮食不算那些储备太久的初步估摸着大概应该在两万石左右,都是去年的时候从硫球本岛的民众那里征集来的,外加从日人那里搜缴出的通货价值十余万两。我们再补上所携带的几十万两硬通货中的至少折合十万两左右的白银,可以这样决定了:如果有哪一家送一个年纪合适的四岁到十一岁男孩儿来到我们这里接受教育,不仅仅不需要学费,还会相应的给予十两银子外加一石米的报酬,我不太了解这硫球一带的物价,但想来不会比我们京师高上多少。这些钱说起来不多,可是绝对会比一个孩子平日里做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一年时间能够得到的多,至少也是不逊色之。我们可以规定:如果哪户人家没有按照要求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接受教育,那就要承担日人时代的负担。哦,外加我们可以包办这些孩子们的一切食宿甚至所需的衣服费用,想来就不会有几个不开眼的人了。”

队伍在中原等地征战的时候,如果是在口音不同的地方打探消息,儿童是最容易的突破口。如果常住的时候像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争取民心,最合适的手段就是这种军办学塾。当然那个时候的队伍家底不厚,不会许以这么高的重利。这样的重利集中中诱导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对于当地民众极大的福利了。

“硫球一带民间的儿童不少,我估摸着要是把年龄从四岁到十一岁少年之前都包括进来,搞不好真会有两万左右的男童,这些孩子除了每年给予折合十几两银子的利益,我们还要为教育倒贴衣食住行至少每人每年十余两,第一年还有可能更多,这算下来成本都至少有五六十万两了,对于岛上的顶多十万民众,是不是太多了点儿?”也有的人有些疑虑。

最终还是王永拍板做出了决定:“这次出征除了队伍所需要的给养,硬通货就带了四十万两,说明这个成本是师傅所能接受的,加上我们在岛屿上缴获的这些,完全可以在许以重利的情况下完成在硫球一带的普及教育,更不用说在这硫球一带所需要的具也有不少。我们第七旅当中大约还有一千名左右的官兵这十多天的时间来除了战备训练还花了不少工夫进行教育方面的临时培训,虽然未必合格,但也应该够用了。”

当晚上的时候王永来到译馆的人乃至几十名抄录工人所在的军帐内才知道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之前带来的告示印刷模板从字上就错了,所带了不少蒙学教材从根基上也错了。硫球民间所使用的字并不像越南朝鲜等地那样汉十分流行,而更像是古代日语的一种夷语,萨摩藩统治硫球这十多年的时间以来,硫球当地的字就更是平假名结合汉字的一种独特日式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如今硫球语似乎更像是张海等人所说的“未来日语”,而不是现在日本官方所广泛采用的那种汉比例很大的书。这使得告示不得不重写,要专门的抄录工人进行临时的抄录,五十个人按照现有的进度一个夜晚最多不过抄录一千分而已,这使的营帐里工作的人都十分紧张。

王永也知道这件事情急不来,对工人们安慰的说道:“今天夜里没必要凑一千份的整数,八百份也可以,我们不介意在月底以前完成两千份再到各地的民间散发。反正我们多少还需要至少两天的时间在这首里城一带了解情况。”

海上大的风暴要来的时候总有种种征兆,两天之内出现坏运气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这使得王永能够做长期的打算,并不急于展开政策。

旧历四月的月底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一的早上,硫球本岛首里城附近的居民们忽然发现**之间不仅仅是港口的集市之上,就是乡间田野间的小村落里也写有海上来的那股强人所贴的告示。

硫球中部田野间的一户普通人家里,年纪还不到而立之年的男子在大兵来临后第一次试探着去看看田头上的事情,家中的老婆孩子在大半天的时间里都在忧虑中渡过,不过当丈夫会来的时候全家人才终于安心下来。

“那些海上的强人没有征集苦力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