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在这德川早期时代,日本的马政还没有像德川后期那样退化到连中原民间土马都不如的水平,这些旗本武士们起着的外国进口而来并不算多久的蒙古马繁育的后代时,还显得颇有威势。这些精锐的武士也没有一般日本足轻的身材那样矮小,至少看起来不比长城以北的蒙古、女真等民族矮。乍一看起来:这千余连马蹄铁都没有普及的骑兵还颇有满蒙之风,让新军战士们不敢小瞧。尤其是在战术运用上,这些敌骑也懂得集中起来进攻右翼一处比较集中的炮兵阵地的时候。

负责作战指挥的王永原本打算停止炮击,近战的时候也有所保留,目的是不让敌人被吓跑,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得不至少在敌骑进入有效射程范围内时展开全力射击。两里内的大概三分钟左右敌骑冲击距离内,四十八门长炮先后打出了近五百发左右的加农炮弹。尽管面对的敌骑是十分松散的目标而不是大规模的后金女真士兵那种长纵队,也将上千敌精骑当中的近两成敌军打落马下。

幕府此时的精锐武士还是体现出了远强于一般武装的伤亡承受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不断有人落马的情况下依然敢于冒着呼啸而来的炮弹展开着猛烈的冲击。吸取了当年长篠合战之时的教训,这些马匹平日里也经受了足够的适应火器的训练。

不过当骑兵逼近到距离新军部队主阵地大概三四百米左右的时候,一团团细小的白烟从新军阵地上升起,那似乎是火铳发射的征兆。一般情况下: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开火除了证明这群“铁炮手”是菜鸟以外什么也不能证明。在越来越精确的炮击之下感到了巨大压力的德川家精锐武士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取胜希望。

可在短短的转瞬间之后成片的人马哀号之声,瞬间就打垮了刚刚鼓舞起来的这些信心。上岸的新军部队第七旅和第八旅的先锋加强营乃至炮兵营外每个步兵旅还配备了二百名左右的线膛火枪手。这些手持精制线膛枪的射手因为比较远的有效射程同炮兵部队集中安排到了大致的位置上。配属给第八旅先头部队的二百名线膛精确射手在第一轮的开火中就弹无虚发的将近二百匹冲击而来的敌骑打落马下。不少的马匹终于意识到了巨大危险,开始徘徊不前起来。也有一部分勇敢的骑马武士全力的控制着自己的马匹向前冲击,可不过二十多秒后的时间当残余的敌骑刚刚逼近到二百米左右的弓箭袭扰距离的时候又一轮弹无虚发的线膛枪铳开火又把近二百名旗手打落马下。至此,来袭的千余名武士甚至没有来的及射一箭就在猛烈的枪铳火力下付出了过半伤亡的代价。

炮兵仅仅是间歇了不过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又展开了猛烈的开火,四十八门炮以侧射方式打相互掩护的展开了一轮炮击,又把二百多名残余的敌骑打落马下,而猛烈的臼铳火力则彻底宣告了进攻之敌的前余骑兵的覆灭。

至此,幕府以千余精锐骑兵展开的试探性集中进攻再还没有逼近到对方步兵火力范围的情况下就成片的倒在了荒野之中。

同样以望远镜观察着敌阵的德川家光以及不少的日将领都不由的为之震撼,这种震撼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又有似是火炮发射的白烟从远方升起,刚刚云集起来的各家臣将领统帅不得不命令士兵们尽量的低下身子减少对面炮火带来的威胁,并开始动员人力在三里远的距离上开始构筑简单的壕沟与胸墙做为防御工事。

“我们的兵力到齐之后,还要再向前推进么?还要在今天夜间进行夜袭么?”见到这种严峻的形势,有不少赶过来的将领都不无忧虑的说到。

德川家光见到远处的炮火逐渐稀少下来,并且见到己方的士气还并没有因为一两千人的伤亡损失而到了有崩溃危险的地步,又是主战作战,依然坚决的说到:“我们距离对手这么远的距离将极不利于队伍的士气,就算兵力到齐也难以真正而有效的围困对手。命令各部将队伍散开拉长战线将敌军包围起来,并继续向前推进!如果只在这个距离上,我们用铁炮和轻箭向天上放都不可能威胁到那些强敌了。”

逐渐赶到横滨滩头附近的源源不断的后援让不少人的心都按了下来,依靠聚集起来的强大的兵力,在中午时份各个方向上的幕府军开始以分散队型低着身子向前推进。各部队也同寻常合战的时候大不一样,而是以多道阵线拉松了队形。远处飞来的炮弹带来的威胁似乎也不那么大了。

连同临时动员起来的足轻逐步增兵到七八万人主力军团规模上下的幕府大军就这样重新冒着连绵不断的炮弹从除了大海之外的三个方向上包抄过来,在距离新军主阵地大概两里远的时候形成了连绵五六公里的连续战线将上岸的部队包围起来。

德川家光并不满意着一点,当这规模庞大的队伍打算进一步向前逼近的时候,大概三里半的距离之外距离海滩不远的五十艘海船在清理了海上的残敌之后已经做好了展开远距离炮火支持的准备。

一千**百米的距离要加农炮仰角达到十度左右的水平的时候才能够达到,而在海上开炮,精度还会近一步下降,但周松在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在这个距离上以猛烈的炮击在增援部队全部上岸部署完毕之前遏止敌军的进一步前进。

第638章 滩头对垒

周松命令船上的炮手仅仅进行了几轮试射就放弃了继续使用实心弹的打算,在海上以十度角炮击远距离目标的精度太差了,以至于有着船舶后勤的新军炮队也难以接受。就改用二百克的重霰弹试着向远方开火。在一千五百到两千米的距离上,比拿战时代的葡萄弹还重一倍的重霰弹也到了极限有效射程的边缘,根据岸上的部队以八倍炮兵望远镜观察得来的反馈,距离误差超过半里,估计有二百步左右的范围,这几乎相当于射程六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了。

不过即便以这个散布,还算能勉强覆盖进攻之敌的队形纵深。火炮每两轮开火打出五十四枚重霰弹就有极大的概率命中远处的敌人至少一人或更多

就这样,在六七分钟之内,海船上的一百五十门加农炮累计向远处逼近过来的规模庞大的日兵展开了两千多次开火打出了五六万枚重霰弹,再加上前沿第七旅和第八旅两个炮阵向远方之敌打出的火力,很短时间内就有杀伤了一千六七百名来敌。

这样的威胁虽然对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的大军算不上致命,却终于迫使德川家光聚集起来的大军不得不在距离滩头外围阵地大概一里半左右的距离上听下了脚步,整个敌军的阵线缩小到十里左右的范围就不敢进一步向前了。

而在这个时候一百五十余艘小船携载着第二轮的第七旅与第八旅两个加强营群约两千余人的兵力已经开始上岸了。距离海滩不过百步左右距离的情况下往返卸载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大概半个时辰用于登陆的小船已经将往返运送六批人员和物资上岸,包括两个旅群其余的各四千兵力以及大量的弹药补给等后勤辎重。

上岸的兵力也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已经在方圆八百米范围内的阵地圈内开始部署到位并展开紧张的土工作业。

远处的敌兵也开始有养学样的挖掘起壕沟来,似乎已经放弃了暂时进行大规模进攻的打算,而用于围困滩头阵地上新军主力部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到了黄昏前的时候,第七及第八旅群乃至攻坚炮兵部队和辎重勤务部队总计一万三千左右的兵力已经全部完成了上岸卸载,只有四千人左右依旧留在海船上似乎是随时准备机动。

而经过一天时间的调兵派将,整个旗本知行地乃至关东平原一带的地方已经按十五分之一人口出一兵的最高比率完成了动员。加上收拢过来的水师败兵乃至陆续增援过来的军队,围拢在滩头阵地周围的敌人已经多达十六七万规模的大军,几乎相当于当年关原之战时东军与西军的兵力之和了,在崎岖而不少核心被地理割裂的列岛,心腹一带地方的动员速度甚至超过德川家光本人的预料。

王永高海量等人没有参加过去年的北征作战,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这样规模没有多少炮兵也没有多少骑兵的“大军”对于哪怕第七和第八旅的官兵来说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多大的威胁。“要不然我们现在就展开进攻?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以一档十,我们完全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就击败敌人。”高海量面对不远处敌军的人海有些不以为然。

王永却想到了不南九州作战时的不少经验教训:“如果我们现在展开进攻,当然有把握击败当面之敌,无非是伤亡多寡而已,但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可是我们有把握全歼对手么?就算能歼灭这远处敌军的大部,他们的首领们大多却有马可以逃脱,我们在这关东平原上的收获就会大打折扣。”

这时王永甚至有了改变原定计划的意图了:“夜间如果敌军要展开大规模的行动,就让他们靠近我们!甚至占据外围滩头阵地也行。海面上在我们掌控之下我军就可以随时的抽出一定的力量进行反包围,将对手围困在海滩之内。因此可以传令各部队:我们的工事除了靠近海滩做为预备核心阵地的勤务阵地之外不要修的过深也不要加固过多的崖孔或被覆。”

以前队伍要把敌军遏止在足够远的距离上,目的之一是不让敌军的滩头包围圈过小纵深过大,这样展开突击之后的反包围之时遇到的风险和麻烦也会更少一些。但现在负责队伍指挥的王永有了新的想法:如果队伍在大阵的外围形成包围圈,就算敌阵有相当的纵深整个队伍的大部分也很有可能云集于方圆不过两里半左右的范围内,那反而更有利于步兵数量并不是十分充裕的新军主力部队展开利用海路的包抄围攻了。

此时的德川家光乃至手下的不少人都有些愁眉不展:云集于横滨附近海滩的大军虽然看起来兵力至少十倍于对手,甚至随着增援兵力的逐步到达可能优势更大,但将对手彻底歼灭并赶下海的机会却似乎丧失了了。

冷兵器时代,几千人是一个临界点。一两千名强悍的步兵陷入人海之中很容易在四面八方的箭矢压制与攻击之下覆没,但如果规模达到了数千之众甚至上万,这些人如果是敢战又有相当实力的精锐,那么不论拥有多大的兵力优势想要轻易解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利用夜间展开夜袭也是如此。

“入夜的时候我们集中两万名武士在几千精干的带领下于一个方向试探进攻看看强敌的防备手段!”一名家臣却这样提议到。白天给不少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射程很远、准确而又猛烈的炮火。虽然传闻之中这新朝步兵的战力也很强悍,但不论怎么看:远处的强敌在这连绵五里左右的防线上兵力都显得过于单薄了。如果没有了那些威胁极大的陆海炮火,说不定就有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德川家光觉得虽然在夜间取得突破未必有把握,但还是安排了兵力不小的精干以试探这些刚刚登陆不久的强敌之虚实。

第639章 战术诱敌

经过战国时期长期的组织动员考验,到了幕府早年,日本民众以比中原百姓还要强悍的忍耐力供养了规模庞大的军政脱产阶层。两三千万人口维持的常备领薪饷的武士也多达四十五万,属于幕府直辖的旗本武士也多达八万之众,随时可以动员超过二十万的大军。

一次拿出包括四五千名精干在内的两万武士即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并不算不可承受的损失,但德川家光还是慎重的进行了安排。这两万武士准备事先展开的进攻的地段不到一里左右的距离,整个纵队按照相距十米左右刚刚能够有效在夜间语音联络的距离为单位连绵四十余队近一里左右,形成纵深比进攻正面更大的横队。

吸收了传闻中新军主力部队中的一些战法,这两万人除了夜战必备的弓刀之外还有四五千人集中携带了近两万支填装好铁炮做为支援。而在进攻之前,德川家光还集中了全军的三四万铁炮手按照白天大致测定好的方向前进一里左右的距离后以二十多万发铅弹连绵不断的漫射在登陆部队右翼方向上展开了漫射。

铁炮之类的火绳枪发射的弹丸到了六十步外就丧失了命中单个目标的价值,而到了一百五十步之外就连临阵对垒的价值也没有了。但不论精度有多差,总归是能在抛射的时候把子弹打到两三里外左右的距离上,哪怕因为人为因素的散布误差恐怕有方圆一里都不止,对于攻击足有近两里方圆的大阵来说也足够了。在这样远的距离上,优质铁炮发射出的五百到一千焦尔左右弹丸也会削弱到几十焦尔到百焦尔左右的低威力,即便命中带着铁盔的头部甚至带着面甲的面部也不一定能造成减员性负伤。不过此时的日人到很少有人研究这一点。也只有少数大筒发射的铅弹在一两里外还算有一些杀伤力,有可能对带着铁盔的目标构成威胁。

黑夜里远处之敌连绵不绝的开火声绵密的连成一线,如同大海边海潮的声音一样,短短数分钟时间内的二十多万发铅弹如同弹雨一般扫荡着战士们在白天刚刚购建好的阵地,但除了敌人的第一轮开火袭击造成三四十战士头手轻伤,其中两人因为被较重弹丸命中而导致意外死亡外,再也造成不了什么其他的伤害。那些落在战壕内的“弹雨”反被战士们视为十分重要的炮兵霰弹弹药收集起来。趁不少战士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右翼的机会,完全由旗本武士组成的突击队伍就在左翼展开了行动。

左翼是高海量的第八旅所在的防区,在新军主力部队累计建立过的九个步兵旅中除了远征美洲的第九旅以外,第八旅算是战斗力偏弱的部队了。但即便是这样的部队大多数军官骨干们也了解新军中的不少条例原则,右翼的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大多数负责左翼防线的战士们也随时警惕着敌人可能在这个方向上的突袭。在对抗演习和实战中,声东击西算是老把戏了。

忽然间:阵地前不远处传来了树叶的响声,早已在外围二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灌满燃料的外沟内窜出了火光,那是做为前哨的敌人惊动了负责警戒的战士,在阵地前地下有被覆暗堡内的战士点燃了用于夜晚照明的火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