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射不过一年,加上其他时候的训练不过两年的时间,自信就可以在射艺方面达到很多据说在武艺方面很突出武师乃至明将家丁中精锐的水平了。习武的人都知要刻苦,可有必要的衣食保障又能像军中这般认真刻苦的人实际上少之又少。不过我这十几年的习武历程也不过就是在铁胆、翻墙、射艺这几方面有所造化而已。比不了江湖上据说一些包括水战、车战、矛术在内各种技艺都很突出的武师,我父亲也做不到。家父也就是在铁胆和墙脊之术上有些造诣而已,毕竟这两样在对手力指力的基本功要求上有些共同之处。“

“铁胆就是抛出去的铁球么?我来看看?“张海有些兴致的继续问道。

肖山则有些无奈的笑道:“投标和投石索在队伍里当年兵种规划的时候还感觉到有些鸡肋。这用手抛出去的铁胆也就是民间冲突的时候为了减少闹出人命结仇太深才搞出的一个玩意儿,圣主来用可就。“

张海也笑道:“那你说我尽量避免展现惊人的射术,又尽量避免新军的精制火器兵仗,又能用什么好?我自战时以来补习的近战武艺也多在重兵长兵上了。总不能行走江湖的时候抗着个显眼的丈八枪剑?我们就在院子里试试看!不知道这铁胆你可随身有带?“

“这玩意儿在军中用不上,杀伤力太为逊色了。身上只带了一枚,不过是留做家里的信物罢了。”说着,肖山就从腰间摸出一枚铁胆来。

这铁胆不是保定那种如铃铛一般的铁球,纯粹就是一个打磨出来的铁疙瘩。约莫一寸五六分左右的样子。

“多重?”张海掂量在手中摸不准。张海自己的力量超出常人,感觉到这铁球份量不重,也就不容易估测。但肯定要比新军中过去常见的六两铅弹要重。

“打制的时候是按一斤的标准来的,民间的一斤本来就不准,通常比我们的斤略轻。这也不是什么好铁,这么些年下来应该不到一斤的重量了。我曾经称量过大概近十五两五百五十克左右。”

“既然是做信物用,那还是算了。看看我这玩意儿如何?用这个试试看”张海笑道,说着拿出一个似乎比新军中常见的六两铅弹稍大一些的铁球。这铁球表面似乎很粗糙,但看也很圆整。

肖山接过这铁球的时候就有些暗自吃惊:这‘铁球‘明显也太重了些,难不成是镀铁皮的铅弹?……不对,比铅弹还要明显重!

“这是包铁的金弹?”肖山有些惊讶的问道。

“正是七分金三分铁的包铁金弹。咱队伍有钱就是任性啊”张海笑道。

这时候肖山似乎若有所思的明白些什么了。寻常的石块儿用手来投,那固然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也就对一些没有铠甲的布衣做做基本的威慑而已。铁胆对于衣服多点儿甚至手中有藤牌的也不过是能够让人被重创并暂时性的失能而已。

可是,要用包铁金弹那就大不一样了,强大的动能会集中于更小的面积上,无疑杀伤力更大,更何况还是在天生神力的张海手中,说不定有投石索一样的效用。

张海拿出一枚整一斤重的内金铁胆向几米外的一颗树上用尽**分的力量投去,出手后的内金铁胆在树上直接砸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坑。

肖山当然知道这寻常树木的防护力实际上要比人强不少。在这树上不过是不到半寸深的坑。要是打在人身上,很可能就入肉见红了。即便是隔着厚重的衣服或铠甲也足以如战场上熟手使用的投石索一般造成减员性质的伤害。将对手砸的不是骨断筋折就是吐血。

“还是有些轻了,毕竟实战中的应用或者快速投射还要准确,不可能用这**分级别的全力的。”张海却有些无奈的说道。

第754章 金胆铁球

一斤左右的金胆铁球对于寻常武人来说似乎十分顺手,不过在张海的手中还是显得有些轻了。

这金属球虽然说外形风阻与重量的比重较手榴弹更容易投远,也比寻常的轻标枪利于上劲儿,没有多少相关训练的这时代中等寻常人也只能把这样的金属球投出二三十米远的距离。不过经过刻苦训练之后就能提高到五六十米的距离,这是一般严格进行相关训练的战兵可能达到的水平。技巧与力量天赋十分突出的人则能把这样的金属仍到接近九十米远的距离。出手速度则达到三十米。

这每秒三十米左右的出手速度则是人体的一个极限,即便是张海也难以轻易超越多少,而张海的气力则至少五六倍于常人。这样算下来就至少需要两倍重量大概两斤左右的金胆铁球才能较为趁手了。

新朝中央兵工场就位于皇城之内,除了负责新军主力部队日常所需的铳炮弹药铠甲以外也生产一些特殊的弹药。其中就有一种轻炮所特殊配备的炮铁金弹。这虽然不是广泛装备的服役装备却也是一种测试被选中的兵器。

因此当张海提出新的要求的时候柳香所负责的兵工场请专门的师傅开始在当天傍晚就加班试制起来。张海见那精通金铁加工的二三十名匠人们认认真真的模样就叮嘱:“这些包铁金弹并不是火炮用的弹药,也不是用在正规战斗场合,而是外情部的人所需要的一种行走江湖而又便于隐蔽的兵器。最好不要让人捡到几枚就知道是我们新军队伍内所用的东西了,按照外面寻常上等工匠的标准加工即可。从金材到铁材都是如此。重量和圆度最好不要用水力机械和模具,多少有一些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一就无所谓。”

就这样,恰好充裕的准备和足够熟练的人手,要求也不高的情况下仅仅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到了第二下午的时候十二枚每枚足有两斤重的金胆铁球就打造了出来。这些“铁球”的大小同肖山的那枚铁胆差不多大小,大概五厘米出头左右的直径,可重量至少重了一倍。

“这二三十斤的分量快有某些行人的行人重量了,我算知道为什么听你说走镖的人其实并不热衷斤镖这种东西了。占的份量大不说,还没有轻易能够致残致死级别的杀伤力,作用范围又近,可真是没有短矛投枪单刀弓箭之类的大众兵器好用。”张海戴上装有十二枚“斤镖”的特质袋子叹道。

肖山也笑道:“要是这铁胆斤镖之类的功夫像主战技艺一样重要,家父也不会只是个没有多少名气的小人物,我当年同新军队伍的缘分说不定也就错过了。”

不过不用说肖山也清楚:说这铁胆金镖之类的东西不怎么实用,那也是针对寻常的武人来说的。而像张海这样的特殊者手里。再加上一般人难以比拟的财大气粗。恐怕这金属球就不是什么十分不实用的兵器。而是一种随手可以让人疼痛的丧失战斗力,轻易可以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近距离实战兵器。

张海携带了这新制出来的金胆铁球之后还走了走跳了跳,并跑了几步,发现这东西也有些门道。因为沉重到了一定的成都并且在球的外表用的都是一些比较粗糙的铸铁,并没有多少引人注意的声响发出来。

张海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询问道:“钝器并不常见,不会轻易致人死伤残废是原因之一,但应该不是全部原因?为什么你父亲当年走镖的时候不用一些真正一些一斤重的开刃暗器而要用这些呢?轻一点儿的暗器飞镖应该也不容易轻易致人重伤或死亡?”

这其实是一个不轻易对外人讲的个人门道,不过肖山对于张海却没有多少可隐瞒的:“实不相瞒。家父在自练这玩意儿的时候确实也考虑过这一点。不过实战中的一些遭遇也让人悟出了些东西。如果要论实战威力,自然什么也不如弓箭长枪这百兵之首之王的效能。能用到随身暗器的地方,做为保镖的而不是干没本买卖打劫的来说,将就的其实是以最快的速度出手应变。兜子里装的如果是刀片尖镖之类的东西在慌忙之中快速摸去的时候容易误伤,也不容易最快的上力射出去。而如果用袖箭或者把尖锐零碎含在掌中,那就容易引起周围人的警惕和注意,在很多场合都不便公然携带兵器或把利器含在掌中。这铁球就不那样眨眼了,一些回避携带兵刃的场合也不会轻易被搜索了去。至于像队伍里的侦查兵那么奢侈的配备性能很高的袖箭,更不是当时的我家有那个条件的。”

张海听了也终于有些释然了。可忽然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我这一枚金胆铁球大概有二十多两黄金,十二枚就是二三百两黄金,一千数百两白银,不少地方能折合几千石粮食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会不会惹人怀疑?尤其是有些时候免不了让人得到几枚的话?”

肖山也诚恳的说到:“恕我直言:圣主您这身材与神力其实就是最容易惹人怀疑的地方了。至于随身带着上千两贵重物的情况?虽说新朝建朝初大户们的数量比过去少了很多。不过这算几千石粮的贵重物也不过是县以内土财的身家而已。还到不了一看就猜的到有名有姓耳熟能详的那些人的程度。”

张海其实也有了自己的计较,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不过除了在外出“走远门”的时候让杨思李千兰等人负责好日常政务的处理,并且找几个可靠的替身跟着亲卫连或近卫部队军官在南京城内外转转以示自己并没有远行以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但这些应该可以把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了。毕竟自己远行时也不可能真的孤身一人没有任何准备。

“我也不是没有微服远行过,这些方面就无需过于忧虑了。”张海坦然的回道。

第755章 儿童板甲

新朝六年的早春,随着内外战事逐渐平静下来,还有陆海建军战备的完成。还有新朝各地方机构也在多次令人胆寒的清洗中知道了新的规矩和新的轻重。张海似乎感觉到清闲了起来。小女孩们送来的奏报总结和各种报表也不在有太多让人不快和头疼的东西了。

负责皇城内兵工场事物的柳香却还没有度过忙碌期。

经过自新朝三年夏至新朝六年春大概三年左右的大规模战备,云集于南京城的工匠们在两三年的大规模兵工战备中累计生产了价值上千万两的陆海装备,这还不包括船场水师方面的投入还有南京城城防建设以及镇江等地的炮台建设。

在大规模的战备完成之后,张海觉得就没有再继续扩充新军主力部队的必要,这样的力量已经能够应付新朝现在所面临的内外局面了。数以万计熟悉了新式工场的优秀工匠们把重点转入了新人培训和军转民生产。

原有的核心兵工战备从则从每年五百万两规模上下的军火生产削减到每年一百五十万两上下的核心兵工生产。而仅仅在第一年要生产的新式农具就多达数百万件,还有众多的针,钉,斧锤锯等工匠用。

除了核心兵工之外,为数众多的纺织食等方面的军辎生产单位也解放出来,大量的投入到了民用生产当中。

光是处理这些方面的事情,就让柳香似乎是第一次每天晚上回来的比张海还要晚,每天晚上都是张海首先晚上习武回来回到家中陪着小慧兰睡觉等待着妻子的归来了。

张海的打算是一件多少有些保密级别的事情,不过张海也没有在这些事情上向柳香隐瞒的意思。

“真的要远行么?没有想到天下太平了,却又要让我和孩子一起过整日过着牵肠挂肚的生活。”一天晚上枕边的柳香有些忧虑的向张海低声问道。

听到这样的话张海也有些沉默起来,似乎也感觉到有些愧疚。自己没有想到香儿和孩子的感受,是不是真的有些变得任性自私了呢?张海甚至想到能不能带着小慧兰出去一起去见见世面。但还是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那实在是有些过于冒险了。这样的危险自己不值得冒。而如果柳香不在宫中,这似乎也不太好。那样的话宫中就没有真正值得信任的人同杨思李千兰等人一起处理比较关键要紧的一些政务了。

“放心,我说过了:至少在今年我是不会出远门的,也不会让香儿牵肠挂肚。今年建朝初的余波还没有过去,说不定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不能离开太久的,不过明年的时候可就说不准了,今年我们可要抓紧时间好好享受一下和平年代不论是过去的帝王还是寻常百姓都难以同我们并论的天伦之乐哦。”张海笑着说到。

小慧兰虽然睡的早,可是在母亲回来的时候就已经醒来了。刚才的话也在父母的身边听了个**不离十,不由的感觉到遗憾异常。最终还是鼓气勇气在被子中伸出了脑袋,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明年的远游真的不能带我一起去么?”

“要出去游玩今年就有机会,至于爸爸明年打算的微服远行,那实在有些太过危险了。你现在还太小,实在不能承受这样的危险。平时你也不是没有同亲卫连的叔叔们玩过。外面的那些强人们中的高手虽然说装具同宫内差的远,可亲卫连那些叔叔们的智力武力还是不稀奇的,你想想,真要遇到危险让我怎么办?说不定因为受要挟连爸爸都要为你搭进去。”听到张海这样说,小慧兰也就若有所思的沉默起来,不在说话了。

能够连续记事开化的一年多时间以来,小慧兰也逐渐不是当初那个有些不懂事的孩子。这个年纪对自己友好的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真的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虽然明年的时候不能带着你远游,不过明天爸爸却可以带着你一起去皇城外的紫金山玄武湖那一带去玩好不好?”张海思索了片刻也只能这样说道。

张海似乎想起了什么,刚想对柳香说些什么。柳香却有些郑重的回到:“明天场里的事情还有不少,这是最后的几天了。如果是明天早上你们就要出发玩一整天,我可能就难以同去了。”

“谁说我们去那里只玩一整天?我们和小慧兰要准备去城北禁区一起打猎去,恐怕一去要大后天才能回来了。”张海笑道。

小慧兰听到这话就有些兴奋了,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其他的姐姐们也一起去么?”

“她们都各自有很重要的事情,这一次就不必了。我是想让你体验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危险。”张海笑道。

为了能让柳香能够安心,张海告诉了自己这次出去的准备:为了防止在狩猎之中年纪太小的小慧兰出意外。张海还特意的准备了一件专门为孩子准备的“精钢板甲”。

这个年纪的孩子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