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自成还是下意识的回避张海的目光,而韩金儿却股气勇气看了张海一眼,也不由的惊讶了一下。不过想起这是帝王,却不敢轻易抛出太露骨的眉眼,仅仅是稍低下头含蓄的似是很兴奋的轻笑了下。

张海的心先是躁动,却又是一冷。他想起了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事儿,觉得这个女子在这儿或是在李自成的身边迟早会怀事儿。李自成的妻子不是“高夫人”一个马娘娘式的贤妻么?

李自成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很久这才反应过来,他没有想到:新朝圣主居住的地方竟然和想象中的皇宫还不一样,居然是一个没有多少嫔妃宫女太监,仅仅跟乡下豪强们的住处差不多的地方。

“圣主胸怀天下,真不是过去那些皇帝们可比的。不过若真是一位嫔妃都没有,那也有些太过了,这不利于新朝的长治久安。”

“很多朝代的开国者们夺取天下之后重点考虑的都是王朝的长治久安,让自己的王朝不要像秦或隋晋那样短命。可你知道么?我并不在意这些,从不期待新朝能有周朝那样所谓的八百年江山,又或者汉唐那样长久。只要在我这有生之年能够开创出改换天地,革新天下的丰功伟业,就算成为秦始皇第二,我也认了。人固有一死,或众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并不以寿命的长短而论。如果在江山的长治久安和有利于进步之间选择,我选择前者。”张海叹道。

沉默了许久,张海又郑重的说说道:“可在这人生中有限的时间里,我期望能够用有限的时间来彻底的整治一下已经**下去的民风乃至整个世间。李自成:你有没有决心像我一样抛弃庸俗的私心杂念,真正的为了民众的进步和人世的革新而奋斗?就像你几个月前所做出的选择那样?”

“我有这个决心!”李自成简单却坚决的回答道。

“好,等一个月后去陕北调查的人回来,如果情况大致属实。我就受命你为流动钦差,号闯王,持天子弓箭,有代我微服之权。组建内情部与外情部之外单独而机动的调查机构。人员编制和财力也不用多。大概营级别的规模,每年几万两级别的费用,你觉得如何?”张海最终问道。

“流动钦差?闯王?代微服之权?天子弓箭?“李自成也不由的惊讶道,这样的重任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不过自幼以来坚强而刚直的性格却给予他勇气,郑重的回道:”如肩负起这样的重任,必不负所望!“

第790章 继续试练

张海不是没有各种疑虑,如果环境不同了,历史上的英雄也有可能变成奸雄。但是张海决定相信新朝也相信自己,只要合适的人能用在恰当的地方而不是危险的地方,就应该发挥他的作用。真正能够胸怀天下而且又有一定能力的人是张海自己也需要的。

张海的众弟子们因为一定的挑选和自幼受到的教育,当然要比寻常人能突出些也更可靠些。可张海似乎有一种感觉:这只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背景而且也很年轻而已,真正心中装有天下的人,刘洪涛或许是这样的人,再其他就不敢保障了。

“这样:这一个月的时间,你也不好闲着。要在新的任务中拥有足够能够应变的能力,你也需要另一种训练。”说着,张海命人拿来一件似乎十分精良的钢制铠甲,还有其他一些东西。那铠甲似乎是锁子甲,但比锁子甲多了很多自然的防护片,防护性能似乎更为优良,也似乎贴身。

“你入宫洗澡量过身材尺寸,我从亲卫连的二百余名官兵中找到一件最适合你的钢制板链软甲。别看它似乎不太重也不太厚,大概只有二十来斤的样子。可却完全是由第一等的精钢制成,一石五斗的寻常弓箭或二石三斗以下的神臂弩在近距离射上去,也不过是不见血的钝伤而已。还有这斗笠,从外表看它是一件寻常的斗笠,可却也是精钢制成,可以做为盾牌也可以在某种情况下掩护头部。“

张海又拿出了两件兵工场的精锐工匠们新制出来的“暴雨梨花”:“这是一种燧石发火机关以火药推动的针弩。能把三钱重的阵镖以手铳一般的初速发射出去,名曰‘暴雨梨花’,有效射程大概十丈左右。虽然不能威胁我新朝近卫部队的一些精钢铠甲,但是对于民间的决大部分防护,都能造成有效的杀伤。它的威力巨大,后坐也不小。你使用之前还是先以训练铳练习练习。”

接着,张海向李自成展示了这些针铳的用法还有操作的要领,这让李自成不由的惊叹万分。没有想到世上还有精良到如此的装备,心想来看新朝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夺取天下并扫荡长征内外与海内海外,绝非运气或偶然。

“要是新军主力部队或者哪怕是新军主力部队中的一部分精锐都装备这么精良的兵器,那我练习弓箭还有什么用。”李自成不由的苦笑道。

“话不能这样说,一件兵器有一件兵器的作用。这暴雨梨花的作用是行走江湖或化装潜伏中应付突然的敌袭,力求以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十丈之内,可最多杀伤十来人威慑百人。为了制造这种东西,需要最顶级的工匠消耗十件铠甲的人工才能制成。精良的火器并有效运用,在战场上抵御突袭的威力不是弓箭手可比,就是进攻也不是寻常的弓弩手可比。可是以城北箭馆那样的标准选训出来的神射手绝非一般的弓箭手,精度十倍于寻常箭弹,射速、持续力、弹药成本等方面也都是攻坚或夜战的最合适兵器之一。思来想去,还是有火器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的。“

随后,张海就带着李自成在西院的后院靶场进行了火药针弩操作训练之后就带着他出了皇城北门以及城北,来到了紫金山下的杀破狼谷试练之地:“从今天开始,你独自先在这居住十天。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还有这里的人们从白天到夜晚会模拟各种对手向你展开袭击。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也无需顾虑,可以用着针弩进行必要的还击。我们的人都有精钢铠甲和面甲,伤残的风险是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同时还要小心食水,察言观色识别出各种下毒的人。十天之后,近卫部队新建立的专门机构将带着你去南京城内或者城外接受实战试练。这些训练的目的就希望你知道:你在以后的任务中可能是从内到外不少人眼中钉肉中刺,我希望你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不要轻易遇害。你明白么?”

李自成十分感动,受**若惊的说道:“自曾必不负圣主重望!”,在李自成的心中也不是没有过疑虑,这新朝圣主会不会接这样的机会将自己除掉?但转念也就坦然了: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事情。

就这样,李自成开始了张海不久前所受到的试练训练。张海通过奏报也关注着李自成的这些试练。

短短几天之内,张海才发现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这个在另一位面曾经因为侦察军情的时候遭地方武装伏击而死的人物。

一直以来张海都觉得自己是武艺出众反应灵敏的人,即便无关弓箭也是如此。可是这李自成在杀破狼谷中体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可比张海自己试练的时候强出了很多。他虽然没有像自己一样顶尖的射术。可几天内的十次突袭,没有一次是李自成事先没有做好准备的。

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杀破狼谷的考验之后,李自成提前在街上乃至城外开始了试练旅程。张海知道自己找来的那些人对于一个外人会比对自己的时候更没有顾虑。突袭的密度也更大,方式手段也更多。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内的二十多次突袭,只有一次通过“路边爆炸物”一类的方式获得了“成功”。

张海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疑虑,直到仔细思索的时候才渐渐明白:李自成从一个贫穷底层出身的人,在成年的时候就成为十里八乡都叫的号的人物。不知道得罪过多少人,打过多少架,面对过多少袭击和暗算。在这险恶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无疑要比以出身还算尚可、并一直忙着大事,在众多弟子或卫兵护卫之下的张海在这方面有着更强警惕性与天赋了。

张海开始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如果他真能够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向,他们在微服出巡中未必就会比自己差。

这也重新鼓舞起张海自己曾经退缩的勇气,他决定还是要按原计划开始自己的“试练”,有些东西,不是单纯的依靠身边人的奏报就可以解决的。

第791章 远行准备

新朝六年旧历九月秋季来临的时候,在张海派出前去陕北等地调查的近卫部队官兵离开南京大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消息传到了南京皇城西院。

李自成果然并非虚言。不仅仅是米脂县,几乎山西和陕西所有的受灾县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虚报灾情或以各种手段截流钱粮的事情。

就比例而言,通常是运输损耗的一成到两成左右,陕北米脂县等边地算是比较严重的。在传统王朝,这些根本就不算个事儿。除了朱元璋秦始皇那种皇帝,这算是给予基层的一种财政支持了。但是在新朝,这就是个严重的问题。

张海最终还是没有养痈为患的打算,这种事情,最大的是对中枢权力乃至整个社会的不忠,是核心凝聚力开始瓦解的征兆。张海虽然没有像两年前那样对这些人残酷的处以公审石刑之类的,但也按照自青州之时的律法标准对涉案包括二十多名县内一把手在内的三百余名排以上官员进行了应有的处罚。

按数额来说,经过前年的震慑,如今的新朝即便是陕北山西等地的**额度也不算重。但是仍然大大的超过了律法所能宽容的标准。除了排一级的干部达到死刑标准的不过半,大概只有三成以外,连级别的公安军县营地方干部有七成以上达到了贪渎四十两以上的标准。县级出问题的干部当中达到死刑标准的则超过百分之九十。

这些**很多还都跟那些年轻干部成婚后的地方家族势力有关,除了数以百计的在职人员被依法处决之外。波及到的这些人的家属也多达上千人,并有三百余名亲属在株连当中遭到处决。

西北旱灾相关的风暴带来的震动虽然不如新朝四年或新朝五年给天下带来的震撼大,却在新朝内部也形成了不小的震撼,甚至是外情部还有西院张海身边的一些人。

除了田宾等人外,李千兰杨思等张海身边的小女孩儿们也来到张海的书房请罪。

“最近我仔细的翻了翻相关的奏报,才发觉里面的雷同之处和可疑之处,这都是我们的失职,还望圣主降罪!”李千兰和杨思有些沉重的低声说道。

“我相信这些事情同你们没有关系,是最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你们的负担太重了。除了工作以外还要承担教育那些新来的孩子们的职责。西院里的一些事有时候也少不了你们,这不算什么。对了,这一年的时间以来那些新来的孩子们的进度怎样了,识字和算术的功课完成了吗?都读过那些书?在业务上的能力怎样?”

“还行。她们不愧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孩子们,又是吸收和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快的年纪。基本的识字和算术都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我们还是不放心把太过重大的东西交给那些四五岁的孩子们。一般批改的奏报都由我们再审核一边。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李千兰回答道。

张海沉思了片刻,四五岁的小女孩虽然在智力上完全开化,经过特殊培训和精挑细选的更不用说。可在时间上说一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如今的政务军务奏报已经变的越来越复杂,不再是青州之时的那些奏报可以相提并论的了。而且四五岁的年纪还没有过人生中的第一叛逆期,这些孩子在性格上也不可能达到处理重要事情的沉稳要求,至少还要再过上两年的时间才能在能力与性格上达到要求。而在这两年里,实际上是新朝中央执政能力的一个风险期。

张海权衡了很久,最终下定了决心一年以前曾经有的想法不动摇。至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自己不能放弃秘密微服这个手段来威慑地方甚至新朝高层可能的人。风险虽然巨大,但张海觉得这个风险值得一冒。

不趁现在自己的威望于内外处于最强的时候这样做,等数年以后甚至更久各种利益集团更为发展之后,风险和阻力只会更大。自己就有可能永远只能做一个依靠奏报来判断和搏弈的君王。

“从明天开始我要常去城外转转活动活动筋骨了,大概十天到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南直隶浙北这一带,如果去太远的地方,我会在那之前回来一趟的。”张海最终对柳香说道。

这其实算不上什么事情,张海以前也常跟着亲卫连的战士们出行。在这南京周边五百里的范围内,柳香也并不担心。可是对自己的丈夫多少有些了解的柳香已经猜出张海大致的目的了。

“那样的试练太危险了,你还是决定要独自远行么?身边最好还是跟着亲卫连至少一个班的战士比较安全。这样遇到不少事情也能回避危险。

“七八个身带行囊的精壮走在一起那才叫扎眼,最近京城周边的不少百姓都知道有七八个壮汉在一起出行。还带着那鼓鼓囊囊的行囊,就知道是至少是皇城里的人来了。我带着杨思还有新来的一名孩子一起走走就好了,你不会介意。她现在也算是个少女了,装扮装扮的话,我和他句是一对年轻夫妇,还带着一个年龄比较恰当的孩子,应该不会太惹人怀疑。”张海无奈的笑道。

“我怎么会吃孩子们的醋?不过只带着他们出去行么?不用亲卫连潜伏跟随?“

“我想不必了,那样反而不好。出了比较安全的南直隶或浙北在这样做也不迟。

张海最终决定同杨思一起出来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觉得这个已经成为少女的孩子有些心事儿重了。不像李千兰那样坦诚,而且资历与武艺还不算太差,留在西院或许会有一些风险和麻烦。而在西院有李千兰和柳香,宫中也有**杨秋霞,不远处还有刘洪涛等这些可靠的人的情况下只要不离开太久的时间应该不会出多大问题。

就这样,张海开始了仅仅带着两个孩子单独微服的准备。这些事情尽可能的做到保密,也只有张海的家人还有亲卫连的战士乃至刘洪涛知道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避免误会。外情部乃至工商总局教部的弟子们甚至都对此并不了解。

第792章 江南新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