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新军主力部队的作战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旅级别的小规模部队甚至更小规模部队的机动作战。往往以很少量的部队去应付规模庞大的敌人,而如今的新军主力部队,已经第一次具备了十万人左右战略集团的作战出动能力。这样的大军对付战时能动员二百万以上堪战兵力、又拥有庞大生产力的17世纪欧洲来说,就算在战斗力上拥有数量级的优势并且不惧那些堡垒也不畏攻坚,力量依然还有些欠缺。极有可能像西征的蒙古大军那样因为消耗严重而丧失了继续西进的能力。可是如果用在欧洲这个特例以外的任何地方,对于任何不超过千万人口的国家来或民族来说那都是压倒性的力量。如后金女真那些村寨一样顽劣也无济于事。

张海却不愿意见到这西南刚刚有些恢复起来的生气又瞬间的陷入战争与混乱之中,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件事情等回南京之后再进行详细的部署吧!“

在少民比例不小的滇地,张海依旧没有掉以轻心,整个队伍在大部分时候依然保持着警戒状态,但并不急于行军急行。直到队伍过了川南抵达叙州府,进入到直同成都的大道,地势也越来越缓和之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的中原各省,远不像清代以后那样在很多边远的地方都有密集的人烟,几乎所有能种地的地方都有村落。西南一带除了边疆民族地区以外汉地大多数都集中在川蜀平原一带。使得这川地在很大程度上如同被一片荒蛮之地所包围的孤岛一般。幸好在广元等地还有着宽阔且能够通行大军的道路,自历史以来凭借西南谋求独立才成为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儿。因为四川一带的人力财力毕竟只有全国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即便是当年的蜀汉,也最终当不住自北方同时而来的两个战略集团的大军。

虽然这川地的温湿天气仍然给人以一种异域般的感觉,可这平原丘陵之间连成一片的村落还是给人以亲近的感觉。张海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带领队伍转战于东部运河沿线人烟稠密地带一般。

到了这时,在张海的授意之下杨思也不在隐藏自己了。不过还是并不方便在近卫部队以外的人公开自己女性的身份,还是要装做寻常卫兵一般。此时的杨思憋闷了很久,很想自由自在的在这川蜀之地与张海一同微服游玩一番,可是想到新朝六年在南直隶一带都曾经有过不少危险的经历,也没有勇气向张海开这个口。

张海在经历过不少事情之后也不像过去那样冒险了,不过见到沉闷不乐的杨思还是说道:“我让整个亲卫连以商队的身份前行伴随护卫,装备大部分线膛枪械。再加散布于四周的内情部侦察轮值人员,应该也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微服了。至少在城镇以外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在张海身身边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寻常的刺杀或小规模的埋伏当然没什么用了。可杨思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川蜀之地不同于南直隶一带,不论是内部还是外部身为这树敌众多的帝王家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

杨思做为张海身边的女孩对张海也是有所了解,忽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圣主对自己的感情应该还没有到这种地步。不过也没有什么避讳,直接问道:“圣主是打算专门去看看某些地方吧?”

“当然,我也想打算在这巴山蜀水无忧无虑的游玩一翻。可是现在还暂时不是时候,西南一带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是这川蜀一带孩子们的安全,打算在队伍抵达成都以前先去彭山阵武阳驿一带的工读学校去看一看。”张海说道。

杨思也有些诧异,新朝工读学校是什么她可是也有所了解的

第869章 工读学校(二)

新朝的“工读学校”顾名思义,其实是张海借鉴现代听说过的一些东西而已。【】

现代的九十年代电子游戏开始发展,再到了21世纪后网络游戏电脑游戏手机游戏蓬勃兴起。这些项目虽然不能完全起到消除校园暴力的作用,但是走读的特征外加文化娱乐的发展无疑使校园暴力的血腥程度相比八十年代大为下降。即便是学生中有一些称王称霸的刺头,也大多不会专门以欺人为乐。学生之间课间c般的打架或者偶尔少年人之间的矛盾,一般也上升不到乡村械斗那种有可能死人或重伤流血的程度,很少有人因此真的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普通学生们寻常的打架就更是多少有所顾及了,甚至下意识的避免攻击档部鼻子眼睛,不下死手。

而在传统农业社会的风俗习惯还没有退去,社会与学校管理远远不能和现代并论的旧时,“校园暴力“一旦发生却有可能是血腥而残酷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港台片蛊惑崽,但警察体系和法律也没有现代的水准,再加上不少地方有不少住宿生。群殴某些人闹出刑事案件,甚至同学帮助自己的朋友埋藏血衣都是时有听说的。特别是那些民风不算太弱的地方。

在新朝,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推广走读,依然是以住宿为主,学生在入学之后少与家长见面。学校如同旧军队一般平日的矛盾中还往往夹杂着一些利益斗争,那些学生中比较扎手一些的人就更成为秩序与安全的严重威胁。

这些事情早在开始的时候张海就有所了解,不过那个时候学生的年纪往往还不算大,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到了新朝六年的时候,新朝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还算有了一定的重视,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那些刺头集中在一所学校里。

按负责文教部的刘栋视察的时候对一些人的训话:“就算是民风彪悍一些的地方,大部分孩子还是塌实而且老实的。刺头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会称王称霸,他们有能耐,就别找老实人的麻烦,去欺负欺负同类看看吧!“

就这样,专门集中“刺头“的“工读学校“诞生了。各路”好汉“们一开始到学校里的时候,采取的还是原来学校里的那一套,想先打个架立个腕。尤其是在这些“刺头”中那些自以为比较出类拔粹的,打算装一装“老大”。可是最终却发现:哪怕一个班里只有二三十个男生,这样做的结果也是被群起而攻之。那些本应该很老实的同学在这工读学校中却大部分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首先装“老大”的人往往是极为悲惨的,在比一般学校密度高的多的打架争斗之后这些崇尚暴力的“各路豪杰”们也一般会排个位次。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从性格到体力身材都会有不小的先天差距,而在工读学校中同一个班或一个校区的刺头学生之间身高体重还有武力大部分往往差距不会很悬殊,这样的结果最终是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甚至纪律不会比一般学校差的太多,大部分学生经过“不打不相识”往往会在表面上成为“把兄弟”一般的人物。

“一团和气”可不是这些人的追求,在学校经费被贪污,食宿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那些一个班里打架排名最后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就成为了“最悲惨的孩子”成为了“出气筒”,这里边聪明一点儿会来事儿会说好听话的人还能免去不少欺负,不过那些本来并不是班中的“刺儿头”、因为受冤而被迫来到这种学校里并且头脑还不那么灵光的人可就更加悲惨了。

成都以南武阳驿附近的彭山镇工读学校,是四川境内最大的一所学校,也是全省“刺头”们的集中所在地。整个四川的在校生已达三十万之多,男生站主导。其中被送过来的人大概也有八千人之中。同样分为三个年级,年级之下还有校区之分。每个年级大概有十个校区左右,每校区每个年级大概十个班,每个班二三十人。

这种学校里,一个班的人数如果太多,比如像其他的学校那样六七十人一个班,那么就算是有些基础比较严厉一些“教师“也往往管不过来了。学生们年级还低的时候无所谓,刘栋当年规划这类学校的时候也担心一但到了少年的时候,六七十人的班队伍里出身的人也未必管的过来了。

张扬就是这彭山镇工读学校一个极为悲惨的孩子,年幼的时候跟随母亲从北方流亡到这川蜀一带,家庭背景本来就不怎么强。到了全宿的学校中之后因为性格上的过于软弱,经常因为班里一些人的欺负而根本学习不下去,他本不是什么“刺儿头”,可软弱的性格却让他哪怕在一般的学校里也只能在差生的圈子里混。班主任赵鹏显然并不欣赏张扬这种性格软弱的人,对他严厉的说道:“我看是你母亲平时娇惯你过度了,像你这样儿的人,就该到那种最恶劣的学校里去锻炼一翻!这对你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好处。”

新军主力部队里出身的班主任当然也不是出于什么好心,仅仅是看不惯像张扬这样软弱无能又爱哗众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脸面可言的人而已。

大概从二年级的时候开始,身材瘦弱性格也很软弱的张扬就成为彭山镇工读学校二校区一班一名“最悲惨的孩子”。

其实像张扬这种经历与遭遇的人在彭山镇工读学校也有不少。不过大部分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总是最终会学会一套自保的能力的。不是锻炼的能言擅辩精通溜须拍马,就是性格逐渐强硬起来,就算身材天赋不好也终究锻炼的敢拼敢打混入每个班中“主流兄弟圈”

可天生就木讷的张扬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却也总是“不开窍”,被打的痛苦流涕死去活来多少次却总是没有多少改变,这就更让那些崇尚武力的刺头们瞧不起了。

第870章 弱势群体

“张扬!你过来!”一名身材接近少年人的“老大”用低沉却颇有威势般的口吻对水池旁的一个孩子远远的说道。【】

这声音在二三十米外的距离上微不可闻,早已注意到这位“老大”来临的张扬可丝毫不敢怠慢,停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

张扬不是一个回来事儿的孩子,不过过去的教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回他可不敢怠慢,迅速的跑了过来。

那名大龄孩子什么也没说,只是把身上布袍的一角拿了出来,用手指了指上面比较脏的一快儿地方,沉下来的面色透露出一种暴风骤雨将要爆发出来的凶光,之后猛的一脚向张扬踹了出去。

张扬并不敢躲,小腹被踹中的情况下直接飞了出了近两米远摔到在地,痛苦的捂着被踹中的地方,疼痛的连喘气也不均匀。

那大龄孩子的脚紧跟着就踩在了张海的脖子上,用声音随不大却颇有威势口气警告道:“这次我就不让你脸上挂彩了,下次衣服要是再洗不干净,我就让你生活不能自理一个月!”

疼痛稍稍缓解下来之后,张扬却感觉到庆幸。因为这一次已经算是好的了,没有被*喝n,也没有被*“打肿脸铳胖子”,也没有其他人过来“一起**”。

这时候班里另外一名男生则在“老大”离开之后回到了张扬身边,这个偏胖的孩子本来是张扬的“同命人”,不过因为有着一股豁出命来的精神,又比较回来事儿,如今已算是班上“兄弟圈”与校区里“兄弟会”中的一员了,算是压力不算太大的上等人。

他知道,如今的张扬已经丧失了任何机会,就算张扬从现在开始厉害起来,甚至比“老大”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乃至能靠偷袭干残一两个人,也不会对其地位有任何的改变。只会让他自己陷入绝境,就像在这地狱般的学校里失踪的很多人一样。

用他以前训斥和讽刺过张扬的话说:“你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我以后不会再来开导你”

如今他靠近张海,却让张海稍稍紧张起来,准备迎接着这位曾经给过自己不少面子,动手的时候也比较手下留情的“同学”

这位名叫刘建的同学出忽意料的没有在张海面前装腔做势,也没有说一些让张扬感觉到十分惭愧的话。只是对张海说道:“看在你我当年同是沦落人的份上,我告诉你些好消息吧!我听外面传闻:今年秋天各地要改走读,彭山镇这样的地方当然不可能改,很多人也无家可回。今年我们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或许一些二年级的刺头儿回过来。别告诉我说你连二年级的人都可以随便踩。还有,我听外面都在说新朝圣主已经到了西南,过成都的时候很可能来到武阳驿,也很可能来到咱们学校看一看。这些话我原本可以不告诉你,不过既然是老师让我告诉你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只是低声而简短的说了这些话,刘建就远远的离去了,就像似是躲避什么瘟神一般。

外面的风声传来之后,彭山镇的教职工们松了一口气。新军中出身的不少人虽然并不认识张海,却明白这位新朝圣主的行事风格。觉得早就该让新朝圣主看看这里的真实情况了。这些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早已是成了精的人物。为了打压这些平时经常跟上面做对的孩子们气焰,这些消息也没有隐瞒。一时间这座“动物书院“中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们要比平时老实了不少。

二校区一班的施龙算是整个校区的“老大“了,能在整个校区混上这样的地位,就不单纯是靠能打可以做到的。脑子灵活同校方的关系好,了解的“上层消息”多也是重要一面。这当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施龙虽然是外校来的刺头,可文化学习并不算太差。因此也就成为了整个校区的典型之一。

旬末休息日的时候,施龙等人没有搞什么“旬末”大联欢,一起收拾全校区的“懦夫“们,而是召集各班的头目在厕所临时开了个“临时会”。

“龙哥?至于这么严重么?在外人看来我们不过就是一群孩子罢了。那新朝圣主什么身份?怎么会跟我们这些人一般见识?

“这就是你读书少不学习的后果了吧?“施龙模仿着教员们的强调笑道。说着他那出一份学习材料。这学习材料仅仅是份宣传品,讲的是新朝主力大军扫平建州后遭到灭门的那些女真崽子们还有蒙古人那些孩子们接受重新教育的事情。

同汉地的风气大不一样,那些崇尚勇武而家长少管的北方少数民族孩童们打架争斗也都是常事,并以此为荣,很大程度上也接近彭山镇这类“刺儿头学校“。可是新朝在这样的地方采取的政策却是以暴制暴。你是孩子,也当是大人,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