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毒箭?快坐下。”杨秋霞急切的说道。

临时做为止血带的绳子迅速在伤口上方三寸的地方连同一根手指尖紧紧绑了起来,之后撤出了手指,再利用当年张海在张宅制作的吸吮器将伤口附近的淤血吸了出来。过了许久,疼痛感虽然未消但肿胀消除了很多。

“是什么毒?”张海此时却有些兴趣的问。

“不清楚,看样子像是蛇类的提炼物。”杨秋霞并不以行医为职业,对外伤毒物一类也并不精通,不过当年随**常在江湖上行走,这类伤患是见识过不少的。蛇毒并不是毒物之最,但却是成分最复杂最难以根除救治的古代毒素。

长久以来张海心中都有一种疑问:那武侠小说影视中带毒的冷兵可了不得,无解药碰上就死沾上就亡。若是如此,为什么古代战场诸多战例中少有大规模使用带毒冷兵的战例?直到伤口开始消肿减轻的时候才似乎有了答案。

对于不披甲的原始部落或寻常行走江湖的人来说,或者说对于打猎的猎物来说:将整个带毒的凹槽容器射进肉中或许是可行的,甚至还可以使用一些尖锐的藏毒管状物攻击对手。

然而,哪怕是明军普通士兵那种糊弄小兵的刷漆锈铁外加几层棉布构成的简单防护之下,管装尖锐物的投射兵器就很难入肉,用毒水煮过的箭矢也会在帆布丝绸甚至甲片的阻挡之下丧失大部分表面上的残留毒物,就算是箭毒木的提取素也根本达不到正常人的半数致死量。再加上保质期和提取成本,使得毒物在古时很少成为正面阵战的重要辅助品。

尽管有着周密的准备、这时代的军队少见的严密协同、迅猛而快速的登城突击。整个东昌之战在击毙杀伤数百敌人俘虏上千人的同时还是在几千支投射过来的箭弹之下付出了二十多人伤亡的代价。大部分都是类似于张海这类箭矢碎石之类的轻伤,但也有三名学塾弟子被敌人射来的铅弹砸碎了整个头骨或在投石机的巨石下战死。而按照原本的战前推演中值估算,除非敌人决定与整个城池共存亡进行拼死的抵抗并进行激烈的巷战才有可能遭遇二十人以上的伤亡。又或者驻守在东昌的敌人根本不止一个正兵营的兵力。

“这些俘虏的敌人看来有些不同,还要像以前那样处理么?”

当张海随刘洪涛等人一起去看看在城头的激战中那些被俘虏的敌人的时候,才感觉到有些明显不同。

以前俘虏的敌军,战兵之中多以看起来年纪不算很轻的壮年或中年为主,对于这个岁数又有一定体质的人张海的态度向来是改造起来麻烦很多还不如消灭掉以防止这样的战兵继续被敌人利用,只留那些看起来根本不是战兵材料的人回去,收留那些入伍不久并且看起来地位很低还有伤疤旧怨的人。

而这一次俘虏经过询问才知道多是卢象升上任近一年来新招募并训练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初步观察其中至少一半左右的人似成同自己及战士们类似成婚年纪的少年。其中做为骨干的青壮年“精锐”大约只有一成而已。

“说起来你们也算是我们队伍的半个学徒?只不知道你们还有你们的那些个兄长大哥们输在什么地方?”张海向甄别出来的数百名大名府战士问道。

被俘的大部分年轻人依然沉浸在刚才一边倒般的战斗,惊魂未定,沉默不语。只有几个看起来似乎是懂些武艺的人轻声说道:“诸位大侠勇武无双,我们甘拜下风。”

“那么刚才的战斗是我们十来个人就打下这东昌府的?”

“刚才的战斗实在是甚猛,可我们还不太清楚为什么城头那么少的人就打出了数百人的队伍才能有的火力。”终于有人回道。

此时的刘洪涛在张海的授意下释放了几名俘虏者直到他们的身影走向远方以示诚意:“有人愿意加入队伍的可以站出来,各队轮流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强求。”

对于这些新训之军的俘虏,张海没有大开杀戒以削弱对手战争潜力的打算,反正只要是有心之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选训出类似的队伍。

最终近千名俘虏中除了做为军官的人以及百余名家丁标兵之类的被解决掉以外,还有不少伤者被释放或选择离去,约莫五百多名俘虏兵被临时编入三四十名核心弟子及百余名较优秀的学塾弟子领导的各队利用东昌城头开始进行了临时的整训。

“南北门和东门已经被我们拿下了!”这时负责追击残敌的李峰等人赶了回来。

“刘子云等人呢?”张海忽然问道。

“刘子云等三人控制北门去了,我们赶到北门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他们的身影,大概是随明军一起走了吧?”

众人虽然不敢完全排除这种可能但也多不敢确信,刚才在城头的激战之中刘子云等人可是交了不少的“投名状”若说他们是朝廷的人,也不需要临阵反戈一击,就是不参加登城也会给张海等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东昌城激战后的临时统计不久就估摸出了个大概,这场战斗一战消耗了一万几千发铅弹和几千支箭,就算包括少见的同类臼铳缴获也有上万发铅弹的净亏。唯一的收获就是这五六百看起来消化难度不算太大的俘虏兵外加几百套那些同其他地方的明军比起来还算是合格的铠甲了。

“幸好我们打的是突袭作战,没有多少人被撤退的敌人临时带走,但愿在这东昌府城之中能有不少收获。”李峰有些期望的叹道。

。。。

第87章 府城收获(二)

至明后期,沿运河也算是不大不小南北商业重地的东昌府,府城早已不像元代以前那样用高大的围墙把城市按照方型格局分割成若干坊块。类似京师和不少北方重地那样以胡同及街巷为单位的市镇式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走在北门正路上的刘子云等人没有去管两旁的街巷,径直向不远处的衙门走去。虽然因为邹县附近的战事东昌在不久前就已进入战备状态,但张家众人对城头突袭速度乃至战斗节奏进行之快不仅是守城的卢象升及临时驻防的大名府始料未及的,也超出了城内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力。

“站住!什么人?”北街的正面负责巡逻的四五十号衙役中几个头目在距离三人很远的时候就呵斥着,约莫是城头的激战惊动了距离城墙不过一里的府衙。府衙不比县衙,几百号人总还是有的,便分出去四队二百多人打算去去城头增援。

“大概是城上的逃兵吧?按理说你们大名府援兵的这事儿不该归我们管,可你们几个也太不识抬举了,居然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面上?我们只要将你们拿下再送到城头了!”那衙役都头看到前来的这几个逃兵虽然有铠甲但连武器都没有,又是这样刚一接战就跑下来的向来也不会是什么硬茬。

刘子云等人知道这大城里的衙役不比寻常县城,虽然大多算不上什么硬角色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碰上几个练家,并不敢轻敌。

几人装出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逐步逼近那群衙役的同时脱下伪装成斗笠的盾牌掩住左臂,在内部露出左臂与胸间装有三十多颗六铅弹的布兜子。

“这是小的送您的孝敬和见面礼,行个方便吧。”正说着的时候,约莫距离对手最前面的人不过四五丈左右距离的时候刘子云迅速甩动左手将一枚铅弹以二十大米几每秒的初手速度甩了出去。王巍和刘子云等人也紧随其后。

三枚铅弹在半秒左右的飞行距离上,如果是有戒备的单个武人或许能够躲开,然后这几十名衙役在这并不宽阔的街道上显得太密集了。难以闪转腾诺之间瞬间就有三个人被打倒。正当不少人想要冲过来的时候刚走了几步第二轮三枚铅弹又到了:刘子云等人对付这种近距离的无甲众不再觉得有必要需要上投石索,手上有不少劲力的时候直接拿手扔砸在对手非要害的部位也是张海那些人所说的“减员性负伤”

终日里在城里混的府城衙役们远远没有督战队压力下的正规战兵们那样的承受能力,短时间内死伤五六个人就便土崩瓦解了。

刘子云等人却没有收手的打算,趁势向前追击着投掷,半分钟一百多步的距离内那些人被砸躺下了大半,余下的人再也没有径直会府的打算溜入附近的街巷中。

此时站在府宅内的东昌知府已经似乎观望到城头的异样,不由的惊讶不已。

“老爷,我们走吧!千金散去还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夫人听闻到消息后急忙劝道。

东昌知府多少还是有些犹豫。在这官场上县一级的清官不是没有,那是不少人的重要晋阶也是古代规模并不大的整个官僚体系的末层。

而到了知府这一级基本上是很多士人的天花板了,不再有各种顾及,家大业大的情况下般家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也罢!带上能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和贵重的石玩字画我们就出发吧!”不得不说身为一家之主的这位知府还是比较果断的,除了平日里为了以防万一早就准备好的一扁担的字画及上百两黄金和做为盘缠的干粮碎银路引之外,迅速带领包括四五名小妾乃至不少家眷家丁一大群人就往外走。

可就在这时,百余枚六两铅弹如雨一般落在宅院从大门到二十多丈外整条街道上飞溅起如雨花一般的碎石,当场就有一名负责前面探路的家丁被砸到在地,余下的人只得退会宅院之内。

从城墙到府院恰好在距离城头一里左右的最近处,张海等人在已部署了臼铳手用三斤臼铳封锁了这府城之内重要的区域。

打了一个痛快仗,正在向府衙逼近的刘子云等人被着从空中突然飞过的弹雨吓了一大跳,幸好没有人负伤。

“真他娘的晦气!本想着进去好好爽一把,没想到又得让给张海手下那些人了。”

徐大哥那里的闻香教的义军向来对军纪要求比较严格,在自己教民活动范围的地盘,****抢劫普通百姓的人会被处以极刑。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儒家社会下的底层民众十分保守,在性权益方面也十分敏感。

在没有足够有纪律的近代团队之下,有严就得有弛才能服众。一般来说奸淫掳掠这种和官家占边儿的大户,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告状的风险,即便有只要不是太离谱在义军内部也不会遭到惩罚。

可这些规矩对于完全以处男军官和少年士兵为主、纪律性同平均年龄三十岁以上的农民军或官兵完全不可类比的张家队伍那里却未必有把握适用了。在性犯罪与否的纪律性上,处男相比非处男就是在日后的现代社会也有本质的区别,不论是什么文化什么国籍。

“刘大哥你们怎么还不进去?”赶来的李峰等人对刘子云笑道。

“哈哈,当然是有功大家同领而已。我们一同在城头上激战,怎么好意思抢这最后的功劳?”

东昌知府乃至衙役们经历了刚才的威慑后最终觉得自己不过俗人,放弃了殉葬以图身后名声的打算。只要自己不最终“从贼”也不一定会连累家乡的亲眷子女。

“你是打算在乱棍之下殉葬,还是老老实实的把除了这些细软之外的地财都报上来?”李峰语气缓和却有有些威严的对那知府逼问道。

刘子云等人一听就知道张海的这名高徒在吃大户方面完全是个外行。果不其然,这位知府虽然惊惧不已却最终沉住气半软半硬的回道:“这些就是我多年来的全部家底了,鄙人虽然不敢说是什么两袖清风的清官,却也绝不是外面所传闻的那样,最多加上一点儿家里带不走的存粮。”

。。。

第88章 府城收获(三)

不论李峰如何以死相逼,甚至直接动手打骂,不仅仅是这位知府就连其很多仆从也放下了悬在身上的心。

“这样的雏真敢对老爷动手么?怕是不一定吧?”不少人甚至怀着这样的心思安慰道。

正在此时,似乎不远的地方大概府宅的后院传来了阵阵哀嚎声。等李峰过去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中年的妇人还有个老头如同囚犯一样站立在侧面开口的笼子里,脖子上套着枷锁脚下顶着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脖子上就已经透出血红。

等李峰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是刘子云手下的弟子施彬正在带着几个从徐鸿儒义军那边跟来的士兵在对东昌知府的一名师爷还有知府的夫人行刑。

“这叫站笼,一般乡下的大户对付底层百姓的常见手段,好象是最近一两代才兴起的。没想到这堂堂知府宅里也有,我们只好借用了。”施彬接着向李峰解释道:“不论是打板子军棍或者鞭子,都不容易掌握火候,不是威慑力不够就是很有可能把人打死。”

“那凌迟或阉割呢?”李峰饶有兴趣的问。

“阉割这事儿你别提了,徐大哥当初在郓城县附近称帝的时候就为这事儿死了十几个人。好几个手下兄弟自愿给自己开刀的时候流血不止疼痛而死。还有的人让自己的老婆捏掉自己的****,结果一个活下来的都没有。后来听一个道士说这阉割都是皇家千年不传之秘,怎样废掉男人的****又能让人活下来有我们普通人所难以知道的窍门。即便是皇宫大内那些操刀高手十个离里边只能有七个活下来,比妇人生头胎风险率还高。”

施彬这么一说,李峰也忽然想起小时候听师傅张海讲过的故事:说在另一世界,二百多年后有一个人叫洪秀全,称帝的时候找来几百个人去用各种方法阉割做太监,结果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只好用女官来代替太监。

施彬接着说道凌迟:“我们义军当初打过不少大户,不乏有人做过将人凌迟的尝试,但是没有一个能挺过四十刀或者一个时辰连续流血的。后来才知道为什么这乡下的大户对付普通百姓一般多用竹板,次用站笼,少用极刑。”

“什么是极刑?”李峰继续问道。

“民间的极刑就是针决”

“这个我好象想起来了”李峰身边的一名核心弟子忽然说道:“听师傅说天帝在梦中曾给予他读过一本原本历史轨迹描述的《天书》,是一个叫做顾诚所写的《明末农民战争史》,那些残暴伪善的乡绅在对待反抗的农民时以针决处死,就是在人身上不断扎针直到扎到数百支。这样就不需要像凌迟那样顾虑自己技术不行而放血不够时候就死了。”

“不过这为知府及其手下好象是没有暴力对抗我们,我们用数百次扎针针决他不太好吧?”施彬的一名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