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亡失踪和大概不到二百人的伤亡就斩敌两万余,其余也有两万七千余丁和十余万的各族土司向我们投降。随行的二十一旅四营还有公安军步兵旅也有不少战绩。二十一旅四营在作战中的表现也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虽然装备不如我们精良,也缺少足够的神箭手和神射手,不过在方面确实很有一套。掷弹兵的潜力,我看以我新朝的基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不过二十一旅的伤亡损失也多达上百人,可发挥的作用及消灭的敌众也超过万人了。在我们强大的压力下,滇西大部分势力都选择了投降。。。。“

“随行的公安军步兵旅没有过大的损失吧?“

“之前与几万强敌交锋,还是有数百人的伤亡损失,总计伤亡多达千人,不过尚在承受范围之内。”

第二旅先锋联络人员的回话让张海稍稍感觉到心安,看起来滇西作战虽然经历过激烈的交锋,但过程还算顺利。如今各个方向都传来捷报,包括自身的伤亡。其他各路队伍的伤亡率按照同战绩的比例来看其实比第二旅主力及第二十一旅四营高不少,但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歼灭和迫降近十万土司顽敌的情况下自身伤亡不及两千人,过程还算顺利。

“等攻克大理的刘洪涛他们同我们汇合,就对娥山展开行动吧!“张海忽然间下定决心说道。

峨山一带虽然地形复杂险要,但是也并不是像辽东不少地方的那样广袤,以四个三个旅群外加规模不小的独立近卫力量,还有随后赶来的做为都城青年军公安军第一旅,那也完全足够了。

时至此时,峨山一带的禄永命、王扬祖等人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战心。不由的有些后悔南下峨山的决定。

“撤吧!现在撤还来的及!“王扬祖终于说道。

“撤到哪里去?境外么?南面的各个要道已经被新朝的强军布满了。各回各寨,那依然逃脱不掉被各个击破的命运。我原本以为那些汉人的精兵是有限的,可却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拥有如此之多的神兵。。。“

正在议事厅内一片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个略显尴尬的年轻人忽然站起身来说道:“如果硬大实在没有希望,我看还是把队伍里的大部分人遣散投诚吧。“

这样的话从这个叫做沐天波的前明臣子口中说出来,还是让在场的人感觉到诧异。禄永命还颇有些不屑,冷笑道:“我们投诚也不过就是过汉人生活。你做了那么多同新朝为敌和包庇的事情,可最好先要想清楚了。”

第1003章 联军转进

沐天波不在乎别人的误会,但还是正声道:“如果我沐家要投敌,也不会现在还在诸位在一起,而是早在几年前就向新朝投诚了。。pbx。m这些年来我通过种种渠道对新朝的了解可比你们要多。如今新朝竟然倾其全部的主力来扫荡西南,这西南其实早就没有了你们这些人的容身之地,让这些强敌知难而退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有可能召至灭族必然的失败面前,我们主动的将那些愿意归化的部众去接受汉化,总比让他们死在屠刀面前好。就家破妻离子散,至少人还没有亡。坚决不愿意走的,我更希望的情况不是我们在这峨山绝敌面对强敌的围攻,而是带领人们同新军进行一次能够控制风险的决战,让那些对这前所未有的强敌还缺乏足够了解的族人们认清我们的面对的情况。最终留下少数的精干在这西南之地坚持待变。我相信:当普天之下没有对手的大新不可再向外扩张的时候,或许就离民族的重生没有多远了。”

西南的不少土司同沐家曾经有过不少的嫌隙,毕竟明朝的西南政策名义上给予土司自治的权力,但几百年来还是以种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土流结合“分化瓦解各部势力。当然那些小动作和倾向性的政策同如今新朝的专横无理比起来,那好了不知道有多少倍,在对比之下,很多土司当年都很不感冒的沐家也一下子高大上起来了。毕竟不少人都了解沐家同当年的残明势力紧密,有不少的势力投靠,如今统领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械精钱足,也算是不逊色于很多土司的势力。

宁州土司禄永命沉默了许久,在反复的权衡之下还是决定要与新军绝一死战,但地点却不能选择在实际上处于汉地包围之中的绝地峨山:“沐王说的对,但是我很为手下的不少人担心,不论我怎么苦口婆心的告诉那些人新朝大军强悍不可想象,就是依托有利地形的情况下有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兵力也根本不足以取胜,而且这次新朝出动的这种层次的强敌多达近十万之众,可是这些脱离人们一般认识的话还是没有多少人肯信。就是凭借这种超忽常理的强悍,那新军总能逐步的蚕食掉对次完全没有概念的对手。。。”

禄永命的话也让石屏土司龙在田深有同感,南下作战不少大军也是从龙在田手下抽出来的:“的确如此,这次南部大败,我们已经很高估了来敌,可还是在一两路强敌面前溃败了。甚至一次溃败都没有让很多人认清事实。就是这样,没有出战的很多人还是不信那些传闻,以为是败兵的夸大其词与寻找借口。”

沐天波沉思了片刻后回道:“我倒有个主意:与其去同新军主力部队野地浪战,不如去打昆明府。”

“野战甚至有利的地形都打不赢,攻城难道还有希望?”不少人有些奇怪的说道,甚至开始怀疑到沐天波的用心起来。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去过省城或一般的新朝府城。见没见过那些守城的士兵演习或训练?”沐天波问道。

这样一问,一些对此有过一些了解的土司头目就想起了一些事情,这新朝的府城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地方的守城士兵虽然说比前明的守城军兵从精神面貌到装备上要强出不少,但也就是寻常正规军队的层次,没有见过那些人有多么频繁的训练。据说因为行政开支不足的原因,不少城内的政任也要抽调那些负责城防的公安军去做。“

不过石屏土司龙在田忽然说道:“在大军起事的时候。我曾经率领大军在昆明府一带试探着攻城交锋过。那昆明府的守军虽然看起来兵力有些不太足,但是在守城器材上却是很有一套的,有不少炸雷。而且还有不少经过改造的凸起前堡,又配有在前明标准来看还算精良的火炮。我们的攻城器械加不起来,硬攻的伤亡也很严重。我担心大军向北对昆明府展开围攻,并不能让部下感觉到敌军的强悍,反而会觉得我们的指挥决策有问题,会有人重新与新军寻求决战了。“

沐天波对这样的顾虑却似乎早有准备:“诸位不用担心,这几年的时间以来,论新式火器的家底我还是有不过一些,在从新朝那里叛逃来的一些人的帮助之下,也有了一些新式的火器。对付这种城池,应该是有一套的。我派遣摩下精锐随你们一道出战,准备去打昆明府!“

似乎想起了什么:沐天波叮嘱道:“为了防止被强敌堵截,我建议各部还是先由一部分人分散行动,有了准确的消息后再做决断从安全的地方突围并北上昆明府。而且要尽快的行动,我担心如果拖的时间过晚,我大军就有可能被那强敌彻底保卫在这峨山之地了。“

沐天波的话让不少人莫名其妙:峨山四周足够几百里的路,可供大军出山的路不下十几条,敌军就算在这些地方都部署重兵又怎么拦截的住?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倒没有几个人质疑沐天波的打算。宁州土司禄永命,并不在意的说道:“这样也好,如果北撤的大军真同新军的小鼓力量遭遇,倒是可以让不少的部众认清敌人的强大,还有很大突围的希望。“

就这样,云集在峨山一带本来打算要与新朝大军彻底决战的土司联军各部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不得不选择北撤了。

张海还是有些低估了峨山一带地理与民情的复杂,因为有着当地人的通风报信。最终只有大概累计几千人左右的各部探路队伍被围堵在北面的新军主力部队在接战中剿灭武定土司吾必奎,景东土司刁勋、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等部还是先后率领四万余人的大军从多个方向上撤出了峨山一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势力都决定按照沐天波的指挥棒转,还是有不少队伍突围后选择返回各寨。一些不觉得新朝大军有多强大的部众则被自然而然的留下来在这重重群山之中担任断后和吸引敌军的任务。

第1004章 临敌之道

从北面传来了有敌军突围警训的时候,张海就立即下达了各旅以营为单位对峨山不少地方展开进剿的命令。。pbx。m

不过除了与南路主力相对峙的一些地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之外,似乎没有成规模的的抵抗。

大约有十几个山头上的累计数千残敌企图凭借着峨山一带高入云端的天险顽抗,不过这些留守的敌兵并没有象样的攻势。往往一部中型热气球累计发射的两三千支火箭之下伤亡百余人后就认识到了新军真如那传闻中一样是一支神军云集的队伍。

在没有多少留守的敌军进行抵抗的情况下,整个大军在两昼夜左右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对整个峨山一带的扫荡,而原本有消息聚集在这一带的数万敌军已经人去楼空,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刘洪涛才率领第二旅主力赶了过来。

张海的心情少有的有些忧郁。自从这次亲征以来,为了锻炼自己临机决断的能力,张海在指挥上大不同于以往的风格。不论在策略还是临阵战术指挥上都有自己全权负责,以锻炼自己的临阵指挥能力。

可是指到如今才发现:就算这些年来自己率领队伍打了无数的仗,甚至还是无数的胜仗,但自己离着旧意义上名将的标准还差了很多。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仅仅是自己,也包括自己的不少弟子,在这些年来的征战中过于依赖队伍正面战力的强横了。。pbx。m

不论遇到多么危险的情况,只要自身的核心主力队伍不是少到斥侯与警戒力量都无法有效轮换的地步,面临败仗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这让包括张海自己在内的不少人都很少像旧时合格或优秀的将军们那样去研究情报,临敌,观阵这些事情。最多只是在火力结构和开火顺序上用用心。打仗成了一件如拉练演习一般的事情,不少队伍里都有“过去是行军打仗,我们是行军打靶”的顺口溜。

刘洪涛不是一个特别精于人情世故的人,不过也算是对于张海比较熟悉的核心弟子之一了,见到张海为敌众北逃的事情似乎有些沉闷,就劝道:“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此,残敌不论是躲到哪里,我们都可以在年底以前完成对这一带敌众的围剿的。。。”

“话是如此,但这次出征以来我还是感觉自己在临敌应变上有不少缺陷。或许正是你说的这种心态才造成了战机的延误。我不知道这些年来一直负责兵事的你在这方面可有什么领悟了没有。”张海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也习惯了同个别核心弟子相谈的时候无所猜忌的氛围。不过这次出征也让张海看出了刘洪涛的水平。如果是让张海自己带着第二旅的主力外加一个营的新军和一个旅的治安军,虽然也可以凭借实力上的扫荡滇西,不过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保证一比百的损失比恐怕还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第二旅那一路并没有自己所率领的暂编第一师这么多的神射手与神箭手,也没有这么多的中型航空热气球。“

刘洪涛只是思索片刻后就回答道:“就我在这几年以来翻阅不少战例报告和总结的体会。还有有关一些前被俘高级敌将的审讯笔录的体会,我觉得一名尚算优秀的将领最重要的品格是果断。在战场上人们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优柔寡断之下会让人更有求稳的思路,被敌方轻易的研究出习性从而可能导致更大的被动。而果断同莽撞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考虑了最坏的情况,是否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战场迷雾之下,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是准确的,但是只要能够回避最怀的情况并在作战决心的时候果断的判断果断的执行,就会把犯错误的概率降低到最低。如果己方拥有明显优势,那就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败。“

“那你认为北逃的敌众对我们最不利的选择是什么?“张海问道。这个问题在出口之后不久,其实张海也想到了一些大致的可能,只是还不确定。

“如果敌军不了解我们,那当然最好,我们不愁找不到战机。如果敌军很了解我们,在我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失踪的沐家透露了我们不少叛逃人士带过去的消息。如果我是敌众,如果相信那些话,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大部分人投降。哪怕家破妻离子散也不惜,少数能够不被打散的精干隐匿在这西南的重山中,准备好埋藏财务和兵器的地点隐居起来,等待着我们内部出问题的机会。不过我看就算少数上层了解到了有关我们的一些消息,他们也很难让各部真正的赞同我们的实力。从过去的交战经验来看:这西南不少地方的敌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说什么也不会相信我军这次每一支队伍的战斗力都至少几十倍于敌,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一情况:事实上很有可能。那么好的选择是寻求与我军进行一场危险不太大的作战。”

张海在心中有所疑问:敌人如果认识到自己军队的强大,野战之下怎可能危险不大?难道自己率领的大军还有配合敌人的义务?可这样一想,答案也就忽之欲出了: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攻城。而且进攻的不能是“此临安非彼临安”的峨山附近某府城,那里大军很快就能赶到不说,也已经有足够强的兵力防备,而北面力量看起来倒是昆明府比较薄弱。只有一个在奏报中并不十分突出的公安军步兵旅,只是战前为了加强西南省城的守备能力才加强了第二十一旅三营为骨干力量。有一个骨干营为守备力量,哪怕是新军主力部队中不算特别突出的,在防御中就是应对数万甚至十万敌军主力的会攻那也不是问题了。峨山北逃的敌军绝对没有可能拿下,但是如果仅仅做为让手各部认清现实来说,那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张海再也没有犹豫,迅速下令如今已经接近齐装满员的暂编第一师两万余人的主力迅速展开北上,向省城开进,包抄这很可能是敌众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