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些担心过度了。

要对付接近两千人的新军最精锐队伍,就是寻常的新军主力旅那都没有把握,就这些西南土司能搞的出在短时间内明显压倒新军主力旅的实力力量?那当然不可能。除非沐家还有西南土司各部很早的时候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可外情部的一些基本资料与情况,张海还是掌握不少的。。pbx。

因为并不确定逃敌的方向,张海首先命令航空热气球部队升空侦察。在特制的十倍望远镜中,还是在昆明府外正北偏东一些的方向发现了敌军大股部队的踪迹。此时昆明府外的能见度虽然不如北方深秋的草原那么好,不过接近三十里左右距离上的景物还是勉强能够见到。十二支队伍以张海所率领的近卫第一旅第一营群为中心,左翼展开六路,右翼展开五路呈一百八十度左右的范围向着东、西、北三个方向展开了扫荡侦察。按照预定目标,在百里左右强行军的情况下每支队伍仍然能够保持十几里左右的间隔距离,不给敌军太大的机会。

而如果那北面三十里外发现的大营不是敌军的诱敌目标的话,每一路之间的距离不过四五里左右,半顿饭的功夫就可以驰援。如果经过一整天的急行军还是扑空,整个队伍就将展开横大宽度上的横队向南急行扫荡。如果这样都能被敌军避了过去,那说明残敌的临战指挥能力的确要远在自己之上,只能等待更多的队伍抵达云南之后展开更广范围内的扫荡了。

其实张海是不太相信正北偏东方向航空队侦察人员发现的那座大营的。不少近卫一旅的新军军官也是如此。仓皇而逃的情况下,又没有太过险恶的地理阻隔,难道说**有余的时间内只逃出了三十里左右的距离?不过在命令下达之后,行动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落实了下来。

见到了张海所率领的队伍那娴熟的指挥和兵力调动能力,刘康等人也不由的觉得新朝圣主更加不可思议与神秘了。也无怪忽当年北征的时候能拥有那么的战绩,几乎在一役之内就把曾经危害千年的北方少数民族威胁扫荡一空。

其实同旧军队打过不少交道的张海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此昆明府正北便东方向上近三十里外的大阵的确是沐天波及沙定洲等人所率领的一万两千多人队伍的临时休息主营。并且在天色亮起来很旧之后见到官兵们的状态,沐天波还是决定队伍再休息半个时辰在起程。毕竟经过昨夜半个夜晚的行军还有整个白天的行军和战斗,就是后勇军这样的精锐也着实的有些疲惫不堪。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在远处侦察的少量马兵斥侯忽然传来了警讯:有人似乎看到了远方的天边似乎模糊的有淡灰色气球的身影,那是新军主力部队而且很有可能是最精锐部队的标志。

“全军迅速开拔!向北偏西方向撤退吧!”沐天波感受到了威胁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迅速的对沙定洲与龙在田等人说道。

曾经在之前的战斗中吃过大亏的土司联军们也知道事态的紧急,从上到下没有像往常行军时那样太过拖延,迅速起营后重整了队伍向北面偏西的方向展开了尽可能快的行军。

所谓尽可能快的行军,在这并不算太好的地面上其实就接近常行军的速度而已。沐天波所率领的后勇军虽然能够以更快速度急行,但沐天波并不想给其他各部留下自己的队伍似乎有些贪生怕死要把其他几家留下来做垫背的打算。

以望远镜亲自向后光望的沐天波等人也发现那远处有些模糊的热气球身影更近了一些,似乎敌人以更快的速度在接近自己。但并不是所有的热气球都在追击自己,比较变的清晰的也就是其中的三个左右。

这时候负责侦察的后卫也赶了过来传来了有关追兵的消息。

“报!后面的强敌至少有七路以上,每一路看烟尘的样子都在一两千人左右的规模。不过正追向我们的仅仅只有一路敌军。我们不敢靠的太近,只是在三里左右的方向上稍做侦察就翻了回来。“

“知道了!“

沐天波并没有责怪那些负责侦察的精干们不敢靠的太近,毕竟昨天的战斗给不少人的印象都太深刻了。

“我们继续全速北进!看看那些人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究竟能追多久!”沐天波打气般的对众人说道。

昨天的交战使得沐天波对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多少有了些认识,仅仅不过五六百人就那么难缠,在有那传说中的气球加成的情况下。自己所率领的队伍就是加上那几位未见的靠的住的“友军”也未必面对千人以上的强敌有胜算。

不过如果这些人如果不开眼的追上一天**甚至更久,而他们的这几路队伍也因为不确定自己所率领队伍的规模而越来越分散的话那或许倒是有一定的机会。

第1013章 运动歼敌

昆明府以北的路并不好走,即便是西北的大道上也是如此。。pbx。m更不要说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应对特殊的情况,沐天波等人所走的道路偏离直通寻甸等地的大道。

在这样的山路上携带着不少的辎重行军,即便是对近现代队伍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考验。整整一个白天接近九十里左右的强行军,近卫第一旅一营群的队伍凭借着优良的体力优势才在黄昏似乎刚刚来临的时候逼近了沐天波等人所率领的队伍。不过此时,临近的第二和第三营群与新军主力则拉开了至少十里左右距离。

沐天波权衡了很久,感觉的战机还是来了:如果被这股强敌穷追不舍,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可能连寻甸地区都无法安时抵达,更别说前边还有崇明县城的伏兵等意外情况了。给予这股冒抽头来的强敌一次迎头痛击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他也知道让其他几部停下来阻击这股追来的强敌根本不可能,只能自己做表率。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此时沐天波手下拥有战斗力的骨干队伍大概一千七百人左右的兵力,同最近一股前来的追兵兵力大致相当。如果是一般情况下,它决没有以这一千七百人的兵力去对抗几乎同等兵力新军主力部队的想法,特别是经历了昨日那一仗后,可是在来前的追兵竟然在这样的山路上多走了近二三十里山路的情况下,即便是凭借火器作战,那战斗力和状态也必然是大打折扣的。。pb。m至少以步兵为主的追兵不太可能展开有效的追歼作战,而自己的队伍为了照顾其他那一万几千人,体力上还留有很大余力,就算战事不利,也应该有足够的机会。

因为来敌的援军就在不远的地方,他没有打算依托山头进行防守或伏击,因为那必然隐瞒不过来敌的前哨。而对手如果发现自己依托山地防御或设伏,就很可能等待不远处的援兵了。

几千人的队伍在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还是十分有利于指挥的,沐天波直接对手下的队伍说道:“来敌的消息我都没有欺隐大家,如今十多路同我们人数差不多战力也更强的队伍正向我们撒开大网穷追不舍,我们继续逃下去的结果就只能是失败。如今只有与前来的强敌决一死战才可能有一线生机,愿意给着我搏命一把的随我来!“

说着沐天波拖下了身声的铠甲,如一般的士兵一样带上了一捆填装好弹药的火器准备带领众人同前来的强敌绝一死战。

如今的“后勇军“在经历了昨天的教训之后竟然放弃了大部分铠甲。同新军主力部队交战,包括沐天波在内的不少人都发现:那性能并不算怎么突出的铠甲在很大程度上是累赘,还不如省下铠甲的重量能够在行军的时候多带些火器加强战力。

“主公不能亲自上前,也无需这样。包括我在内所有的人也早就想同这些强敌决一死战,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无所顾忌的猖狂下去!“旁边一人说道。

沐天波在指挥的天赋与领悟力上还是比一般的人略强出一些,他知道在双方都是这种新朝开创的特殊火器部队的情况下,防守的一方明显要比进攻的一方占不少便宜,哪怕很简单的野战也是如此,这同传统冷兵器交锋是有些不同的。因此当队伍在又翻越过一道山岭的时候,他命令队伍在山口处的丛林里集结待命,准备对穿过山口的追兵一次迎头痛击。而如果敌兵不来,沐天波也已经想好了:那就再寻找战机。不能在这里久战而陷入多路敌军可能的包围之中。

沐天波主动留下来迎敌的决心也算是影响了一些人。龙在田决定留下一部分人助战,沙定洲等人也是如此。不要说龙在田,就是沙定洲也觉得如果就这么装做看不见的独自撤退的话,那么整个西南联军可能就有瓦解的趋势了。沐天波做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还是不能轻易出问题的。

当然,并不是谁都能站在这么高的角度看问题,王扬祖早就失去了对抗新军主力部队的信心。再他看来:就算是被打散落草为寇,也比葬身在此处强的多。就算是留下一部分人去助战那也毫无必要,那可能会让不少的部下离心离得,在可能面临大败的情况下这就更无必要了。

张海所率领的队伍虽然规模并不算大,不过在这有些复杂的山岳丛林一带还算是小心谨慎,在经过一些山口要道的情况下都会事先派遣先锋占领高处并侦察。

当通过空中的热气球发现不远处的敌人已经躲避在山岭另一面的丛林之中集结起来似乎要对通过山谷的第一营群官兵展开袭击的时候,就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在前锋占领了山岭高处的时候让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这一路上航空分队的人已经够辛苦的了,让热气球降低高度准备对那些躲避在丛林里的敌群展开一次火力准备看看情况吧!“张海在知道了航空分队的确信后也没有多犹豫。

因为风向还算比较有利,所以航空分队的官兵们这一路上虽然疲惫不堪,但还算是能跟上在山路上强行军的官兵们。中型热气球一直在空中保持着战备,并借助风力和地面分队的牵引车保持着前进。

命令下达之后,通信联络与作战十分娴熟的航空热气球迅速在牵引之下逐步下降高度,并借助风向逼近到距离敌人埋伏的地点不过二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

在这个距离上,窜射的弹丸已经有可能对热气球产生一定的威胁了,但勇敢而富裕有经验的航空热气球上的侦察员兼驾御着并没有从敌群中发现有威胁的非单兵火器,所以迫近到七八十米左右的高度和二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上准备展开火力。在这样的距离上,普通火箭的火药还未燃尽。虽说威力效果上会打上一定的折扣,可也有很大的概率能够点燃敌军所隐藏的那片丛林。

第1014章 运动歼敌(二)

为了更有效的指挥队伍并在合适的时候展开冲击作战,沐天波率领的一千七百名“后勇军”核心官兵加上其他各部做为战勤准备来增援作战一共三千余人基本上埋伏在了方圆不过百米左右的范围内。

在旧时时代的战争中,这个战术队形只能说十分正常,算不上有多么密集。不过为了防止可能的危险,后勇军军官们还是尽量命令士兵们匍匐在地并尽量躲避在树木与凹地之处来防止危险。

幸好这云南中部高山初冬的季节已经过了蚊虫肆虐的季节,潜伏中的后勇军官兵没有发现有太多被蛇虫叮咬的迹象。

当发现赶来的新军在山谷口的两侧派遣先锋占据了制高点之后没有了进一步的行动,沐天波等人的心不由的忧虑起来。

“快看!敌人的热气球似乎逼近过来了!”这时候沐天波身边的几名亲兵有些惶恐的说道。了解不少东西的身边人也十分清楚的知道新军的这种热气球是能展开攻击的。

沐天波没有犹豫,哪怕冒着部队暴露和消耗火力的危险,他也迅速下令队伍向那远处的热气球展开射击。

短时间内猛烈而密集的火力一下就从树丛里冒了出来。其实新军热气球分队的驾御者,特别是配属给近卫第一旅一营的热气球分队来说也是一名有知识和经验基础的人。他能够从望远镜里依据敌军所持有火器的规格大致判断处敌军火器威力的上限。。pbx。m在包括新军主力部队很多人的认识中:那些前明残余的火器工艺能力有些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中从大小金川等地缴获到的最为精良的火铳,也不过是和西洋人的火铳差不多的水平。只要是用熟铁而不是优良的钢料来火器,那么有威力的火器威胁距离就终究是有限的。

从十倍望远镜的观察来看,敌人所拥有的火器规格并不比寻常最好的西洋火铳强多少,那么按照一般测试的结果,此类火器在平地最大的威胁距离也就是三百米左右。这个距离上的弹丸已经可以称之为流弹了,而要去射击三百米距离还有一定高度的目标,就是面对无甲并且只是多穿了一些衣服的人,都未必能够保证入肉见血。

可热气球上的那名有经验的士兵还是忘记了新军主力部队相比一般火铳一个重要的不同:那就是以牺牲寿命为代价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如果敌方也这样做,弹丸的威力就会提升一个层次。在三百米以上的距离上也没有什么地面作战的实战价值,可是向空中目标集火却是很有威胁的。

沐天波手下的官兵们只是粗浅的了解一些弹丸规律而已,并没有给单兵安装什么标尺,也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接近齐射的猛烈火力打出的一千五百余发弹丸面对中型热气球那么大的目标在三四百米的相对距离上有九成五都没有命中,而是从热气球的下方呼啸而过。但还是有七八十发弹丸像霰弹一样在第一时间命中了整个中型热气球的吊篮和气囊。

在这个距离上,七八钱重的重弹丸已经成为流弹,弹丸速度不过和好一点儿的**箭或者投石索发射的轻小石子差不多。不过累计七八十发弹丸的命中还是使热气球瞬间下沉了很多,倒喷出来的热浪险些让火苗吞噬了整个吊篮。整个中型热气球虽然没有被瞬间摧毁,但也向山坡急速的**下去。

如果此时的高度不过一二十米,那么热气球或许仍然能够安全着陆,如果在数百米的高空,那么还有可能重新调整。但热气球从七八十米的空中下沉**下来的时候降落时的速度已经远算不上安全了。

机敏的驾御者虽然负了轻微的烧伤,但还是在关键的时刻从吊篮里跳了出来摔在了山坡之上向下滚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