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或许不少人抱着一丝“这支敌军的确很强,但也有可能发挥完了火力”的侥幸心态拼命的控制着马匹继续前进。可迎接敌军大队的却是第二营四连的第三轮五联燧发排火力。

数百发如雨一般的弹丸毫不犹豫的彻底接着打垮了百余名左右冲近有效射程的敌骑;而在接下来几乎一个呼吸的时间之内,连绵不绝的第四轮火力则让八十到百步距离上的第三排敌军展开冲击的横队打的彻底崩溃。

在这个时候,不论是负责指挥作战的阿都刺首领还是那些寻常叶尔羌士兵,只要是被没有吓傻而反应过来的,都只有一个反应:那就是赶快逃离战场,这的确是一支让人恐怖到无法认知的队伍。

而在这个时候,整个第二营所配属的两个炮兵连十八门火炮、一百五十余支线膛和七十余支线膛抬炮全面针对一里有余以内更远距离上的敌军展开了火力。

几乎是第一轮开火打出的上千发重霰弹和二百多铳炮弹丸就将做为预备队在一里外观战的五六百叶尔羌人马扫倒了一半。

站立起来利用支架重新展开填装射击的第二营官兵乃至其他方向上集结过来的炮火则把溃退的六七百残敌又扫倒了一半。

如果充分发挥火力而不计弹药,光是火力就足够歼灭这些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就敢来挑衅先锋旅的叶尔羌人马了。

不过刘洪涛却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值,因此迅速下令在大阵中早已准备好的先锋旅第四营展开了针对残敌的追击。

如今的先锋旅,已经不是那种只能在“火力陷阱”中才能给对手以歼灭性打击的队伍了,而是一支有能力展开大规模马队追歼和收获战果能力的队伍,并逐步摆脱被动迎敌的习惯。

刘洪涛已经有了决定:全旅必须迅速的展开反击,歼灭安乐城外围的那些敌众。

第1094章 不再被动(二)

在反击展开之前,先锋旅第二营营长来到了高成、陈新、张洋等人的身边说道:“刘帅的命令,你们几个可以不必要参加这次反击了。”

听到这样的话,高成有些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这是命令。不过我相信刘帅会同你们解释的。”

高成陈新等人有些遗憾,但也只能选择遵从命令,同营里的炮兵连及一些留守人员留了下来。

第二营三个连的主体以及其他各营基干战斗力兵力累计两千多名官兵在骑上了配属给自己的中型马之后就浩浩荡荡的迅速展开了反击。

经过这两个月以来的日常的训练,先锋旅官兵们的马术也多少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要说达到优秀骑兵的要求那恐怕未够格。不过在马队的集结和展开等方面,协同组织方面的经验提高了不少。这种几千人规模的马队反击大概在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内就展开了。

“敌人还是很谨慎,我们在这个距离上展开反击,恐怕未必能把城外的叶尔羌人堵在安乐城内啊。”旅参谋长也感觉到这西域之敌因为经常征战,在交锋时的果断与谨慎方面,要比内地的敌军强出不少。

刘洪涛却并不担心,自信的笑道:“我并不担心安乐城外的叶尔羌人退入城内,要是那样的话就好了。我军并不是一支畏惧于攻坚的军队。不过你好象别忘了:虽然我军拥有了这么多的马匹,机动力不再成问题,可却也没有丢掉过去的的优良传统和老优势啊。”

听到刘洪涛的提醒,旅参谋长也一时之间有些释然了。

回过味来的刘洪涛似乎意识到什么,批评道:“新军队伍,以后别再搞这套了。为人直率才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在大军出发后,刘洪涛来到高成张洋等人的近前。如今的高成与统帅之间也没有了过多的隔阂,直接就询问道:“刘帅不是说过:虽然获得了英勇勋章,但并不希望我就此消极么?难道刘帅认为这次反击还有什么危险不成?”

刘洪涛郑重的回道:“圣主在战前就商量过这件事情。在不影响战役行动的情况下,需要一些更多活下来的典型。这仗没有什么,可恶战还在后边。我们的对手众多,谁也难说这样的马队行动会有多大程度上的意外。张洋这孩子在战场上的表现还算突出,我希望他能够在你的带领下成为一名不逊色于你的优秀战士。这同样是重要的。”

张洋却觉得刚才的作战多少有些不够尽性。做为“神射手”的他在整个作战中只开了两次。虽然听连长说他在用望远镜观察着自己的表现,可还是觉得那是安慰的话。自己瞄准的敌人虽然倒了,可张洋自己也并不能清楚那就是自己取得的战绩。

而就在此时,负责统帅叶尔羌大军的阿黑麻已经得到了十多里外的消息:前去侦察试探的队伍溃败了。不是败退回来的侦骑的报告。而是在安乐城城头以宝贵的望远镜观察敌情的阿都刺那里送来的消息。见到敌军的马队似乎展开全面反击,正在追杀着自己那有限的逃兵的时候,阿黑麻也知道情况出现了逆转。

马合木也观察到了远方的情况,却终究觉得有些犹豫:“看样子,那些反击而来的敌骑大概在两千骑左右。而且:他们的马术和骑兵队形都不怎样。不像是什么精锐的骑兵。我军两部仅仅是城外的力量合起来就有三万人马,我看是不是。。。”

阿黑麻则是一个十分谨慎而果断的人,他迅速的下定了决心:“我觉得这事儿很有蹊跷。让各队先做好准备吧。如果这些敌骑前来的时候没有太大的漏洞,我军就暂且回避。。。”

“回避到安乐城内么?”马合木问道。

“当然不是,安乐城恐怕也是绝地,我们应该退到更远的距离上看看这支前来的强敌是如何攻城的再说。相信以他们这点儿兵力。不可能在面对安乐城内的阿都刺大军的时候还能奈何集中起来的我军的。”阿黑麻对马合木下定决心说道。

马合木有些觉得阿黑麻谨慎过头了,不过既然己方是客军,当然也犯不上积极的去提阿都刺等人去首先抵挡那些强敌,就同意了阿黑麻的看法,整队开始距离安乐城更远的方向上撤退。

当年叶尔羌的立国之战,就是归来的先租以五千军队战胜五万大军,在超过几千人规模的交战中,以一当十的精兵是并不希奇的,阿黑麻也相信前来的新朝大军尽管传闻中作战方式有些奇特,也会是这样一支力量。

“他们的主力似乎没有去奔安乐城,好象大头是冲着我们来了!“似乎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的侦骑忽然在阿黑麻面前通禀道。

“什么?“阿黑麻也有些不敢相信:就凭连己方十分之一也明显没有的兵力就敢来挑衅。

“或许他们不知道这安乐城内也有三万吐鲁番大军,或者。。。这是想驱离我们而已。“马合木判断道。

想到这里,阿黑麻也终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带领着队伍向西撤退,远离安乐城与这吐鲁番一带的战场。

让阿黑麻与马合木等人更为惊奇的是:这只前来的大概两千人上下的骑兵竟然展开连绵十多里的单横队,并展开了钳型的包抄攻势,似乎要吞掉自己这三万大军。“

“我看他们真是疯了!”马木合叹道。

阿黑麻见到这种情况也有些犹豫了。一以胜十甚至一以胜十五的精兵都是可能的,但有个前提条件:那是规模上千而且聚集在一起的精兵。像这样奇怪的单排散阵,还要一战十五到二十,只要己方不犯大的错误,岂有不胜之理?对手真是太为把人看扁了!

想到这里,阿黑麻下令道:“这些强敌既然这么给我们面子,我军也就无需客气了。先集中前军向围过来的右路之敌展开突击,给这些不通骑战的中原人一个教训吧!“

集中三万大军进攻一千之敌,若对方是难以想象的精兵那也未必有把握,可是想这样分散的队形,阿黑马想不出以二三十倍的局部兵力优势还有什么不胜之理。

第1095章 不再被动(三)

这些日子以来先锋旅步兵队伍的马术特别是在独特的阵形队形机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连绵十多里的松散单横队。。px。m在临敌方面也娴熟了很多。因为足够宽广,各连队伍在行进中始终保持着距离敌阵至少一里以上至少两里左右的距离。

两里左右的距离,要想展开骑战追击,是一个并无把握的距离,因此尽管阿黑麻与马合木统帅的大军主力展开抢攻逼近的时候,自东向西绕到南路的新军骑兵纵队并没有停下来,反而似乎面对敌骑在远处展开的冲击视而不见,直到接近完成了包抄合围前的准备,并且敌骑已经逼近到一里左右的距离的时候才开始下马并立即展开火力。

神射手队伍们并不需要像太多的准备时间和协同作战,每一名官兵几乎在下马之后就立即以早已填装好的弹药向逼近过来的敌骑展开射击。

虽然为了谨慎起见,三万敌骑主力的主攻方向放在了不过两里左右战线纵深的先锋旅左翼最西端,大概是新军第二营主力一个营的位置上。兵力优势几乎达到了五六十倍之多;可是这也造成了在主攻方向上叶尔羌骑兵的更为密集。

新军第二营群参战的一百五十名线膛手和七十步神炮手在这样如墙一般的敌骑冲击之下几乎弹无虚发。敌骑进入近战距离内大概一分钟左右的冲击时间内,神射手和神炮手大概总共进行了四轮开火,打出了六百多发线膛弹和二三百发抬炮弹,短时间内就有千余敌骑从马上跌落了下来。。pbx。m

而在敌骑逼近到百步左右距离的时候,似乎在上一次大战中很少有过突出表现的神箭队官兵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面对这样如墙一般的敌军,神箭手们不需要太过认真的瞄准,只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多的箭支发射出去。一百五十张一石二斗强弓在速射的时候往往拉不满,不过即便这样也能射出堪比两宋时代普通士兵神臂**一般的一百七十焦尔上下的强箭。在短短十秒左右的时间内,神箭队的一百五十名战士同样一速射的方式展开了四轮放箭射出数百支凹槽内藏有剧毒的强箭,一下又让近五百敌骑跌落下来或者在沉重的代价面前惊慌失措而失去控制。

而在这个距离上的神射手与神炮手队伍已经不在用射速较慢的线膛炮展开攻击,而是用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排展开了火力。十秒时间内三百余名官兵打出了三轮累计四千五百余发待发弹,放倒了一千五百余骑敌兵;

这样:在冲击到近距离的过程中,叶尔羌主力就遭遇到了三千余人的伤亡损失。当骑兵展开冲击的时候,伤亡承受力通常要一般步兵队伍高,而且有极大的惯性,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倒不会仅仅遭受一成伤亡就被遏止住,至少还会通过惯性冲击到交战距离。

可是为了在局部达成相当的兵力优势,叶尔羌骑兵主力的进攻正面过与狭小。仅仅三千左右短时间内的伤亡损失就已经让整个千六排扫十排的马队彻底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给了后面的队伍以巨大的威慑。

距离第二营阵线大概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似乎成为了一道“死线”几万叶尔羌骑兵的进攻能量,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

而在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机动力远非过去徒步作战时可比的先锋旅第四营的马队,以及北路第一营和第二营的马队也缩小了包围圈,并把同大股敌军的距离拉近到有效交战距离之内。

线膛和线膛抬炮火力接连不断的从四面八方集射而来。仅仅接火后几分钟内的后续部队开火,四百五十余支线膛和二百余支线膛抬炮就打出了一千八百发和八百余发四两线膛炮弹,从其他方向上将两千余骑敌兵接连不断的扫倒。

第二营在敌军冲击到顶点并展开撤退的过程中也没有间断火力;叶尔羌人又付出了近两千人马的代价才从百步以内的密集火力范围内退出,而在继续逃亡的过程中又遭受到了线膛和线膛抬炮火力的追射。

就这样,超过四分之一的叶尔羌人马在短短数分钟的时间内就被解决了。而此时,利用马队的机动性,四个新军主力营也从各个方向上完成了对叶尔羌主力的合围,将其压制在方圆不过二百步左右的狭小范围内。马匹成匹倒下的情况下,叶尔羌人只能通过马匹的尸体做为掩护,抵御着四面八方继续射过来线膛抬炮火力。

激烈的交锋,特别是承受敌兵主要进攻压力上的第二营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特别是第二营的一百五十名左右的弓箭手。

因为弓箭很难像待发火器那样以卧倒的方式开火,因此尽管冲击中的敌兵遭受到了不小的压制,平均每名弓手面对六七米正面范围内的敌群还是在冲击中射来出了二十发上下的箭弹;能够在这样猛烈火力威胁之下依旧展开箭弹开火的,往往是质量不差的精锐。

这导致第二营的一百五十名弓手有上百人被来袭的箭弹命中过,其中有三十余名战士负了程度不同的伤,大约有七人因为面部或头部中中箭而导致伤亡。第二营其他卧倒在第的官兵们也遭受了二十余人伤亡。

整个先锋旅的马队在临敌的时候遭遇到了十人左右重伤或死亡,五十余人左右的伤亡损失。

如果在猩猩峡一战之前先锋旅对于这样的一比上百的损失比还能接受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则感觉到了这次作战似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失误。

第二营的神箭队参谋在刘洪涛亲自来临的时候不得不承认道:“新军主力的火器与训练发展到如今这种成熟的程度。即便是远非一般弓手可比的神箭手们,也似乎有些落伍了。。。”

刘洪涛却安慰道:“野战临敌应付冲击,本来就不是弓手的强项,你看:现在敌军被我们压缩到了很小的范围内,你们应该可以试试看了!”

第1096章 围歼敌众

此时的叶尔羌诸部,弓箭等投射兵器很大程度上开始被火器所替代。但是做为成本较低的装备,装备数量仍然不算小。从猩猩峡到哈密一带的交战中,先锋旅缴获的箭支多达二十多万支,是参战的八百多名神箭队官兵所携带箭支数的三倍。当然,问题在于这些箭支大多是以中亚草原流复合弓所用的轻箭,最多也不过是中型战箭。经过挑选,这里面勉强堪用的一两半到二两左右的中型战箭也不过四万余支,而重箭更是罕见。

以清式长弓发射这些规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