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上怎么敢做那些欺瞒的事情。当年我新朝主力部队远征此处并最初进行政权巩固的时候曾经在第一次就遇到了强烈的抵抗,也正因为如此。我新朝在湖广江西广东等地的清洗甚至比南直隶还要严酷一些。那些有可能与我们做对的地方势力,十有七八在新朝四年的时候就遭到清洗了。不过,这南方山区一带的不少民众也的确比北方的民众更有一丝血气。遇到不平的事情的时候,仍然敢闹敢于抵抗。这样一来我们派出去的那些主政地方的军管负责人若是有一些比较过分的行为,很容易惹出不小的舆论和风声,从而隐瞒不住我们了。这同北方的不少地方大不相同。因此虽是看似‘山高皇帝远’,却没有发生陕西乃至河南等不少地方曾经有过的那些个严重事件。”

听到这样的话,张海就更坚定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坚持普及教育特别是全宿制普及教育的决心,哪怕成本再高也有所不惜,也只有民众变的不再麻木,至少是因为接触过现代化的组织而对生活与世界的要求变的更高的时候,很多传统社会下的弊端虽然不是必然能够解决,但至少也为减轻提供了方便。

“我想仅仅凭借这些还是不够的吧?难道当初北京城的那些事情,在南方也有重要的影响。。。”张海刚刚想问的时候却忽然见停住了。

因为张海也回忆起了新朝三年湖广决战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来到过这洞庭湖附近的一些地方。同五六年前相比:从广东到南方的不少地方变化甚至比过去更为巨大。

仅仅是减少了当年的械斗战备成本就节省了不小的经济开销,再加上组织男性进行大规模的义务劳动是新朝的一项政策,很多在南方闲置的男性劳动力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这数年以来,敢于闯荡的南方不少当地移民比北方要更顺畅的移民至菲律宾乃至越北等地,甚至通过水路北上遥远的辽东。这种种因素都让南方不少地方的农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经济上仅仅在五六年的时间内就有了立竿见影的变化。

第1118章 南都广州

春天逐渐来临的时候,张海一行人大概千余人马抵达到了南都广州。

明末时的广州曾经是繁华堪比松江杭州等地的重地,而张海来临的时候,却未觉得这广州城相比数年前的扬州城或临清等地从旧式的“繁华”或“热闹”的角度强出多少。

张海也理解这点儿:传统中国维持一个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与文明的非农脱产城镇,也维持了一个规模看似不小的工商业经济。这个经济体很大程度上是同旧时的各种军政利益集团相联系起来。

在新朝鼎革的时候,就如同所有的王朝兴替之初一样:因为旧利益集团的瓦解,新利益集团尚未发展到一定规模。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市镇经济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如果不是新朝投资巨大的教育及城建财力支撑着,此时新朝大部分地方的城市不会比明初或宋初的时候强多少。

不过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广州城也开始诸如江东等地一样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城镇的卫生要比旧时强出了很多,民众中不再有太多面有菜色或眼神不对的城镇边缘人群体。

书籍出版与军用食品制作等方面,广州城这数年以来也有了不小的发展。这些都让广州城相比数年以前没有因为社会基层的大规模清洗而遭受到以前王朝交替之时那种城镇经济的衰败。

新朝当年在南京城刚刚立足的时候,为了在核心兵工的监管和重塑上有所突破,也为了战略上的权力保障,同铁器加工和旧军工制造有关的不少工匠都转移到了南京城,就是广东佛山等地不少地方也是如此。不过那些并非命脉性的核心兵工行业,就没有这种“就近而集中监管”的要求。新军主力部队所要求的高品质成本不低的野战口粮、安防丝纱、军装被服制造,外加这些年来伴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所开始兴盛的书籍与文艺市场,多多少少也填补了旧工商业在王朝更替之时的衰败带来的影响。

有过当年的教训之后,张海不再敢于冒无畏的风险带上几个人甚至是只身一人就去城内逛了。不过城内不少地方的百姓乃至各行各业的人还是能够主动邀请到驻军所在的地方了解情况。

张海在广州如在其他地方一样,接待传唤之人的地方没有搞的特别郑重,而仅仅是像大户人家普通客厅书房一般的地方,虽然布置了不少暗哨却没有在明处的护卫。再加上张海本人比较寻常的打扮还有比较坦诚的言谈,这些都让那些原本有些紧张,甚至连头都不敢抬的人至少一半以上有了勇气同张海做正常的交流了。

新朝白话在广东乃至南方的不少地方虽然还做不到像江东与北方的不少地方那样替代日常用语或母语的水平。但是在城镇里忙碌的中上层大多会说几句能够让南京来的人听的懂的“广普”了。特别是人力螺旋桨改善了广东同江东一带的海路联系的时候。

“我没有想到:以前只听说过广州城在做菜方面还算有突出的层次,却没有想到在糕点的制作方面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不逊色于苏州乃至京城一带的水平了。如果不是这广州城距离中原过远太过偏僻,粮农天赋上相比南直隶一带也不是太好,我想要是当初建都在广州那可算是有福了。。。”张海笑着对一名广州当地十分有名的新兴糕点店的店主们说道。

那名最近几年在广州城内风声水起的店家当然也听的出这是张海真诚的赞赏,但也有客套话的成分。因为事先听说过一些叮嘱和告戒,没有像应对其他人那样说些客套话然后才逐渐转入正题,而是直爽的回道:“这都是承蒙新朝的恩典,愿意把一些长期保存糕点的秘法公之于众。要说到我岭南在这方面的长处,其实是比江东之地要多见了一些海外的客商乃至西南山里来的人。在口味方面并不以自己的旧见为准,而是尽可能的迎合八方来客。才有的粤菜的兴盛。。。”

张海赞赏并闲谈道:“确实如此。人们都说粤菜突出是占了地利与食材之光。我看并不全然是如此。粤地的那些独有菜肴,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还未必习惯呢。但在口吻上的确不像江东一带那样过淡,又或者像其他不少地方那样过于纠结于地方特色的重口。。。不过具体到贵店,我看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管事完善,御下之严吧?我们的东西并不是只向你们公开,可有所成就的也就你们少数几家而已。。。”

“这也是朝廷在南京不少地方做出的事情给我们以表率和启迪。”这位店主虽然要表现出直爽的一面,但是当然也并不忘记说话要时时注意客气。

张海似乎有意的将话题拉进了一些,谈起了一些“国家大事”,这让这位店住着实有些受宠若惊。

因此,当张海问其有关店内经营的一些情况的时候,不少不足以为外人道也的东西,也就不好在“圣上”面前隐瞒了。尤其是一些同军队有关的生意等等。

虽然这位店家为人处事的经验不小,远强于张海本人,不过张海还是多少察觉出一些一样。在回答一些问题的时候,这位店家似乎多少有了些紧张。

再对比张海事先了解到的一些事情,似乎在一些方面还真有些出入。

张海最后直言不讳的问道:“你们的料钱不应该有这么贵的。而且人员的开销真的会有这么大?按照我们掌握的一些情况,这几年来你们积累的家底可应该是有不少才对。

这里没有外人,只有你和我。哦,也无需隐瞒:最多再加上几名暗中的护卫。这广州城之内如有什么为难之事大可以直言。官员或许没有必要为民做主,我这个当家人可没有自挖墙角放任自流的道理。新朝以来的一些事情,相比你应该也是知道的。“

似乎见到这名店主依然有些犹豫,张海就更进一步坦诚的说道:“我新朝在数年前的一些做法确实有些过激。但是即便如此,那些根本没有与我们为敌过,也没有同旧朝有过紧密关系的人,又什么时候为难过。。。”

第57章 隐患抉择

&b在张海的坦诚之下,那位广州城内有名的店主也最终下定决心讲出一些以前觉得有顾虑的事情。br》&b“最近一年时间以来,广州城的官员们忽然间给一些重要的商人们送起礼来。。。”

&b“还有这样儿的事儿?”张海不由的有些好奇的问。

&b“是送来一些资色颇为不错的年轻女子,其中不少还曾经同王阳王大人关系密切。”

&b这样的话就更让张海感觉到奇怪了,张海觉得自己前世今生见识并不算少了,可这样的事情却没怎么听说过“他们一不该你们的,二不欠你们的,还给你们优厚的待遇和方便,又是你们的现管,天下间还有这样儿的好事儿?送女这种事情就是在当代一些流行中都是影响的大毒。”

&b那名店主说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又有些犹豫了,不过在权衡了许久之后还是认真的说道“这些女子大都是初有脉像或三四个月身孕的人。。。”

&b仅仅这样一句,张海在思索片刻后也就有所明白了。不用问这些女子所怀的孩子必是与王阳等官员所生。如果再结合新朝的一些实际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b同近现代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此时可没有一个能够合法保护发展中国家经济罪犯的“海外自由世界”,而在国内,新朝四年后中央政权尤其是张海本人强大的监管和统治力,让那些企图搞特殊利益的人望而生畏,有钱也没有办法继承。这种情况,在古今中外都是少有的一种特例。

&b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想要谋求特殊利益的人就采取了这种“私生子联姻的办法。”按照新朝律法,非婚生子女也按律享有必要遗产待遇,只是要逊色一级而已。这也是为名义上禁止纳妾与童养媳制度所开的一个后门。张海当年在慎重的思索之后,还是没有建立有关遗嘱至上方面的明确法规。如以前的封建王朝一样,这种便相推恩令手段也是防止财富过度积累的一种手段。

&b这种“索贿”的方式似乎很不方便,但却与新朝地方负责人流动性差且权力巨大的特殊情况遥相呼应。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如果要细算起来,这似乎还不是证据确凿的渎职,却能建立比一般性质的贿赂关系更为紧密而牢固的同盟。

&b张海没有再细问下去,想要给这名一些实际情况的店主一些赏赐,但却终究是觉得这样做未必就合适。于是对这名店主说道“你的情况很好,如果属实那是一大功,不属实也没有什么。如果你过于担心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去南京,相关的产业我也会做好稳妥的安排。我是古今中外拥有前所未有实权地位的一国之君。你不会觉得我也如某些人一样是贪图你们的产业吧?”

&b张海这番话让店家颇为感动,激动的说道“有些人把新朝比做前秦或那前新。还有些人怀疑圣上神使的身份,可在我看来圣主的确是开创圣人之治的上天之使。。。”

&b张海自己这时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是十年之前甚至是数年之前的时候遇到这样儿的事情张海当然知道要怎样做。

&b可是在这大军决定性西征的当口,张海一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像新朝四年的时候那样雷厉风行了。

&b自从新朝八年以来的征战,也让张海见识了不少叛逃到周边敌人那里的新朝叛徒,其中一些人带来的危害虽然谈不上是致命,但却多少也给新军主力部队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而就在新军解决了周边不少内外敌人准备大规模远征的此时,如果在广东一带进行新朝初年那种雷厉风行的整顿,最终会不会让一些人从海路逃到奥斯曼人那里甚至更远的西方张海是不能有觉得的把握的。张海当然有自信即便是如此这些叛逃者也不会真正的让那些打成一锅粥的势力有根本性的团结和改善,可最终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预料的了。

&b毕竟以现在新军主力部队全力,也不敢说对已经进入水力时代三百年上下,已经开始在诸多方面超过东方的环地中海与东西欧诸国有压倒性的实力优势。

&b张海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在这广州一带停留过长的时间,就由陆上的水路踏上了归途。

&b这时候从广州到江东一带的海上运输与贸易已经十分成熟,不过受制于时代技术条件,终究在安全性上没有陆路的那种地位。就像辽国的皇帝可以四处巡游,而维多利亚女王就算是海权大国的君主也不可能在风帆时代随便去殖民地巡视一样。

&b队伍从南方返回的路途中,张海就通过田彦所负责的内情体系了解到了不到一个月前旧疆边陲的相关战事了。

&b“如无什么意外的话,汉唐最大时的疆域不好说,但是我们这次回师一段时间之后,就要率领大军展开万里远征了。虽然原计划是秋季出发,不过从这次出兵的实践来看冬季在旧疆的集结问题更大。因此队伍在新朝九年六月盛夏的时候就应该着手从南京出发,并尽可能在冬季来临前集结到旧疆边境一带的位置上了。队伍出征之后,天下的很大一部分事情要肩负在你的身上了。你能承担这种重任么?如果觉得有压力,那么我可以另行安排“张海在归途中对田彦说道。

&b田彦很坦然的没有说些客套或者过于自谦的话,而是承诺说“承担了几年的重任,我觉得不少事情我都可以做的也更有经验,至少在原来负责的事情上如此。请圣主放心我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责任。当然,若圣主要求我参加西征,我也会感到无上荣光,那毕竟是很多弟子还有官兵们从多年前就一直梦寐以求并准备着的事情。

&b船队终究从洞庭一带进入了长江,进入到了快速沿江东下的进程中,张海却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乘船游这几年来有些熟悉的长江了,而自己在南京也不可能停留太长的时间就要率领主力大军誓师并展开西征。





第58章 宫城安排

张海临近南京城的时候,柳香乃至杨秋霞**还有留守城内的不少主战旅的军官都亲自来到江边相应,并且主动走到张海回师的队伍之中。

曾经南京城内没有这套规矩,不过后来在柳香与李千兰等人的主动提议下还是这样做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