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即便如此,波斯人野战中的队列也比过去的一些目标更为密集。上千个百虎齐奔箭发射箱射出的十余万支火箭如同天空中倾斜下来的烟火瀑布,这如同烟幕之雨一般的火箭群又杀伤了波斯第一横队两千多人和上千匹马。

厚重的土木也没有抵挡住云层高度倾斜下来威力堪比****的火箭,不少的火药箱也被从天而降的火箭引燃了,引发了规模不小的爆炸,不少用于辎重的马匹也惊慌失措起来。

恰恰就在这段时间里,确切的说是不到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中央集群的远射精锐的诸线膛精确射手、线膛抬炮手乃至十多个营的中重火炮就又展开了两轮开火。

这些炮弹在两里之远的距离上并不能精确的命中队列目标,可对于处于连绵不断精确而犀利打击之中的波斯人来说却如同有一支隐形的人马在很近的距离上开火一样。

如果不是对新军主力部队强大的战斗力不少军官都有所了解,恐怕在这猛烈的火力打击之下整个第一横队的大军都会发生动摇与崩溃。

可同很多人听到的情况并不一样,新军主力部队这猛烈而精确的打击并不是“三板斧”,而是毫没有停歇迹象的在随后的数分钟内展开了至少十轮开火。

不少的波斯人借助车辆残骸掩蔽身体甚至在猛烈的打击之下趴了下来,可即便是如此依旧在接火之后累计遭受了多达近两万人左右的死伤。特别是那些新军主力部队中重火炮发射的重霰弹,卧倒的情况下似乎也不能有效的规避。

至此,波斯大军的第一横队在很短的时间就遭受了两万左右的伤亡。如果不是在这种捍卫民族生存的战役中波斯人表现出了堪比《西方战争艺术》中18世纪初水平两成左右的伤亡承受力,在如此一边倒的猛烈打击下早就会发生崩溃。

在第一横队几乎被新军中央集群猛烈的火力彻底压垮达部分人不得趴在地上的时候,猛烈的火力开始袭向后面并不算太远的第二横队阵列。

第二横队的波斯军并没有那么多车盾,而主要是以普通的大盾和披甲兵,线膛手的弹丸在这个距离上似乎已经足够的威力,然而那些中重火炮的散弹和线膛炮火的肆虐依然再次杀伤了数以千计的波斯人。

张海在望远镜之中观察到在这个火力距离上进行开火似乎并不足以发挥新军精锐部队最大的效率,就命令包括一线的暂编第一师乃至近卫部队铳炮手以营群为单位展开了交替掩护下的前进,在基本压制了波斯人的前沿炮兵之后继续展开了有序的前进和进攻。

波斯人最初猛烈的重炮火力让张海下定了决心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以犀利而有效的进攻彻底瓦解敌军这前来出城迎战的主力。

规模庞大的波斯人从第二横队开始到后面的队伍在压力之下终于有了一丝动摇,开始向后退去。

不过,当有人退的节奏快了些或是打算逃出队列的时候就会遭遇的负责督战的波斯骑射手毫不留情的开火。

在逼近到距离敌之前第一横队的位置大概五六百米左右时候,张海下令队伍停止前进继续展开猛烈的火力给予撤退之敌以更有效率的打击。

第109章 腹地决战(四)

在七八百米左右的距离上,线膛铳发射的弹丸还是对敌人的盾甲似乎没有一点儿反应,这让连续瞄准开火了三四次的张洋郁闷不已。在这个距离上,张洋虽然无法看清自己有没有命中目标,但是做为一名经历过多一战斗的近卫部队神射手成员,张海是知道当铳对敌军起作用的时候效果是如何的。

不过,高成、陈新等人操作的后膛抬炮却显然大显神威。因为曾经是西征首战获得过英勇勋章的战士。高成等人不但装备了队伍在撒马尔罕一带休整的时候新生产出来的后膛抬炮,抬炮上还安装了用于降温的特制水冷套筒。这样一来:连19世纪的后膛都因为管容易过热所难以发挥出来的射速优势被充分发挥出来。包括事先填装好弹药的首发,在有认真瞄准的情况下就一共向敌军的火力展开了六次开火,这个距离上精确射手发射的线膛抬炮基本都有效的命中到了敌军的队列之中。

三百余支后膛抬炮和近千支前装抬炮在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就打出了五千多发弹丸,其中大概七八成左右都有效的没入了那看似坚固的敌阵之中。

中重野战炮在这个距离上的开火也准确起来,六百多门火炮在一分钟之内打出的三轮火力一共把两千余发炮弹中的至少一半打入到了敌群之中。

仅仅是这一分钟之内的远程火力袭击,猛烈的炮火力一下就犹如飓风一般的扫荡了整个波斯第二横队十来万人的打阵,很多躲避不计的骑兵也被打到了。短短的时间内就有近两万波斯军队伤亡。

这期间内波斯军队的重型火炮再次展开了一轮开火,开火仅有七八百门左右的重炮了,但是打出的重霰弹却明显比上一次多的多,基本都是重霰弹为主的火力。因为新军主力部队向前前进了不少距离,这轮猛烈的弹雨仅有三分之一左右覆盖到了中央集军队伍的,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上百人及二百多匹马在弹雨下伤亡。人员依靠优良的防护死亡率虽然不如上一次多,但马匹的损失累计起来却不小了。老营中开始有不少的马匹混乱起来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看起来,敌人在不惜代价的展开火力了。我们必须继续前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对手。接下来敌军很有可能不计误伤的进行覆盖性打击,用旗语告诉战士们不要惊慌!”张海下令道。

在新军主力部队中前进时展开的猛烈的火力打击之下,第三横队的敌军也在展开火力的野战炮兵与线膛胎炮手犀利的攻击面前不得不卧倒在地。第四横队的敌军明显提前撤出了不少的距离,距离新军主力部队的前锋依然在两里远的距离以外。

波斯大军的意图也开始比较明显了:那就是通过不惜寿命与代价的重炮火力颇使新军主力部队展开快速进攻。被彻底打倒的至少三个十万人横队大阵进入潜伏状态,当新军主力打算清剿这些前排横队的波斯人或者向第四个十万左右的横队大阵展开进攻时,这数十万波斯大军就有可能在骑兵的带动与督战下展开决死进攻和连绵不绝的攻势。

这样的组织和战术,是中亚东亚的那些古代传统军队很难运用起来的。那些军队面对像新军主力部队优势这么大的强敌,就算这数十万大军全是“经制之师”也一样会在最初的交锋中就在猛烈的火力下崩溃。也只有在接近近代军队的颠峰时期萨法维王朝遇到异教兼异种、且对己民族毫不宽容的入侵时,才勉强的能够做出这样的安排。

至于张海乃至不少新军主力部队虽然曾经低估了这些“动员部队”,但也一直按照“料敌从宽”的原则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张海对于可能面临的“近战冲击”,并不像以前那样那样忧虑。这同此时的新军主力部队第一次在大规模作战中有了足够的兵力有关。

隆隆的爆炸声忽然从远方传来,远比隐隐的炮声响亮的多。那是在最近一轮的开炮中,因为过多的装药装弹,至少有十门波斯的重炮发生了炸膛,近失的弹丸给自己人带来了不少的伤亡损失,也有很多飞向了远方。

安装双份标准装药装弹的七百余门波斯重炮打出了十五万发重霰弹,在重新调整之后展开了射击。至少有一半左右的重霰弹落在了新军主力部队的大阵中。

新军主力部队的兵力在比较密集的时候也比传统的东方散阵大十倍,平均起来每名士兵的散布约百平米上下,可即便如此这十几万枚重霰弹中的一半也一次杀伤了二三百名官兵并打倒了数百匹骡马。唯一值得的庆幸的是相比实心弹,这些重霰弹对于防护精良的人们的致死率也就比弓箭稍高一些罢了。

在敌人的弹雨过后,第一暂编师各营的队属轻炮队和曲射火力部队迅速展开了似乎很长时间都没有动用过的火力。一百四十门轻炮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就向最近的第一横队展开了数次开火,每次都把三四万枚上下的六两重弹发射出去。这些火炮虽然比波斯人的火炮轻的多,却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射程的抛射。并且在娴熟的炮术控制之下,把大部分弹丸都打在对手远比新军主力部队更为密集的阵列之中。

如雨的弹丸飞溅起连成一片扬尘的同时,至少杀伤七八千名正在地上卧倒回避火力的第一横队波斯人。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第一横队的波斯人面对猛烈的炮火及逼近的新军的主力部队终于发生了最终的动摇。

从少数人开始,整个横队二十多个方阵的官兵开始全面向后方溃败开来,甚至和督战的波斯游骑发生了血拼。这似乎引发了连锁反应,前三横队的几十波斯人似乎开始形成一股线后的洪流。

萨法维王朝的首相见到这种情况终于下定了决心:“看来,不得不提前展开决战冲击了。“

第110章 爆炸陷阱

在新军主力部队前沿的暂编第一师和近卫精锐地面人员的观察来看:在交战最初猛烈的火力打击之下,整个敌军显然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崩溃并向后塌陷下去。

凭心而论:在不到一刻种的时间内连续被远程火力连续杀伤数万人的情况下,别说是这些波斯人,就是新军主力部队遇到这种短时间内就伤亡两成兵力还无处可躲的情况下能不能坚持住或意识到要与强敌决战那还是很难说的事情。

不断前进中的张洋等线膛神射手队伍这回终于找到了杀伤敌军的机会,纷纷向溃逃中失去了盾掩护的波斯人展开精确而猛烈的火力。

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打单兵目标显然最好的射手也没把握大部分能够命中。但是对付如墙一般的混乱人群,还是在没有多少反击火力的压力下,短时间内就有上万发弹钻入了慌乱的人群之中,又留下了数以千计恐慌挣扎中的人或是留下鲜血的尸体。

敌军的重炮部队不惜冒着炸膛的风险再次开火了,但这次打出的十几万发重霰弹大部分落了空,在新军主力部队阵列的后面飞溅起成片的尘土,仅有后队中的约百余名官兵和二百多匹马被重炮的开火所打倒。

就这样,新军主力部队一直逼近到距离敌军大概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

除了张海所在的功勋神射手小组外,不少神射手队伍撤了下去,或是相对更集中起来。神箭队的官兵开始逼近到了前线,还有不少工匠营中的战斗精干开始逼近到前排为前排的战士持盾进行掩护,以防中近距离交火的各种风险。

就这样:在临近敌军最前面的溃兵约百步左右的时候,在军阵之前负责侦察探路任务的工匠营武装散兵们忽然间发现有些不妥,但还没有来及反应,惊天动地般的响声就响了起来,爆炸连绵不绝,如同海啸一般的烟雾与尘土瞬间就吞没了新军主力部队所在大阵的绝大部分区域。

巨大的爆炸声在新军中央集群一线主力横队的地方展开了,埋伏在地表之下的敌人引爆了宽二十余里,纵深六里,三千公顷范围内几百万斤大概几万石左右的制成的连环爆炸物。这种小说中主角对付低智商npc才会有的事情,竟然落到了新军主力部队自己的头上。

张海也没有想到敌人竟然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就布下这么规模庞大的火力陷阱,一下将杀伤区域覆盖了参战的新军主力部队全军。新军主力部队的脚下,几乎方圆一丈左右就有一个装有超过一斤的泥制或陶制土。还有的,是模仿新军主力部队的抛石雷,用几十斤和数以万计的碎石彻底淹没方圆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

就这样,张海乃至张海所率领的新军主力的大部分官兵都在这如浪一般的爆炸和烟雾之下被震倒在地,几乎如同全军覆没一般,曾经射向波斯人的猛烈火力也一下子停歇下来。

溃败中的波斯人有不少比较可靠的军官阶层在开战之前的时候已经得知了这一消息,在这巨大的震动中终于有人开始反应过来,并呼叫道:“敌人被消灭了!我们胜利了!”

这样早有准备的呼喊虽然有很多人不信,但其中一半左右选择留下来观望的就一下稳定住了队伍。那些逃跑的人在这样的形势和督战队的震慑之下也终于反应过来。

这时,号角声从四面八方想了起来。督战的骑兵也至少有五万人左右同三个横队残余的二十多万步兵大军一样从四面八方向似乎布满了尸体的敌阵展开了收装包圆式的反攻。连成一片的欢呼声也让后面四个横队的波斯人安稳下来。

年仅九岁的阿巴斯二世在这时欣喜若狂,下达了全军展开进攻的消息。视距可及的范围内,七八十万规模的波斯大军展开了如浪一般的进攻扑向似乎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只剩下伤兵和残敌的张海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

亲卫连战士掩护之下的张海还是被一枚就在自己身边的炸点所吞没了,张海感觉到自己的小腿迎面骨火一样的疼痛,似乎遭到了什么重击一样,但那疼痛的感觉最终还是缓解下去而不是一直持续着,并没有失去知觉。

“不用扶,我没有负伤,自己能站起来。”当烟雾在早春的风之下渐渐散去的时候,张海看到了从身边到远处的绝大部分持有旗帜的战士们都将旗帜立了起来,后面负责马队的那些也是如此,就知道问题并不太大。

其实对于这个疑问张海早就有:时代从中国到外国几百年的战史,怎么就没有人使用过这种战术?结论有一个:的爆炸力铸铅扩容值本来就只有***的十分之一左右。而19世纪以前大部分因为工艺问题都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做为爆炸物使用,威力只有***的几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公斤左右的还不如六七式那种四十克左右***装药的落后。比那种专门发射弹丸击脚面的“全球最小地雷”威力大点儿罢了。一公斤左右二流的黑药形成的爆炸威力只能让半径不到一米半距离内的便装人遭受杀伤。这也是按照美军卫生勤务统计,二战朝战时期美国陆军之敌投掷过来的,造成的死亡和负伤之比某些校园暴力打架斗殴还低的原因:大部分都会是轻伤,很近距离上甚至是贴身爆炸的才会永久减员。心理威慑成了在战场上的主要作用超过杀伤效应。

当然波斯人并不傻,布下这样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