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沙城的战斗结束的要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快,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不过大半天的时间。自从建军以来,新军主力部队不论攻坚还是野战往往以少量兵力对付人数远优于自己的对手,因此遇到的恶战也并不是没有。

张海并没有特意的询问波兰的将军与国王找到了没有,而是首先询问被俘的战士们解救出来了没有、华沙城内找到多少能够加以利用的火器、马匹车辆、还有工匠。

“敌人没有想到我们进攻的这样迅速,在我们赶到几个预定地点,甚至搜索到一些事先不知道的地点的时候,守军竟然不相信我们这么快就突破了城防。因此城里已经发现的俘虏大部分都解救出来了。城内已经救出的官兵们总共也只有两千人左右。我们初步询问得到的消息:似乎大部分基辅之战的我军被俘的官兵都被向西押送走了。。。”

张海沉默了许久,并非仅仅是像旁人所想的那样是在为被俘的官兵们忧虑,还是在思索对于在战场上那些被俘的官兵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没有思索太久,张海在心中就有了决断:在工业时代的大规模战争中,对于水平不是很高的队伍,部队在被动和逆境的情况下坚持力如何,确实很大程度上事关战争利益。在某些方面反对被俘的风气,也并非不可以理解。可是对于如今的新军主力部队来说,如果局面恶化到要考虑是否投降的地步,那么即便官兵们坚持到最后并且打胜了又如何?如果面对这么强的对手和这么被动的局面,那就已经说明西征或者其他重要战事要面临败局了。因此,并不宽容的对待这种恶战中的俘虏,并没有怎样的意义。

“噢,继续说下去吧!”

听到这样说,负责报告的小慧兰继续说道:“这一战包括清理的那些伤员我们毙敌六万余人,俘一万七千余人。还有少部分人似乎逃散了。不过,波兰国王的尸体被我们发现并得到了确认。还有斯特凡恰尔涅茨基的尸体也被我们发现了并得到了确认。”

第1250章 最后骑士

西征开始的时候,比如在征讨叶尔羌等地的时候张海还曾经认为有没有俘虏或确认击毙对方的首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在不少内战当中养成的习惯性思维。

可是如今,张海显然并不认为波兰国王或将领死活与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从某种意义上,张海似乎认为如果这些兴风作浪的人逃出去带头闹一闹,新军主力部队将有更多的借口来彻底将这片土地清洗干净。

小慧兰似乎也看出了这点,就说道:“华沙城内我们俘虏到大概七千人左右的工匠。在我们表明态度之后大概有五千多人同意与我们合作。”

这个比例还是有些超过了张海的预料,因为在张海的看法中:既然华沙城之战有很多武装平民参与并且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大多数人选择了牺牲,那么这些同军队密切相关的工匠也未必会被新军主力部队利用。不过张海还是低估了新军主力部队在大半天的时间内拿下华沙城对于城内不少人的威慑。这些工匠们是最为清楚整个华沙城做了怎样的军械与布防准备的。张海当然清楚这些人暂时还很难胜任一些重要的兵工制造,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里有没有打算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的人。但是在新军工匠营的管理体系下,一些同简单弹药与攻坚装备方面的制造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削弱和掠夺欧洲最可能构成威胁的兵工与人才潜力,也是大军并不准备立即一路向西的根本原因。

夜晚大军休整的时候,忽然间犹如暴雨一般的密集枪铳声响了起来。

张海从这突如起来的枪铳声中当然听的出来:这是突然爆发的战斗,否则一定会有警报的信号。虽然不至于惊慌失措,但也不敢等闲视之,就立即起身来到了临时指挥部的营帐。在这个时候,负责传信的战士也在得到允许后走了进来。

“情况怎么样了。”张海询问道。

“敌人似乎在黑夜里突然间就出现在城东南方向上的第五暂编师第二旅的防线上并且集中全力展开了进攻。是大股出现的波兰翼骑兵,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敌军于一里外展开冲锋的时候,我军竟然没有发现敌大股骑兵集结的声音。在我赶来的时候,敌军的骑兵还在远远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防线。。。”

如今的张海已经知道:对于这种事情并不能心急,何况在如今大军云集的时候,他相信官兵们已经具备了在夜晚的情况下抵御这样强敌威胁的能力。

凭借着这些年来的战争经验还有严格的训练,翼骑兵们在夜间相对平坦而开阔的地上也具备了整队与集结突击的能力,只不过一次投入的队伍不能太多,这也导致进攻方向集中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累计几十排的长纵队展开进攻。经过与新军主力部队的几次较量。这些人也清楚了如果像以往那样以十排左右的队伍展开进攻,则突击的力量根本不够。

按照翼骑兵们战前的估计,在夜晚敌军难以有效发挥远程火力的情况下,队伍应该不会遭遇太大比例的伤亡就能突破敌军的防线。

可是他们却低估了基辅会战缴获到大量定装线膛武器并将其笑话,又集中了全部近卫精锐主力后,新军各部队得到的火力掩护已经与当初根本不同了。

不算集中起来的预备队也不算炮兵、每个旅的防线上都至少有五百名左右的线膛抬炮射手。在防御中面对威胁的时候,波兰翼骑兵们的正面进攻宽度虽然并不算宽阔,却也遭到了千门左右的定装线膛抬炮的侧射轰击。虽然这些炮火在夜间针对一里进攻宽度上以连为单位逐步投入的骑兵单位命中率大打折扣,不过却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短短一分钟之内的连续三轮轰击之中就杀伤了千余名在黑夜里充来的敌骑。

防御中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们在进攻方向上打出了数以万计的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排枪枪官,虽然有些官兵因为紧张和慌乱浪费了弹药,却依然杀伤了超过一千规模的敌骑。

如果这些波兰精锐骑兵们仅仅面对的是这些枪铳火力,或许还会有不少人最终突破防线。可在突破方向上的暂编第五师第二旅一线官兵们的弹药将要耗尽,而后续部队却一时难以展开火力的时候,猛烈的炮火终于发挥了作用。二百余门火炮在第一轮开火中打出的数以万计的霰弹则彻底宣告了敌军骑兵冲击的失败。

在敌军展开冲锋的时间里,做为预备队的近卫部队官兵也抵达了到了突破口左右的地点,同样只有几百名神箭队与神炮手官兵,却也勇敢的对似乎打算要撤退的敌军展开了包抄攻击,并在方圆一里左右的范围内组成了一到松散的封锁网。

在这样夜战的环境下,这些正面作战中似乎在新军主力部队中所见到的传统对手中无出其右的冷兵器部队似乎变的和一般的强敌没有什么不同了。

在近距离以一石二斗弓射出的利箭虽然并不能保证射穿波兰精骑们那些远不同寻常的优质铠甲,巨大的动量也会把敌骑从马上摔倒下了,并且在第一时间里,那些马群就遭到了杀伤。穿甲箭虽然并不是特别的有利于软杀伤,不过在箭头上不惜工本的近卫精锐射出的箭支却因为特制的凹槽和内藏的毒物总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敌军的马匹打倒。

集中方向展开突破的残余两千余名敌军精锐最终还是突破了近卫部队官兵在夜间那单薄的防线,可是敌人却忘了,即便此时的一般新军主力部队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步兵,更别说近卫精锐部队。

在近卫精锐于夜间展开的最后追缴中,参加进攻的敌军精骑最终也只有数百左右的残部侥幸突出出了重围。

“如果我们自幼的训练方向和他们一样,能够最终取得胜利么?”天亮的时候,见到阵地前不少流尽鲜血的尸体,一名近卫连长不由的问道。

“我想你们不能,一个时代过去了。或许在某些情况下精锐的冷兵器武士依然能战胜装备了线膛兵器的对手。可是要想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充当主力的兵种,已经不太可能了。即便是像我们一样优秀的战士,也难以在成规模的战争中做到这点儿。”这时候,刘洪涛出现在官兵们的身边,有些感慨的说道。

第1251章 瑞典军队

新军主力部队在攻占华沙之后,张海并没有决定像以往那样在完成一个战略目标之后就展开一段时间的休整,因为队伍上新增加的伤员并不算多,而且这欧陆一带的道路与车马条件也比以前的时候完善了很多。虽然将如今十几万人的新军主力部队重新分成两个战略集团也毫无问题,并且每个战略集团都会比较强大,但是张海并不清楚西班牙人有多少类似于基辅之战时的那样的精锐集团。如果队伍展开分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终究是会存在。

而且:如果新军主力部队以行军速度在欧陆长驱直入,固然没有什么传统的部队能够抵挡,但是这将带来的问题是主力集团将会同新朝十年向欧洲方向增援而来的预备集团脱节。从现有的一些情况看:平定欧洲之战不是包括大量辅兵在内二十万人上下的队伍能够轻松完成的。如果不再增加十万到二十万人左右的后备补充兵与预备集团,那么在法国至西班牙境内的决战之后队伍就有可能因为伤亡严重、伤员负担带来的机动力丧失而陷入被动的局面。要避免这种威胁,就需要在中欧一带等待后备集团的会师,并在近则莱茵河,西则法西边界同目标之敌最强的力量展开战略决战。

而在这之前,队伍的首要目标显然是将这中东欧一代的有生力量消灭掉。因为在张海的印象里,此时代的瑞典是个动员率比较高也比较强势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必然有着自身的荣誉传统,就像波兰人那样,可未必会轻易选择投降。

不过让张海想不到的是,在新军主力部队启程北上并没有多少时间之后,负责侦察的外情部人员就有坐探前来报告:“发现瑞典大军大概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余万规模的人马正集结起来向南赶来。因为携带着不少的火炮和辎重所以行军的速度并不快。瑞典人似乎还同样派出不少人前来调查我军的动向,毫无疑问是冲着我们而来。按照他们的行军里程估算,距离我军应该在三百里左右。”

因为根据一般战史和知识,最精锐的骑兵或步兵不惜代价的轻兵突袭,一昼夜的极限距离是三百里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所以在新军主力部队附近二百到二百五十公里的范围内,新军主力侦察与原有的特情部门至少保持着几千人左右潜伏小组做为战略机动伴随力量。这种战术小组级别的侦察力量在这个年代通常来说没有多大价值。因为两个人之间太容易建立必要的关系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军官阶层,十分不利于相互监督并让这些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还保持着靠谱的战场觉悟。可是对于张海所建立的新朝来说,如今拥有这个规模“摆脱了低级趣味与庸俗利益”的人却并不困难,因此在很远的方向上就在这地形并不算复杂的欧陆一带发现了敌人大军的动向。

听闻到这样的消息,不少亲卫连的官兵们都感觉不可思议。宋子悦则笑了起来:“这些瑞典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难道去年的西班牙人没有把他们教训够?连西班牙新军都能对他们的精锐部队形成压倒的优势,怎么想起来在这东欧之敌和我军主力进行这种主力会战?难道是活的不耐烦了?”

张海一开始也觉得奇怪,不过在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想起了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谨慎除了张海天然的地位所带来以外,还因为张海在清楚自身的经历之后并不能确定这世上只有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说不定这些瑞典人搞出了什么秘密武器也说不定。想到这里,张海也并不避讳,而是讲出了自己的忧虑:“瑞典人应该十分清楚我们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赶来挑战,说不定就有些什么蹊跷在里面。我看,让各师及近卫部队抽出一部分力量先试探试探这些瑞典军队的虚实吧。如果问题不大,我军平均水平的一万人应该能轻易击溃这些瑞典军队,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儿,那就必然有问题在里面。我军需要根据敌军表现出来的实力而谨慎对待了。”

听到这样的话,冷静下来的宋子悦人也觉得有理。张海不愿意拿太多的精锐去冒险,在抽选人员的时候反而叮嘱各师旅军官们:近卫精锐以外比较平庸的营头就可以了,这一次是面对未知强敌的试探任务,去的人有可能遭遇到一定风险。不要让有可能动摇队伍战斗力的部队去。

就这样,张海所率领的第一,二、四、五、六、七共六个暂编师群十八个旅群抽出了累计九千人左右的普通部队营战斗群。由增加了三个定装线膛炮连和一个由神箭队官兵为核心的指挥机构,编为三个临时作战团每人配属两匹马形成轻骑部队。

这样的队伍如果执行像样儿强度的作战,肯定会出现问题。不过按张海的了解:瑞典军队也有强弱之分,有古斯塔夫率领的精锐,也有一般部队。如果同瑞典军队的交战并不顺利,那恐怕就说明有意外出现了。

在试探敌军的人选上,张海却没有大意,让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执行重要任务的王光亲自率领这支部队去试探前来的强敌。并且郑重的告诉王光:“这个任务并不算轻松,要随机应变,更要谨防被敌军扮猪吃虎而落入圈套。在顺利的情况下,以定装线膛炮不断的削弱和杀伤对手就可以了。神箭队官兵最好也主要在抛射距离上发挥作用。我们这次不求全歼敌军,只要试探出敌军的虚实即可。。。”

王光还算是个作风稳重的人,并没有保证什么,只是说道:“如果出现问题,我一定会尽力赶回来的。”

听到王光这样说,张海也安心了不少。

没有担搁太长的时间,各营群在主力部队午间大休息的时候完成了选拔和出征前的准备,就抓紧时间以最快速度在外情部人员的指引下向预定的方向赶去。

第1252章 理性民族

王光率领大军出发的时候并没有把暂编营群集结在一起。在这广袤的东欧平原上,各暂编团以横队展开前进,营旗相距能有十几里之远。这也是此时代有效旗语联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