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6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海并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此时张海的心目中,已经完成了西征并初步定下了框架留下了不少的东西的自己为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事业已经足够了。自己也一直想重新在这崭新的世上过过平凡人的生活。另一方面,此时的张海甚至不了解宫中的情况如何了,但也害怕了解。害怕那些自己熟悉的人变的不再熟悉。

葱郁的城北后山杀破狼谷的宽大茅屋内,张海与柳香一起又渡过了月余的日子。

几个月地狱般的磨练并没有让张海完全摆脱瘾毒的反应,不过就算意志上并非特别突出,此时感觉能够在事情来临的时候自控了。毕竟这时代的毒品还远远没有那些现代提纯化学年的效用与能力。

在起初的是,虽然时常还有所发作,但已经能够在二人的控制范围之下。过了不少时日之后,那毒瘾至少在生理之上的反应也已经渐渐的淡了下来。张海觉得如今的自己,也应该具备真正入世的能力了。

“这些日子以来,你不回宫看看了?”在摆脱了最初的精神衰弱与恍惚之后,张海也重新开始挂念宫中的一些事情。

“如以前一样,宫内的事物并不算多,由李千兰她们负责就已经足够。这些日子以来也证明,圣主身边的人应该是可以信任的。”

不知为什么,此时头脑已经康复了许多的张海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对柳香有些感叹的说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香儿对我的称呼重新变成圣主。今后,还是叫我海儿吧。当然在外面的一些场合,称我‘当家的’都没什么问题。。对了,外面的事情准备好了么?”

此时精神已经有所恢复的张海对于市井之中的生活倒真的有些期待起来,回想起这一世以来的不少日子,除了行军打仗的时候经过不少地方以外,自己还真是一直都在深宅大院与军营之间展转,除此以外只有新朝六年的时候几次极为有限的“微服”经历。并没有在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体验。

若是旧时,了解不少事情的张海当然知道除了少数特定的阶层以外,就是大多数普通寻常的市民,生活也并不怎样,同样是枯燥而乏味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清贫而简朴的。不过张海相信在这新朝十二年以后的东南一带,民生与经济的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不同了。中上水准的人家甚至已经有了相当于旧时富裕阶层的衣食住行乃至文化方面的消费。

柳香听到这里,就把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几份图哪了过来,大致是南京城的一些地图,还有新安置的宅院。

“位置就在南京外城,杀破狼谷更北的一些地方,距离禁区并不算太远的一处新兴不久的小镇。虽然里西征之时的军功封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但是以新朝老兵功臣的身份在那里落户也不算突兀。除了我们之外,天而也跟着我们一起来了。而且还有几名影位也跟着安排在那里以防有什么意外。这样我们也才算的上是一个靠谱的中上之家。”

“总不是吃功帐的闲户吧?”张海询问道,虽然西征封赏之后不久就出了事,但是也同样知道不少获得过重赏的人因为利益太多,而成为了所谓的“闲户”,平日里无所事事,经常出没于酒楼甚至赌场等地方。当然,对于这些人,通常的赌场也不会过于得罪,视关系与能力决定捞不捞,不过就是从这些人身上捞钱也不会捞的太狠太明显。因为不是没有人因为这种事情吃过亏。

“我。。。”听张海问道这里的时候柳香也是多少有些犹豫:“我准备了多项行当,可还是不知道选什么为好。”

张海思来想去道:“那我还是当个闲户吧,谁不知道闲户自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本来的时候我也想当个铁匠,可这活太不轻松了,还免不了要和官家打交道,还是当个闲户好。平日的时候,练练火器工匠的手艺倒是不错。”

柳香听到这些要求倒也觉得没有什么,自己曾经长期负责过皇城里的兵工体系,了解的人品还算可靠的匠人师傅可着实不少。技艺顶尖而突出的人完全能够找出来。而且那准备好的已经修建了密室密道的宅院也十分方便暗地里做类似的活,同锻打兵器铠甲不同。新式火器的拉膛与制造并不是一个噪音非常大并容易暴露的行当。

“这完全没有问题,圣。。。海儿就放心吧。。。”

就这样,张海在跟随几名影卫与柳香好一阵重新的梳妆打扮之后成了一名从外地归来的“西征闲户”,在城外拥有六十亩的良田及大致估算折合百余平米使用面积正厅,百余平米辅房的小小宅院。所在的地方也相对比较孤立。其他一些相去不远的人也大多是同样的“西征闲户”,落户在这距离要地不远的人们当然也是经过一些调查近来没有太多恶习的人。

第1389章 庙堂之外(二)

或许寻常帝王从皇宫到民间会感觉差异很大,或者很新鲜。可是不知怎的,张海却没有多少这种感觉。西院的规格当然比这寻常的“闲户大院”大很多也精巧很多,更别说未名宫,可是张海这些年来更多日子还是在西院度过的,比起人丁不少的西院来,这城外的闲户大院还多少有些冷清了。

一般的民间富户发展到拥有几千两银子的家底儿,通常都是至少经过一两代人的积累奋斗乃至联姻,仆从及亲戚都不会太少。可西征归来获得功勋的战士们大多是小门小户甚至根本无家的孤儿,和很多人一样,除了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最多加上一两位老人以外就是连孩子都一时之间没有几个,最多请上一两个帮工就是极限了。

数十亩的良田如果一个人勤勤恳恳的劳作,妻子有时也经常帮忙,其实完全可以靠自家忙的过来,不过经历了长期战备训练的劳累乃至西征的无数风险后,清闲下来的退役官兵们没有几个人愿意再过这种劳累的生活了,雇农或雇帮工是普遍现象。这江南一带的数十亩良田每年带来的多达二三百两的收益也让这些雇农们的实际负担达到六成甚至七成之多,仍然可以显得宽余,不逊色于其他地方的富农多少。在乡村经济大为改善的当下,在军方前去应募而来的人仍然络绎不绝。看中的不仅仅是在这些远非一般地方可比的丰田内当佃户所得的远超一般地方的收入,还有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环境还有西征闲户们非同寻常的人脉关系网。

不过政务经验不少的李千兰也有自己的考虑,代政之初的其中一项政策是:必须是南直隶范围内有过义务教育经历的省学与京学学生,才有资格应募这闲户里的佃户;这样一来,双方的身份虽然有差距,但是社会关系能量的差距并不算是太大,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矛盾。就想相对和谐夫妻关系的前提往往是“门当户对”,谁的地位也并不特别高一筹一样。

张海觉得这空空荡荡的大院有些过于清闲,没有让影卫们扮演佃户的角色,同样是让柳香暗中安排了一名在应募者中知根知底而且为人还算诚朴可靠的南京城内少年一家做为帮忙的“佃户”。

这名少年在学校时的成绩和评价都不差,还是秘密学生会骨干,可以说就算不来西征闲户这里套近乎,也不会有太大的前进。李千兰还有西院的女孩们也大致通过多年来的行政经验明白了“找金子”的办法:看一个人在进行自由选择的时候是不是明显的以更好的利益为核心就可以了。

“张叔叔好!”一见面那名十四五岁的少年很有礼貌的说到。张海的年纪如同很多西征归来的战士们一样并不算大,可在这个时代十余岁的年龄差距也不算小了,早生早育的情况下说不好就小上一辈。

张海也没有对这种称呼见外,笑道:“没有必要这么生分,都是年轻人,否则这让我多不好意思?我们新军队伍里,最反对的就是这一套虚的,从来讲究实话实说直来直去。”

听到这样的话,那名叫做王斌的少年似乎想起什么事情一般遗憾的叹道:“就差两届,你说我要是早生两年该多好?哪怕一年也好。说不定我也有几乎参加西征上阵杀敌,唉。。。”

张海听到这话试笑道:“现在要捞战功也不是没有机会啊。我想如果你在锻炼的更强壮一些,应该也有报名参加西域义勇军的机会的。”

听到这里,少年的目光似乎并没有多少回避与失落,这让张海也觉得这个少年似乎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是个钻营之人。

“不过话说会来,前年的西征之战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远征。即便你以后参军到旧疆以外值勤,应该也不会获得那么高的奖励了,除非有特殊表现或英勇牺牲。”张海提醒道。

“张叔,为我们讲讲西征时候的事情吧。人们都说初上阵的新兵会感觉到无比的恐惧,请问这是真的么?”

张海笑道:“我在战场上的时候,大部分的情况下就感觉不到多少恐惧。其他大部分战友,也就是战前是最紧张和恐惧的阶段,战斗打响之后那倒没有了。我不知道你在学校里有几次参加过比较重要的比赛或是考试的经历。如果有并且认真对待,应该也有类似的感觉吧。当然,我们能视战场为赛场和考场,也是因为西征的官兵都是从全国各地精选而经过不少特训而来。你呀,先试试在那并不算太高的围墙上走一走有没有胆小的感觉。。。”

张海也知道少年想要了解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这些,就知无不言的以一名近卫部队官兵的身份讲了讲西征的经历。对于战斗力奇高的新军精锐来说,那自然很多战斗的回忆在描述起来都算是十分精彩的。同战争史上大部分情况下让老兵们羞涩的只能在外人面前胡编乱造或者闭口不言的情况强的多。这也是精锐部队加代差战争所带来的好处之一。”

不过张海依然编了一些水,比如说到一些人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因为种种违纪而被处决了,最后只能报失踪而不是战死,基本的抚恤也没有多少。

张海郑重的对少年说道:“西征的时候我军拥有从装备到训练再到官兵选拔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优势,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消耗性危险,但实际上给人的压力并不算大。而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更应该看看的是那些讲述建国初期一些政事方面的书籍并引以为戒。。。”

少年当然也是有家人,不过前来的只有一名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有滋有味的同柳香聊在了一起。尽管双方的见识与认知差别极大,但是在有一方专门配合的情况下至少在外人看来那似乎也显得无话不谈一般。

第1390章 真正微服

同很多西征下来的闲户们一样,在拥有几千两银子并且在新朝的心腹一带也不缺投资渠道的情况下,数十亩良田的租佃收入在外人看起来颇为丰厚,可是张海却并不很在意。前来的王斌一家人说道:“收多收少都无所谓。一年看年景有三五十两的份子钱就可以了。工具种子乃至耕牛我们出”

这样的话在过去别的地方或许显得颇为霸气,可是在良田成片的东南京畿一带,还是西征闲户家的佃户,那基本上就意味着七八成的收成归自己所有了。这让王母感觉到无比的震惊与兴奋。要知道六十亩的顶级好田在不缺耕牛和工具的情况下一年的收成足有二百两上下的银子了,再加上这新朝京畿一带据说有“倒贴钱的钱庄”,干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可以靠吃利息过活的小财主了。

这样一来,两家人的关系似乎也便的极为融洽起来。

不过就像刚刚分到一个宿舍的学生一样,经常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地方还算宽敞的情况下大部分时间里两家人还依旧是各过各的,张海大部分的时间埋在暗道里在从皇城工场的师傅的指导下认真的学习着钻孔的技艺。

在生产工具有了不少进步的情况下,线膛枪的加工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倒没有寻常打铁的铁匠那么高了。至少字最花费工时的钻孔拉膛这个领域,最要求的是能够持续的专注与认真。哪怕慢也不能错,否则就有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新军的线膛枪械在工具及工匠们的技艺都有很大改进的情况下依然十倍到几十倍于过去鸟枪,倒不是真的拉一寸膛线钻一寸孔真的需要十天半月的时间,而是在长达几个月的劳动之中出错的几率是很高的。那独特的“精度弹”很大一部分成本也是如此。

张海在认真的从事了七八天的这类工作和劳动之后,也感觉到一丝乏味。

“打仗的时候真不觉得什么。可是真干起这类活才知道:我军精锐部队的战斗力真是不知道透支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张海也不由的叹道。因为知道这件兵器可能是给自己用的,所以一连七八天的时间宁可进度慢,也要保证绝不出错,仅仅完成了一寸铳口部位的膛线加工,这也让张海一定程度上的明白了专业与业余的鸿沟。自己要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就像新朝兵工的发展史一样没有十年之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自己花上十年的时间,只做一件事情,那么代价也太大了。。。

想到这里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张海还是放弃了自己承担制作这类兵器重任的打算,而是把工作交给十来名倒班负责加工那些精良线膛火器的人,自己这花上每日顶多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专门在相关师傅的带领下做为业余爱好来学习加工了。主要是是负责磨制针铳弹药和加工一些要求不太高的弹药。

打算试制的装备主要也是两件,一件是拆解后可以伪装成棍子或扁担一类长线膛火器。二是曾经用过的那种用于近距离防身的几十联装针铳。这些事情主要由两个六人小组分成六组搭档通过三班倒的方式来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赶进度。

就这样,新朝十三年的春天就在这看似清闲却又忙碌的日子里度过了,春节来临之前的时候。西院的孩子们包括女小慧兰也来过几次,不过张海还是没有回到宫中的打算

几个月的生活下来,更是让张海理解了为什么多数西征闲户都不愿意在这乡下里过日子了,实在是有些冷清而乏味。这也更坚定了张海打算外出独自远行不少日子的决心。

张海并没有将这件事情瞒着柳香。

柳香虽然早就知道张海的打算,可想起数年前的不少事情,还是有些担忧起来,本想说:“海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