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幕时代-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陈惜说出来自己特效要求的时候。特效公司这边有好几个人都是摆手觉得太难了。

因为陈惜这中间是准备好了很多东西的。

《地心引力》是一部太空片,这部电影之中存在着很多的技术难点。

首先就是最大的一个失重问题……毕竟是太空电影,这就存在一个失重的事儿,毕竟那可是不不存在引力的外太空。

在另外一个时空之中。直到《地心引力》出现之前,大部分太空探索影片的拍摄还是在依赖“威亚+绿幕+cg后期”这种主流的方法。而在这之后,能超越本片的恐怕真的只有去到太空中实拍……

这就是因为《地心引力》经过导演他们的多方面探索,才最终弄出来的一些解决方案!

陈惜拍摄的《地心引力》周期要比那个导演拍摄的时间短得多。这中间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个导演他们之前经过好几年才探索出来的《地心引力》的拍摄的所有办法,现在陈惜却都是知道的!

所以他可以直接运用这些成果。当然这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现在首先解决的失重问题,陈惜是用了一种视觉欺骗的办法。

毕竟,大银幕上的失重,其实是画面视角的失重,而不是真的失重。所以,这些太空片创作者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变换的视角问题。陈惜用的就是之前的《地心引力》用到的办法,用灵活精准的iris机械臂来承托起演员的身子。

这种iris机械臂拥有4米/秒的运动速度,运动半径达到3。1米,动作精确到0。04毫米,多达7个关节的轴心,并配有一个超过10米的轨道,足以完成各种复杂的而且精细的动作,拍出随心所欲的各种刁钻角度的镜头,所以这种东西的存在,就是方便导演和影迷,但是折磨演员的。

在这一点上,刘徳华和章梓怡将会颇有体会。

陈惜之前想要让章梓怡去健身,事实上除了他想要章梓怡到时候呈现出来的身材比较完美之外,也是为了能够让她真正适应这样的一些东西。

不过,这点儿对于整个特效公司来说倒也不是大事,毕竟cg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繁衍到了巅峰,很多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应该怎么应用,很多东西都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现在最让特效公司们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陈惜的灯箱的制作!

所谓的灯箱,就是一个巨大的箱子,在这个箱子之中,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摄影棚。

灯箱高是几米,在灯箱的四周是由180万个小灯泡组成的,每一盏灯都能够独立控制,按照电脑程序的要求变化这个灯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这个灯箱就花了陈惜三百多万,贵的要命!

而这个钱是必须花的!

这个灯箱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毕竟,《地心引力》大量的cg制作带来了另一个难题,这就是如何让实拍画面与cg环境合成得天衣无缝。演员的打光通常都跟cg环境不同,而如果灯光不对的话,合成后的效果看上去便会不自然。这就要求必须寻找到匹配实拍光照与cg环境光照的办法。

所以这个灯箱总算是出现了。

这个装置的四壁全部由led屏幕构成,播放着模拟周围环境的视频或者图片,用机械臂控制的镜头就在这个空间里灵活地旋转。视效团队负责在led屏幕上打出虚拟场景的图案,匹配演员的主观视角。这样led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就会照亮演员,让演员置身于环境中,这就像是太空在围着演员转一样……

当然,这样的事情虽然方便了摄制组,但是对于后期来说就是一件相当蛋疼的事儿:本来如果是用比较简单的机械臂打光的话,那他们到时候抠像很容易,但是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光源复杂的灯箱……要把这些东西替换成漆黑的宇宙,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抠像的原理比较广泛采用的都是利用颜色的不同来实现的,所以背景的光源越是复杂,想要完成抠像的过程就越是艰难。

这一点不知道被特效公司的人骂了多少句**,但是不管他们怎么说,也不得不承认陈惜在《地心引力》上使用的一些东西的创新性。

灯箱就不用说了,这绝对是影史第一次,以后很可能其他一些太空片也会被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段影响。

而机械臂上面的使用,也是太空片之中的一个不错的突破。

毕竟以前想要解决失重的问题太麻烦了,哪怕是到了诺兰的《盗梦空间》,失重都要用钢丝吊,画面表现是平行于地面的,在拍摄的时候就要把演员吊半天,这对演员的要求太高了。

曾经的《阿波罗十三号》的失重场面是最真实的,因为本来就是在失重环境下拍摄的:剧组毕竟得到了美国航天局的赞助,于是直接用了一架航天飞机,这架航天飞机在一些原理的支撑下,可以通过在大气层中的活动实现25秒钟的失重,剧组居然就是利用这25秒钟的时间一点点拍出了那个片子……

而且那样的25秒钟的失重,就是几十万美金的灰飞烟灭!

而现在《地心引力》的方式,却也是一种小颠覆!

第三一五章艰难但令人震撼的拍摄

曾经的《阿波罗十三号》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就是它借助了航天局训练宇航员的“呕吐彗星”的装置来拍摄电影内容。

这个“呕吐彗星”是用一架波音飞机改装而成的,能够在下落的过程之中,得到接近25秒钟的失重时间,只不过这样每一次失重都是有钱任性的人才能够勉强支撑的,最终《阿波罗十三号》在其中拍摄了600多次失重才总算弄完了那个片子……

当然,这可能在一些人眼睛里会觉得有点可笑,为了一部电影居然那样兴师动众,而且还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但实际上,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样拍电影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用心,无论如何都能够经得起推敲的用心。

不过,在陈惜的《地心引力》之中,这个问题他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用机械臂。

这样的奇思妙想让特效组这边过来的人都感觉到很棒,陈惜的这种办法真是超出了他们之前想到的那些。

但是还不仅如此……

虽然说他们对于灯箱的创意,打心底里感觉到麻烦到极致,可是从电影工业的角度,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创举。

陈惜这么做,摆脱了很多的东西,也能够让更多的事情成立。

……《地心引力》正式开始拍摄!

其实很多时候,一部电影真正最受到折磨的往往都是导演,哪怕演员们需要克服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但是这其中的特别多的事情真正实现还是得放在导演的身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地心引力》也是这样。

但是当有的时候,一些电影需要玩弄很多东西的时候,就不得不把更重一些的任务压到演员的身上……

这就好像是成龍的一部又一部的成功电影。他那种不用替身的拼劲会让整部电影增加光彩,但是演员本身在其中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也好像是阿汤哥的《碟中谍5》,这部电影之中,已经接近六十岁的阿汤哥,依然还要上演扒飞机那样恐怖的戏码,虽然说当时的阿汤哥还是最终决定要表演,但是在表演的前一天晚上他还是失眠了。

毕竟这种戏份,无论是在安全上做出多少的措施,也依然没有办法保证他的绝对安全,否则。如果真的有安全措施就不会出危险的话,这个世界上将会少很多的死人。

……《地心引力》倒是没有特别多的危险镜头,这个也是由拍摄环境来决定的。

但是这中间需要人特别劳累特别疲惫特别辛苦的地方就相当多了,甚至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例如现在。

“你觉得这样可以么?”

陈惜问了一下自己身边站着的这个弗兰克。赵。

听到这种名字,显然就知道是华裔的美国人,这家伙现在大约四十多岁,其实陈惜对他还真是不感冒,毕竟这家伙也不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但是他现在却是完全美国人的派头。大家也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到底是什么。

不过这人的技术是真的很棒,所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其他方面的想法其实都没有必要,只要他能够把电影弄好就行。

他是特效公司那边派来的,因为《地心引力》这个片子中间需要涉及到大量的cg制作。很多东西需要无数的后期制作来完成和实现,这就需要特效公司做出更多的反映来,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领会陈惜的想法,所以专门派了人过来和陈惜沟通。

想到这个弗兰克。赵也是他们公司的高层。又都是华人,就让他在陈惜的身边听陈惜的要求和想法。

弗兰克。赵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带着不屑的态度过来的,或者不能用不屑来形容。但的确是带着应付的感觉过来,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中国的这导演们,有一大部分都是不懂装懂,而且想要用一分钱的来办成十块钱的事儿,对行业的了解其实相当浅薄,最后有的还容易被忽悠。

他觉得陈惜也差不多是这样……

结果真的来到了中国这边,他才发现了自己大错特错,陈惜虽然对特效行业也不算是了如指掌,但他的确相当明白特效行业的很多事儿,他完全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也知道一些东西的价格之类的,想要蒙他基本没门。

而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陈惜这个家伙的创意真的只能用牛逼来形容!

一想到他的机械臂以及灯箱的创意,弗兰克。赵就想要对陈惜说一句天才!

是的,天才!

陈惜这种天才一样的创意,真正让《地心引力》与众不同,这将会成为一部精彩至极的电影。

虽然说这让他们做后期特效的人觉得很麻烦,但是纯粹从电影表现的角度来说,这些都太棒了!

现在陈惜是在询问他刚刚做的那些准备怎么样了,把弗兰克。赵从自己的思绪之中醒过来,然后对陈惜笑了笑:“不错!你做的这些准备都挺完善的。”

陈惜听到他这个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想到这货的名字,心里有点奇怪的感觉。

弗兰克。赵在这个时候接着对陈惜说道:“陈导,真是很欣慰,能够看到我们中国也出现你这样的导演。”

陈惜忍不住说了一句:“谢谢你的夸奖,但赵先生,我记得你现在是美国人了吧?”

弗兰克。赵微微摇头苦笑,看了陈惜一眼,现在这边的准备差不多做好了,他们两个也有点时间聊天,于是弗兰克。赵对陈惜说道:“是,我现在的确是美国国籍……”

陈惜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其实什么国籍之类的,陈惜虽然偶尔也会在一些问题上略有点愤,但他也不至于愤到这个程度。

弗兰克。赵却打开了话匣子,然后对陈惜说:“很多人都说我把中国忘得差不多了……其实。是我没脸回来啊!我也害怕别人知道我的本名。”

“嗯?什么情况?”陈惜有点奇怪,难道这家伙背后还有什么故事不成?

弗兰克。赵说道:“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如火如荼那会儿,我之前是在上影,学的是传统美术之类的东西,后来刚好赶上那个年头,广南出现了很多特效外包公司,毕竟我们中国那时候刚刚开放,人工低廉的很!我就过去了,一个月能到六千多收入。你知道,那个年头,六千多的收入那已经是富人阶层,之后我又被美国的特效公司挖走,之后参与了《花木兰》的制作……但是……唉,想想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道我是应该后悔还是要庆幸……”

弗兰克。赵这么一说,陈惜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的确。那个年头,好莱坞也在利用中国廉价的特效人力资源,很多东西都是在中国外包的,也挖走了很多的中国出色的动画人员。

当时的上影是重灾区……

上影的大部分技术人员。几乎都被挖掘一空!上影几乎都被挖成了一个空壳子……其实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曾经出品过《大闹天宫》之类一笔一划画出经典电影的电影厂,在新世纪之后却只能出现一些没有传承的烂东西。

曾经的中国动画,毫不夸张的说,那是绝对世界顶尖水准。而且中国动画带着传统中国画写意留白等很多经典元素,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曾经也深受中国动画影响,手冢治虫因为《铁扇公主》弄出来《阿童木》。后来的宫崎骏坚持不来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被上影的人投奔好莱坞,把上影拆成空壳子伤透了心。

结果现在……

不过这些技术人员们经过短暂的辉煌,尤其是制作《花木兰》让他们中间很多人在世界上更被人认同……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三维动画的崛起,这些擅长中国传统画法的人大部分都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只有那么凤毛麟角的一两个,才能够重新适应环境。

这个弗兰克。赵也就才有这么一说。

听到这些,陈惜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这种事情,并不是是非对错黑白分明的,的确,他们做的事情可能从中国动画界的角度来说那真是釜底抽薪,可是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利用手中的技术去赚一笔钱,这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于是,陈惜也只能说:“我知道,也不用想太多,我们终究还会重新赶上来的。”

的确,其实中国的特效制作水准从那个年代的外包公司起家,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也基本上有着接近世界一流的水准,很多好莱坞大片的外包制作都是在中国进行,后世的《捉妖记》就把这种特效水平展示得很不错。

很多人造成的中国特效特别差的印象是因为中国电影……但实际上中国特效好多时候是在给外国片做事儿,国内的电影,特效制作不好并不是因为水平,而是因为给的钱就那么点。

在这方面上,陈惜也才会尽量要求《地心引力》之中也有中国特效团队参与。

他能做的事情,一点是一点。

陈惜和弗兰克两个人各自在心中发了一通感慨之后,电影的拍摄正式开始了。

章梓怡和刘德华现在都被送到了机械臂上,事实上这个机械臂虽然对于导演和整个电影制作团队来说是比较方便的,但对于演员来说那就是一种折磨了。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要拍摄的镜头对于《地心引力》是重要到极致的,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