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之能者·长宗我部氏的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国之能者·长宗我部氏的兴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予的津岛宗云由于先前在四万十川合战中曾经援助过一条兼定,首先遭到了攻击。他与法华津播磨守共同抵抗,最终败北而降。天正九年(1581)一月,桑名太郎左卫门、依冈左京等率一万四千大军急袭西园寺五人组之一的北之川左卫门大夫亲安,亲安战死。其属下三泷、猿泷、甲森、宗川、黄幡诸城落城。长宗我部军的另一路,伊予的降将曾根相模守、西川近江守等四百余骑,攻打西园寺的本城黑濑失败。之后伊予最南端的御庄越前守降伏。此时所谓的“西园寺十五将”已经是死的死,降的降,南豫的小小霸业固已经化为乌有,就连这支延续了数百年的名门自身也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
  asp。6to23/satie1/hongwen/siyo1。gif
  (对南豫的攻势)
  
  
九。四国的霸业(下)'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50)
  '元亲与信长'
  在元亲不断扩张领地的同时,本州岛上的织田信长在“天下人”的征途中越走越快。作为保证四国统一的手段,元亲开始主动向信长示好。元亲的妻子是明智日向守光秀手下重臣斋藤内藏助利三之妹,元亲通过这层关系来与织田家交涉。
  天正三年(1575)十月,元亲派出使者中岛可之介,恳求让元亲长子弥三郎成为信长的“乌帽子亲”。于是信长赐予弥三郎织田家的通字“信”,同时赐予了太刀、栗毛马。元亲父子大喜,回赠信长以长光太刀、马代金十枚、大鹰两联。
  天正八年(1580)六月,元亲又派出弟弟亲泰前往安土,据《信长公记》称,此次元亲又献上了鹰十六联和砂糖三千斤,其目的在于向信长申明占领阿波的野心,以期得到支持。据说这次外交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信长给予了允许长宗我部家了领有四国的朱印状。但是,元亲的死敌,与信长关系一直良好的三好山城守康长也在恳求信长帮助自己恢复阿波的旧领。此时苦于长宗我部家攻势的西园寺公广也派来使者,恳求信长的帮助,在信中公广称元亲志不在小,恐怕将来会不甘居于信长之下,劝信长切莫养虎贻患。十河存保和河野通直也各自派来了使者。在这种情况下,信长开始对元亲怀有戒心,提出长宗我部家的部队撤出伊豫、赞岐,将赞岐和阿波南部交给三好康长,长宗我部家的领地只保留土佐和阿波南部两郡的要求。元亲断然的予以了回绝。
  信长没有想到元亲这只“无鸟岛上的蝙蝠”竟然有胆量和自己为敌。在他的支持下,天正九年(1581)三月,三好康长率数千兵从赞岐进入阿波岩仓城,其子式部少辅也和元亲断绝了臣从关系。同时,康长开始联络十河存保、负责中国攻略的秀吉,筹划恢复阿、赞旧领。天正十年(1582)五月,信长开始组织四国征讨军。以信长三男织田信孝为首、丹羽长秀、津田信澄、峰屋赖隆等人为大将,织田家动员了近江、伊势、若狭的部队。这样劳师动众,信长并不是想做国际主义战士,他事先就要求三好康长收信孝做养子,为的是以后信孝可以继承康长的家业,在四国开拓领地。
  作为先遣队的三好康长进入胜瑞城,受到了三好旧臣的拥护。之后三好军攻入一宫、夷山两城,守将池内、野中退回土佐。正当三好康长初战获胜之际,在四国征讨军预计渡海的前一日,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丧生,恶报传来,信孝手下的大军竟然一哄而散。四国的康长得知靠山倒台,也是胆气全无,逃离了阿波。
  '平定阿波'
  乘着康长的遁去,信亲一举收复了一宫、夷山,并向父亲提出一鼓作气攻击胜瑞。元亲以为连年征战,兵民疲惫,此时尚不宜和三好家进行决战,命令信亲退回冈丰。
  为了准备对三好一族的决战,元亲下达了国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从军的总动员令,动员总兵力自弟亲泰、长子信亲,宿毛、十市、桑名、光留、津野、久武、马场、吉良、江村、姬仓、吉田、山川等有力部将及其麾下诸将以下,共计二万三千人。大军向十河存保据守的胜瑞城开进,八月二十七日全军在吉野川南岸的中岛集结,次日向中富川进军,以优势兵力向三好一族做出正面挑战。先前放弃一宫、夷山,将部队收缩于胜瑞的十河存保也倾全军五千余骑出击。结果双方在中富川一带交战,经过苦战,长宗我部军击败了十河军,存保退回胜瑞笼城。
  此时反元亲的一宫城主一宫成相、富冈城主新开道善等联合,谋划举兵。得知其动向的元亲于九月三日在夷山城杀死了成相,十六日在丈六寺诱杀了新开道善,除去了后顾之忧,然后乘着中富川一战的余勇,开始围攻胜瑞城。
  长宗我部军初次攻城时,大雨滂沱,将兵苦不堪言,只得暂时退兵,等四五日后雨停水退,再度展开攻势。九月二十一日,胜瑞落城,存保逃往赞岐的虎丸城。元亲进而攻打叛变的三好式部少辅,式部兵败而逃。至此,元亲彻底吞并了阿波一国。
  '平定赞岐'
  九月刚刚吞并了阿波,十月元亲就急不可待的进兵赞岐。在此之前的六月,元亲命令东伊豫和西赞岐的部队向东赞岐进攻,七月末以香川亲和为总大将,以羽床和西长尾等地的赞岐部队为主力,以大西上野介、中内源兵卫、国吉三郎左卫门等土佐将兵为前锋,并且得到“伊豫七人众”增援的西路军动员编成完毕,向东赞岐进军。很快,藤尾的香西家投降。西路军进而逼近到十河存保的本城——十河城下。这是元亲的本队从岩仓出发,越过四国山脉,和香川部在十河城下会合,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三万六千人。十河城被元亲的大军围得水泄不通。围城一直持续到是年冬天,由于冬季粮草不继,元亲留下伊豫赞岐方面得部队监视,自己率大军回到了土佐。
  刚刚吃了败仗,本城又被围攻,困守在虎丸城中的十河存保纵然是名将,面对这种局面也是一筹莫展。不得已,存保向秀吉乞求援兵。此时的秀吉正忙着和柴田、德川争夺天下的主导权,对于在自己背后搞地方霸权的元亲,还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只是不断的送去军粮,其次就是派出象征性的援军——仙石秀久,这个在秀吉家中能力和兵力都排不上号的家伙。元亲先是击败了仙石,然后加紧攻击十河家。六月,十河家的十河、虎丸诸城相继陷落。十河存保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往秀吉那里去也。
  '平定伊豫'
  伊豫的河野家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毛利家的保护之下,毛利家先前就曾经派出援军,帮助河野家与长宗我部家作战,后来由于和织田家的战事,撤回了援军。在与秀吉谈和之后,毛利家又重新向四国投入兵力,天正十二年三月毛利辉元派出大将穴户元孝出兵伊豫,十七日与长宗我部家的部队在惠良交战,之后双方又于四月在高山,五月、六月再度在惠良以及菊万交战。八月十三日,小早川隆景的部将杉原就良等率军攻陷了伊豫御代岛上的长宗我部家的城砦。
  面对毛利军和河野军的攻势,元亲一面连续向伊豫豪族金子元宅发出书状,要求其抵抗毛利军;另一方面,任命久武亲直为伊豫军代,负责南豫战事。亲直于九月十一日攻打深田城,与此战局又陷入了对峙状态。桂元亲连续向辉元送信,抱怨战况艰苦。九月十一日,辉元告知桂,即将向伊豫来岛派出援军。十月十九日,南豫之雄,西园寺公广的主城黑濑陷落。
  此时战局已经越来越不利于毛利家,河野家内部向元亲降服的论调渐起。河野通直不得已,以家老平冈某为人质,向元亲降服。之后,伊豫境内无益的抵抗逐渐平息。
  天正十三年(1585)春,长宗我部家完成了一统四国的霸业。
  是年,元亲四十七岁。
  
  
十。四国征讨'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5:51)
  几乎就在元亲达成四国统一的同时,在小牧山一战之后压服了德川家康的秀吉也将战略的重点从东海道一带移向了西国。鉴于元亲一直站在反秀吉的立场上与德川家康、北田信雄等联合,秀吉对于四国的征讨是不可避免的。从表面上说,这是秀吉消灭异己势力的必要举动。联系到之前元亲不惜与信长对抗也要实现自己的野心,我们就可以推论,四国征讨实际是中央的霸权者对于顽固的地方实力派的镇压。所不同的是,信长没有来得及去实现,而秀吉最终付诸了行动。
  天正十三年(1585)三月,席卷了和泉的秀吉率大军攻入了纪伊,目标是消灭和元亲早有勾结的根来、杂贺众。当月,秀吉的大军烧毁了根来寺,杂贺一揆众投降。四月,秀吉军围攻纪伊太田城,同月二十二日将其攻陷,平定了一揆众的抵抗。此间的四月十四日,秀吉在致小早川隆景的信中告知和泉、纪伊即将平定,决意要出兵四国。
  面对即将到来的秀吉的大军,元亲开始也有些畏惧,在秀吉纪伊征讨时,派出使者向秀吉献上物品,以图避开秀吉的兵锋。而秀吉对于在小牧山一战之际,元亲呼应家康、信雄,联合纪伊的杂贺、根来众扰乱羽柴家后方的行为记忆犹新,当然要有所举动,于是提出了长宗我部家割让赞岐、伊豫两国的条件。元亲的答复是,只让出伊豫一国。这当然不能使秀吉满意。元亲不肯交出东面的赞岐,而提出割让西面的伊豫,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所考虑的谋略。毫无疑问,如果真这样的话,处在畿内的秀吉在隔着一个赞岐的情况下支配孤垂西海的伊豫,自然会有鞭长莫及之感。
  外交折冲既然无法达到目的,秀吉决意进攻四国。四月十七日,毛利辉元根据秀吉下达的四国征讨的旨意,向部将汤浅将宗、儿玉就光下达整备船只的命令。五月一日,又向汤原、小川等部将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同时参加征讨的还有吉川元春之子元长所率领的出云、伯耆、石见三国的部队。
  秀吉方面所预定的正式出兵日期为当年六月三日。五月四日,黑田如水奉命渡海至淡路,一柳末安在播磨明石着阵待命。五月八日,又向领有泉州、纪州的秀长下达了出兵四国的命令。
  面对着五月以来秀吉方积极的准备,元亲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由于需要同时防备中国和畿内方向的攻击,元亲面临的是不得不在阿波、赞岐、伊豫三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将部队分散布防的不利局面,这无疑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元亲认定,秀吉军的主攻方向是秀长所在的泉纪方面,因此他也将全军的主力部署在阿波。具体布置如下:
  阿波木津城,守将东条关兵卫,负责防御抚养方向。
  阿波一宫城,守将“小备后”江村亲俊、谷忠澄。渭山城,守将吉田孙左卫门。以上两城负责防御阿波的中心地带——德岛平野。
  阿波富冈、海部等城,守将香宗我部亲泰,负责防御阿波东部海岸线。
  赞岐植田,守将长宗我部亲武。
  伊豫高尾,守将金子元宅。
  此外,岩仓、胁诸城也各有部队把守。以上总兵力据说有四万人。
  元亲则在处于四国交通要冲的白地城设置大本营,本队兵力八千人。
  元亲在从冈丰出阵之际,前往北谷的瑞应寺,参拜先父国亲,表达决一死战的决心。五月十九日,元亲本队从白地进抵阿波岩仓城。
  秀吉原先预定的进兵时间为六月三日,由于此时秀吉尚在和北陆的佐佐成政对峙,并不巧的于五月下旬在近江坂本病倒,这就使其亲临前线指挥变得不可能。秀吉此时似乎脑子还比较清楚,没有做出后来侵略朝鲜时于距离战场几百公里外的九州隔岸观战的闹剧来,下令将预定日期推迟至六月十六日。
  病愈之后,秀吉将本阵设在和泉的岸和田城,亲自充任此次作战的总指挥,而弟弟秀长则作为秀吉的代理人,担任了渡海部队的“前指”。当年六月十三日,秀吉的四国征讨以三个方向同时展开的向心攻击拉开了序幕:
  阿波方向上,十六日,秀长率领畿内部队三万人从堺登船,渡过濑户内海,到达淡路洲本;三好秀次率领的近江、丹波部队三万多人从播磨渡海,在淡路福良上陆,随后与秀长的部队合流,分乘八百多艘兵船,渡过鸣门海峡,在土佐泊登陆。
  赞岐方向上,十六日,宇喜多秀家率领备前、美作部队与从播磨出阵的蜂须贺、黑田等部,共计兵力二万三千人,渡过内海,在赞岐屋岛上陆。
  伊豫方向上,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吉川元长率毛利军三万多人在伊豫的新间附近登陆。
  以上三路,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将近十二万人,是长宗我部军兵力的两倍强,而且三路同时展开攻击,每一个方向上的兵力都对长宗我部军形成绝对优势,这立时使元亲陷入窘境之中。
  在东伊豫方向上,元亲所倚重的当地豪族金子元宅,将本城金子城交给弟弟元春守备,自己率领一部分人马进入高尾笼城。在离开金子城之前,元宅召集了部下,宣称了自己将坚守与元亲公的誓言,决意战死的决心。先前背叛了河野家的金子元宅,抱着以战死来洗脱先前的不名誉的觉悟,可以说高尾城一战也是展现伊豫武士志气的一战。
  六月末七月初,丸山城守将黑川广隆向毛利军投降。七月十四日,金子元春的金子城被攻陷,金子元宅的高尾城被毛利家三万大军所包围。十五日,攻城战开始。奉元亲之命,长宗我部军二百余骑赴援。——由此即可看出当时元亲的窘境:由于敌军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元亲在兵力上捉襟见肘,面对毛利家的大军,可以派出的援军竟然只有可怜的二百余人。但是由于金子元宅的奋战,战况仍然激烈之至。七月十七日,元宅自尽,一族郎等也全数殉难。
  就在元宅战死前后,毛利军先后攻陷了石川虎千代的高垰城、中川氏的灵山城、冈部氏的重茂城、龙冈氏的龙冈城,到七月中旬,伊豫北部濑户内海一带,基本上被毛利军占领了。
  在赞岐屋岛登陆的宇喜多、蜂须贺、黑田部,在攻陷了牟礼、高松、香西等城之后,进逼到植田城下。植田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