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马来西亚当局公布的消息,马来西亚中央政府与柔佛州地方政府,已经与源盛集团签署协议,把柔佛州的所有淡水资源出售给该集团,而该集团将按照马来西亚的平均水价向柔佛州供水。

正式合同签署之后,源盛集团将在二零二八年一月一日接管柔佛州的淡水厂。

这下,矛盾彻底激化了。

要知道,源盛集团是盛世平名下的淡水资源企业,专门从事淡水净化、废水处理、城市供水等。

马来西亚把柔佛州的淡水资源卖给源盛集团,等于不再向新加坡供水。

说得直接一点,因为协议中没有包括向新加坡供水的部分,所以新加坡今后只能从源盛集团买水。

定价权不在马来西亚手里,而是在源盛集团手里。

作为商业操作,源盛集团完全有理由以石油的价格出售淡水。

当然,这对柔佛州的居民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协议中明确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源盛集团都得以马来西亚各个州的平均价格,向柔佛州的居民、工厂、农业设施提供淡水,且每年都得重新定价。

此外,马来西亚当局还可以把从源盛集团获得的税收补贴给柔佛州。

消息公布后,新加坡当局立即发表抗议,宣称马来西亚破坏了与淡水供应协议,与源盛集团的协议不具备合法性。

至于是否合法,那就很难说了。

正要打官司,恐怕好几年都扯不清,而新加坡的近千万人,一天也离不开淡水,而新加坡自给能力只有需求的三分之一。

九月三日,美国总统麦克米伦宣布,派遣“斯坦尼斯”号与“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前往新加坡。

马来西亚没有示弱,马哈蒂尔当天就启程飞往北京。

只是,这个时候,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转向了新德里。

九月四日,中国代表团到达新德里,中印双边谈判将在九月五日进行第一次准备阶段会议。

一切顺利的话,正式谈判将在九月十日开始。

两件事情凑到一起,国际舆论界顿时热火朝天。

在这两起谈判中,中国与美国都有份,而且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两个大国件的斗争愈演愈烈。

既然是斗争,自然得有往来。

九月五日,在麦克米伦宣布派遣舰队前往新加坡之后,中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即由杨禹方指挥的航母战斗群进入布莱尔港。

这绝对是一次“政治行动”。

当时,陆战队刚刚疏通了深水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还没修复,舰队进驻布莱尔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最多只能锚泊,无法进行正常维护,而且中国舰队出海不到两个月,没有必要进行维护。

这么做,只是为了证明中国海军控制了布莱尔港,而且把布莱尔港当成了母港。

第二天,中国国防部公布消息,舰队将在九月十日开赴马六甲,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军事访问,并且将在访问期间与马来西亚海军举行联合搜救演习,随后还将在码头向公众开放展示两日。

毫无疑问,这下热闹了。

按照美国海军的安排,两艘航母将在九月十一日到达新加坡,而中国海军的两艘航母将提前一天到达马来西亚。

虽然在绝大部分人看来,中美海军不会交战,但是关于两支舰队的强弱,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

这两支舰队,到底谁更强大一些?

论载机数量,美国舰队有明显优势。即便在正常情况下,两艘超级航母也能搭载近一百五十架战斗机,而中国海军的两艘中型航母最多也就这个数量。在战时情况下,美军航母还能把载机量提高到九十架以上,最多能达到一百一十架,相当于中国海军中型航母在正常情况下的两倍。

只是,在舰载机的作战能力上,中国海军的优势较为明显。

J25的战斗力已经得到证明,在空战中多次击败F22I与F35C,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中型舰载战斗机。J15B也经受住了实战考验,虽然没有机会参与空战,但是对海与对地打击能力毋庸置疑,肯定在F/A18E/F之上。在至关重要的预警机方面,ZY1的性能不会比E2E差多少。

更重要的是,中国航母也有电磁弹射器,出动能力达到了美军航母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护航战舰方面,中国的巡洋舰成功拦截了来袭的弹道导弹,而且中国战舰在东海战争中就参与了防空作战。更重要的是,龙目海峡之战,证明了中国战舰具有很强的对海打击能力。相对而言,自从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海军就没有参与过大规模战争,战舰的作战能力没有得到过验证。

可以说,中国舰队的最大优势就是实战经验丰富。

中美舰队会在马六甲海峡里打起来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毕竟双方都没有这个意图,更没有发动战争的动机。把舰队派往东南亚,仅仅是一种政治行动。

当时,关键不在新德里,而是在新加坡。

中印双边谈判的结果早就确定了,只要中国不对藏南地区提出要求,印度就没有可能收回布莱尔港。

关键只是,中国是占领布莱尔港,还是从印度租借布莱尔港。

如果是前者,战争就不会结束,印度也不可能在领土遭到占领的情况下,与对方签署停战条约。

只有转化为合法的租借,才能让印度当局做出让步。

这下,问题出来了。

租借多久?

对中国海军来说,当然是越久越好,因为布莱尔港是中国舰队在印度洋的桥头堡,也是中国进军印度洋的跳板。按照腾耀辉提出的方案,布莱尔港将以地方舰队母港的标准进行重建。不出所料的话,谈判结束之后,腾耀辉会提出组建印度洋舰队,以便长期在印度洋部署一支威胁性力量。

如此一来,就得在布莱尔港花上大力气。

问题是,印度不可能做出全面让步,肯定会在租借时间上做文章。

以当时的情况,最短期限为二十年,最长期限为九十九年。只是,受相关国际条约与惯例的限制,印度绝对不会接受超过五十年的租借协议。原因很简单,只要中国控制布莱尔港超过五十年,就有权在该地区发起全民公投,由布莱尔港的居民决定是否回归印度,还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外交部早有准备。

在谈判中,肯定得首先提出最长期限,即租借九十九年,然后再做出让步,而底线就是四十九年。此外还得增加一条附加条款,即在四十九年的阻期到了之后,可以由双方商议是否延长阻期。

总而言之,就算中国不谋求把布莱尔港占为己有,也不会还给印度。

这时候,由腾耀辉代表军方参加谈判的作用显现了出来。作为“大海军主义者”,腾耀辉肯定不会做出让步。

可以说,印度在这个问题上别无选择,必须接受中国开出的条件。

谈判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锡亚琴冰川的资源开发问题。

虽然在这方面,中国做出了让步,即不支持巴基斯坦占领整个锡亚琴冰川,而是成立第三方维和部队,在印巴之间设置隔离区,但是在资源开发问题上,中国的态度很强硬,即必须得到印巴双方同意,任何单方面的资源开采行动,都将视为破坏停战协议,而中国有义务援助巴基斯坦。

显然,中国的立场很简单:阻止日本获得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中国能在新德里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中国掌握着局势的主动权,不管谈多久,都没有害处。

对印度来说,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谈判拖得越久,印度就越被动,从谈判桌上获得的好处就越少。要是拖上几年,中国与巴基斯坦把军事占领变成了既成事实,印度更加没有回旋余地,甚至得接受更加苛刻的停战条件。

更重要的是,只有签署了停战协议,印度才能从美国获得军事援助。

原因很简单,美国早就出台了相关法律,禁止向处于交战状态的非盟友国家出售军火与军事物资。

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自然在限制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新德里谈判进展得非常顺利。

到九月底,印度就在原则上答应了中国开出的条件,把布莱尔港出租四十九年,由中国与美国出兵控制锡亚琴冰川附近的军事隔离区,与巴基斯坦进行资源开采谈判,并且在停战谈判结束前,交换所有战俘。

相对而言,新加坡的谈判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第七十六章 新机会

第七十六章 新机会

十月初,牧浩洋又去了吉隆坡一趟,主要就是向马来西亚移交第一批J22M。

谈判进展非常不顺利,马来西亚加快了扩军速度,马哈蒂尔访问北京,就是希望中国尽快交付J22M战斗机与041型潜艇。因为涉及到艇员培训问题,所以潜艇最快要到十一月底才能交付。

马来西亚首先获得的,正是由中国空军的J22改造而来的二十四架J22M。

与潜艇一样,战斗机也需要合适的飞行员。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马来西亚在九月初就派遣五十名飞行员前往中国,接受J22M的初级训练。只是一个月根本不足以完全掌握这种先进战斗机,所以中国空军还将派遣教官前往马来西亚。

牧浩洋此行,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与一个多月前相比,马哈蒂尔更加客气了,甚至给了牧浩洋上将的待遇。

没什么好奇怪的,马来西亚空军对J22M赞不绝口,在交接仪式上,宣称这种战斗机使马来西亚成为了空中强国。

事实上,J22M与J22的简化版本。

处于保密考虑,很多关键设备都在出售前拆了下来,换上了外贸产品。比如J22的双模式相控阵雷达就换成了J10C上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航系统则换成了J11C的,数据链采用了西方标准。

从作战能力上讲,J22M远远比不上J22。

只是在宣传上,J22M绝对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战斗机。

有趣的是,马来西亚空军在接受了第一批J22M之后,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希望第二批战斗机达到J25的水准。

说得直接一点,马来西亚空军看中了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虽然这并不表明马来西亚打算发展舰载航空兵,毕竟马来西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打造航母战斗群,但是这足以表明,J25比J22M先进得多,特别是其出色的机动性能,给马来西亚空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也难怪,在九月份的演习中,马来西亚空军就接触过J25。

当时,马来西亚空军司令还应邀座上一架J25,从“黄河”号上弹射起飞,在空中翱翔了半个小时,再降落到“黄河”号上。大概是想出点风头,杨禹方让马来西亚空军司令穿上了抗荷服,然后让飞行员在演示的时候做了几个高过载机动,结果马来西亚空军司令从飞机上下来时,已经是头晕目眩了。

在随后的对抗演习中,马来西亚空军进一步了解了J25的出色性能。

模拟格斗空战中,两架J25在不到五分钟之内,“击落”了八架马来西亚战斗机,其中两架还是从美国引进的F/A18C。虽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马来西亚战斗机一直没能掌握主动权。

经历了这些事情,马来西亚空军肯定对J25更感兴趣。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中国肯定不会出售J25。一是J25暂时还在禁售名单中,连巴基斯坦都买不到。二是J25的产量本来就不大,海军没有库存。三是海军正在组建两支舰载航空兵,需要更多的舰载战斗机。

这也是牧浩洋前往吉隆坡的第二个原因。

按照黄峙博的吩咐,他必须说服马哈蒂尔,即中国空军的J22丝毫不比J25差,而且可以根据马来西亚的要求,对J22进行改进,提升部分性能,比如通过增强机体结构提高机动性。

当然,全新的J22M至少要到二零三零年之后才能交付。

如此一来,马来西亚要想在年内获得第二批J22M,仍然只能是现货,即由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改进而来。

牧浩洋的第三个任务,就是与马哈蒂尔商讨,在马来西亚建立潜艇基地。

因为不是盟国,而且马来西亚奉行不结盟政策,所以不能采用租借的方式,只能以联合的方式进行。

大致意思就是,在租借两艘041型潜艇给马来西亚之后,中国将帮助马来西亚建立一座潜艇基地,并因此获得基地的部分使用权。

显然,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向中国潜艇开放港口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潜艇基地的用途主要体现在战时,而马来西亚将引此受到牵连。

从外交上讲,如果马来西亚向中国开放潜艇基地,等于跟其他东盟国家、特别是涉及到南海争端的东盟国家作对。要知道,中国在马来西亚部署潜艇,除了前出印度洋,主要就是增强在南海的军事力量。

为此,不但要搞定马哈蒂尔,还必须说服马来西亚总理。

作为军事代表,牧浩洋没有资格去跟马来西亚总理商讨国家大事,而他的任务仍然是通过马哈蒂尔,向马来西亚当局传达中国军方的意见,并且通过马哈蒂尔向马来西亚总理施加压力。

牧浩洋在吉隆坡呆了三天,进展并不顺利。

其他都好说,关键就是潜艇基地。

回到北京的时候,牧浩洋有点头昏脑胀。不是问题没有解决,而是马来西亚总参谋长过于热情。三天里,他参加了八次宴会,而且每次都有马来西亚的军方代表作陪。大概是误解了中国的风俗,每次宴会上,那几个被马哈蒂尔专门挑选出来的军官,都要找牧浩洋喝个痛快。

必须承认,牧浩洋喝酒肯定厉害,只是双拳难敌四掌。

在车轮战的围攻下,他也难以招架。

为了表示热情,也为了照顾客人的习惯,马哈蒂尔还专门搞来了中国的名酒,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示出他对牧浩洋的尊重。

还好,牧浩洋很有自律性,从没喝醉过。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牧浩洋才去了总参谋部,向黄峙博汇报工作。

“听说,你昨天回来就回家睡觉了?”

“没办法,马哈蒂尔太热情了,找了几个特别能喝的来款待我。”牧浩洋只能苦笑,“上飞机的时候,我还有点找不着南北。”

“事情都解决了?”

“差不多吧,只有潜艇基地没有谈妥。”

“这不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会向总理汇报情况,让外交部去谈。这两天你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