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之绝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忍之绝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州刺史,姚恺不肯去。文宣帝气愤地责备他,他回答说:‘我先任大州的官职,只有功绩并
没有犯罪,现在却让我担任小州的官职,所以我不愿意去。’文宣帝就饶了他的死罪。”唐太
宗说:“卢祖尚虽然有失臣子的礼义,我杀了他也太过份,由此看来,我还不如文宣帝呢。”
马上命令追复卢祖尚荫庇子孙任官的权利。
唐太宗认识到了自已做事因怒不忍,过于急躁,连杀了两位臣子,悔恨之意溢于言表。
尽管他知错能敢,但毕竟有些事情是无法补救的。正是由于怒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古
今中外许多人都下功夫去研究制怒的办法。很多人发现制怒的唯一良方是忍。在一般的
情况下,人们应该抑制愤怒情绪的发作,以利自身健康,以利团结他人,以利相安和谐,以
利国家社会安定,以利事业发展。在极特殊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以怒为计,震慑敌人,激
怒敌人,以便战胜敌人。
!必须承受之轻———贵贱之忍
《郁离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随阳公子和郁商子谈论富贵说:“住在! 层的搂堂,有〃# 亩大的庭院,位于中央
就能够俯视市区。高门大户,亭台楼阁,飞梁画栋,窗格秀美。左右高屋密集,光彩闪动,
一派繁盛之景。车马直通到殿堂,有鸣驺引导登上台阶,高高坐在华丽的垫子上,犹如神
一般的尊贵无比。士卒列队,官吏成行,一个个都对你恭恭敬敬,连走步都有节奏顺序。
你只要有一声咳嗽,都如同神在发号施令。审理案件,决断诉讼,一言九鼎。说一句话就
能把侍者惊退,手指目及就能使被看的人畏缩不前,站立不安。千人并立,踮脚仰望你的
神色。你喜悦时,大家都感到犹如春天温暖的阳光;你发怒的时候,凛然如秋天的冰霸。
可以说你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这是怎样的尊贵,我想和先生一起去谋求这样的富贵。”
〃忍之绝学〃〃##
郁离子听罢,微微一笑说:“我知道孔子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富贵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
的,但是如果不是用道义去追求富贵,就不能处在这种富贵中,这种富贵又有什么意义?
我不愿意那样去做。”
富贵确实诱人,谁不想一生之中能够富甲天下,位尊人上呢?
古人的贵贱观是很分明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人的地位高低、贵贱有不同的
层次。在没有开设科举制度之前,门阀、士族和平民则分得更清楚。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观念。对于贵贱,古人认为第一人有贵贱等级之分,那就是说人有爵位俸禄叫作贵。而爵
位又分为五等。《孟子》里面说:“天子一等,公一等,侯一等,伯一等,子男也是一等。一共
五等。”这里宣扬的是封建等级观念。认为那些能称王的人,天下都归顺他,所以称谓虽然
不同,名义其实一样。在五等爵位之中,王这一爵位最高。有天爵的人,应该衡量评判天
下万物的轻重,所以古人说:“权出于天,这是很高贵的。”这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在人头脑
中的积淀。
第二贵贱有别,应该是由贵人做的事,由贵人占的位置,被下等人占有了,就是凶灾之
象。例如《易》中孚卦九爻说:“鸡登上了天,怎么能长久?”《本义》中解释说:“鸡本来不是
登天的动物,却想登天,这违背了事物的本性。相信的是不该信的东西,却不知道改变它,
当然要走向没落。地位极高却不知道事物是会变化的,即使一时好,也是凶兆。所以孔子
又根据卦象判断说:“这种不知道变化的事,怎么能长久不变!”《汉书》说:“地位超过能力,
很少能够善终。”
这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人的地位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他们还是从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来认识问题的,虽然有其片面的一面,但其中也确实存在着哲理。对此史书还
记载了有一次西汉的董仲舒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的话:“干体力活,应该背东西的人却坐
车,这将会招致外敌。坐车是君子的权利,背东西是小人的事情。是说下人占了君子的位
置却做的是小人的事情,祸患一定要降临了。”不少古人都对地位、等级看得很重要。
第三,古人也从贵贱的变化中,看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扬雄《解嘲文》中说:“人有的
时候,早上还大权在握,当着卿相,傍晚就失去权利成了匹夫。”身居公卿高位的人,腰缠万
贯,身穿紫衣,志得意满,气势很盛,等到祸来福去时,却坐牢流放,灾难跟着来临。例如秦
国的李斯,当他大权在握时,能假造诏书另立太子;到了坐牢将被处死时,却连牵着狗去追
野兔都不能了。又例如汉朝的周亚夫,富贵时皇帝坐车亲自慰问,犯罪时却坐牢死去。到
了宋朝蔡京,也是“得势时权力比皇帝还大,失势时被流放死在僻远的地方”。想想这些
人,确实曾经拥有很高的权力,位贵于人,但是一旦危险降临,连平民百姓也不如。
贵与贱常两相对,也就是贵和贱经常是对立相随的,互相转化,没有定规。比如傅说
由筑墙的人变为宰相,商鞅由宰相变为逃犯。所以《易》谦卦说:“鬼神危害盈满的而保佑
不足的,人也是厌恶盈满的而喜欢谦逊的。”故此《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接近深渊,
像踩在薄冰上。”用来劝戒掌握大权的皇公贵族,应该多警戒慎重,不要忘了这种警戒。
《劝忍百箴》中说:“人生贵贱,各有赋分;君子处之,遁世无闷。龙陷泥沙,花落粪溷;
得时则达,失时则困。步陡甘受征羌席地之遇,宗悫岂较乡豪粗食之羞。买臣负薪而不
耻。王猛鬻畚而无求。苟充诎出陨获,数子奚望于公侯。噫,不可忍欤!”
!〃〃#!忍之绝学!
这段话意思是说:人生的富贵贫贱,各有自己的本性;君子在这种境遇中,避世却不烦
闷。龙会陷在泥沙,花可能落在粪坑;获得时机则能腾达,失去时机即陷困顿这是常理。
步陡自顾接受征羌给他站在地上席位这样的待遇,宗悫哪会计较乡间豪绅给他粗粝食物
吃的羞辱。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感到羞愧,王猛卖畚箕为职业,却不追求名位。如要人
在富贵时不骄横,在贫贱时不颓丧,步陡、宗悫等人何当有仰慕公侯的心思呢?唉,怎么能
不忍呢!
古人认识到有贵就有贱,这是相对而生的。人处于不发达的境地,自然就会被别人看
轻,无论是谈话还是办事,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也许还会让你受尽侮辱。这里举了
几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身处微卑之时,应该怎么做才是忍贱。别人轻视你,看不起你,
你自己更自轻自贱。有时对于一时不公的时候,忍气吞声不去计较,不是自轻自贱,正是
能够忍贱求生存、求发展的最佳方式。
上文中所谈到的朱买臣的故事,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汉时的朱买臣,字翁子,吴地
人。他家里很穷,靠砍柴卖柴来维持生活。他曾经背着柴读书,一面走一面背书,妻子认
为很羞愧,要求离开他,朱买臣更加自若地吟诵起来。后来严助向皇帝推荐朱买臣。他被
召见,谈论《春秋》、《楚辞》,汉武帝十分高兴,提拔他当了中大夫,同严助一起担任侍中。
后来又提拔朱买臣为会稽太守。对于丈夫的贫贱地位,朱买臣的妻子,无法忍受,闹着要
离婚。对于一个封建时代的男子汉而言,实在是莫大的耻辱。但朱买臣却不以为然,能忍
受地位的贫贱,奋发向上。
还有三国时的步陡,字子山,淮阴人。汉代末年逃难到江东,单身一人,十分贫困。他
和广陵的卫旌年岁相同,两人很友好,都靠种瓜为生。当时会稽有个焦征羌,是县里的大
族。步陡和卫旌在他的地盘上寄食,怕被欺负,就一起抱着瓜去献给焦征羌,等了很久才
被接见,焦征羌自已大吃美味佳肴,却在地上放了一张席子,让步陡、卫旌坐在窗口外,用
小盘子吃饭,吃的也只是一些蔬菜而已。卫旌吃不下,步陡却饱饱地吃了一顿。卫旌对步
陡说:“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待遇?”步陡说:“我们贫困卑下,主人用贫贱来对待我们,是应
该的,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呢?”后来步陡在吴国当官,当过中郎将,又被拜为丞相。当自己
处于很低微地位的时候,步陡能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不去过问、计较这种事情,是因为
他胸有大志,有所作为。忍得一时气,才能锻炼培养自己的品行。
晋代的王猛,字景略,北海人。年少时家里贫困,以卖畚箕为职业。有一次他在洛阳
卖畚箕,有一个人出高价买他的畚,对他讲:“我家里离这儿不远,你跟我去取钱吧。”王猛
因为他出的价钱很高就跟着他去了,走着也不觉得很远,不知怎么忽然到了深山里,看见
一位老者白发白胡须,靠矮凳坐着,并给了他!〃 倍的价钱,然后派人送他走了。他出山
后,环顾四周,发现原来是嵩山。王猛相貌堂堂,不屑于理会小事,人们都轻视他,王猛仍
悠然自得。王猛隐居华阴,听说桓温进了关,就穿着破衣服去拜见桓温,一边捉着身上的
虱子一边谈当时的大事,好像旁边没有人的样子,桓温认为他不同寻常,十分高兴地和他
交谈,封他为祭酒,他却推辞不做。升平元年,前秦尚书吕婆楼向秦王苻坚引荐他。苻坚
与他一见如故,与他谈论当时大事。苻坚十分高兴,自己说是刘备遇上孔明。于是王猛当
了中书侍郎,后来又做了尚书左丞。人不可能总是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尤其是那些真正
!忍之绝学!!〃〃#
有才干的人。他们能够忍受一时的地位低下,也才能日后获得高位。
像这样能够不惧怕地位低下,不惧怕别人的轻视,能够以自己做人的原则约束自己,
不断上进,奋发进取的,还有一位,他就是南未的宗悫。宗悫字元干,南阳人,讲义气,武艺
高,却不被乡邻知道。同乡人庾业家财富有,和人吃饭,桌前总是摆着长达一丈远的食物,
但给宗悫却摆上粗茶淡饭,并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他能吃粗粝的食物。”宗悫吃得饱饱
的才回去。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刺史,庾业是他的长史,宗悫对庾业很好,不因为从前的事
而恨他。后来宗悫又当了振武将军。
所以人处于贫贱的地位时,眼中不看重权势、富贵,而是安于贫贱,自我修养到家,培
养高尚的品质,以后一旦时机成熟的时候,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他会牢记贫贱时的
感受,能忍贫寒,则能够珍视权位。知道怎么去运用权位。同样一个人处于富贵高位的时
候,不忘记曾经受过的贫困,不忘记贫困时所交的朋友,一旦有变,失去权势、地位,他也不
会怨天尤人,这是能忍富贵。只有这佯穷困不易其节,低鄙不附权贵,富贵不失其廉洁,才
能由卑及尊,由贫及富,处之泰然。
!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之忍
祸福之间,有时候是很难预料的。
东汉初年,据记载辽东一带的猪都是黑毛猪,当地人也都习以为常,忽然有一天一个
商人家中的老母猪生了一窝毛色纯白的小猪,大家都争相来观看,附近一带的人都认为这
一定是一种特异的品种,于是就有人给这个商人出主意说:“如此干净纯白色的小猪,天下
一定少见,你应该把它们送到洛阳,去献给皇帝,皇帝肯定会重重地赏你。”又有人走来给
他出主意说:“还不如把这群小白猪拉到燕京市场上去,肯定能卖个大价钱,物以稀为贵,
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就后悔都来不及了。”辽东商人听了,果然动了心。经过一番盘算,觉得
还是把猪运到燕京市场去卖个大价钱比较合算。于是他把白毛小猪装上车,向燕市进发
了。
经过! 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等走到燕京时他的小猪也基本上都长大了,他喜不自胜,
这一回真不知道要发多大一笔财呀!这一天,当他把白毛猪运到市场的时候,简直给吓呆
了,原来燕京市场中到处卖的猪都是白色的,白毛猪在这里不足为奇不说,价钱还不如辽
东的黑猪。辽东商人眼看着猪卖不出去,空欢喜一场,心中十分懊悔,心想还不如献给皇
帝或是在当地卖了,也总比现在这样强啊。胡思乱想了一阵以后,他灵机一动:既然辽东
没有白毛猪,这里白毛猪的价格也不贵,我为什么不从燕京贩几十头白毛猪回辽东?那样
才是真正的物以稀为贵,肯定能赚一笔。于是他就从燕京贩了几十头白毛猪回辽东,很快
就卖出去了。接着他又贩黑毛猪去燕京,也是大赚了一笔。
世界之上大抵是福祸参半,关键在于:
一是你怎么去看待福与祸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福祸标准,在你的承受能力上你
认为是祸的,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根本无足轻重。在你看来是福从天降,意外之
喜,在他人眼中不过是你少见多怪而已。唐代的魏元忠看到猿看火,狗叫人的名字,老鼠
站起米,都不把这些当成怪异的事,这就是“见怪不怪。”所以祸与福标准的不同,是个很重
〃##〃忍之绝学〃
要的问题。有人把做事偷赖耍滑,占别人便宜看作是福,把获得意外之财,看成是福,把不
劳而获看成是福,这样的福是维持不了多久的,而且还会很快地将其后隐藏的祸引发出
来。
二是一旦灾祸降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一个有修养的人遇到灾祸不惧怕,镇定
自若,遇到好事也不欣喜若狂,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处理自己所面临的祸事
与幸运。而一般的人则遇到灾祸怨天尤人,恐惧不堪,不知如何处置,被灾祸所困扰,这是
不能忍受灾祸的表现。这样只能让你自我感觉灾祸比实际上面临的困境问题更加严重罢
了。
三是应该知道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老子》中曾经说:“祸害总是有幸福包含在其中的,福气也总是有灾祸潜藏在其背后。”意
思是说人们如果遇到灾祸而能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就足以让灾祸成为过去而让幸福隆
监;如果人们在幸福之中骄奢淫逸,那么幸福就会离去而灾祸临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