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天之下-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王也老了。”赵诚深深地看了铁穆一眼,“让你地儿子来吧,你也该享享清福了。”
    “那小子岂能担当此重任!”铁穆话语中有些火气。
    “呵呵。”赵诚道,“铁王此话怕有些言不由衷吧?难不成你们父子之间有深仇大恨?”
    铁义是被铁穆从朔方军赶走的,那时铁义年轻气盛,总对父亲严格约束自己地行为感到不满。赵诚将铁义调到安东军,然后又南调到秦宋前线驻扎,这些年早就磨掉了锐气。
    “人是会变的。”赵诚道,“铁义虽未明言,朕却知他心意,早就后悔莫及。依朕看,铁王怕是需要铁义当面认错吧?”
    铁穆低头没有回话,赵诚知他这是用沉默表示认可,说道:“朕会命他当着朔方军将士地面,向你认错。边防总需要可用之人驻守,总是新人换旧人,铁王可不要因一己之私而误了国事,你看可好?”
    “陛下钦命,臣当然会遵从。”铁穆道,“臣驻守阿勒坛山内外多年,不瞒陛下,臣早就盼望能在陛下身边听令,但承蒙陛下隆恩信任,臣不敢贪图安逸,坏了风气。可是这真要离开了,心中……心中总觉得像是丢了什么似的。”
    赵诚见铁穆情绪低落,心中极为感动,开导道:“你看,铁义已经做了两子一女的父亲,铁王身为祖父,却未能看见过自己地孙辈。你回到了洛阳,既可入枢密院参与军国大事,又可安享天伦之乐,闲时你我君臣可以相偕四处走动走动,何乐而不为?”
    铁穆闻言,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也老了。人一
    仅身上的肌肤会起皱褶,内心也会失去热情,变得:念。
    君臣二人翻越阿勒坛山,指点着如画江山,然后来到此山的北坡,那里是赵诚曾经居住十余年的地方。眼前的景象虽然与以往并无太大的不同,只是早已经物是人非,那独臂的结义兄弟已经病故,也带走了赵诚所有地牵挂。
    这里倒是多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商队,在此收购皮毛与马匹,然后贩回中原,牟取暴利。朔方军也在此地开垦出足够养活大军的农田,满足大军口粮的需要,有着塞外江南之称。这里虽地广人稀,但都督府五脏俱全,不仅有文官分管民政与后勤,又有直属中书省的屯田司、农田司、群牧司分管各类民政,再加上有老兵就地娶妻生子,也逐渐地改变了这里的人口结构。
    当然也有不少来自中原的有冒险精神地人,因为诱人的条件来此地创业,共同经营着这广袤的山林、土地与草原。每一个神话般的财富故事,也都吸引着更多地人来此冒险。一个个以军事驻点为基础的城镇,在这片土地上出现雏形。
    因为强大军队的存在,让这里成为安居乐业之地,而农牧商的展反过来也让军队得以生存。无利不起早,朝廷也因此将这里视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朔方军,在丝绸之路的北道、中道及南道各战略要点均布下军事重镇,并且花大力气经营诸地,将各族人口编户造册,安排官吏管辖,施行汉法或蕃汉兼顾。
    副都督丁全将山下所有的将士集合起来,用一场胜大的仪式,迎接皇帝的到来。雄姿英地将士们骑在强健的战马上,挺胸收腹,接受皇帝的检阅。忠诚的将士们随时等待着他的召唤,愿为他杀向任何对手,而此时此地,帝国却没有对手。
    此地地农牧民们,纷纷献上当地的特产,跪在地上向赵诚表示臣服。王驾临,宣告着帝国地强大与骄傲。
    赵诚心潮澎湃。
    “朕曾誓要带十万精兵来此,不料却从未实现过。”赵诚感叹道。
    “我军驻扎在此,何需十万?”丁全道,“您的将士以一抵十,普天之下,谁敢不服?”
    “好志气!”赵诚自豪地说道,“我大秦男儿自当有小看外邦地豪气,快义恩仇,勇敢善战,赢得生前身后功名。”
    “陛下雄才大略,再过二十年,怕只有盛唐时的国势才可堪相比。”曹纲插言道。
    “国家疆域地广大,并不算得了什么。譬如这阿勒坛山下,若是将来有一天,能让这里百姓皆自觉服从朝廷的法令与调遣,以身为我大秦国的子民而骄傲,同仇敌忾,一致对外,那才真正称得上是江山永固。”赵诚道,“所以如今这个局面,诸位莫要自满。倘若此地有人考中了进士,那么就可以说大功告成了。惧于武力的臣服,并不算真的臣服。”
    “是!”众人点头道。
    赵诚在众人的陪同下,巡视着自己帝国的边疆,直到这一年的年末,他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洛阳。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赵诚却敢离开洛阳,将政务抛给自己的宰相们处理。
    这一年,铁义奉命北上,接替其父铁穆之职,而铁穆则入枢密院,参赞军国大事。这对父子之间,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怒目。
    这一年,撤销西凉军,将其防御区域划归安西军,设高昌(西州)、庭州、安西(龟兹)、疏勒、于阗五镇。安西军与陕西军开始互相换防,安东军与北平军换防,直到第二年末才相继交接完毕。
    这一年,安北军宋平因病重上表请辞,言辞恳切,赵诚将其急召回洛阳,以夏冠英接替其职,又遍求名医诊治,只是宋平身体大不如以前。赵诚只得给宋平加太子太保衔,令其安心休养。
    这一年,襄汉经略使史天泽再一次大败宋军,在襄阳牢牢地站稳了脚跟。此前,李等在唐、邓、申、裕、嵩、汝、蔡、息、毫、颍等州屯田,亦耕亦守,屯田积谷,利则出战,掌握了对宋的主动权。
    这一年,吐蕃僧人萨班在给众弟子的信中说:“皇帝旨曰,若能唯命是听,则汝等地方及各部之部众原有之官吏俱可委任官职……朝廷将派都督元帅与安抚大使,清查户口,编造清册,征收赋税。”
    泰安十六年秋,赵诚命在吐蕃逻些城设大都督府,任命罗志为吐蕃大都督,负责军事,又以汪显臣为安抚大使,管理民政,从而确立了依靠萨迦派僧人对吐蕃进行控制的策略。
    泰安十七年夏,部分吐蕃人反,赵诚命甘肃、陕西、陇右等地的军队,剿灭叛乱,另一方面继续利用萨迦派僧人对吐蕃各派上层进行劝降。
    泰安十八年八月,以卫慕为总帅,率汉、党项、回回、吐蕃、女真等军,号称三十万,入大散关,抵武休关,占领兴元府。又从金牛道进攻四川内郡,至阳平关时遇宋军激烈抵抗,方才稍遇挫折。新任陕西军元帅西壁辉击溃宋军增援大安之兵后,提兵与卫慕合于阳平关,经过十余日的激战,终于打开了深入腹地的大门。
    九月,卫慕自汉中取大安,十月,先锋汪忠臣自阴平郡绕出剑阁以西,直捣成都,卫慕本人则出利州、剑门,约日会师成都。
    攻蜀的秦军收不住脚步,除汪忠臣部在文州、摩天岭相继受阻外,大军四处抄掠,直到赵诚勒令大军止步,卫慕等人才停了下来。卫慕奏称:成都承平日久,我军入城之际,官吏晏然,居民纵观,以为宋兵至也。宋廷紧急调兵增援四川,并以余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秦军不久退回,留下一个残破不堪的蜀地。
    同年,卫慕遣使自阿坝草原沿大渡河西岸南下,分路招降牧区部族,广结青羌五姓土司,入大理北部白蛮地界,深入金沙江流域,了解沿途山川、河流、地形与部族形势。大理国主段氏拒绝请降,整军备战。
    大秦皇帝赵诚和他们部下们的战略布局已经日见雏形,灭亡宋国的战争已经箭在弦上。
    ~~~~~~~~~~~~~~~~~~~~~~
    注:【金牛道】又称石牛道,为古时秦、蜀间重要通道。起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越七盘岭入四川,经广元趋剑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Paoshu8。。,章节更多,支持泡 书 吧!)
第一百章 江山如画㈢

           安二十一年,阳春三月。({泡 书 吧}专业提供电子书下载paoshu8。)
    洛河畔,游人如织。这时的光景,正是洛阳人结伴出行踏青的好时候,花团锦簇之中流传着文字风流,彰显着国家正在走向强盛。
    洛阳城有洛阳的骄傲,这不仅是因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山川形胜甲于天下,因而十三次为都城,更因为它总是人文会聚英才辈出。洛水源于陕西太华、少华,在崤山、熊耳山之间广纳百川,不断充实,呈羽毛状向前延展,在洛阳平原腹地左携涧水、昌水,右带伊水,自西而东穿城而过,东出平原,北入黄河。与有龙虎之势的燕京相比,它多了一份水的妖娆,与四平之地汴梁相比,它有山峦的奇伟。
    文章风流,不仅河图洛书出于此地,就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汉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兄弟则开创一派学问大家。即使是佛学,白马寺用它的钟声证明洛阳的骄傲。
    文明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
    洛阳人以爱牡丹而闻名于世,牡丹雍容华贵,花中之王,名园最盛时曾不下千座之多。但花开总有花落之时,数百年间地战火,让洛阳颜面扫地,如今的洛阳虽然仍未完全恢复盛时之景,但是大秦帝国又一次将洛阳作为它的都城,让洛阳又焕了青春。
    司马光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自皇帝赵诚将洛阳定为都城所在,已逾八年,这些年来洛阳人口激增,达官贵人竞相在洛河沿岸置地修园。真定史氏是始作俑,史秉直举族迁到洛阳,买地修园,保州张柔、济南张荣二人也有样学样,告老还京的铁穆与宋平二人虽然穷了点,但也有财力建造属于自己的园子。而迁居洛阳地豪商们,也竞相修建私家园林远方来的蕃商,则难以想像这座令他们崇拜的城市不久前曾破败无比。朝政的清明,军事的强大,国力飞快的增长,洛阳早已经恢复了元气,又一次焕出帝都的繁华与骄傲来。人工园林如此,而洛阳的山水本就有过人之处,文人们口中有津津乐道的“洛阳八景”。
    大秦国上将军、襄汉经略使史天泽,身着紫衣公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数十从人缓缓行走在洛河边,看上去相当招摇。
    洛河两岸,莺鸣烟柳,燕剪碧浪,桃李夹岸,杨柳成荫,一条长桥横卧波上,那是天津桥。史天泽之父史秉直在病世那一年,出巨资重修天津桥,从而让“天津晓月”之景重现,也方便了两岸的居民。史天泽远远地打量着看着那一虹天津桥,在心中呤着《洛神赋》。
    来来往地游客中。有应举地士子。骑马地洛阳少年。步行地小户人家。坐马车地妇人。总少了跟在主人身后低眉顺眼地高丽奴。这当中。也夹杂着不少蕃商。他们要么是从陆路而来。要么就是坐海船从山东登陆而来。带来海外地珍宝。也带走秦国地财货。
    史天泽也有自己地骄傲。因为史天泽个人地勇武与战功自不必说。上不疑下不猜。人们常把他与郭子仪、曹彬相比。难得地是他还很有文采。行军打仗之间也有乐府散曲行于世间。年四十愤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人们常说他早晚要入朝拜相。
    但史天泽并不会因此而喜形于色。他向来谨言慎行。大概是因为读史。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地见解。以马革裹尸归葬为夙愿。所以史氏一门身家显赫。满门昌盛。
    数年未回洛阳。眼前地繁华景象与美丽景致令他十分兴奋。这宣告着国家地强盛。这要因为这个国家有一个英明地皇帝。想到了皇帝赵诚。史天泽此时地脸上洋溢着骄傲。身为秦国人地骄傲。
    “史天泽。过来!”有人远远地呼道。
    史天泽大吃一惊。举国上下。敢直呼其名地恐怕没有。连忙回头望去。见一片桃林掩映当中地一个亭子里。坐着几个老。冲着他招手示意。正是晋国公宋平、蔡国公张柔、齐国公张荣三人。
    史天泽不敢怠慢,慌忙跳下坐骑,拾阶而上,一躬到底:“史某见过三位国公!”
    “史经略使真是威风啊!”张荣打趣道。
    “就是啊,远远地张某就看得见高头大马。”张柔对着史天泽品头论足,又见史天泽的坐骑极为神骏,“这马好像很不错,不如赏给在下?”
    史天泽脸上微红,在这几位面前他毫无摆官架的资格,但论年纪,史天泽未到五十,这三位均是他的兄长,尤其是张荣只比他的父亲小两岁。
    “这是陛下御赐,史某不敢相赠。
    若是蔡国公有意,不如去史某家中一趟,史某家中的马匹,任凭国公挑选。”史天泽道。
    “史兄弟远道而来,相请不如偶遇,陪我等老家伙赏花饮酒,可好?”宋平道,宋平回洛阳已经好几年,只是身体不好,他与张柔、张荣二人一样都是顶着国公的爵位,安度晚年,常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
    “还是晋国公客气!”史天泽借机损了二张一把。
    “嘿,给你脸,你还摆谱了?”张荣口中笑骂道,却将史天泽让进了亭内,吩咐下人们多加了副杯箸。
    “几位国公,今日怎有暇在此饮酒,真是逍遥自在,史某真是羡慕啊。”史天泽道。
    “要不,咱们二人换换,我这个国公让给你,我去襄阳?”张柔故意说道。
    “蔡国公老当益壮,老将出马,一个顶百,史某怎敢与您相较?”史天泽连忙道,“只是皇命在身,史某不敢有劳国公。”
    “虚伪,真是虚伪!”宋平在一边道。
    “就是、就是!”二张附和道。
    史天泽无奈地双手一摊
    是陛下有令,史某愿在三位麾下为小卒。”
    张荣摆了摆手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只配在这里饮酒,廉颇老矣。江山代有新人出,人要有自知之明,我等若是还霸占着位子,那要讨人嫌地。不过,我等老家伙要是领军,早就抓到了宋国皇帝。”
    张荣免不了自夸了一番,宋平说他能领五十万,张柔则说他能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