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证指南医案-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四八)因积劳。久嗽见血。是在内损伤。先圣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温非热药。乃温养之称。甘补 
药者。气温煦。味甘甜也。今医见血投凉。见嗽治肺最多。予见此治法。胃口立即败坏者不少。 
归脾去木香黄 加杞子。 
杜(二八)积劳思虑。内损失血。久病秋季再发。乃夏暑气泄。劳则气愈泄不收。络空动沸。此与阴虚 
有别。色脉胃减。凉降非法。人参建中汤。 
庞 血大去。则络脉皆空。其伤损已非一腑一脏之间矣。秋分寒露。天气令降。身中气反升越。 
明明里不肯收摄。虚象何疑。今诊脉弱濡涩。肢节微冷。气伤上逆。若烟雾迷离。熏灼喉底。故 
作呛逆。大旨以上焦宜降宜通。下焦宜封宜固。得安谷崇土。再商后法。 
人参 炒黑杞子 炒黑牛膝 茯神 生苡仁 炒山药 
又 血止。纳谷甚少。不饥泄泻。此脾胃大困。阴火上触。面赤忽嘈。先理中宫。必得加餐为主。大 
忌寒凉治嗽。再伐脾胃生气。 
人参 茯神 新会皮 山药 炙草 炒白芍 
又 脉右濡。左未敛。 
人参 茯神 熟术 广皮 南枣 
又 左脉静而虚。右如数。初进谷食。宜培中宫。霜降后五日。以丸剂摄下。 
人参 茯神 熟术 广皮 南枣 炒白芍 炙草 
陈 脉如数。痰嗽失血。百日来反复不已。每咳呕而汗出。此属气伤失统。络血上泛。凡寒凉止 
血理嗽。不但败胃妨食。决无一效。从仲景元气受损。当进甘药。冀胃土日旺。柔金自宁。 
黄 生白芍 五味 炙草 南枣 饴糖 
某 劳伤嗽血。 
生黄 皮(三钱) 茯苓(三钱) 炙黑甘草(五分) 黄精(三钱) 南枣(三钱) 
钱(四一)形神积劳。气泄失血。食减喘促。由气分阳分之伤。非酒色成劳之比。黄 建中汤去姜桂。 
陆 脉细形瘦。血后久咳不已。复加喘促。缘内损不肯充复。所投药饵。肺药理嗽居多。当此天 
令收肃。根蒂力怯。无以摄纳。阴乏恋阳。多升少降。静坐勉可支撑。身动勃勃气泛。所纳食物。 
仅得其悍气。未能充养精神矣。是本身精气暗损为病。非草木攻涤可却。山林寂静。兼用元 
功。经年按法。使阴阳渐交。而生生自振。徒求诸医药。恐未必有当。建中汤去姜加茯苓。 
董(三六)此内损症。久嗽不已。大便不实。夏三月。大气主泄。血吐后。肌肉麻木。骨痿酸疼。阳明脉络 
不用。治当益气。大忌肺药清润寒凉。 
黄 炙草 苡仁 白芨 南枣 米糖 
李(三一)饮酒少谷。中气先虚。酒力温散助热。络血随热气以上沸。血止之后。顿然食减脘痞。显是 
中气已困败。静坐稍舒。烦言咳急。当以调中为急。若见血见咳。即投寒凉。清阳愈伤。日就败 
坏矣。虽酒客忌甘。然救其苦寒药伤。勿拘此例。戊己去术加南枣。 
王(二八)脉 。形劳失血。小建中加玉竹。 
顾(二八)劳心。神耗营损。上下见血。经年日衰。今勉纳谷不饥。中焦因不至运。滋阴清肺。更令伤中。 
无却病好药。欲冀其安。须山居静养。寒暑无害。方得坚固。异功散。 
钱(二七)形瘦脉左数。是阴分精夺。自述谈笑或多。或胃中饥虚。必冲气咳逆。前年已失血盈碗。此 
下损精血。有形难复。以略精饮食。气返不趋。急以甘药益胃。中流砥柱。病至中不可缓矣。 
人参 茯神 炙草 山药 
许(四八)劳倦伤阳。形寒。失血咳逆。中年不比少壮火亢之嗽血。黄 建中汤。 
徐(二九)奔走五日。即是劳力动伤阳气。血从右起。夜有冷汗。乃阳络空隙而泄越矣。凡治吐血之 
初。多投凉血降气。以冀其止。孰知阳愈渗泄。益增病剧屡矣。 
黄精 黄 炙草 苡仁 茯神 
汪 肝风鸱张。胃气必虚。酒客不喜柔腻。肌柔色嫩。质体气弱。清明春木大旺。理必犯土。急宜 
培养中宫。中有砥柱。风阳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 
人参 炒黄 炒山药 茯苓 炒白芍 炙草 
朱(二二)秋暑失血。初春再发。诊脉右大。颇能纳食。金匮云。男子脉大为劳。极虚者亦为劳。要之大 
者之劳。是烦劳伤气。脉虚之劳。为情欲致损。大旨要病根驱尽。安静一年可愈。 
生黄 北沙参 苡仁 炙草 白芨 南枣 
某 劳力烦心失血。早食则运。暮食饱胀。疏补调中方。 
人参 茯苓 炙草 生谷芽 广皮 白芍 
冯(四五)脉弦劲。按之空豁。久嗽先有泻血。大便不实。近又嗽血。是积劳久损。阴阳两亏。今食不欲 
餐。先宜甘温益气。但贫窘患此。参苓未能常继。斯为难调。 
人参 黄 茯苓 炙草 苡仁 白芨 
许(四四)频频伤风。卫阳已疏。而劳怒亦令阳伤。此失血症。当独理阳明。胃壮则肝犯自少。脉右空 
大可证。若三阴之热蒸。脉必参于左部。(胃阳虚卫疏) 
人参(一钱) 黄 (三钱) 炙草(五分) 煨姜(一钱) 南枣(二钱) 
又 甘温益胃。血止五日。食腥嗔怒。血咳复来。不独卫阳疏豁。络脉空动若谷。岂沉寒堵塞。冀 
获片时之效。倘胃口拒纳。无法可投。按脉微涩。议治心营肺卫。 
人参 黄 炙草 南枣 白芨 茯神 枣仁 
汤(二三)脉细促。右空大。爪甲灰枯。久嗽入春夏见红。食减身痛。形容日瘁。是内损难复。与养营法。(营虚) 
人参 炒白芍 归身 炙草 桂枝木 广皮 煨姜 南枣 
丁(二七)夏季痰嗽。入冬失血。自述昼卧安逸。微寒热不来。则知二气已损伤。身动操持。皆与病相 
背。脉大无神。面无膏泽。劳怯不复元大着。温养甘补。使寝食两安。若以痰嗽为热。日饵滋阴润肺。胃伤变症。调之 
无益。归 异功散。 
陈(二八)失血。前后心痛。 归建中去姜。 
某 形瘦色枯。脉濡寒热。失血心悸。是营伤。归 建中去姜。 
某 脉芤。汗出。失血背痛。此为络虚。 
人参 炒归身 炒白芍 炙草 枣仁 茯神 
某(氏)失血半年。心悸忡胁下动。络脉空隙。营液损伤。议甘缓辛补。 
枸杞 柏子仁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 
又 生地 阿胶 小麦 广三七 乌贼骨 菟丝子 茯神 扁豆 夜服三钱。 
徐(四九)馆课之劳。心脾营伤。食酸助木。中土更亏。春阳主升。血乃大吐。况茹素既久。当培土。营阴 
损极。热自内炽。非实火也。归脾汤去参。 
陈(二三)先患失血。复遭惊骇。平素有遗泄。独处呓语。是有形精血。无形神气交伤。漫言治痰治血。 
真粗工卑陋矣。补精宜填。安神宜静。然无形真气为要。与心脾二经主治。 
人参(一钱半) 当归(一钱半) 茯神(三钱) 枣仁(三钱) 远志(七分) 炙草(三分) 
桂圆(二钱) 龙齿(二钱) 金箔(五张冲入) 
宓 遇节血症反复。脉弱废食。胁痛胃 。无治咳止血之理。扶得胃口受纳。可商调理。 
人参 炙黄 当归炭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肉 
又 归脾去木香远志加枸杞子。 
关(三二)思郁伤于心脾。二脏主乎营血。营出中焦。脏阴受损。阴虚生热。熏蒸络脉。致血不宁静。食 
少痰多。色泽少华。皆虚象也。不宜久进凉润嗽药。当以钱氏异功散。间进归脾汤减木香。 
马(六七)上秋下血。今年涌血。饮橘饼汤甘辛。心中如针刺。营枯液耗。不受辛药。但以甘药柔剂。与 
心脾有益。 
人参 黄精 茯神 柏子仁 炙草 南枣 
某 老弱虚咳。失血。 
生黄 皮 归身 煨姜 大枣 
冯 诊脉左手平和。尺中微动。右手三部。关前动数。尺脉带数。夜卧不寐。咳呛有血。昼日咳呛 
无血。但行走微微喘促。夫阴阳互为枢纽。隆冬天气藏纳。缘烦心劳神。五志皆动。阳不潜伏。 
当欲寐之时。气机下潜。触其阳气之升。冲脉升动。络中之血。未得宁静。随咳呛溢于上窍。至 
于步趋言谈。亦助其动搏气火。此咳呛喘息失血。同是一原之恙。当静以制动。投药益水生 
金。以制君相之火。然食味宜远辛辣热燥。凡上实者必下虚。薄味清肃上焦。正谓安下。令其 
藏纳也。愚见约方。参末俟裁(劳心过度阳升) 
生扁豆(一两勿碎) 麦冬(二钱) 川斛(一钱半) 上阿胶(二钱) 小根生地(二钱) 真北沙参(一钱半) 
又 诊脉同前述。心中怯冷。交四更咽中干。咳呛连声。必血已盈口。论心营肺卫。皆在上焦。更 
拟敛心液滋肺津一法。 
炒枣仁(五钱勿研) 鲜生地(三钱) 天冬(一钱) 炒麦冬(一钱) 茯神(一钱半) 黑牛膝(一钱半) 茜 
草(一钱) 参三七(一钱磨冲) 
又 熟地(四钱) 生地(二钱) 天冬(一钱) 麦冬(一钱) 北沙参(三钱) 茯神(一钱) 
卧时服天王补心丹。 
查(二十)舌辣。失血易饥。(心营热) 
生地 玄参 连翘心 竹叶心 丹参 郁金汁 
陈 血止。脉两寸未和。仍议心营肺卫方。 
生地 生扁豆 麦冬 北沙参 丹参 茯苓 
陈 夜热。邪迫血妄行。议清营热。 
犀角 鲜生地 丹皮 白芍 
邵 营热失血。 
生地 竹叶心 玄参 丹参 川斛 茯神 
王(二十)脉右大。失血知饥。胃阳上逆。咽干喉痒。(胃阴虚) 
生地 扁豆 玄参 麦冬 川斛 新荷叶汁 
某(四九)脉右涩。初气冲失血。咳逆。能食。无味。血来潮涌。乃阳明胃络空虚。血随阳升而然。法当填 
中为要着。莫见血治咳。而用肺药。斯症可图。正在此欤。 
大淡菜(一两) 生扁豆(五钱) 麦冬(三钱) 川斛(三钱) 茯神(三钱) 牛膝炭(一钱半) 
陶(十六)色黄。脉小数。右空大。咳呕血溢。饮食渐减。用建中旬日颇安。沐浴气动。血咳复至。当以静 
药养胃阴方。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郭 脉右部不鼓击应指。惟左寸数疾。昨晚失血之因。因于伛偻拾物。 致阳明脉络血升。今 
视面色微黄。为血去之象。不宜凉解妨胃。仿古血脱必先益气。 理胃又宜远肝。 
人参(秋石水拌烘) 黄 阿胶 茯神 炙草 生白芍 
王(三六)肠红愈后。吐血一两月必发。此阳明胃络气血皆多。故吐后寝食如昔。久发阴亏。仍有内 
损之忧。宜养肺胃之阴以和阳。 
生黄 北沙参 麦冬 生甘草 茯神 元米汤煎 
程(二七)吐血数发。肢震。面热汗出。寐中惊惕。盖阳明脉络已虚。厥阴风阳上炽。饮食不为肌肤。皆 
消烁之征也。 
生黄 北沙参 生牡蛎 麦冬 小麦 南枣 
程(二一)脉左小数。右弦。食减不肌。易于伤风。大便结燥。冬春已见血症。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 
和。都属胃病。由冬失藏聚。发生气少。遇长夏热蒸。真气渐困故也。急宜绝欲静养。至秋分再 
议。 
参须 黄 皮 鲜莲子 茯神 炒麦冬 生甘草 
某 着右卧眠。喘咳更甚。遇劳动阳。痰必带血。经年久嗽。三焦皆病。 麦门冬汤。 
华(三八)劳怒用力。伤气动肝。当春夏天地气机皆动。病最易发。食减过半。热升冲咽。血去后。风阳 
皆炽。镇养胃阴。勿用清寒理嗽。 
生扁豆 沙参 天冬 麦冬 川斛 茯神 
又 冲气攻腹绕喉。乃肝胆厥阳肆横。久久虚损。而呕痰减食。皆犯胃之象。若不静养。经年必甚。 
甜北沙参 生白扁豆 生黄 皮 茯神 炙草 
白糯米半升。泡清汤煎药。 
徐 阴脏失守。阳乃腾越。咳甚血来。皆属动象。静药颇合。屡施不应。乃上下交征。阳明络空。随 
阳气升降自由。先以柔剂填其胃阴。所谓执中近之。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加黄 。 
某(五九)失血后。咳嗽不饥。此属胃虚。宜治阳明。 
甜北参 生扁豆 麦冬 茯神 川斛 
陆 食酸助木。胃土受侮。脘中阳逆。络血上溢。内经辛酸太过。都从甘缓立法。谷少气衰。沉苦勿进。 
生扁豆 北沙参 炒麦冬 茯苓 川斛 甘蔗浆 
又 甘凉养胃中之阴。痰少血止。两寸脉大。心烦脊热。汗出。营热气泄之征。议用竹叶地黄汤。 
鲜生地 竹叶心 炒麦冬 建莲肉 川斛 茯神 
陶(四一)两年前吐血咳嗽。夏四月起。大凡春尽入夏。气机升泄。而阳气弛张极矣。阳既多动。阴乏 
内守之职司。络血由是外溢。今正交土旺发泄。欲病气候。急养阳明胃阴。夏至后。兼进生脉 
之属。勿步趋于炎 烈日之中。可望其渐次日安。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王(二八)见红两年。冬月加嗽。入春声音渐嘶。喉舌干燥。诊脉小坚。浓味不纳。胃口有日减之虞。此 
甘缓益胃阴主治。 
麦冬 鸡子黄 生扁豆 北沙参 地骨皮 生甘草 
卢(四四)脉大色苍。冬月嗽血。纳谷减半。迄今干咳无痰。春夏间有吐血。夫冬少藏聚。阳升少制。安 
闲静养。五志气火自平。可望病愈。形瘦谷减。当养胃土之津以生金。 
甜北参 麦冬 玉竹 木瓜 生扁豆 生甘草 
某(二二)脉右大左虚。夏四月。阳气正升。烦劳过动其阳。络中血溢上窍。血去必阴伤生热。宜养胃 
阴。大忌苦寒清火。 
北沙参 生扁豆 麦冬 生甘草 茯神 川斛 
某(二九)脉搏。血涌。饥易纳食。风阳过动而为消烁。若不自保摄。饵药无益。 
生地 天冬 丹参 茯苓 生扁豆 川斛 
倪(三一) 阳明脉弦空。失血后。咽痹即呛。是纳食虽强。未得水谷精华之游溢。当益胃阴。 
北沙参 生扁豆 麦冬 杏仁 生甘草 糯米汤煎。 
徐(三一)失血能食。痰嗽。色苍脉数。可与甘凉养胃中之阴。胃和金生。痔血便躁。柔药最宜。 
生扁豆 生地 天冬 麦冬 银花 柿饼灰 侧柏叶 
某 失血咽干。 
豆皮(三钱) 丹参(一钱) 麦冬(一钱半) 川斛(一钱半) 藕汁(一小杯) 
陈 胃虚。客气上逆为呃噫。痰带血星。咽中微痛。姑拟镇摄法。(胃虚气逆) 
人参 熟地炭 五味 茯神 青铅 
又 照前方去青铅加麦冬川斛远志炭。 
孙(三五)脉小弦。血去食减。服地黄柔腻。反觉呆滞。且不喜肥甘。议两和肝胃。(肝胃不和) 
苏子 茯苓 金石斛 降香 钩藤 黑山栀 
蔡(三九)新沐热蒸气泄。络血上溢退场门。平昔痰多。又不渴饮。而大便颇艰。此胃气不得下行为顺 
之旨。兼以劳烦嗔怒。治在肝胃。 
金石斛 紫降香 炒桃仁 橘红 苡仁 茯苓 
万 脉数左坚。当夏四月。阳气方张。陡然嗔怒。肝阳勃升。络血上涌。虽得血止。而咳逆欲呕。眠 
卧不得欹左。此肝阳左升太过。木失水涵。阴亏则生热。是皆本体阴阳迭偏。非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