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千岁-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程处默揉着胳膊,委屈道:“这也不能怨我们啊,就凭我俩,哪敢多言?要不然定会被一起收拾!”

尉迟宝林连连点头:“就是,就我爹和卢国公那臭脾气,我俩越是帮你说话,他俩就越来劲!与其越说越乱,倒不如闭嘴不语。这叫做弃卒保车。”

闻言,卫宏重重的哼了一声:“照你这话说,你俩是车,我是可以随时丢弃的卒子?亏我把你俩当心腹,白瞎了!”

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没办法,只能不断的说好话,宽慰卫宏。卫宏也懒得跟他俩动气,毕竟这事的责任不在他俩身上,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要怪也应该怪老李同志和李靖!看样子,姓李的没一个好东西!

又跟程处默他俩扯了会儿淡,卫宏便离开了。回到宏远商行,正好吃午饭,草草用过饭,卫宏便打算去工地瞧瞧。结果刚走出门,就被宫里的宦官给截住了,说是老李同志召见,无奈卫宏只好临时改变行程,匆匆忙忙的进了宫。有的时候,卫宏觉得自己活得真憋屈,被老李同志呼来喝去,还不敢有丝毫脾气。

进了宫,直奔紫宸殿。以往老李同志召见卫宏的时候,通常紫宸殿还会有其他的大臣,比如魏征,房玄龄之类的。可今rì进了紫宸殿,只有老李同志一人,甚至连侍奉的侍女侍从都没有。卫宏还以为老李同志有什么私密的话要说,顿时间提心吊胆,毕竟秘密知道的越多,对自己的处境越危险。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老李同志请安:“下官拜见圣上,愿圣上福寿安康。不知圣上急着召见下官,是有何要事相商?”

老李同志倒也不转弯抹角,直奔主题道:“你且平身吧。现如今胡国公已经带领三万军队攻入回纥境内,势如破竹,已入腹地,连战连捷,情势大好。照这么下去,再有不多rì,吐迷度就会臣服在我大唐脚下。一旦吐迷度臣服,我西北边境便会安然无忧。只要西北方向无忧,我们便可集中兵力对付吐蕃等部,谅他们不敢造次!现如今,边境稍有稳固,是时候开始建设国内的经济了。朕决定就近开始实行银行系统,便叫你来商议一番细节。”

闻言,卫宏松了口气,郑重其事道:“若是要实行银行系统,便必须在京城内部做试点,一旦京城的银行成熟,再由京城向大唐全境扩展。开展银行系统的基础,必须有统一的货币体系。现如今大唐境内钱币混杂,依旧延续前隋五铢钱,混乱不堪,重量不一,价格不定,难以管制。在建设银行之前,必须先完善货币,废除隋钱,发行大唐货币,实行严格的管理。”

其实废除隋钱,老李同志早有这个打算,但毕竟是个大工程,短期内无法完成。因此老李同志问道:“废隋钱,乃必行之事,但如何在短期内废除隋钱,用我大唐货币取代?毕竟大唐疆土辽阔,想要废除整个大唐境内的钱币,需要的时间绝非一朝一夕。”

这一点卫宏自然知道,这年头不像卫宏那个时代,上面有什么批示,用电视和各种传媒手段,几rì便可传遍全国。哪怕是今rì老李同志就下令废除隋钱,等一级一级的批示传达,传遍整个大唐最少也得两个月时间。再者,要传达给所有的百姓,且让百姓更换钱币,需要的时间更多,没有个一年半载根本完不成。

不过这并难不倒卫宏:“圣上既然有心要废除隋钱,便只管放开手脚去做。即刻就开始铸造钱币,然后依旧从京城内部,向外扩散发放。京城是整个大唐的枢纽,只要京城完全接收和更换了货币,其他与京城有利益往来的地区,自然会因为京城而促使自己变换钱币。”



第二百一十四章开始建设银行【求推荐!】

铸钱也不必铸造新式的钱币,唐高祖李渊曾经就为了废除隋钱,开造开元通宝。只需要将开元通宝发扬光大,遍布全国,将隋五铢和一切杂乱的钱币挤掉便可。统一货币方面,有老李同志的全力支持,并非什么难事。跟卫宏意见达成一致后,老李同志隔天便下令全国推广开元通宝,废除隋五铢,当然推广全国需要时间,所以先从京城入手。率先让京城内的的商家兑换钱币,将手中的隋五铢等钱币上交朝廷,然后按照原来钱币的价值兑换开元通宝。京城虽大,但在老李同志硬xìng规定下,很快就兑换的差不多了。等京城的商家和百姓,大多数都握有开元通宝,便着手推行银行。

建设银行,最先具备的是概念,概念之后是实体。现在卫宏已经有了概念,所以就要尽快着手将京城第一间银行建造起来。由于是为老李同志办事,不需要自己出钱,因此卫宏也很爽快。打着老李同志的旗号,大肆招揽当地百姓充当工人。随后在京城的重要地段,购下一栋面积颇大的酒楼,由于酒楼的墙体并不结实,且构造的安全xìng不佳,因此并不能延续使用。因此卫宏率领众工匠,甚至从兵部调来一辆冲城车,只用了几个时辰就将硕大的酒楼给摧毁,然后安排工人清除现场,将废墟清理出来。

等清理完以后,原地出现一个面积很充足的空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段,尤为扎眼。卫宏让周大力全权管理城外的工地,而建筑银行则由卫宏亲自上阵,安排一百名工匠,全力开工。光是地基就足足打了有三米深,银行的主体材料用的是花岗岩,坚不可摧,厚度达六尺,连兵部侍郎看了银行的墙体,都止不住的摇头感叹,莫说偷盗,便是明目张胆的让铁匠敲打,都不知道要敲到什么时候!

经过长达一个月rì以继夜的工作,银行从无到有,最后拔地而起,成为一个实物。银行的占地面积达六百平方米,分为四个部分。正对着大门的为接待厅,与后代的银行一样,主要是开门做生意。在接待厅的旁边,是一个五十平方米的保卫室,里面驻扎的是装备jīng良的右威卫,人数有二十人,照看银行的安全问题。在接待室和保卫室后边的则是银行的钱库,占地面积二百平方米,由于是银行的核心设施,因此卫宏重点照顾。四周墙面和天花板外围用花岗岩建造,内部则用一层厚五厘米的铁板包裹,地面则直接用铁水浇筑。进入金库只有一个门,这道门是由纯铁打造,高两米八,厚二十厘米,重达六吨。两扇门下面分别有两个牛眼睛大小的铁球,避免让铁门直接与地面接触,减少摩擦力。饶是如此,想要打开铁门,依旧需要四个成年男人使出吃nǎi得劲才能办到。另外锁门的铁锁也是由卫宏亲自制造,思路是根据后世家用的三环锁制成,体积约莫碗口打小,且有两个锁。等银行开始营运以后,两把锁的钥匙会分别交给银行的行长和户部尚书掌管。想要从银行里往外运钱,必须征得这两个人的同意才行,确保万无一失。

银行建造完毕以后,便是招揽工作人员。由于这年头监管力度低下,且贿赂成风,因此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是朝廷心腹。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考量,最后工作人员确定了六十位,行长由宋国公尚书左仆shè萧瑀担任。

为了让银行被广大百姓所接受,卫宏在开业的前十天,从老李同志手里领了三千两银子,雇佣了高达六千名闲汉,遍布整个京城,按照卫宏的意思,照本宣书,不断的吹嘘炒作银行,吸引百姓们的注意力。这种行为颇为有效,至少近些rì子百姓们议论的话题都围绕着银行展开。

到了银行开业当天,银行门口围了大片闻讯赶来的百姓。由于银行是最高行政权力开设的机构,因此上面没有询问卫宏的意思,就直接将二十名右威卫调到门外看守,意在维持秩序,但却意外的震慑了百姓,令百姓们望而却步。

为此,卫宏连忙找到宋国公萧瑀,让萧瑀把右威卫全都撤回保安室里。起初萧瑀不理解,卫宏只好跟他解释,银行虽然是半个行政机构,但主要的是为百姓们服务办事。若是用凶神恶煞的右威卫守门,胆小怕事的百姓哪还敢来?

等右威卫撤掉以后,百姓们还是驻足不前。一来是因为对朝廷发自内心的畏惧感,二来是因为银行这种东西太新奇,不知道靠不靠谱,若是把积蓄存到银行里打了水漂该当如何?说白了,百姓们担心自己的钱让别人替自己保管,总感觉是把钱给了别人。

为了打消百姓们的忧虑,也为了让银行快点开始步入正轨。卫宏当即又和老李同志要了两千两银子,雇佣了五百名百姓,将两千两银子不等分的分发给这五百人。让他们佯装进银行存钱,炒热气氛。随着这五百名水军的加入,本来持观望态度的百姓们开始蠢蠢yù动了。

卫宏趁热打铁,准备继续煽动百姓们的兴趣。命人在银行的旁边搭建一个两米高的木台,卫宏站在木台之上,用木板做成的简易扩音器,冲着围观的百姓吼道:“大家都知道,天佑银行乃是由圣上一手cāo办,无论是信誉还是安全都有着绝对的保障。你们把钱放在家里藏着,哪怕是藏在老鼠洞里,若是有人纯心要偷你们的钱,也会变着法的偷走。可是一旦存进银行里,有圣上替你们保管,便是再厉害的江洋大盗也分文动不得!另外,存入银行的好处多多,别的不说,单说一个利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把钱存进银行,就可以用钱生钱!”

——————————————————————————————————————————————————————————————

ps:咱就不歇了,接着上?



第二百一十五章天佑银行(1)【求推荐!

有那胆子大的百姓,壮着胆子冲卫宏喊道:“还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你且说说,这钱生钱,到底怎么生?”

闻言,卫宏冲那百姓伸出大拇指,大声赞赏道:“这位兄弟问得好!钱生钱怎么生?简而言之就是大家把钱存进银行,按照存的钱的数量,每年年底都会自动将红利加在原有存钱的额度上,并且利滚利。说得更简单一点,现在我们推出三种利率,分为活期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三年以上无限期利率。活期存款顾名思义,就是存的钱随时都可以来取走,但是利率要稍低一些,只有千分之三!也就是存一千文钱每年会得到额外的三文钱,存一千两银子,每年会额外获得三两银子,以此类推。而存三年以上无限期定期存款,利率则高一些,为百分之二。也就是你今天存入一千文钱,每年有百分之二的利率,三年以后取出钱的时候,会额外获得六十文钱,另外按照利滚利算,总共会得到一千零六十一点二零八文钱,四舍五入后是一千零六十一文钱!”

“存三年,才给六十文钱?若是我们把钱自己留着,干点小买卖,也比六十文钱赚得多!”又有一个百姓跟着起哄。

卫宏依旧心平气和的解释道:“这位兄弟,首先你要明白,银行提供的服务,是为百姓们保管多余的,暂时用不到的钱财。既然虽是要用的话,可以存活期。而那些家底子殷实,每年都会余下很多剩钱,这些剩钱暂时用不到,便可以存到银行里,以少集多,还可以吃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挎着篮子,四十来岁的大婶,撇着嘴,不以为意道:“那活期才千分之三的利率,也太少了吧?”

卫宏笑道:“您不能这么想啊。首先,把钱存到银行里,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险,避免钱财发生意外。再者,千分之三的利率着实不少,毕竟有许多大富商,土财主,有的是钱。若是存入一百万两银子的话,那这千分之三的利率,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在世人面前,必须要给世人一个缓冲接纳的时间。卫宏也不着急,就这么耐着xìng子给百姓们解答疑问。第一天除了那五百水军,真正存钱的百姓屈指可数,进入金库的钱还不足五两银子。萧瑀看着诺大个金库角落里那一丁点银子,甚是气馁,当天晚上就将情况禀报给了老李同志。

老李同志没什么答复,让萧瑀再等一等。

第二rì,卫宏依旧在银行前面为百姓们解答问题,且派出大量的业务员,在京城四处游走,拉拢生意。这一rì,在卫宏的努力下,有三十两银子进入金库。虽然数额小的可笑,但终归是有所进展,卫宏并没有丝毫泄气,反而愈战愈勇。

第三rì,卫宏继续宣传银行,就在卫宏正在为一名小商贩解答疑惑的时候,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嘹亮的嗓音:“我存二十万两银子!”

这话音刚落,在人群的另一端,又响起一个声音:“我也存钱,我存三十万两!”

听到这巨大的数额,在场人皆惊,心想好大的手笔,纷纷将视线向那两人望去。却见这二人十分脸生,似乎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商人。卫宏也甚是疑惑,等那二人走近以后,卫宏不由的一愣,因为这二人卫宏有些印象,似乎在宏远商行见过。就在卫宏疑惑之际,意外的发现了人群里隐藏的李协和,在看到李协和的一刹那,卫宏顿悟,瞬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李协和这是来捧场了!

这些rì子,卫宏虽然一直在忙活银行,但平常在家里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和李协和谈过一些关于银行的事。李协和可是最jīng明的商人,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明白了银行系统是如何运转的,觉得这事相当靠谱。再加上银行是老李同志一手cāo办的,信誉和安全拥有绝对的保障,因此李协和临时下决定,将这次带来京城的钱,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存入银行。一来是给卫宏捧场;二来是向老李同志表态,但凡是老李同志的事情,宏远商行都极力支持;三来是李协和真的想把钱存进银行里,毕竟这么多钱放在宏远商行,也不甚安全,而存入银行不仅安全还能吃利息,何乐而不为?

人群中的李协和冲卫宏眨了眨眼,卫宏会意,也不揭穿,而是顺着李协和的戏往下演。命人从银行里叫来两个工作人员,当着百姓们的面,高声言道:“快来人吶,这二位可是贵客!现在天佑银行开业之初,最需要的就是贵客!你们一定要好生接待!另外,将这二位贵客登名造册,rì后但凡是这二位贵客前来存取钱财,定要优先处理!”

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两个演员被银行的工作人员迎入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