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龙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龙腾-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你统带的几百人马,你都管束的很好,军中森严有序,一闻小李都尉之名,军汉们无不垂手而立。今日军议,言者无罪!来来来,把你的想法说说看!”    
  李侔听他夸奖,虽有乃兄李岩交待,却还是忍不住有一丝喜色涌上眉头,强自按捺之后,又向沈金戎一躬身,答道:“既然大人一定要属下说,那请恕属下失礼。”    
  “你说!”    
  “张大将军命卫尉大人往凤阳游走掠敌,所为何事?左右不过是担心凤阳明军如同准、扬一带的明军那般,未经接战便溃败而逃。按说,飞骑全军三万人全数往凤阳一带也是该当的。只是又需提防山东明军南下,是以才派大人领兵前往。依属下的见识,此时大雨初霁,道路泥泞,我师都是骑兵,行走困难。大人若是一意往凤阳杀敌立功,只怕有悖两位大将军派大人出战的初衷。”    
  沈金戎心中却是明白,飞骑之所以不能动,到不是需防着明军重新集结南下,而是随时提防着关外突发之事。只是此时却也不便明言,只微微点头,向李侔道:“你说的虽是有理,然而大军出动,不与敌接战却远走游弋,这未免说不过去!我沈某受陛下大恩,败家子弟又重复有今日,安能不为陛下效死力?”    
  帐内的汉军军官无一不是张伟于泥涂草野中拔擢而出,身受其重恩,听得沈金戎如此一说,自然是大有同感,因一起抽刀呼喝道:“愿以死以报陛下深恩!”    
  更有李侔的顶头上司向他斥道:“尔一个小小厢军都尉,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使得咱们陛下亲准你入汉军,你需得老实听令,实心报效,再敢胡言乱语,我定不饶你。”    
  见李侔脸色苍白,虽是心中不服,却紧咬双唇并不还嘴,心中大奇。这李侔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却有着如此担当城府,见识手段皆是不凡,当真是令人惊叹。    
  当下也不劝解,由着众将将那李侔折辱一番,然后才又布置各人的行军路线,分配军务下达指示,乱哄哄闹将一气,方令各人退下。    
  见李侔也随众人下去,沈金戎忙命人将他传回,也不待他说话,劈头便道:“你说的其实有理。只不过我肩负重任,不可以因你的见识就改弦更张。我身为统兵大将,却不能只偏听你一人。”    
  李侔不避他的眼神,与他对视,只觉对方眸子直视自已,并不因对视而稍有紊乱。他想起兄长在自已临行前吩咐道:“其心不正,则眸子乱焉。要识人,不要狂纵……”    
  想到此处,心里微微一酸,却不知道奉命驻守庐州的兄长现下如何。他自当日在南京校场马球大赛之后,因张伟的赏识而有了调入汉军的机会。原本他不舍兄长,还想留在襄阳厢军之内,到是李岩因知厢军无甚前途,自已不能抛却属下,其弟有这个良机,却也不能放过。因精心挑选了几个自已栽培出来的精干手下跟随,又将其弟好生教导一番,兄弟二人这才依依惜别,自此李岩仍驻襄阳,李侔却因骑术入了飞骑卫,原任副都尉,因治军严谨,操练有方,北伐前方提任都尉。    
  却又听沈金戎沉声令道:“你带本部兵马,我再拨给你两百精骑,你带着这队骑兵往河南界内巡游,侦探敌情。明军不肯交战,只顾后退,几位大将军和将军们都心怀疑虑,虽然探得山东境内确有明军驻屯,却不知道是否乃是边军主力。现下明军动向到底如何,仍如雾里探花,这样不成。我飞骑战士都是以一当十的豪杰好汉,五百精骑遇着大股明军自然是不能战,小股万人以下的,却也并不惧他。你可不必过份深入,只需哨探清楚,有什么异样敌情,立时回来报我!”    
  “是,属下遵令!”    
  见他脸色兴奋的潮红,沈金戎大笑道:“小李将军骑射俱精,勇冠三军,我等你的捷报回来!去吧!”    
  李侔躬身向他行了一礼,转身按剑昂首而出。身上的甲叶碰撞起来蹡然做响,不一会功夫,便已声息全无。    
  沈金戎只觉得疲惫之极,往座椅后一倒,抚着张瑞赐给的调兵令符,心道:“其弟如此,其兄更是何等的英杰?有了机会,到要见上一见。”    
  当夜各营将领督促兵士早早歇息,准备好鞍鞯草料,汉军后勤此时已甚是先进,种种食物多半是制成罐头,到时候稍加煮热便可食用,到不必如同明军那样半夜就得起来埋锅造饭。    
  待第二天天色微明,虽是天又降雨,淋淋沥沥小雨遮天蔽日的抛洒下来。虽然雨势不大,却将所有将士身上的铁甲次第打湿。各营的都尉们早就带领着部下纷纷起身装束完毕,待诸校尉清点完毕,这才到大帐去禀报沈金戎知晓。    
  “动身!”冷冷扫一眼在雨中森然直立的几千将士,沈金戎翻身上马,只吩咐一句,便将马腹一夹,当先往宿州方向驰去。    
  沿着准河行了两日之后,落在最后的李侔引领着几百骑兵慢慢脱离大队,往河南境内而去。    
  几千骑兵由泗州过固镇,先折向北,至宿州方停。一路上除了偶遇地方士绅的团练乡勇,却并未与明军精兵相遇。虽然斩杀了不少乡勇士卒,沈金戎心中却越发焦躁起来。属下各将见他神色如此,却是不敢怠慢,只越发小心谨慎,四处哨探打听敌情。    
  待到了宿州城外,原以为地方官员和守备明军必然闻警而逃。却不料那宿州知府并推官等文官,并着城内守备明军将领一齐上城,分守各城城门。也不知道从哪里弄的几门神机炮,见飞骑将士近前则摇旗呐喊,胡乱打炮以壮声威。除了明军将士之外,还有许多乡兵及城内的居民也在城头,虽无武器,却使些砖头土块,飞骑将士离的近了,便动辄有几百人使劲将石块等物扔将出来,虽砸不中,到也使汉军将士不便靠近。    
  沈金戎铁青着脸骑马在宿州城外转了一圈,方向属下各校尉都尉们叹道:“我们没有攻城器械,敌人又这么着防备森严,急攻损耗必大,甚至攻城不下。”    
  各将面面相觑,情知他说的是实。飞骑以野战为主,甲胄并不厚重,城头守备明军甚多,城头上热气蒸腾,显是备有热油等物。这小小的宿州城池,看来竟要大炮配以肉搏,方能攻克。    
  “大人,我们原本便是要往南,这小小城池,就是留下也并无大碍。”    
  沈金戎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明朝的地方守官哪有这么尽职的?这宿州城内一无藩王,二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因何如此固守?我料其中必有原故。就是城头的明军,也必定不是原本宿州的守备兵马。”    
  他沉吟片刻,毅然道:“他们这是要保退路,保粮道!我料凤阳那边,必定屯驻有明朝大兵。战线横亘于神策卫、飞骑及神威卫之间,截断我三军联络。集中兵力,先攻江大将军的神威,倚坚城破神威后,由凤阳往准扬,与山东明军或是合击,或是分于各处固守,可使我全师如陷泥沼。”    
  见各人都是脸色苍白,显是震惊于自已的这一番分析,因冷笑道:“他们想的甚美,胆子心计也是够大够狠。只是没有余力隔绝我师,咱们一路飞骑奔来,阻路的尽是些乡勇杂兵,那是因隔绝三军的明军多半是步兵,来不及调动迎击。不过再往前去,阻力想必越来越大,也必定都是些明朝精兵在前。你们说说,咱们是回头报信,还是一往直前?”    
  说罢,以目光招视诸将,却见各人虽然神色略有慌乱,却并无一人退缩,虽无一人言声,却已是答案分明。    
  长笑一声,招来亲兵头目,吩咐他带二十人火速奔回,知会张瑞等人。待一众亲兵骑马狂奔,往来路急驰而回。沈金戎方向一众属下笑道:“如此,咱们便往南去!”    
  “是!”    
  四千余骑精锐汉军远离城垣,开始往南方而去。蹄声如雷鸣般响起,又渐渐消失于远方天际。站在城头强自支撑,一直指挥着属下严防死守的宿州知府这才松了口气,只觉得汗透重衣,双手颤抖。    
  命也持械护卫在城头的家人将他搀扶下城,直到了城内的府衙门前,却不进去,提着一口气站在府衙门前,命人拿着手本入内求见。    
  “督师大人有命,传!”    
  一个中军旗牌官自仪门处跑来,至府衙门正门左侧的角门前将那知府的手本交还,又打着官腔道:“督师大人命尔即刻进去,立刻传见。”    
  那中军官浑不把他这五品的朝廷官员放在眼里,他却是不敢怠慢,忙往身后使了一个眼色,自有家人长随急步上前,将一包黄白之物塞到那中军官的袖中。    
  用手捏将一捏,脸上露出一丝笑来,向知府道:“太尊大人,督师大人此时心中甚是欢喜,适才你递本求见,他老人家说你恪尽职守,胆气也壮,很是夸奖了你几句。”    
  “是是,多谢中军老爷提点。”    
  这知府一诺连声,急忙迈着碎步往后堂而去。一路上却都是督师的标营亲兵,衣甲鲜明侍立于路旁,门禁甚是森严。待到了后院二门处,却又是那中官亲领,方才得进。    
  待到了后院正堂的滴水檐下,由旗牌官先进去禀报,命那知府立于阶下等候。他左顾右盼,却见阶下已是站的满满当当,全都是些总兵、将军之类。他一个也不认识,却也不敢胡乱招呼,只得向人家微微点头颌首,微笑致意便罢了。    
  “传他进来!”    
  这小小宿州知府的后堂并不能完全隔绝声音,那中军官入内不久,宿州知府便在外听到里面的督师大人传唤之声。心知立时就要传他入见,忙又略整一个官袍,将乌钞帽扶正,直待中官出门,在阶上喊道:“宿州知府立时入见!”    
  “是,卑职遵命。”    
  他急忙大声应了一声,一直居于这小小的准北穷州,无甚治绩,整整六年没有升调。哪曾见过如此的大阵仗?一时间慌了手脚,竟向一个小小武官大声应诺,点头哈腰。    
  因听到阶旁侍立的文武官佐的轻微笑声,这知府也知道自已当真献丑,鼻子上已是沁出汗珠,当下却也顾不得,只迈着碎步直往里进。    
  这后堂原是他接见客人,家常说话的场所,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此时鹊巢鸠占,一入堂内,便看到原本的那些家常摆设、古董字画、长条桌椅全数不见。堂内正中摆放了一个大大的沙盘,正有几个文官模样的官员与将佐围与沙盘两侧,轻声说话议论。正门墙上却悬挂着几柄宝剑,皆用黄绸包裹,显然这便是闻名却未曾见面过的“尚方宝剑”,剑下是长几,上面却放的是官印,也是用黄绸包裹,印旁放置的是一些文书之类,有一张看似正写到一半,毛笔便放在其侧。这显然便是钦差督师十省兵马、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湖广总督洪承畴大人近期内处断军务的场所了。    
  眼光右移,原本是摆放迎客桌椅的地方,却是放置上了一张精致卧榻,上面端坐一人,正手持卷宗,凝神细看,却不是洪承畴,却又是谁?    
  史书上载洪承畴相貌威猛,并不象一个典型的南方闽人,到似一个北方豪杰。原本于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在地方为官,讲究的是居移体,养移气,蓄养官威;待他由一个小小兵备道击破流贼,在陕西全省官员惊惶失措之际他却猛然间大放异彩,由巡抚而总督,继而指挥十几万大军,账下有巡抚、巡按、各道、知府、总兵副将参将等文武官员凛然听命,这么些年过来,其原本刻意做出的高官要员的气质之外,又有了一种带兵大帅的杀气。再辅以他的相貌体征,身份地位,鲜有中下层官员见了他不害怕的。他自已本人也很满意属下官员的这种心态,甚至有意识借助尚方剑和中军标营的气势来使各处的总兵大将们害怕,以便于指挥。    
  此刻站在他眼前的这个小小知府,他却是并不放在眼里。到也没有刻意摆出什么姿态仪仗,便这么身着便服,戴着头巾于堂内相见。见他战战兢兢跪倒在面前,行礼如仪,又向他高声报了职名,然后便趴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他很满意这知府的行止,适才汉军铁骑绕城之际,因城内有他的总督标兵和各统兵将领的亲兵,再有调入城内守备的万余精兵,他到全然不担心城池被破。然则这个知府并没有劳烦到他,自已带着一众属官,以及城内原有守备兵马,再又召集城内百姓摇旗呐喊以壮声威,就那么轻轻巧巧的逼着几千汉军精骑绕城而去,到也算是个难得的人才。    
  微微点头,略弯一下腰,虚伸了一下手,向那知府道:“郑年兄请起身,不必多礼。”    
  郑知府到底又在地上碰了一下头,方才起身,偷偷打量一眼洪承畴的神色,见他脸上略带笑容,显的很是亲切,因开口奉承道:“大人辛苦如此,竟夜宿于此。来日指挥大军,必能连战连捷,敉平叛乱中兴大明。皇上派大人督师,当真是识英才,用英才,学生不胜感佩。”    
  洪承畴淡淡一笑,向他道:“学生蒙圣上错爱,敢不奋力招除妖氛乎?”    
  “正是,大人身后的这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便是大人风骨的写照,读来令人觉得荡气回肠,当真是……”    
  说到此处,他特意做出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伸手遮在眼前,做拭泪状。这一番做态终于使得洪承畴忍不住笑意,咧嘴一笑,向他道:“我学生只是以此自况,并不敢受年兄的如此夸赞。”    
  笑上一笑,又急忙敛了,咳了一声,向他道:“年兄此次守城,甚有功劳,来日我必奏明圣上,必有褒奖。”    
  郑知府忙弯腰躬身,低声道:“总是大人指挥若定,并不把小小贼势放在心上。安居督府如常,城内人心得定,卑职只是恪尽职守,并不敢言立功。”    
  “无妨,该居功时也不必太过谦抑。”    
  见他还要逊谢,洪承畴不耐道:“此事不必再说。你只需好生把守宿州,待我移节往南,亲赴战场之际,切不可自乱阵脚,遇敌慌乱!宿州、亳州等地,乃是我大军粮草调集的后方要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