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脉症治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60-脉症治方-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金丸。辟巽锭子。皆可选用。小儿惊风。有急有慢。慢惊属脾虚。所主宜温补。参术汤 
。化下朱砂安神丸。急惊属痰热。宜凉泻。以牛黄清心丸。或利惊丸主之。七情气中者。忧 
愁不已。气多厥逆。初得便觉涎潮雍塞。牙关紧急。宜以苏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随证调 
之。辟巽锭子亦好。用者触类而长之。思过半矣。 
方 小续命汤治诸风中风。四时加减通用。 
麻黄(一钱去节根) 人参(五分去芦) 黄 (一钱) 当归(一钱酒洗) 川芎(八分) 杏仁( 
八分去尖) 防己(八分) 附子(八分炮) 官桂(六分) 防风(一钱五分去芦) 甘草(三分) 
白芍药(一钱) 
上用姜五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去渣。食前热服。 
太阳经中风。有汗。加桂枝汤、无汗。加麻黄汤。 
阳明经中风。加葛根汤。 
少阳经中风。加羌活、柴胡(各一钱)、或小柴胡汤。 
太阳经中风。加干姜(八分)、倍附子。 
少阴经中风。加桂枝(八分)、倍附子。 
厥阴经中风。加连翘、羌活(各八分) 
胎前中风。加荆芥穗、天麻、桑寄生(各一钱),去桂附。 
产后中风。加荆芥穗(各一钱)、桃仁、红花、泽兰叶(各八分)。 
中风无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苍术(各一钱),去桂附。 
中风汗多而恍惚。加黄 (一钱)、茯神(一钱)、远志(七分),去麻黄、杏仁、桂附。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八分)。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姜汁(一盏)、竹沥(二盏)。 
春月。宜倍用麻黄、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黄芩。 
秋月。宜倍用当归,加生地黄(姜汁浸三日焙干)。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七分)。 
又方 防风通圣散四时通用。治诸风热。 
防风(一钱五分) 川芎(八分) 川归(一钱) 白芍药(一钱) 白术(一钱二分) 麻黄(一钱 
二分) 石膏(一钱) 滑石(八分) 桔梗(八分) 连乔(八分) 黄芩(八分) 栀子(八分) 
荆芥(七分) 薄荷(七分) 大黄(二钱看虚实) 芒硝(一钱) 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食远热服。 
风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天麻、白附子(各七分)。 
热痰。加二陈汤,入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气虚卒倒。加参 (各一钱五分),去麻黄、石膏、滑石、桔梗、连翘、栀子、薄荷、芒硝、大黄。 
口干有热。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八分)。 
头痛。加用川芎、石膏(各一倍)、半夏(一钱五分)。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药、在左者。加血药,并用姜汁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传送。 
抽搐。加天麻、白芷(各一钱)、僵蚕、全蝎(各七分)。 
肢节寒湿疼痛。加羌活、苍术(各一钱)、桂(少五分)。 
肌肉蠕动。加天麻、羌活、白芷(各一钱)、蝎梢(五分)。 
七情所伤。成气中者。中乌药、枳壳、香附、紫苏(各一钱),去麻黄、石膏、滑石、连翘、芒硝、大黄。 
饮酒被风。头痛如破。加黄连、葛粉、半夏、苍术(各八分),去麻黄、滑石、连翘芒硝、大 
风伤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贝母、杏仁、金沸草、款冬花(各八分),去硝、黄、滑石。 
利气血。驱逐风邪。本方煎调羌活末、全蝎末(各一钱)。 
诸风潮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目睛上撺。HT 语不 
安。转筋惊悸。本方倍大黄、栀子、煎调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钱)。 
腰胁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各一钱)、煎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木香末(五分)。 
打挟伤损。肢节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当归、大黄(倍用)、桃仁、煎调乳香、没药(各一钱)。 
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加黄连、辛夷、薄荷、煎服(内经曰。胆多热于脑。则辛 鼻渊浊涕下不已也。)。 
气逆者。本方去活石、连翘、硝黄,加枳壳煎调木香末(一钱)。 
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木通、车前子(各一钱)、煎调木香末(五分)。 
大便结燥。或秘。去麻黄、桔梗。加桃仁、麻仁、枳壳、倍当归、生瘾疹。或赤或白。加麻黄 
、葱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连翘(各一钱)、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者。本方一两、对益原散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 
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温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罢。后热服一半。汗出立解。 
疠风。加牛蒡子、苦参(各一钱五分)、全蝎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蕲蛇肉(二钱),去 
冒风症。(右关弦而缓带浮者是)本方去硝、黄、黄芩、连乔、石膏、活石、麻黄、桔梗、荆 
芥、薄荷,加人参、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风汤也。 
诸疮疡。清热散毒。加牛蒡子、苦参、金银花(各一钱)。 
妇人吹乳。加金银花、木通、贝母、蒲公英(各一钱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节(六分)。 
杨梅疮与便毒。初起或误服轻粉。用此散热解毒。加木通、白藓皮、五加皮、金银花、皂 
角刺(各八分或一钱)、土茯苓(二两)、芭蕉根(三钱)。 
又方 开关散治诸中风。中痰中气。牙关紧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随症用药。 
荆芥穗(一两)、皂角(去皮弦子一钱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为末、每服方寸匕、姜汤调灌下。 
又方 辟巽锭子治大人诸风。小儿急慢惊风。四时皆可用。 
防风(五钱去芦) 天麻(五钱) 胆南星(七钱) 白附子(炮五钱) 川乌(炮五钱) 干姜(煨 
三钱) 川芎(五钱) 白芷(五钱) 白茯神(五钱去木) 人参(五钱去芦) 白术(五钱) 木 
香(五钱) 薄荷(五钱去梗) 僵蚕(二十一个) 全蝎(二十一个) 牛黄(三钱) 片脑(五分) 
朱砂(一两半另研为衣) 麝香(二钱) 
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样。各另研。余药为细末。用麻黄一斤。甘草四两。蜜二两。熬作膏 
子。稀稠得宜。将药末和匀。印作锭子。金箔为衣。或丸。如龙眼大。蜡包尤好。藏久。每 
服用一锭。随症根据后引下。 
治大人中风。中痰。中气。厥症。并用姜汤调灌下。 
左瘫右痪。荆芥汤下。 
风狂颠痫。金银汤下。 
大人小儿。伤寒。伤风。伤湿。并姜葱汤热调下。得微汗即解。 
破伤风。温酒调下。 
小儿急惊风。薄荷汤下。 
小儿慢惊风。浓枣汤下。 
妇人产后惊风。益母草汤下。 
妇人产后。血晕昏迷。童便煎姜汤下。 

卷之一风门
伤风
属性:脉 人迎与右寸浮大而缓。两关尺。浮缓而涩。脉诀云。伤风之脉。阳浮而缓。阴濡而弱。 
。恶风。又云。伤风则恶风。理必然也。盖风喜伤卫。卫者阳气也。风邪客之。则腠理反疏 
。不能卫护。故自汗而恶风也。外症。头疼。肢热。咳嗽。鼻塞声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 
闻香臭者。是也。 
治 大抵伤风属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热、降气、行痰为主。先用解表清热。姜葱 
紫苏叶黄芩葛根之类。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贝母款冬花前胡之类。若汗出。HT 寒。而加头项 
强痛者。桂枝葛根汤主之。若无汗。烦躁不解。无表症者。双解散主之。 
方 芎芷葛苏散春夏伤风宜服。 
川芎 白芷 干葛 苏叶 陈皮 半夏(各一钱) 桔梗 前胡 淡豆豉(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葱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身热不退。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头疼甚。加石膏(一钱)、细辛(五分)、升麻(三分)。 
巅顶痛。加羌活、 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风、蔓荆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风邪者。加防风、羌活、当归(各一钱)。 
胸胁不利。加枳壳、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气壅。加麻黄、石膏(各二钱五分)、杏仁、枳壳(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苏梗(各八分)、细辛(五分)。 
又方 参苏散秋冬秋冬伤风宜服。 
人参 苏药 桔梗 葛根 前胡 淡豆豉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壳 甘草(减半) 金沸草 
加黄芩(各等分) 桂枝(五分) 杏仁(七分) 
上用姜三片。葱白三根。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后热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贝母(各八分)、天门冬、栝蒌仁(各一钱)。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黄芩、石膏、麦门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气壅。加苏子、麻黄、杏仁、石膏(各一钱)。 
头疼。加川芎(一钱)、细辛(五分)。发热。加柴胡(一钱)、黄芩(八分) 
潮热恶寒。加麻黄(一钱)、桂枝(七分)。 
呕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闷。加枳实、白术、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当归、乌药(各八分)。 
汗出HT 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无汗。烦躁不解。加麻黄(一钱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葱三根。 
挟食者。加白术、陈皮、枳实、山楂、麦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风、羌活、苍术(各八分)。 
房劳伤风。加当归、白术(各一钱)。 
痰多。嗽不止。加贝母、南星、栝蒌仁、杏仁(各八分)。 

卷之一
寒门
属性:(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卷之一寒门
伤寒
属性:脉 人迎脉必紧盛。或浮或紧。无汗。太阳尺寸俱浮。阳明尺寸俱长。少阳尺寸俱弦。太阴 
尺寸俱沉细。少阴尺寸俱沉。厥阴尺寸俱微缓。又浮大。属阳。沉细属阴。伤寒热盛。脉 
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脉诀云。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 
。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湿。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湿毒 
。病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 。( 有刚柔二种、有汗名柔 、无汗名刚 、)病太阳 
。关节即痛而烦。脉沉。名曰湿痹病太阳。身热疼痛。名曰中 。病。发汗身内热。名曰风 
温。其症脉阴阳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 谨按内经曰。凡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 
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 
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阳经受病。未 
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 
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 
而囊缩。此三阴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当依旧坏症病而治 
之。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 
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 
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伤寒论曰。冬气严寒。万类潜藏。君子当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 
耳。其伤于四时之气者。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疠之气也。自霜降后。至春 
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若春时应暖而反 
寒。夏时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若天令温暖而感之。是为冬温。如春时天令温暖而 
壮热为病者。乃温病也。如天气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伤寒。若春末夏秋之间 
。天气暴寒。而感之为病者。此乃时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壮热脉洪者。谓之热病也。然又 
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中寒。中风。伤风。中湿。中暑。中 。湿毒。湿温。痰症。 
脚风。内伤。食积。虚烦。阴虚阳乏。亦皆发热。状似伤寒。故世俗不辨。悉以伤寒治之。 
杀人多矣。且温病热病。乃因伏寒而变。既变。不得复言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与 
冬时严寒。又有轻重不同。时气是天行疫疠之气。又非寒比也。温病乃山泽蒸气。暑乃炎日 
之火。风乃天之贼邪。皆伤于人者也。有中者为重。伤者犹轻也。温疟。风温。又系伤寒坏 
症。更感异气所变。治亦不同。且诸症似伤寒者。各有其因。岂可通谓伤寒而混治之耶。且 
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尚不正。岂可以言治乎。幸东垣发内外伤辨之论。救千古无穷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东垣内外伤辨曰。夫伤寒者。其寒邪多伤于太阳之经。而后传变。故先头疼身痛而发热 
。其脉见于左手。人迎脉必紧盛。或浮紧而无汗。其寒热齐作而无间。晡时必剧。乃邪气盛 
。潮作之时。精神有余。语言壮厉。口鼻之气俱盛。手背热而手心不热。乃邪气胜此为有余 
。当泻不当补也。内伤则见于右手。气口脉必紧盛。手心热而手背不热。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间耳。日晡时必减。乃胃气得令。潮作之时。精神困倦。少气懒语。身无大热。脉不紧 
数。但大而无力。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是阳虚也。此为不足。宜补 
不宜泻也。若劳心好色。内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