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园》则由他自编自导自演;他又是摄影师,莫斯科、伦敦等近10座城市举 

办过他的摄影作品展。 

     叶甫图什科的诗,有一大批是政论性的,自我剖析、自我表白的抒情诗 

和爱情诗也为数不少。这些诗的显著特征是直抒胸臆,甚至大声疾呼,决无 

柔肠百结,缠绵绯恻的情状。他呼吁“把所有那些陈年积垢/扫除/干净。让/ 

清新气息把所有这一切/全都/简单而迅速地/予以肃清。”他笔下的年青人总 

是意气风发,他们“没有拐弯抹角的谈话”。在女大学生那里也总是见到“傲 

慢的、宣判式高谈阔论”,他献给一代精英的是 

     你们一定要经住考验。 

     你们要放声歌唱, 

     阳光下眯缝起眼睛, 

     迎着痛苦的灾难…… 

     为勇敢祝福, 

     为战斗祝福! 

     至于他本人,下面这节诗作了表白: 

     请把我当做一名号手! 

     我将吹起进攻的号角, 

     决不会走调, 

     可如果气接不上, 

     我就会把军号换成步枪。 

     即使我没有作出什么贡献, 

     甚至牺牲了生命, 

     那也希望你们用严峻的嘴唇, 

     把我的额头亲吻…… 

      (《献给一代人中的精英》) 

     显而易见,作者对本人的才华充满自信,对事业、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满怀信心,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明确的看法。他既不“迷惘”,更不可能 

 “垮掉”,他眼中的世界是完整的、可把握的,所以他乐观、生气勃勃,“你 

们如百花盛开/永不凋谢/在你们头上/灾难/决不会降临。”他也会攻击“庸 

人”,描述“恐怖”,主张“对谎言凶狠”,“对听不进劝告的人要凶狠再 

凶狠”,而这里表现出的仍然是价值观与信念的稳固。 

     叶甫图什科的爱情诗也表现出烈火般明亮的色调,在 《“你要爱上 

我……”》一诗中,抒情者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情人,“那怕我患有传染 

病……被打得鼻青眼肿……老迈而不中用”,也要“以整个身心的颤抖”“爱 

上我”,“今世我们决不分离。”在另一首诗中他宣称: 

     要想把我击毙,需要子弹两粒: 

     因为有两个生命藏在我体内——既有我的,也有你的。相信生活中存在 

着美好的东西,并且相信一切都是可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这在他以《勃 

拉茨克水电站》为代表的十余部长诗中也是主旋律。他曾说:“现在世界上 

有两种哲学在搏斗:丧失信念的悲观的哲学和对人类未来怀有信念的哲学。” 

他所信奉的正是后一种哲学。他的诗慷慨激昂、气势逼人、鼓动性强,正是 


… Page 91…

由于这种乐观进取的哲学,造成了他在抒情方式上一泻而出,口语化、散文 

化、明快流畅的特点。 



                             7。“静派”诗歌 



     当叶甫图什科等人在广播电台、游艺舞台、诗歌晚会和集市广场上做凯 

旋式诗歌朗诵,青年学生和工人、市民万众欢腾时,却有一批诗人“下意识 

地避开麦克风”,避开引人注目的重大题材,只是极其虔诚地以敏感的心去 

触摸生活中那难以言传的隐秘情愫,他们对城市的喧嚣,机器的轰鸣和经济 

政治领域的潮起潮落无所用心,却沉迷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枯藤古道,亲故 

安眠的墓地,雁鸣莺啼的白桦林。他们将疲惫而伤痕累累的心安放在大自然 

的怀抱中,沐浴于缅怀往事的和畅惠风中以求慰藉与复苏。他们所关注的是 

从自我出发的个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个人的命运与前途,个体生命的价 

值与意义,他们的诗被称作“静派”诗,也即“悄声细语派”。与“响派” 

诗歌恰恰相反,他们塑造的是个体形象,而非国家形象。由于共同的人文背 

景和大体一致的人生遭际,他们在咀嚼个人的痛苦和欢乐时,实际上也尝出 

了一代人的人生滋味,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感受更为细腻、深邃、更具情感力 

量。因此60年代中期“响派”诗派日渐消歇时,“静派”诗派诗歌倒有一种 

云开雾散、水落石出的景象。索科洛夫、鲁勃佐夫、日古林、斯达尔申诺夫 

等人的“静派”诗逐渐赢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以至取“响派”诗而代之, 

成了苏联诗歌的主潮,直至80年代,其发展势头仍未稍减。 

     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鲁勃佐夫 

     鲁勃佐夫 (1936~1971)出身于农民家庭,早年的乡村生活在他心灵深 

处留下了温馨、宁静、舒心的记忆。而他的幼年失怙,托身于保育院,孤独、 

忧伤的情绪浸透了他整个精神世界。成年后在渔轮上当司炉,工厂当浆纱工, 

去舰队当水兵,文学院求学,在人生旅途的颠簸中,大自然的陶冶与对故乡 

的缅怀是他主要的心灵慰藉,诗则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他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与痛苦所折磨。1971年在同女友激烈争吵之后,被女 

友在夜间杀害。 

     鲁勃佐夫的诗集有《抒情诗》(1965)、《四野之星》(1967)、《心 

灵保留着》 (1969)、《松涛回荡》(1970)、《最后的轮船》(1973)、 

 《车前草》(1976)等。他对于钢铁和水泥包裹起来的城市文明敬而远之, 

而对乡野风光,自然景色,日常琐事一往情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心物交接 

时的瞬间感受,主导意象是清晨、月夜、幽冷的星、飘渺的梦、飘飞的枯叶…… 

抒情方式则主要是对往事的追怀,他以深沉而忧伤的浅吟低唱排遣内心的苦 

闷,抒发对故乡、童年、亡亲和作为生命之本的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在《我宁静的故乡》中,游子归来,面对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充满惆怅: 

      “请问哪儿是坟场? 

     我母亲埋葬在哪里?” 

     乡亲们轻声回答我: 

      “那边河岸就是墓地。” 

     乡亲们轻声回答了我, 

     一队大车悄然无声地驶去。 

     只见那疯长着野草 


… Page 92…

     在教堂圆顶上盘居。 

     逝去的亲人和童年一去不复返,只有乡亲们的同情和理解可以慰藉受伤 

的心灵。 

     在《故乡之夜》中,作者敏感的笔触游走于水波不兴的深潭,宁静的阴 

影,秧鸡鸣叫的田野,心融化于一片静谧与安详之中: 

     但愿此景常在, 

     但愿此瞬永恒。 

     如果厄运不再惊动心灵, 

     就像那影儿一样悄然移动; 

     四处是这样寂静啊。 

     恰似人生不再出现震惊。 

     旅途坎坷,人生多舛,无法回避的惊扰与伤害使一个惶恐不安的灵魂对 

故乡的宁静气氛魂牵梦萦。 

      《火车》是鲁勃佐夫诗作中少见的例子,火车呼啸震动,铿锵轰鸣,风 

驰电掣,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但是象征社会发展的力量与速度对作 

者来说却是个威胁,作者从它这里得不到激励与鼓舞,却只有深深的恐惧: 

     瞧,它闪耀着火红的独眼, 

     飞奔向前……行人,快把路让! 

     在一个错车站的板房旁, 

     它有如妖精似的抓住我,带向远方! 

     这个强悍有力,不可抗拒的庞然大物裹挟、控制着主人公,使他也带着 

吼声和啸叫“向某处飞去”。只来得及对什么人喊声再见。他害怕这是倾覆 

前的疯狂,又以同行人众多来安慰自己,而内心始终忐忑不安。 

     鲁勃佐夫敏感而有才气,他的诗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寻求宁静与和谐, 

具有清丽自然,情景交融的民族风味。在寻常事物中寄寓对自身、对生命、 

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读来如细雨润物,使人心动神驰。他的诗不仅在苏 

联有众多的读者,而且已被译介到20多个国家,有广泛的影响。 



                       8。阿尔布卓夫与家庭心理剧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阿尔布卓夫(1908~1986)的创作以爱情、 

婚姻和家庭为主要题材,他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他对 

当代戏剧艺术形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使他的作品不仅赢得广泛的苏联观 

众,而且先后在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上演,1976年在英国甚至有35家剧 

院同时上演他的剧本《我可怜的马拉特》。 

     阿尔布卓夫的第一个成熟作品是《塔尼亚》,剧中的同名女主人公信守 

爱情至上,“爱就意味着忘我”的信条,息交绝游,并中断了在医学院的学 

业,同工程师盖尔曼结了婚,过起了“你和我,我和你”的小日子。她后来 

发现丈夫爱上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女人,为了成全他们,她带着身孕出走了。 

她经历了孩子夭折,生活困厄种种磨难,树立起新的生活信念,成了矿区受 

人爱戴的女医生。她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工作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 

并庆幸自己从狭隘的个人感情中获得了“解放”。 

     1954年完成的四幕八场正剧《漂泊的岁月》继续写人的精神解放问题。 

维杰尔尼科夫大夫在病中得同学奥丽加的照顾,二人产生了爱情。但他已有 


… Page 93…

家室,所以奥丽加悄悄上了前线。维杰尔尼科夫在后方专心搞科研,听说奥 

丽加负了伤,极感羞愧,也去了前线。他俩在德国不期而遇,患难与共,终 

于结合。战后回国,面对历尽艰辛,仍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柳霞,维杰尔尼 

科夫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奥丽加也为柳霞的忠贞和贤惠所感 

动,不愿夺人所爱,于是两人分手,维杰尔尼科夫与柳霞重新结合。理智规 

范了感情,个人的欲望、兴趣与情感纳入了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的约束之中。 

      《伊尔库茨克的故事》(1959)处理的仍是道德视野中的爱情婚姻问题, 

维克多喜欢瓦丽娅,却因为她名声不好而拒绝了她的求婚,谢尔盖一直悄悄 

爱着瓦丽娅,他俩终成眷属。瓦丽娅得到纯真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可是产后 

不久,谢尔盖却因抢救溺水者而牺牲了。维克多心灵受到震憾,接替了谢尔 

盖的工作,并鼓励和帮助瓦丽娅在集体副业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谢尔 

盖有个人生信条:“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这种利他主 

义使周围所有人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60~80年代,作者写了十几部作品,包括写青年人三角恋爱的《我可怜 

的马拉特》(1965)、《老式喜剧》(1975)、《残酷的游戏》(1978)、 

 《女强人》和《有罪的人》(1984)。其中《我可怜的马拉特》在国内引起 

激烈争议,在国外却受到一致好评。  1976年在英国竟有35家剧院同时上 

演此剧,英国该年度的戏剧节也被称为“阿尔布卓夫戏剧节”。 

      《我可怜的马拉特》写的是马拉特、列昂尼吉克和丽卡三个年青人的故 

事。他们在战争中萍水相逢,成了患难之交。两个小伙子都爱着丽卡,他们 

先后参军,流血立功,战后与丽卡相见,丽卡无法决定取舍,马拉特主动退 

出,远走他乡,成全了留下的一对挚友。13年后,马拉特成了有成就的桥梁 

建筑师,但他深感离开了丽卡,自己已成了“熄灭的火山”,奋斗的勇气和 

生活的激情都已减退,他找到老朋友,想得到鼓舞,不料丽卡和列昂尼吉克 

精神状态比他更糟,丽卡满足于上班下班,列昂尼吉克则已意志消沉,对生 

活感到厌倦。他们在一起回忆起早年的抱负,都痛感必须重新开始生活。列 

昂尼吉克意识到自己已被安逸的生活侵蚀,并且消磨了丽卡的意志,于是毅 

然离开了丽卡和马拉特,决心去过独立的、真正的生活。 

     当着西方社会的青年人纷纷“垮掉”,在“迷惘”与绝望中“嚎叫”, 

颓废、自戕时,当“他人即地狱”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存在主义者们为 

互相隔膜、找不到出路、被严重异化的公众寻求对策时,阿尔布卓夫的戏剧 

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彼此相爱、理解、帮助,奋不顾身地为 

他人、为社会、为国家未来而奋斗,不断追求生活的意义,提高生活的质量。 

西方评论家承认,从本剧中“体会到一种与我们日常所见全然不同的价值和 

观念的体系”。阿尔布卓夫眼中的世界是完整的、可知的,未来是可把握的, 

他对人充满了自信。 

     与其世界观上的抱元守一形成对照的是,在戏剧观上阿尔布卓夫则是充 

分开放,在作品的结构、形式和演出方式上不断打破成规,广征博采前人的 

手法,创造新的舞台景观。他将古希腊悲剧的歌队形式引入他的正剧中,让 

歌队的活动贯穿全剧,或交待情节,或品评人物,抒发情怀,或探询剧中人 

的隐衷,或分担其痛苦,激发其勇气,歌队成了舞台演出的灵魂。另外,以 

灯光的变幻控制演区,处理时空,以观演间的直接交流打破幻觉,都给演出 

平添了生气。富于创意的演出形式与剧作独到的抒情描写,富于动作性的情 

节安排,细腻的心理刻画和机智的对话相得益彰,构成了阿尔布卓夫戏剧的 


… Page 94…

独特风格。 



                                9。万比诺夫 



     亚历山大·瓦连季诺维奇·万比诺夫 (1937~1972)在创作的盛年不幸 

溺水身亡,年仅35岁。但他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却代表了当代的苏联戏剧的 

一种新的走向,使他成为阿尔布卓夫之后苏联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