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喉中,痰出即愈。 
(秘方)x三黄丸x 治喉痹绝妙。 
大黄 黄芩 黄连(各二两)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两半) 山豆根 黄柏 苦参(各 
一两) 硼砂 京墨(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猪胆调,甑内蒸二次后,入片、麝、硼砂为丸,豆大。噙化津咽,日夜常 
噙,不止药味,妙。 
(《三因》)x解毒雄黄丸x 治缠喉风,及上膈热壅,痰涎不利,咽喉肿痛。 
雄黄 郁金(各二分半) 巴豆(去皮油,一粒) 
上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七丸,茶清下,吐出,顽痛即愈。 
(《三因》)x如圣散x 治风痰壅盛,咽喉肿痛,水谷不下,牙关紧急。 
雄黄(乳细) 枯白矾 藜芦(浓者,去皮心,不可生用) 猪牙皂角(去皮,炙黄) 
为末,用一字吹入鼻内,吐痰为愈。 
(《济生》x二圣散x 治缠喉风、急喉痹。 
胆矾(二钱半) 白僵蚕(炒浮,半两) 
为细末,以少许吹入喉中。 
(《济生》)治急喉痹。 
白明矾(三钱) 巴豆(二个,去壳,作六瓣) 
以矾于铫内慢火熬化为水,置巴豆于内,候干,去巴豆,取矾研为末。每用少许,吹 
入喉中,立愈。 
(《本事》)x利膈汤x 治脾肺有热,虚烦上壅,咽喉疮肿。 
薄荷叶 荆芥穗 防风 桔梗 人参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半两,食后水煎服。 
(《御药》)x碧玉丸x 治心肺积热,上攻咽喉,肿痛闭塞,水浆不下。重舌木舌,喉 
疮口疮,并宜服之。 
青黛 盆硝 蒲黄 甘草末(各一两) 
上为末,以砂糖每两作五十丸,每服一丸,噙化。或用干药末吹入喉内亦可。加硼 
砂为末,名碧雪。 
(《良方》)x清心利膈汤x 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 
防风 荆芥 薄荷 桔梗 黄芩 黄连(各钱半) 山栀 连翘(各一钱) 玄参 
大黄 朴硝 牛蒡子 甘草(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服。 
(《良方》)x玄参散x 治悬痈喉痛不可忍。 
玄参 升麻 射干 大黄(各一钱半) 甘草(一钱) 
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不拘时,徐徐服。 
x上清丸x 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止嗽清音,润肺宽膈化气,极效。 
苏州薄荷叶(一斤) 百药煎(半斤) 砂仁(一两) 硼砂(二两) 冰片( 
二钱) 桔梗(一两) 甘草 玄明粉 诃子(各半两) 
为极细末,炼蜜丸,如芡实子大。每服一丸,临睡噙化。或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x玄霜x治喉痹。 
薄荷梗(烧存性,末,四两) 硼砂 盆硝 胆矾(各二钱) 
上为末,以油二三点入水上调,点患处。 
(《良方》)x夺命无忧散x 治缠喉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心腹胀满,脾积症块,小 
儿奶癖,误吞骨屑,哽塞不下,热盛喉痹,气急闷乱。 
寒水石(三两, ) 玄参 管仲 砂仁 滑石(飞) 黄连 茯苓 山豆根 荆 
芥穗 甘草(炙。各两半) 硼砂(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干掺舌上后以新水咽下,不拘时。任是百毒硬物,可以除 
化。如吃着杏仁、巴豆、辛辣、姜桂、胡椒、燥毒、葱韭蒜等物,及诸药毒、火毒亦可用。此 
药能润三焦,去三尸,杀八邪,除九虫, 
赶瘟疫,一切要疾,其效如神。 
x龙脑丸x 治咽喉连颊颔肿,日数深远,咽津液痛,发渴。 
龙脑(研) 升麻 黄 马牙硝 大黄(锉) 石膏 麝香(研) 甘草(各等分) 
玄明粉(研,三分) 生地黄(二两,绞取汁) 
上除地黄汁外,研为细末,以地黄汁和,如干,更入炼蜜少许为丸,小弹子大。每用一 
丸,以绵裹,含化咽津,日三四次,不拘时。 
x牛胆膏x 治锁喉风。 
青黛(一钱) 僵蚕(半两,炒) 朴硝(一两,研) 甘草(二钱半,生用) 
上为细末,用腊月黄牛胆入药在内,当风挂百日取出,再入,研麝香少许,同研细末。 
每服五分,用井花水调服,或吹入喉中。 
(《圣惠》)x硼砂散x 治咽喉疮肿,闭塞不通。 
硼砂 僵蚕 百药煎 川芎(各三钱) 山豆根 盆硝 薄荷 紫河车(各半两) 
青黛(一钱) 
上为末,用五分吹入喉中,水调亦可。 
(《局方》)x如圣胜金锭x治咽喉急闭,双、单乳蛾,重舌、木舌,并皆治之。 
硫黄(研) 川芎 腊茶 薄荷叶 川乌(炮) 硝石(研) 生地黄(各二两) 
上为末,取生葱汁搜和为锭子。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次嚼生薄荷叶五七片,却用药 
一锭同嚼极烂,以井水咽下。甚者连进三服,外以一锭安患处,其病随药便消。 
(《医林》)x祛毒牛黄丸x 治咽喉肿痛,舌本强硬,口内生疮,胸膈不利。 
牛黄(三钱) 硼砂 桔梗 生地黄 犀角屑 人参 琥珀(研。各半两) 寒水 
石( ,去火毒,二两) 铅白霜 冰片 雄黄(各一两) 蛤粉(飞,四两) 玄参 
升麻(各三钱) 朱砂(研,七钱)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丸,弹子大,金箔为衣,瓷罐收贮。每服一丸,浓煎,薄花汤化 
下,或新汲水下, 
日进三服,噙化亦可。 
x麝香朱砂丸x 治咽喉肿痛,闭塞不通,舌根胀痛,或生疮疖。 
麝香(二钱) 朱砂(二两半) 硼砂(三两) 寒水石( ,四两) 马牙硝 
铅白霜 片脑(各三钱) 甘草 
上为末,甘草膏和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不拘时噙化二丸。 
x七宝散x 治喉痹及缠喉风。 
直僵蚕(十个) 硼砂 雄黄 全蝎(全者,十个,去毒) 明矾 猪牙皂角(炙去子 
弦皮。各一钱) 胆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喉中即愈。 
x防风散x 治咽喉疼痛,虚者少用,实者多用。 
防风(一两) 羌活 僵蚕 大药子(蜜炙) 硼砂 荆芥 黄药子 大黄(湿纸包 
煨,令香熟) 细辛 川芎 红内消 山豆根 郁金 甘草(以上各半两) 牙硝(三钱) 
苏州薄荷(半斤) 
上为细末,研薄荷汁同蜜少许调。每服一匙,不拘时服。 
(《医林》)x透天一块水x治一切风热喉痹,口舌生疮,头目不清,痰涎壅盛。 
黄连(一钱) 冰片 硼砂 薄荷叶 槟榔 蒲黄 甘草(各钱) 荆芥穗 黄柏( 
各五分) 白砂糖(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噙化。 
x消毒犀角饮子x 治内蕴邪热,咽膈不利,腮项肿痛,结核风疹痹毒。 
荆芥(四钱) 防风(一钱) 甘草(二钱) 牛蒡子(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东垣)x通关饮x 治喉痹肿痛不能言。但可进药,无不愈。此从治之法也。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钱半) 桔梗(二钱) 防风(七分) 
荆芥 薄荷 干姜(炮) 或加熟附子(各五分) 
水二盏煎七分,徐徐与之。 
(《三因》)x蜜附子x 治腑寒咽闭,吞吐不通。 
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大片,蜜涂,炙令黄) 
以口含之,咽津,甘味尽,再涂蜜,炙用。 
(秘方)x立效散x 治喉痹卒不能言,水浆不入。 
白矾(为末) 净朴硝(为末。各五分) 
土牛膝根洗净,捣汁半盏,入二末和勾,咽嗽吐出,有物即随汁出,可以开喉,二三 
次愈。 
x通关散x 治咽喉肿痛,水谷不下。 
青盐(三钱) 枯矾(二钱) 砂(一钱) 
上为末,以药少许,吹入喉内,有涎吐出,一二次肿立消。 
x一提金x治咽喉肿痛。 
老黄瓜(一条,去子,用好皮硝填满,阴干) 
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内,即愈。 
(《经验》)x冰梅丸x 治十八种喉痹俱效。 
大南星(二十五个,鲜者) 大半夏(二十五个,鲜者) 桔梗(二两。各切片) 
皂角(炙丢皮弦) 食盐 白矾 防风 朴硝(各四两) 
七分黄熟大梅子一百个,先将硝盐水浸一周时,然后将各药研细,入水拌匀,以梅 
置水,浸过三指为度,七日取出,晒干,又浸又晒,候药水尽为度,将梅子入瓷罐中密 
封,如霜衣起尤妙。要用时以薄绵裹之,噙在口内,咽津液,徐徐下,痰出为愈。 
(《经验》)x青梅煎x五月五日制,治喉痹。 
青梅(二十个,五月初一用盐十两腌至初五,取梅汁和药) 白芷 羌活 防风 桔梗( 
各二两) 明矾(三两) 猪牙皂角(三十条) 
上为细末,以梅汁拌和勾,用瓷罐收贮,如前法噙之。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易简诸方
属性:x《肘后方》∶x治喉痹肿痛,腊月猪胆一枚,入白矾末,令满,吊于无烟处,干为 
末,吹入喉,效。又方∶山豆根清水浸少顷,口含咽苦水愈。 
x又方∶x用鸭嘴胆矾,入青鱼胆内,阴干为末,吹入喉中。 
x便宜方∶x治喉痹,用豆豉煮汁,含咽。 
x一方∶x以黄荆叶绞取汁,含服。 
x一方∶x治急喉风牙关紧闭,以巴豆去壳,纸包,去油在纸上,捻作纸捻,点火吹 
灭,以烟熏入鼻中,实时口鼻流涎,牙关遂开。 
(《外台秘要》)∶治走马喉痹并毒瓦斯壅塞,用桔梗(二两)去芦头净锉咀,以水 
四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分二服,效。 
x一方∶x用枯矾和盐研末,以箸头点入喉,干掺悬痈肿痛处,良。 
x《灵苑方》∶x治急喉痹逡巡不救,用皂角去皮子生用,半两为末,以筋头点少许于痛 
处,更以醋调药敷项下,须臾便破血出愈。 
x又方∶x治喉痹并毒瓦斯,以生姜二升捣取汁一升,入好蜜五合,慢火熬至八分。每服 
一合,日三五次。 
x《集验方》∶x治缠喉风及喉痹、走马牙疳,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末,炼蜜丸 
芡实大。无时含化一丸,咽津,效。牙宣者,揩牙上。 
x又方∶x治喉中乳蛾,用大鲜鱼胆汁,搜和官粉藏之。每用少许,箸头点喉中,蛾即退。 
x又方∶x治缠喉风,以生白矾研细末,冷水调下二钱。 
x又方∶x治喉项肿,不下食,以生韭细捣,敷项上,效。 
x本草方∶x治喉痹初起肿痛,用硼砂含咽津,效。 
x又方∶x治热痰喉痹,用萝卜汁和皂角浆水饮,吐之愈。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针灸法
属性:喉痹,《内经》灸刺有二,今以经脉所过咽喉取之验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 
痹,取之者,通有六经也。喉前痛,取手足阳明脉。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曰∶足阳明胃脉,从人迎前下人迎附喉咙,所生病者,头 
肿、喉痹。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又曰∶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 
阴,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取之所别也。 
喉痹能言,取手阳明。经曰∶大肠手阳明脉,所生病者,喉痹。视盛虚寒热,陷 
下取之。 
喉痹,取手少阳。经曰∶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是动则病咽肿喉痹。视盛虚 
寒热,陷下取之。 
又云∶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甲,去指端如韭叶,壮者立已, 
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故喉之后痛者取之累验也。 
肾足少阴之脉,上贯肝膈,循喉咙。窦汉卿谓∶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痹塞是也。 
(些二经脉所过,咽喉之地者也。) 
太陵穴,因他病相干致喉痹者取之。经云∶心咳之状,喉仲介介梗状,甚则咽肿喉 
痹,取心之俞,则太陵是也。 
喉痛取足少阴肾。经曰∶肾,足少阴之脉,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舌痛。又 
云∶嗌中痛,不能纳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嗌痛,取手太阳小肠。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视虚实寒 
热,陷下取之也。 
x天柱 天突x(上穴并治喉肿、喉痛、不能言。) 
x三间x(治喉痹,咽如梗。) x行间x(治喉痹气逆,咽如扼状。) 
x少产x(治喉痹,三棱针剌出血,立愈。其穴在两手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 
x合谷x(治喉痹,针五分,立愈。) x阳谷x 
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或灸三狂,或刺出血,治喉痹。男灸左,女灸右。)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导引法
属性:治喉痹,就令患人将手大拇指第二节屈蜷,急令张口,勤勤坚咬,其气通畅,血丝自 
散,肿亦消矣。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诸物哽喉
属性:陈无择云∶治哽之法,皆以类从,如颅 豺獭治鱼骨哽,磁石治针铁哽,发灰治发 
哽,狸虎治诸骨哽,亦各从其类也。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诸物哽喉
属性:凡物哽者,盖以食入喉而物不顺,致物刺住而不能下,推之以理,反而上出则为顺 
焉。为治者,即当涌吐,乘其饮食之出而上送,此其顺而易为,如拔刺之法也。若刺之 
深者,必欲推下,非惟理势不能延迟,日久则咽 
喉渐肿,其刺愈深,腹中饮食消尽,虽欲涌吐而无推送之物矣,欲食而不能下。如此因 
循,多致不救。 

卷之六十五咽喉门
诸物哽喉
属性:x一方∶x治骨哽不得出,砂仁、甘草为末,绵裹含,徐徐咽津,久随痰出。 
x《古今秘验》方∶x治骨哽横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鲤鱼鳞皮烧为末,以水调之,即 
出。末出,再服。 
x一方∶x治鱼骨哽,小嚼韭白令柔,以细绳系,口中吞韭到哽处,引之,哽骨即 
随出,验。 
x一方∶x治鱼骨哽,用水一盏,自默从左眼睛于水中书龙字服之,不过二盏,则下。 
小儿遇哽,大人如前书水中服之妙。 
x一方∶x用山栗红果,独根向下者取来,与玉簪花根同捣自然汁,用竹管灌入喉中, 
不可着牙,着牙则牙化。 
(山栗果则山楂是也。) 
x一方∶x误食鱼骨,久而不出,以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嚏而哽出。 
x陈氏方∶x治鸡骨哽,以鸡汁化哽药下,或食饧糖一大块,满吞下。 
x又方∶x用狸骨烧灰,调下少许,效。 
x一方∶x治鱼刺哽,用獭爪爬喉咙下,其骨自下。或用獭骨含口中即下。有用金凤 
花子嚼烂噙下,无子用根,捣烂绞汁下。 
x一法∶x用鱼骨顶在头上,咳声则出。又法,用本鱼骨,左右手反复掷背后,立出。 
x《外台秘要》∶x治鱼骨哽,口念鸬 七遍,用水嗌下。 
x又方∶x用萱草根捣取汁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