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讲演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乙亥讲演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受而受之可耳; 无所谓顺逆也。至未来事; 则前因后果; 如是因; 如是缘; 如是果; 如是报; 如是受。在未动前; 早已觉照分明; 自不会轻易造因受后果矣; 是以明心为一切事业之总关键。以心明心者; 般若也; 然必明心之体; 可启般若之用; 此启机分最要紧处。由是而般若顿开者有之; 由是而破疑决定者有之; 由是而种植善根者亦有之; 此度自性众生于因地之微旨也。

  辨  心  性
  心何物乎? 心是集起的东西; 如眼与色相集; 耳与声相集等。内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也; 外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也。根尘相集而起知识; 于是有六识; 遂名识心。故依外境而集起者为念; 随念而起量度者为意; 依量度而分别者为识; 追索者为想; 由识而决定之者为我见; 坚固此见而不肯变通者为情执; 以慧照力; 运想此意念识见而转变者为观照。证知智慧亦空; 能大舍无住者为般若妙用; 其实皆心之幻起幻灭; 而此一起一灭; 即一生一死; 一因一果; 一个轮转。住此者为缠缚; 无住者为解脱。然心无出入无来去; 更无生死; 本来不迷; 本不可得; 又从何处说解脱耶? 答曰心本来是觉; 而今宛然有一个迷惑在; 又奈何。譬如人本来不病; 原说不到医药; 但人确已受病; 身热头痛; 不可执幻; 定指为无。明知病除后一切不可得; 但不能不以幻灭幻。又如醉人与醒人比; 虽一切完全不二; 其动作狂乱; 却不可谓为无有也。我人与佛比; 亦只一醉与不醉耳。
  世人每分明心见性为二事; 又心与性; 亦无从辨别; 此机之所以难启也。儒释道三家说性皆同; 以○为代表。在儒名之曰仁、大道、至善、天命、明德、浩然之气、帝则、天理、常存、心性、元。在释名之曰如来藏、真如、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圆觉、菩提、毗卢遮那、法性、法身、佛道、妙心、涅盘、金刚般若识心、阿赖耶、五智、九识、无边身、归元。在道名之曰玄、金丹、谷神、上清、无极、不死、大道等等。三家都立假名; 不可胜数; 为物则一; 亦表此空性而已。
  今以性之湛寂不动; 喻之如水; 因境而动念; 此念为心; 喻如波浪; 因风而起也。水有起波浪之可能性; 非水之实有波也; 此波既因风而有; 是名幻生; 风止波灭; 灭还于水; 是名幻灭。幻生幻灭; 故不可得; 以无自性; 故空。水与波; 二而一也; 惟性本无生灭; 虽经千万世; 亦无变易; 以不可见而非空; 故曰真空不空。以不见其有而妙用却恒沙无尽; 故曰妙有不有。此物不生不灭; 非垢非净; 故湛寂不动者性也。此不动非如木石之不动; 仍活泼泼地; 见境而起念; 幻生幻灭; 毕竟不可得者; 心也。心生于性; 性字从心从生; 言心之所自生也。心之灭也; 灭还于性; 故生处不可见; 何自而来; 不可得而知也; 谓之依境而生; 则当生于境; 非关自有; 于性宜若无涉矣; 谓之依性而生; 则无境何由起念; 性中不得凭空起念也。故知因缘假合而有; 如钟之因击而鸣; 声之出也; 亦各种因缘和合而假有; 是生处之不可得也。及其灭也; 去至何方; 不可得而知也; 谓为灭于境; 则境上不见有所增; 谓为灭还于性; 则心生时; 性亦不见减; 心灭时; 性亦不见增; 正如水之有波时; 水未必减; 波灭于水时; 水未必增; 动而不动; 此灭处之不可得也。以不可得; 故不生; 以不生; 故无可灭; 是云不生不灭。由是而知; 生者幻生; 灭者幻灭; 均亦假名而已。幻生之义云何; 曰依他起也; 依法相。性本有三; 一曰依他起性; 二曰遍计执性; 三曰圆成实性。圆成实者; 言本来圆满; 本来成就之实相也; 忽为外物所诱; 依他而起念; 以不能觉知为幻; 遂周遍计度而执持之; 其病不在依他起; 而在住着; 住着之病; 又不在周遍计度; 而在坚固执持; 遂使本性淆乱。然只暂时之淆乱; 本性决不有增减; 故名曰恒常不变如来藏性。

  性  心  不  二
  性若为体; 心若为用; 体用不二也。一念起; 因风成浪; 不问其为善为恶; 一转即空; 当体即消; 圣凡之别; 亦此一转。去恶向善; 在此一转; 超凡入圣; 本极容易。然最活者心; 最死者亦心; 世人老不肯转此心以向善; 乃至九牛二虎之力; 尚不动丝毫; 此是固执心业力坚强; 难调难伏; 佛亦无可如何; 非自动不能转也。但如何能转; 只要觉悟; 觉便是转; 凡人本性; 原来是圆满不缺; 故名本觉; 本来是妙; 故又名圆觉妙心。不幸而酒醉若狂; 同一为醉; 醉有深浅; 醉人却与好人不异。先醒的人; 去灌救未醒的人; 是名行菩萨道; 平等慈度; 醉人虽狂; 却轻慢他不得; 因他的本性; 不曾坏却分毫; 只是一时糊涂; 不能清白。一醒之后; 和好人完全不二; 所以烦恼菩提; 实在不二。两者都属性空; 都不可得; 故名即是。昔有人问何谓烦恼即是菩提; 余令其人举手; 再令其放下; 更问其人; 汝手是否有一举一放; 曰是; 更问此一举一放; 是两只手; 还是同这一只手; 曰同; 又问举放是不是二; 曰二; 问手是不是一; 曰一; 其人顿悟斯理; 欢喜而去。可见醉醒亦不二; 本来如是; 人不肯放下; 转这一转; 又奈何。及至入门修行; 一切贪懒性成; 全去靠佛; 要佛替他放下这只手; 要佛去替他醒; 又奈何又奈何。推本穷源; 由于根本不曾明白心性的相貌。

根  尘  相  对
  不能不见; 不能不闻; 硬要他不见不闻; 是外道断灭; 硬压功夫; 必成大病; 非落在死海; 即翻为狂魔。若随顺他见闻流转; 是凡夫攀援; 攀援即是惑业被动流转; 失去主权; 故一切仍要了了觉知; 加一个照见工夫; 知是空华; 即无轮转。是圆觉经主要经文; 此难在一知字; 其中包括觉照、证空、不惑、不动等种种境界在内; 非修证则不知耳。

心  谓  宝  藏
  云何谓藏; 即指藏识。识又分为五六七八九; 兹分说之。
  五识者  前五识也; 即眼耳鼻舌身; 与色声香味触相对而起之识也; 此如门口招待使者; 招待客货入栈; 藏而未入者也。
  六识者  意识也; 由前五识而引起之意念也; 此如接收运货入栈房内之专使也。
  七识者  比量分别识也; 以能分别其孰善孰恶; 以及无记; 固执勿放松; 即我爱执藏也; 此如检别货物而定美恶之人; 为苦之总因; 烦恼之祖; 梵名末那识。
  八识者  藏识也; 藏有能藏、包藏、我爱执藏三种。能藏者; 谓有藏之能力也; 藏入即不复再出; 不问若干年; 总之不能除去分毫。包藏者; 言其量可包罗一切也; 大如山河日月地球; 小如芥子米谷细虫; 一齐包入也; 此如一大栈房; 一切大小好坏秽净等物; 无不藏入; 梵名阿赖耶识。
  九识者  即八识之空净者; 八识虽属栈房; 其始本来空净; 货物虽有运入运出; 往来纷扰; 但栈房实不因此而移动; 非垢非净; 无来无去; 原本白净无瑕; 故别名为九识也; 九识名曰白净识; 梵名庵摩罗识。
  以上诸识; 本属一体; 非有实性; 为醒耳目故; 立此假名; 但言心之如何起因而造业耳。
  世人起因造业; 落入因果; 不易救拔; 此身口意三业之不易清净也。云何身业; 曰杀盗淫; 云何口业; 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云何意业; 曰贪、嗔、痴。此为三毒; 总名曰十恶; 如加一不字; 不杀不盗不淫等等; 即是十善。但意业为主; 因也; 口业为引; 缘也; 身业为成就; 果也。如不从因上救根; 但于果上补过; 终无益也。本会修戒; 由定慧入手; 以定慧是戒; 乃心戒; 所谓根本大戒; 但亦不废戒相威仪。
  修行先从心修行; 就根上下手; 此心中心由体起用之法也; 故说意业缘起; 不厌其烦; 人苦不自知其病; 佛乃告以各种习气; 有百六十种心; 《大日经》简之为六十种; 使行者各自反照而内省也。曾子三省吾身; 此三省不可指为三次; 若每日三次; 亦几一曝十寒矣。此三乃一日三时; 初时、中时、后时也。即言无日无时不如是; 日如是; 月如是; 久之自熟; 去三月不违仁不远矣。心上诸病; 皆属习气; 其根不外根尘对缚; 色心双缠。譬如镜子; 对物而有形影; 外无物; 镜自空。虽然; 有不同处也。
  一、镜对物而有形; 物去形亡。心对镜而起念; 境去形留; 以攀缘故。
  二、镜外物去即无形; 心外境亡; 念却仍有; 以凭空攀缘故; 立种种影象故。
  三、镜对物必留形; 心对镜; 可以不留; 如视而不见; 心不系属等等。又如有智慧者; 现量已圆; 亦能断一切故。
  四、镜对物只留一形; 不能变化; 心对镜; 留形外; 更可使其转变; 幻化无量。若有智慧; 又可另转一意境故。
  由此可知主权实在我手; 愚者不识主人翁; 任彼流转; 不能转物; 乃为物转; 甚至读经为经所转; 成一死解; 不能起用。
  圣人立教; 以明心见性为主; 欲人证到菩提; 菩提无相无名; 乃不可得之圆妙精明觉心也。世人误解菩提心为善心、慈悲心; 以为不作恶即是菩提发现; 实欠明显; 因地未明; 果地又安得而圆成乎。又菩提心假名有五: 
  一、发心菩提; 知迷求觉; 发心起行; 言发此证到菩提心之心也。
  二、伏心菩提; 知以心制心; 降伏其粗重积习也; 然压制非究竟; 心尚未空; 不名菩提。
  三、明心菩提; 了知如实自心之真相貌; 证得其空净之根本也。
  四、出到菩提; 出生死此岸; 到涅 彼岸; 至此尚未离功用也。
  五、无上菩提; 已入遍满圆实之境; 为大成就; 斯真菩提矣。
  故能理上明白自性本来菩提圆满; 佛性平等; 是法身成佛也。事上修证三昧; 见到实相; 明心见性; 是报身成佛也。若夫由理事无碍; 习气除尽; 神通开发; 化身成佛; 非一生可能办到; 当经不可说之时。时即劫也; 是名阿僧祗劫也; 阿言无; 僧祗言多量; 言无量数劫也; 即云非有定时也; 一世亦可; 千万世亦可。智者求心; 刹那超过; 愚者外求; 虽千万世亦不能证得。果如何而可言超脱者; 则舍一心地法门; 无他法也。
  三界之中; 以心为主; 心名为地; 以此心法; 通入法界; 故名法门。能观心者; 究竟解脱; 不能观者; 当下沉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 文殊师利法王子言: 此法门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 此法门为一切凡夫入如来顿悟法门; 此法门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 此法门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 此法门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 此法门为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 此法门为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今略举此数; 皆从般若波罗密门; 直证心田; 如实知自心; 是名心地法门。大日经之秘密主; 即言心密之主; 身口意三平等秘密加持; 为所入门; 一身密印; 二语真言; 三心妙观。三者方便加此受用身; 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之法身也。此表菩萨之功行圆满; 故以为名; 实即一切众生平等法性不思议心也。经云依此法门等等; 门即此门; 故离般若; 则学佛之资粮断矣。
  法从心生; 名因法立; 能生之心无处; 所生之法亦然; 心境两空; 具无处所; 故无心则无一切名字; 以心随缘应物; 皆属缘空。佛说法四十九年; 无非度众生之心; 使之安乐; 以无一众生; 不求安乐; 彼之争夺残杀; 巧求诈取; 又无不因求自己之安乐而起。彼不知此安乐非究竟也; 世间安乐; 与苦恼相对相因; 皆从习惯比较而来。今日之乐; 即明日之苦; 有之乐; 即无之苦; 故非究竟; 此安乐亦暂时而难永保。且以心向外驰; 人遂忘却根本; 以为苦乐在肉体之劳逸。佛欲使其觉悟何者为究竟安心法。世人心尚不知; 遑论其安; 故聚讼纷纭; 至千百年; 终未得一究竟。世人奔走一世; 无非求安的法子。要如何安; 才算满愿; 终不曾点到心上去。世人求财禄; 自己问自己; 总是如何而可使我心满意足; 可知希望者还是我心; 亦惟求我心之满愿而安而已。岂知人事不常; 八苦交煎; 无有诸乐; 但受众苦; 不能慧照; 遂名曰惑。
  人生少壮老死; 终不离前说八苦; 然人不自觉者; 为五阴炽盛苦。最恐怖者; 为死苦; 人误以一死即永永断灭; 一也。伤自己一生经营所得; 财产妻子; 即将舍离; 二也。死后究作如何归宿; 三也。以此诸疑不决; 恐怖心起; 越不肯舍离; 不舍则心越不肯放下; 是以死时颠倒痛苦; 不可名状。人见之; 反谓此是死时一定光景; 其畏死之心; 早已种下; 是根本不明心地故。以心地不明; 安心之法; 更无从着手。具智慧者; 无不求其脱离; 但不得其法。菩萨智悲双运; 度之脱离; 为说安心法。第不先说安; 却先说心; 使其明白究竟; 知本无生死; 心不可得; 苦乐即无所依。依者住也; 住著即心境双对; 不能双空; 计较分别; 随缘而起; 苦乐之生; 生于心有住着。但云不住者; 并非顽空如木石之无知; 正是了了觉知而不执著; 故云无住。无言不执; 非空无也。经云应生无所住心; 非但不住苦; 并且不住乐; 连不住亦不住; 却住在这不在处; 斯真常住真心; 故名净土; 故名极乐。极乐云者; 安之至也。汝勿以安与不安为对论; 此安字; 乃真实究竟之安; 无可名说之安。明此圆觉妙心; 以根本不生不灭; 故不净不染; 不隐不显。二祖觅心不得; 初祖即许其安心竟。一切生死八苦; 根本打破; 此在自心参究; 非有法可传。惟平时力量不足; 路太生疏; 教汝自己切实修持。修持不是求神通; 正是求定生慧; 以般若力; 破除一切缚; 无非安心而已。然天下至大之神通; 有过于安心者乎! 
  世人不了安心法; 以求财求名; 满足欲望为安心; 终至愈弄愈颠倒; 苦上加苦; 一切无论矣。至修道之士; 已得安心法要; 尚不敢自信; 每说自己业障深重; 无由自拔; 此由于不明业障所致。前云要销业障; 第一先明白业障是什么; 明白了; 不销而自销。故心地未明; 举心动念; 即是业障; 脾气习惯; 就是业障。业障不同犯罪有案; 可以销案解罪; 此总在心上系缚。譬如杀人而逃; 杀行是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