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则会感到无聊、乏味,因为太慢缺少刺激感,只有练拳的人自己欣赏,来安定身心,平衡身心,是在动中取静。

    中国的古诗作品,受到禅的影响也不少,由其领受禅的思想和修养深浅,就可看出他们风格的高下。而禅师和学过禅的人所写的诗也与一般人不同,不同在哪里?多了一份空灵感,也就是不容易捉摸也不需要去揣摩它,但让你看了就明白它在讲的是意在言外。此种精神,也同样呈现在绘画的作品中,譬如,画月亮时不画月亮只画云,画水时不画水只画船。画船不画水,画云不画月,但是你一看就知道那儿有水、有月亮。这些都是受到禅的意象影响所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虚在实中,实在虚中,虚实本是同样东西。实际上也就是无常的变化,从空看有,从有看空。

    还有日本的花道、茶道和庭苑的园艺,也都跟禅有关系。以插花来讲,西洋插花总是插得满满的如花团锦簇,这叫作凑热闹。而中国古典插花及日本花道,只是一、二朵花配上一根枯枝,几茎草叶,看起来简单却风姿绰约,也颇具诗意。其茶道更为讲究,客人正襟危坐,不准讲话,只能一旁慢慢欣赏主人如何煮茶、沏茶、奉茶,之后细细品味,完全浸陶在一份安详宁和的气氛中,不似一般俗汉,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一边牛饮茶水,一边大声谈天。所以在日本品茶,是要练习使人内心平定,不要心浮气躁,若是犯有轻浮毛病的人常去品味日本茶道,相信是会有帮助的哩!

    在禅宗的寺院里,摆设一向简单、整洁,此风格也同样呈现在不少日本家庭里仅有几方尺大的小庭院上。寥寥可数的盆景,一览无遗的视界,地方虽小却有股说不出的舒适感。不像一般中国家庭的前后院GFDAA瓜种菜,虽是善加利用土地,却是显得杂乱。而这质朴、简洁的生活环境空间配置,也是经由禅境而悟出来的气质。

    讲到吃,中国人是最拿手的,虽然厨艺也不错,但真正的好厨艺却是在禅的寺院里。至目前为止,我们寺院里的食物,口味清淡,简单而营养,食之弥久不厌。餐馆里的素菜,是迎合一般人的口味,没有禅意,寺院里的虽是粗茶淡饭,倒是香甜可口。时下在日本东京和京都等地有几家素餐馆,模仿禅宗寺院里的料理,做得极精致,清淡可口,的确非常好吃,但是价格奇贵无比,这又失去禅宗的风格了,所以去吃的人不是在作禅味的体验了。

    由前面所举的例子,不难发现,若有禅修体验,我们的日常生活,便与艺术脱离不了关系,假若细心去品味,岂非处处都在显露禅机?其实艺术是禅的副产品而已,修禅的目的不在艺术的表现,而在协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扰及身心上的苦恼,这才是修禅的真正意义。如果是为了艺术而来学禅的,虽也能达成目的,不过是本末倒置了。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讲于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张智惠整理)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生命的圆融(1)

    诸位老师、诸位同学:记得去年和前年,我都在贵校做过演讲,所讲的题目都是同学们给我拟订的,今天的讲题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就“生命的圆融”,分四个部分来说明。

    一、何谓圆融

    圆融,是佛学上的名词。比如《楞严经》卷四,如来云:“地水火风,本性圆融。”中国的天台及华严二宗,对圆融之理,发挥得最详尽。

    圆有圆满、圆熟、圆通的意思。圆满是不缺少,缺则残,少则亏;圆熟是不生硬,生则自感苦涩,硬则自伤伤人;圆通是不阻碍,阻者停滞,碍则损失。

    人都祈求圆满,比如说希望财富圆满、事业圆满、家庭圆满等等,不圆满则不幸福。

    圆熟是完全的成熟,不是勉强的。一个人的人格达到成熟或圆满的境地,便是“完人”。所以大家都盼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达到圆熟的程度。

    圆通是佛学专有名词,圆是性体周遍,通是妙用无碍。《楞严经》有二十五位大士,各个依一门而圆通诸门。

    如果自身是圆形的,又能绕着圆的形状走,便不会遇到障碍,且能四通八达,无论从哪一点起步,都能通行无阻。时间的流转或循环,空间的回旋或运行,都可根据圆的道理来形容。圆融是圆满的融和、圆熟的融合、完全的交融。融和是不冲突,没有利害、彼此、前后的冲突。融合是不对立,没有你我、内外、大小的对立。交融是大同不碍小异,同则不会摩擦,异则各显其用。

    譬如,这间教室里的八盏灯,同时打开,则每盏灯的光,互相交错,彼此不相妨碍,这就是融和、融合、交融。灯和灯彼此是个别独立发光的体,但所发出的光是相互融通的;换句话说,是在差别中不否定整体。差别的任何个体各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价值与价值彼此之间,不但不相妨碍,且是相辅相成。

    我们看到教室里每盏灯都个别地在放光,光与光交互集中在一起,光的亮度便相对地增加。因此每一个生命与生命之间,应该都有圆通和圆融的关系,这才是理想的社会及理想的世界。否则的话,我们只看到冲突、矛盾、差别,彼此互相猜忌斗争,那么社会将是到处混乱的,人们必是互相伤害的,这是非常不幸的。

    二、何谓生命

    (一)生命之定义

    “生”为物体在空间位置中的发生,“命”为物体在时间单位上的延续。凡是发生了的物体,在时间上继续地发生下去,便是生命。譬如,草木等的生物,或人类以及其它的动物,以及一粒种子或胚胎开始萌芽,并继续不断地变动、成长,这就是生命。

    (二)生命有两类

    1无情的生命:如花、草、树木等的植物。

    2有情的生命:如人、畜,乃至昆虫等的动物。

    也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说,花、草、树木也有感情。只要有人天天去照顾它们,或对它们说话,放音乐给它们听,它们便长得非常茂盛且生机盎然;反之,若不爱护照料它们,或者成天地诅咒它们,则可能会逐渐地枯萎而至死亡,所以认为草木也应该算是有情。

    其实,有情的动物与无情的植物,最大的不同处,在于神识及神经的有无。

    植物无神经,亦无神识,只有自然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也无死亡的恐惧,故称无情众生。有情众生,乃有求生之意愿,也有死亡之畏惧。

    恐惧死亡是人内心的活动,而直接感受到伤害却是神经系统。神经使得我们的头脑产生记忆,从记忆的累积而变成知识,从知识转为思想,再由思想产生死亡的恐惧。这种记忆和了解,便非植物所能。若仅有神经而无思想记忆者,可称植物人了。

    人类的恐惧不仅仅是恐惧当时的危险,而且也忧虑未来任何危险情况的发生。因此人类的恐惧心,比任何种类的动物都来得敏锐。越是低等的动物,越没有思想和记忆。仅是单纯的神经反应,受伤的当不会痛,痛过以后便忘了,因为它没有记忆,故也不知忧虑。高等一点的动物,如老鼠、猫、狗等都有记忆,所以它们怕受伤也怕死。

    若以佛的法性身而言,有情无情,毫无差别;依凡夫的层次而言,无情物不是有情众生,不能说没有差别。

    三、生命的差别相

    差别和统一是相对的。譬如,我是出家人,你们是在家人;你是男生,她是女生;我是老人,你们是年轻人等等。差别相可以归纳成两点来说明:

    (一)有情与无情的差别

    动物与植物是有差别的。张献忠的《七杀碑》说:“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天是整体的,而天下确有种种的差别相,这差别相是指万物。有人再把人和万物分开,认为除了人以外全部是万物,不管动物或植物都是用来养育人类的,这种思想和《旧约·创世记》有类似之处。

    《创世记》说到神创造万物以后,要人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活物,上帝将地上的植物、菜果赐给人作为食物,又将草木赐给鸟兽等作为食物。这里的“上帝”也是整体的,上帝所创造的人、菜果、万物便有了差别,上帝创造的万物中,又分无生的矿物,以及有生的动物和植物,有的是供给人与动物住的、用的,有的是给人吃的,有的是给动物吃的。这些便是有情的动物和无情的植物、矿物的差别相。

    佛法则将世间万法,分作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或分作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对于精神、物质、身、心、自然环境等,分析得非常清楚。

    (二)凡夫与圣贤的差别

    在有情之中,凡夫有六类: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圣人有四类:佛、菩萨、独觉(辟支佛)、阿罗汉。这也是差别。佛是人格的彻底完成者。菩萨、独觉、罗汉,是努力于人格的完成而尚未圆满者。

    这四类圣贤,若示现人间身时,假如他们没有说出自己是圣者,一般人是不易察觉的。佛菩萨能够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现,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时空出现,更可能出现一下子就突然不见了。然而在人性向善的光辉之中,在凡夫的行为里边,也可显现出佛菩萨的特质,而且这些人虽不即是佛菩萨,却有一部分类似于佛菩萨的功能。可见在差别之中,仍有通于圆融的一面。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生命的圆融(2)

    自然界的森罗万象,每样都不相同,就连我们两手的十指也各不相同,同胞的兄弟姊妹,甚至孪生儿也不一样。但是各类之内,小异不碍大同,差别不妨统一,一切众生皆有本具的圆融佛性。

    四、如何完成生命的圆融

    (一)以教育来促成首先理解到,人为了自利,必先利人;为了求得他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着尊重他人。再从对于人的尊重而扩大到对于生命的尊重,儒家所谓:“由亲亲而仁民,由仁民而爱物。”便是以平等的心态来接纳他人,乃至接纳有情无情的一切生命。

    佛教戒杀放生的慈悲精神,即以平等心对待一切的生命,复以空、无相、无愿来引导慈悲济世的方向。这些都得从教育的熏陶着手,从小智而进步成大智。故就佛法而言,想获得智慧,须经闻、思、修三个层次,而使众生的生命,趋向于圆满的境地,接受从他而得和自我开发的教育。

    从古至今,许多的大哲学家和宗教家,都在教育人类如何地完成自己的生命。生命有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宇宙全体的以及圆融无碍的不同等级。也就是自私自利的生命,可因教育的设施而升华为与社会、历史、宇宙全体的生命。

    佛法虽说众生皆有佛性,人皆可以成佛,但却不能缺少良师益友所谓善知识的诱导,也就是教育的功用,使人从无知,而知分辨邪知、浅知、正知、深知的不同。

    比如,一般偏激的宗教徒们,认为逼杀异端可以升天;一般的人认为猛兽、毒蛇等全部该杀,因为它们会伤人吃人。这便是邪知及浅知。若依佛法的立场,虽是邪见者,终究也有成佛的一天,虽是毒蛇猛兽,也有其求生存的权利。如果站在平等的立场看生命,则每个生命都该受到尊重。若想使人知道并认同这种正见,当从教育着手。

    在佛教的高僧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修行人,都不畏虎、狼、狮子等野兽,那些凶猛异常的动物都变成了他们的朋友。为什么呢?因为大修行人都有一颗慈悲心,而且也没有以自我为环境的中心,就因为他们“无我”,所以当他们看到任何东西时,就像镜面的反映,只有被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没有觉得“我”看到了东西。因此凶猛的野兽也视其如同类而亲近他们。

    这种事,乍听起来好像神话,当然,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我执”,不仅和异类之间是对立的,和另一个人之间也是对立的,乃至同一个人的心与身之间也是矛盾的,所以总有一些摩擦,而不能相安无事。

    教育可以让人理解到,此一生命和彼一生命之间,都应该互相尊重。倘若我们能够尊重其他的生命,那些生命至少可以不畏惧我们,如果不尊重他们,并且随时可能伤害他们,他们为了自卫,当然会把我们当作敌人。儒家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先将亲人视同自身的骨肉,再将一切人视同自己的亲人,然后更将一切生物视同自己的家人,而给予照顾。

    一般人最多能视亲人如自己,唯世间圣者能够视物如己。所以人类的暴戾之气,虽可借教育来矫正,却不能说仅从知识上的了解和接受,就表示事实上可以改正。从古至今,很多的读书人,仁义道德能说能写,但他们自己,往往又被他人讥为“文人无行”或“眼高手低”。所以除了知识的教育,尚须更进一步,从事身口意三种行为的实际修持。

    (二)以修持来完成此所谓的修持,不外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戒为基础,以定为过程,以慧为目标。此中的定学是先从差别的散心,至集中心,再至统一心。当达到统一心时,不仅是知识上懂得物我一体是什么,也会亲自体验到物我一体的境界是什么。那时便会感到生命的整体性是不可分割的;生命的内涵是充塞于宇宙而无限圆满的;生命的存在是究竟圆熟的;生命的活动是圆通无碍的。这便是差别相的大融和。

    上面提到的生命里如缺少体验,则知识和生命是无法相结合的,因此须以体验来达到“生命圆融”的目的。体验必须要有方法,或许有些同学知道,我指导禅的修行方法,已有好几年了,所谓禅的修行方法,本来是不历层次而顿超直入的,可是对于初步修行的人,还得先由观想入手。

    第一步是把散乱心变成集中心,再从集中心而达到统一心。然后将此统一心粉碎,即成无心,便是禅境。此处的心的意思,是念头和思想的代名。我们平常所谓的心,经常都在想东想西,故喻如“心猿意马”,念念不停止。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