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禅的世界: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念,不愿接纳他人的建议或现实社会的运转,此即表示这人根本毫无进步可言,同时他也不能被时代和社会所接受。

    释迦牟尼佛留传给我们的教导是舍弃自我的执著,因为事事物物都是无常。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会由于因素条件之异动而有不同的变化,既然会变化,为何不顺应着因缘时节而加以推动呢?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放下再提起呢?如果基于不愿放弃既得的权利地位,所以产生自我矛盾,不但自己跟自己产生冲突,也跟环境对立。如果能认清事实,一切都在进步之中,一切都在演变之下,又有什么舍不得、放不下的呢?

    记得有位居士对我这么说过:“师父啊,您老啰!您会不会死?”我答:“人,不可能永生不死。”“师父,您怕不怕死?”“死是这一期生命的尽头,也正是另一段生命的起点,并不是说人死就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世界上任何现象的生与灭、起与伏,都是自然现象,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放下,因为能放下就是为了进一步再提起。”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提得起·放得下(2)

    (二)为了成全家庭社会的和谐幸福,必须放下个人权利意见的执著,才能够包容

    能放下个人的意见、执著,至少在家中会得到家人的认同。自己认同别人,一定是先放下自己才能做得到,否则,仅仅相信自己而不认同他人,纵然是亲如夫妇也会起干戈,更何况是兄弟、姐妹、朋友、同事之间的无法体谅和包容,当然会问题重重、争斗不已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原则之下,又不坚持己见,且能包容他人的话,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放弃自己的立场,将自己既得的利益、权势、名望、地位拱手让人,自己似乎吃了亏。其实,若是恰到好处的退让,以近处看,好像只是让给一人而已,就长远看,说不定将来可获得十个人、百个人的拥护与爱戴。

    例如,有人认为,师父对弟子而言,具有权威性。在佛法的原则上,我会坚持。但是,我不会对我的弟子有相争的行为表现出来。我的弟子常常会说:“师父,您错了。”或是:“师父,这件事情您处理得很不恰当。”我会说:“啊!是的,我错了,是我处理不对。”事实上是不是我真的错了呢?不一定。站在师父的立场,可能错误,但也不一定是处理不当。但是既然有弟子认为我错了,一定有他的原因,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认为师父不应如此。我为了包容他,就必须接受他的意见,否则他将难以成为我的弟子。能够承认对方的想法是对的,因而调整自己的作法,这就是包容。当我们包容他人时,好像是放弃了自己,实质上并非如此,他们反而成为我的弟子,既然是我的弟子,就能跟随我学佛,帮助我弘法。所以,还是要“放得下”,才有进步和包容。

    五、唯有能放下·才真提得起

    (一)放下主观意识之判断和考量,首先要不为自我的私利设想

    放下,是放下主观意识及自我中心的判断和考量,但这并不等于是没有决断力,而是不用自我的主观意识来加以判断。例如,我和学生及弟子们在开会时,我首先会推动他们从主题上获得答案。要得到答案,必须靠他们自己运作,我不会给予他们任何的意见,仅告诉他们明确的主题和原则,然后再请他们轮流各抒己见。如果一开始我就发表自己的意见,加上自己主观的色彩,事情运作起来就会有种种的障碍,特别是在民意高涨的民主社会里,做一个师父必须学着如何舍弃自我的主观,才能让弟子们预期受教。

    (二)其次要提起整体的、全体的、大众的,以及对于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责任与义务许多人希望“提起”,总是以自我的利益为优先考量。譬如,自我之升迁、财务之获得等等,此无非是为了保障自己及儿孙的将来安全。但是,如果是一个有高尚人格修养的人,绝不会如此。否则,动不动就以个己之利益为着眼点,社会将会动荡不安,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远、放大,能如此,自己就处于远大的前景中。

    (三)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放得下的人,应首先放下自己,其次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所谓“放下”并不是没有自己,而是指没有对抗心,没有舍不得之心。我们是双手空空地降临人间,死时又能带走些什么?又有什么东西“放不下”?随时随处对任何事物无一丝毫牵挂或舍不得,能如此,才谈得上是自在,是解脱。

    例如,有人蓄意破坏、毁谤,目的是令你名誉破损,这是最难忍受的事。如果你能在名誉被破损时,还能保持心境坦然,毫无罣碍,那么,名誉的损失,对你而言,丝毫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和压力。

    (四)能够提起的人,是有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

    释迦牟尼佛放下王位出家,乃至成佛之后,又一肩挑起全人类的灾难,为一切众生的福利而宣扬佛法,就是慈悲心的展现。所谓“肩承担”是担起责任,我们不能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放弃。我们的权利及自我中心可以“放下”,但是责任和义务一定要“提起”,这样就佛法而言,才是慈悲。

    能放得下,是为了要提得起。放下自我,而奉献出自己;放下私利,而成就社会大众。提起之后必须放下,才会随顺因缘,舒卷自如,能大能小,自由自在。

    今天我准备得不够充分,耽误了各位四十分钟的时间,还请各位长官多多指教,也欢迎诸位有机会到农禅寺指教。

    (一九九三年八月三日讲于台北市“政府”会议室)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提起与放下(1)

    一、提不起也放不下

    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人把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能否真正做到大有疑问。一般人的态度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提不起责任和义务,放不下名利和地位,希望争取更多权力、名望,却绝少考虑是否已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功和失败在人生过程中,如欠缺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便难以成就大事业,也难免在努力的过程中退缩。所以,成功或失败,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足够的意志与毅力。

    有些人,濒临死亡边缘,在弥留之际,为了会见亲人,能延续自己的生命直至与亲人相聚才逝世。也有些人,凭着愿心和坚强的求生意志,能在重病或灾难中奇迹地活下去。

    爬高山、游长泳、走远路,均需坚强的意志和不拔的毅力才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因为,当极度疲累和面临困难时,往往容易萌生退意而放弃目标。但是,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意志力又总提不起来,这种人非常痛苦。

    (二)提不起信心和愿心,放不下贪心和瞋心

    进行任何事业或计划,首先必须具备信心和愿心才能完成工作和目标。很多人没有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有大成就,也因而对自己的未来和事业的前景缺乏愿心。

    我写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中第一句是“信佛学法敬僧”,信佛是信心,学法是愿心。先相信学佛对我们有用,开始学习,也就会照着去做。而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佛,这便是发大愿心。能在信佛以后向僧学法,然后努力不懈地继续修行的,则很不容易。因此,便有这样的四句话:“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到西天。”

    三年前,我与一位美籍弟子到美国中西部演讲,我们驾车从一州出发往另一州。沿路上,约三个小时仍未抵达,我问他:“我们现在的位置是什么地方啦?”“在公路上。”他答。我又问:“可以到达目的地吗?”他便答道:“没有问题。”“那为什么还未到达呢?”他马上反问我说:“师父,您对我没有信心吗?”稍后,在到达目的地附近的时候,他却冒出一句话:“师父,我们现在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终于,在查看地图和请问沿途路人后,发现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从这一点来看,在人生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是自己自信不足,又或者是虽然自己充满自信,相关的旁人却对你缺乏信心。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孩子向我提出出家的意愿,我提议她先完成学业再作决定。当她大学毕业后,我询问她是否仍有愿望出家。“当然啰!”她应道。结果她却希望继续读完硕士后才出家。当我再度问及她完成学业后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样坚定的语气答道:“当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读完硕士学位,我再问她,她却对我说了一句实话:“师父,坦白说,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这便是愿心不能坚持的一个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会做,今年的计划,明年不一定会进行。这种情况,在美国尤其普遍,他们曾解释说:“我的意愿改变了(Ihavechangedmymind)。”

    一般人是既提不起信心和愿心,也放不下贪心和瞋心。“贪心”是追求,渴望争取,贪得无厌。“瞋心”是因求之不得,驱之不去,而起怨恨。这两种情况,时常搁在心上,丢不开也放不下。其实,只要是分内的,应该拿的,接受了也不能算贪心;而不应该要的,非分的,却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希冀得到,越多越好,这便是贪心。若不能称心如意,反而有种种折磨,恶运连连,横逆重重,便无法不起怨怒。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很难察觉到自己是贪念和瞋心的受害者,因此,也无从放下。

    二、应当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要把争名夺利的心放下作为一个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认识到行善是自己分内的家事,止恶是自己该尽的责任,何况是一个佛教徒,一个修行的人!“止恶”是不做对己对人有害无益的事;“行善”是须做对己对人有益有利的事。若以菩萨的立场,不会考虑自身的利害,心中只有众生的利益。在佛经中的止恶行善有四句话,称为“四正勤”:“已作之恶令断除,未作之恶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这可用作判定一个人的善恶标准的依据。通常的人,也可说绝对多数的人,都会认为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好人。但是,如果连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都无法分辨,就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所谓“好人”的定义是什么了。起码要知道止恶行善的定义,并不是那么简单。知道不该做的事不会做,应该做的事一定做。那又根据什么而认为该做与不该做呢?不以个人的判断来取舍,当以公益作衡量,以佛法因果为准则。

    很多人批评他人争名夺利,却不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争名夺利的人。名是什么?名有大名、小名,还有出风头的事。当别人获得益处或光荣的时候,自己的反应究竟是赞叹、欢喜、欣赏,还是嘲笑、妒嫉、破坏呢?夫妇、父子之间也常会有争风吃醋、看不惯、放不下的时刻。假若太太比丈夫更有名气,有些做先生的往往会感到难受。至于兄弟之间,是否能够做到会为了手足获得殊荣而备觉高兴呢?多半是会的,有时则不然。

    我认识一对夫妇,太太荣获奖状,被报章报道,太太满怀高兴地拿着报纸展示给她的先生阅读。先生接到手上一看,竟然非常不屑地把报纸掷于地上说:“什么玩意?你也得奖,哪里还有天理?”身为丈夫的,不但不因妻子得奖而感到光荣,反而认为太大获奖显得比他杰出是件岂有此理的事。

《禅的世界》第三部分 提起与放下(2)

    (二)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

    成就自己目的是为成就他人;若要帮助广大的人群,必须先要充实自己。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做着成就他人的工作。正在做着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时,必然已在促进了自己的成长。然在成己成人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障碍,所谓道高魔更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要能经常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才能坚定信心,巩固毅力。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乃是过程之一,失败的本身,也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的欢乐,却经不起失败的历练,那样的成功是福报。遇到了失败便动摇,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一般的凡夫好不容易成为伟人的最大原因。其实伟大的人格,是从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刚选好博士论文的主题,请到了论文的指导教授,不久,指导教授突然过世,同学们知道后,便说我完蛋了!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位指导教授,我把论文送去,他指示要我重写,又有同学以为我糟糕了!当时的我,虽感到麻烦,但却认为正好可给自己历练的机会,没有成功,也并未失败。由于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经验,我才会珍惜留学因缘,鼓起勇气,重写第三遍,最后我的论文终获顺利通过。由于我相信好事多磨的道理,既已有了心理准备,遇到困难,便不觉得是失败,也不考虑能否成功,只是继续努力,做我能做而当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过一天日子吃一天饭,凡事尽心尽力,放下成败得失。

    (三)要把众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信佛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凡是能让众生得益的事,便不考虑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凡是众生需要救助,菩萨便会适时适地出现于众生面前,菩萨不为他们自己做任何事,并非为了他们自己要成佛而度众生。

    普通人若要学习菩萨的精神,首先得把自己放下来,不论个人成功与否,必须先把其他的人照顾好。对于家庭,首先要把家人的事办好;对于团体,则以共同的利益为前提;对于社会,乃以大众的福祉为着眼。你如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必可获得他人的欢迎,看在众人眼中,你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