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罪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号罪案-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不停蹄。河西堡镇某住宅区,侦查员们蹲点守候,又迅速将吸贩毒人员某某抓获,缴获海洛因18克,至此,杨祥跨国武装贩毒特大案件告破,共缴获海洛因2572克,军用手榴弹一枚,匕首一把,传呼机一个。    
    夕阳把龙首山抹上一层金红。宽广的金河公路上,车载录音机里传出优美的旋律。    
    镍都的卫士们,没费一枪一弹,没伤一人,成功地侦破了金昌建市以来首起武装跨国贩毒大案。巍巍龙首山在默默地向他们致敬,镍都亮起的万家灯火似在欢迎凯旋的英雄。


第八章 诱惑两枚金戒指和三条金项链

    他最终经不起金钱和美女的诱惑,干起了贩毒勾当。第一次尝到一本万利的甜头后,发誓不再干这提心吊胆的事。可面对美色的诱惑,最终使他走向了以贩养吸的道路。贩毒分子阴险狡诈,刑警支队侦查员足智多谋。    
    秋日的一天,民警们化装与毒贩周旋于古城张掖……    
    沙丘后,西装革覆,风度翩翩的大老板猛地一声吼:动手!    
    1997年10月1日9时20分许。金昌市区6号区,金川公司某职工到滨河路派出所报案称:其家窗户的防护栏被撬,家中2万余元物品被盗。    
    滨河路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同驻所刑警中队立即开展侦破工作。    
    10月3日,案件告破,抓获入室作案,价值5万元的特大盗窃犯罪嫌疑人。由此,公安侦查人员顺藤摸瓜,110报警台迅速出击,吸贩毒嫌疑人A落网。    
    随即,市公安局组织精干力量,两次前往张掖市化装侦查,冒着生命危险,打入毒贩内部,经3天3夜的较量,一举破获金昌市公安局建局以来最大贩毒案。    
    1997年深秋,金昌汽车站。一辆开往张掖的大客车,途经金昌,缓缓停稳。车门打开,上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A。他,憔悴的面孔,蓬乱的头发,浑浊的眼睛。本来结实健壮的身体,这当儿像风吹要倒似的。    
    小伙不吭不哈,在车后排坐下。    
    金昌到张掖3个多小时的路程,对他来说,简直像走了半年。    
    大客车在张掖市区盘旋路刚停稳,他急忙跳下,叫一辆“拐的”。“拐的”按他指的路,七拐八拐,拐进条胡同。他匆匆付了钱,贼打鬼似的在一座破院前拍了三掌。    
    门,裂开一条缝,他赶紧闪进去。    
    “哎哟!老弟,接到你的电话我就在家等,我还以为你遇上‘公家’(指警察)。”开门的主人B说。    
    “没……没……”A打个喷嚏,眼泪流下来。    
    “货,我已给您准备好,票子带来了吗?”B边说边递香烟。    
    A吸溜吸溜鼻涕:“赶紧给我弄个包儿……”    
    B从墙角旮旯处翻出小手指指甲盖大的一白纸包。    
    一阵吞云吐雾,他的两眼由浑浊变为贼亮,掏出盒红塔山烟,神气活现,递给B一支。    
    “你小子行啊,鸟枪换炮啦。”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A两眼眯成一条线。    
    屋里严严实实的窗帘,暗淡的灯光下,两人不时发出低低的笑。    
    “你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钱……”    
    A不搭话,深深地吸口烟,慢慢掏出怀里的纸包。    
    于是,两枚金光闪烁的金戒指和三条金项链摆在B的前面。他惊得眼珠差点儿从眼眶掉出:“老弟,你真行。”他极亲热地拍拍他的肩。    
    “24K,21克纯金。”A春风得意。    
    B忙不迭地拿在手里掂、折,然后用牙咬:“啧!喷啧……哥们儿真不赖。”话锋一转:“还差点儿钱。”    
    “啪!”A又神气十足地甩出一沓钱:“给,老哥,这是500块。你点。”    
    “点啥呢?都是老朋友了。”B说着还是蘸着唾沫星数了数。    
    深秋的凉风吹得树叶哗哗飘落。    
    两人竖起耳朵警惕地像两只猫。    
    幽暗的灯光下。二人一阵阵低语,低得像蚊子叫。    
    几年前,他们在劳改农场服刑时相识。挖地沟的当儿,两人接上话茬儿。    
    “老弟家是哪儿的?”    
    “金昌。你呢?老哥!”    
    “张掖。”    
    “咋进来的?判几年?”。    
    “四年。”B用手作钳子状:“你呢?”    
    “伤害。两年!”    
    苍蝇蚊子相遇,两位“难兄难弟”情投意合。    
    1996年冬天的一天,一阵风刮过,B的家闪进A。    
    “是你?老弟!”B又惊又喜。    
    A看着眼前的B,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全不像劳改释放前的样了。又看看自己的穷酸相,一屁股坐下,冻得哆哆嗦嗦的手掏出盒低档烟。“收起来吧。”B顺手抽出根阿诗玛。二人滔滔不绝地聊起来。    
    A说,他释放后,做起服装生意,东挪西借亏了本。为难中,想起了他,过来看看。    
    “挣大钱,你敢干吗?”    
    “除犯法的事不干,干啥都行。”    
    “你这人,死心眼儿。不冒风险,能挣大钱?看我现在混得如何?”    
    A沉默不语,最终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干起贩毒勾当。第一次尝到一本万利的甜头后,发誓不再干这提心吊胆的事。可白色魔女的诱惑,最终使他走向了以贩养吸的道路。    
    10月3日。A因盗窃罪被抓。那次盗案中,他把盗得的两枚金戒指和三条金项链,在张掖B处换取了10克海洛因。    
    巡警大队110民警,当场从A身上搜出海洛因10克。    
    此案非同小可,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吴广贤下令,把A交给其所在驻地的工人新村派出所进行审查。    
    随后,市局刑警支队队长杨有清,根据掌握线索,派政委郑银生、副支队长王兆福、副大队长冯海,带侦查员前往张掖抓人追赃。    
    


第八章 诱惑他还未爬起,枪口已对准了脑袋

    10月15日上午9时。金昌市公安局一行9人,在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兆福和一大队副大队长冯海的带领下,押着A乘两辆车赴张掖。    
    中午,他们在甘州宾馆登记了住宿后,即开车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缓行。    
    张掖,又名甘州,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要驿重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而胜。为巩固丝路畅通,汉武帝置张掖、敦煌二郡。    
    此时的张掖古城,沐浴着秋日金色的阳光,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城南门,甘泉圆池边的杨柳,尽管是晚秋季节,但仍泛出青翠。    
    城内西南角金碧辉煌的大佛寺,殿顶青筒瓦覆盖,古朴神秘。    
    城南九层高的木塔寺,巍峨壮观。    
    市区,新楼林立,一幅动人的图画。    
    车内,王兆福、冯海和杜国栋、罗永虎等人押着A,在悄悄熟悉B的住处以及周围的地理环境,以便选取最佳进攻方式。    
    他们无心欣赏这风光如画的古城新姿,在急于做好擒拿B的一切准备。    
    晚饭后,落日余辉给甘州宾馆洒下点点金光。侦查员押A来到王兆福、冯海的房间。    
    冯海按A提供的B的传呼机号拨了传呼。几分钟后,室内电话响起。    
    王兆福严厉的耳光示意A接电话。    
    A定定神拿起话筒:“喂,老哥吗?我是×××。”    
    “你在哪里?”    
    “我在金昌。现在货(指海洛因)快得很,价钱也好,我手头没东西了,给我准备点货。”    
    短暂的沉默后,电话里传出:“好……我马上准备,啥时来取?”    
    “我连夜赶过去,现在价钱好,何况,我一天也离不开这东西。”    
    子夜。正是从金昌至张掖的班车到达张掖的时间。侦查员们押着A,驱车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王兆福,这位曾任治安队长、派出所所长的市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是个西北大汉,十几年的公安生活,炼就了他一副慓悍强壮的身体。他是个办事精细的人,一切都在他的严密计划中。    
    侦查员李剑、祁世军悄悄埋伏于B住所的后窗。杜国栋、李新华死死卡住胡同的出口。王兆福、冯海、罗永虎从正面突击。    
    高高的院墙,漆黑阴森的门。这座远离繁华街道的小院,此时,前后左右的邻居已进入梦乡,偶尔传出几声婴儿的啼哭。    
    远处,汽车唰唰的声响,由远及近,划破寂静的夜空。    
    “脚步轻点!”罗永虎向A发出警告。    
    面对黑糊糊的高墙,王兆福发出指令:“上!”说着猛地蹲在墙下。冯海两脚迅速踩到王兆福的肩上。王兆福身子一挺,冯海嗖地攀上墙头。    
    “谁?”屋里的B听到响声。    
    罗永虎立即捅捅A。    
    A:“是我!”    
    “噢,老弟来了。等我穿上衣服给你开门。”    
    冯海以最快的速度顺墙滑下,打开大门。刑警们快速冲到门前,几脚踹开屋门。    
    床上。B还未爬起。王兆福他们就以泰山压顶之势扑过去。    
    B还未来得及反抗,几只乌黑的枪口已顶住他的脑袋。    
    B大惊:“你……你们……”    
    “不许动!”刑警们炸雷般的声音。    
    “你们凭啥……”    
    冯海冷笑道:“别再演戏了。”遂命他穿好衣服。    
    这当儿,守候在门外的4名侦查员也冲进屋。依法搜查的结果,两枚金戒指,三条金项链,以及用来包裹海洛因的塑料袋和一杆称海洛因的小秤。    
    甘州宾馆房间,刑警们连夜对B进行突击审查。    
    晨曦中,大佛寺古刹的钟声悠悠响起。早起晨练的人们已陆续出现在街头。    
    刑警们用凉水冲冲头,清清脑子,发动车辆,即刻踏上返金的路途。    
    初战告捷。市公安局局长王禄维大喜,即研究部署更大行动。成立了以刑警支队政委郑银生为“10·19”专案组组长,王兆福、冯海为副组长的特别行动小组。决定第二次赴张掖,再次智擒毒魔。    
    


第八章 诱惑大老板和他的保镖

    10月18日下午5时。郑政委带“10·19”特别行动小组登车出发。前往的还有侦查员陆生文、罗永虎、杜国栋、李玉俊、李剑等。    
    傍晚。张掖甘州宾馆一楼大厅走进三位客人。为首的大老板西装革履,中等个儿,微胖的身材,白皙的面孔。鼻梁上架一金边眼镜,头戴古铜色呢礼帽,左手提大哥大,一派大款和绅士风度。    
    大老板在沙发上坐定,掏出包“三五”牌香烟,弹出一支,叼到嘴上。    
    身边的保镖麻利地“咔嚓”打着火机。大老板吐出一串烟圈,架起二郎腿,眼傲慢地扫了下四周对保镖和司机说:“住六楼,房间要好。”    
    保镖二十七八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油黑的脸庞,淡淡的络腮胡,两只鹰隼般的利眼。他,上着棕色皮夹克,下穿蓝黑色板裤,走起路来潇洒刚劲。    
    司机三十来岁,精干洒脱,沉稳老练,戴一副墨镜,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办完住房手续。三人大摇大摆住进608屋内。    
    晚饭后,住进二楼的王兆福等6人来到大老板房间。    
    王兆福一推门,即为化装成新疆吐哈油田专做液化气生意的王老板郑银生、装扮司机的刑一大队副大队长冯海、装扮王老板贴身的保镖的罗永虎叫绝。    
    三人配合得体,天衣无缝。一切按原计划进行。王兆福负责外围和接应,郑政委三人直接打入毒贩子内部。    
    当天晚上,他们就展开工作。情报得知,明天上午10时,有外地毒贩携100多克毒品海洛因来此地出售。    
    专案组迅速制定了行动方案。是夜,郑银生,这位35岁的老刑警久久不能入睡。他对每一个行动的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反复推敲。    
    他觉得身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与穷凶极恶的毒贩打交道,稍有不慎,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临出发前,他本想给家里打个招呼,可为了避免家人担心,只是让同事们捎个话,就悄悄上路了。    
    眼下,他所带领的弟兄们,虽然个个都具有与犯罪嫌疑人作斗争的经验,包括他本人从警十五载,刑警生涯十二年,先后担任过分局刑警队侦破组组长、刑警队长、指导员、刑警支队政委,但化装打入外地毒贩内部还是头一回。虽然犯罪嫌疑人都有虚弱的一面,但,毒贩的狡诈和穷凶极恶,却不能掉以轻心。万一弟兄们中哪一个有啥意外,他怎么向金昌人民交待。临行前,副局长吴广贤、支队长杨有清千叮咛万嘱咐,亲自把他们送上车,他不能辜负领导们的重托。    
    郑银生披衣下床,推窗远望,夜空深邃幽远。他深深吸口气,点上一根烟。    
    “给我来一根。”冯海副队长,中队长罗永虎忽地坐起。    
    “你们俩也没睡着?”郑政委笑着给他们发烟。这时,王兆福也从二楼上来。    
    4人把明天的行动反复演练了十几遍,直到他们觉得万无一失。    
    窗帘始终没有放下来    
    第二天上午10点多,甘州宾馆608房间,烟雾缭绕。郑银生、冯海、罗永虎打开一瓶滨河粮液,慢慢对饮,静静等待着“底家”(贩卖毒品者)的到来。    
    11点整,走廊上响起踏踏的脚步声,脚步声由远而近,三人的心立即提起。    
    轻轻地敲门声,郑银生示意罗永虎开门。门拉开,接头人带进两位“客人”,郑银生迅速扫了“客人”一眼,高个的脸上有一疤痕,矮个的瓦刀脸。    
    各自坐定后,接头人向“底家”介绍说,这是我的朋友,新疆吐哈油田做液化气生意的大老板——王老板。这是王老板的司机小冯,这是王老板的贴身保镖小罗。    
    一一握手后,郑银生觉出“客人”的手在微微颤抖。从他们那略带凶光的和故作镇静的眼里,看出了他们的恐慌。    
    他顺手从烟盒里抽出几根“三五”牌香烟甩过去,跷起二郎腿,高傲地瞟瞟“客人”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做液化气生意的,路过这里,车子坏了。趁在修理厂修车的机会,想买点货(海洛因)回去。听朋友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