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康熙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失在康熙末年-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激情昂扬的莱布尼茨,问凌啸怎么做,凌啸却是早有定计的了。浅浅一笑,他沉声说道,“先生,本殿下的意思,就是除了我国派往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外,我国将和太阳王陛下协商,在巴黎城郊建设一座专业齐全的综合大学起来,并陆续派遣国内学生前来就读,作为中欧科教的交流平台,也作为所有在欧学子的总部。你的任务,就是首先广邀各国知名科学家、工程师和人文学者,高薪重金,礼聘他们前来专职和兼职,并欢迎他们加入中国国籍,以组成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三大科学院;并要在科学院的领寻下,以外籍院士的人脉基础,全权处理整个大学全盘管理,健全专业设置、聘请知名教授、规划教务章制、任命校务官员、设立奖学金制度等等,为我们的优秀学生,开展预科启蒙和专业拓展的精英式教育!”

  莱布尼茨大为愕然,凌啸的“第一步”,还真是大手笔。

  看超级King的意思,连所谓的中国科学院,竟然不是要他请一部分人去中国,而是在巴黎建院办学,还要他全部聘请外国人来担当院士,并对优秀学生担负起奶妈式的培养过程。。。这好像不是自己的强项啊,我莱布尼茨没有当过一天的大学教授,更不谈校务管理了。。。但最让莱布尼茨震惊的不是这些,连他这不太有经济观念的科学家都明白,这种万里之遥地异国大学计划。是何等的耗费资财。。。中国有这样的财力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吗?,

  凌啸就知道老莱一定会震撼,一定会怀疑。本来,如果只是要想互相交流和获取西方科技成果。留学生制度和即将实行地使领馆制度,足矣。但凌啸之所以提出这个耗资不菲的方式来办精英教育,实在是迫不得已。前日,老十三老十四骇然于凌啸要考察英国的事情,让凌啸警觉倍生:国内强大的儒学,是西式教育的死敌,随时可能引起冲突导致夭折!

  一将一帅不成军,凌啸也好、康熙也罢,势单力薄了些,需要一批成长起来的生力军帮忙。但恐怕生力军的成长实在太慢,人生苦短时间宝贵,凌啸不得不加快进度加大规模!与其为在国内办一所大学而天天打口水仗。甚至激起天下文人,对翁婿君臣二人群起而攻之,还不如多费点钱在巴黎拔苗助长呢,等到四五年后,至少也有了些各方面源源不断的帮手。至于资金。凌啸的两千万两私财,正是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此种事情上不用,不用来买知识图进步,难道留着给子孙们向洋人买鸦片?!

  凌啸好歹是现代教育体系下苦熬出来地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务管理体制,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耳熟能详,这些“经验”之类的,他早就在苦航五个月地闲暇无聊中,回忆修改和整理下来。

  一面将这些资料扔给莱布尼茨。凌啸一面着重讲了三个方面的关键点。一是对院士和高等教师的高薪聘请和吸引入籍政策:两倍欧洲薪资水平、教务成绩突出和入籍者统一享受中国封爵,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种等同欧洲爵士级别的,中国本就泛滥成灾,就让他们步入欧洲人最渴望的贵族行列吧!二是学报杂志和科研成果专利公私共有制度,凌啸可不想到时候出现白忙一场地局面。而第三点,就是整个学校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了,无论师生,不仅要遵守中国和法国的法律,而且还需用军纪来约束。。。。。因为到时候,无论是“屠神援法志愿军’能不能成行抵达,凌啸都会安排大量地勤王军人员到来,毕竟,军事学院也必须要建立起来的!

  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两人谈得是废寝忘食。仅仅是详听了超级King的第一步计划,莱布尼茨就被凌啸的系统性和大决心所征服,路怎么走已经完全心明,那信心,自然也在招商经理富有感染力的言辞中空前高惩。。。。。至少有一点,莱布尼茨在凌啸的点拨下是有信心的,那就是,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招揽到很多人才前来担任教职,甚至还将有相当大的比例对入中国兴趣不浅。。。。除开了高薪和封爵之外,超级King还教授了他如何展示政策的隐性卖点:“看到超级King殿下有五个妻子了吗?如果你有两个以上地红颜知己,取舍间苦恼不堪,或者你曾经无奈地放下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并且那女子还在等你,去中国吧,所有苦恼迎刃而解!”

  得到这一隐性卖点提示的莱布尼茨,昂首挺胸地出去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听到凌啸的奸笑声,“呵呵,很好,老莱你就发动拥有学生资源的教授们好好宣传这一点吧,欧洲人不是喜欢浪漫和情人吗?等过几年,咱们中国,也可以像日后的一些小国家那样,挣一下一夫多妻制度的移民钱了。哈哈,再等我花上十数年搞好国内经济,搞出些中国梦的典型案例,咱们也可以赚加拿大那种投资移民钱了!”

  打造中国梦,是宏大目标,但这个目标需要凌啸一步一步地去奋斗。

  首先,他就必须面对着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梦”,为此他必须对日渐强大的英国,实施既交流学习,又削弱打击的政策!在法国所做的合作和缔结暗盟,就是对英国的削弱和打击,接下来,则是需要跨过英吉利海峡,前去英伦交流和学习了。

  公历1698年的圣诞节,是中国使节团在凡尔赛的最后一天。

  牛顿殒命后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宾主双方完成地。不仅仅是一项项通商原则协议和采购贸易实务,而且,中西方文明的首次交流和碰撞,给大家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太阳王和凌啸都相信。这一段历史中的光明美好也好、阴暗势利也罢,都将会事无巨细地永载史册。

  谈判本身丰硕地成果,让太阳王为凌啸和使节团举行了隆重的圣诞晚会来送别。而当财政总监柯镇恶,大喜过望地给太阳王解释了“中国超越大学”将会带来不少重金属流入,且是那种至少规模越大越丰厚、保持若干年的稳定流入之时,太阳王激动了,拥抱了,落泪了。

  路易十四终于拿出了“打肿脸充胖子”的送别礼,当即承诺,“殿下。等勤王海军远征舰队抵达欧洲的那一天,法兰西王国将会赠送给这支友邦海军五艘主力战列舰,并配送三万支新式燧发火枪和三百门各式山地火炮!”

  凌啸明知道他赠送军火舰艇。完全是为了加强自己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附近的海陆实力,以在欧战爆发之后,强力打击英荷东印度的殖民地,免得其回援加入大西洋海战,也就坦然受了这笔不下三百万两白银的馈赠。在他耳边悄声说道,“陛下,我敢肯定。对陛下帮我们兵不血刃谋取埃及的事情,我国康熙陛下定在翘首以盼,二十万大军我不敢承诺,但五六万兵力是不成问题的!”

  太阳王一抹老泪,坚定地一点头。

  翌日,路易十四和皇后,率领一千多贵族,在旭日东升地清晨里,以隆重的仪式。送别留下了四百书吏、三百将士、技工、孤儿和留驻常使官员,却带走了他的亲孙女安琪儿和小姨子地超级King一行。

  离愁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这种中国人才有的细腻别情,太阳王自然是没有的,但利益的纠缠和尊者间的惺惺相惜,仍是让太阳王心有牵挂和期待,立在山坡顶部,一直目送超级King地队伍消失在天尽头,方才对柯镇恶命道,“朕观察超级King殿下,是有魄力的豪杰。既然你把中国超越大学说得这么有利可图,去,在六大会议上,都申明朕的圣谕:主动严密地配合莱布尼茨先生地一切工作,甚至必要时提供师资力量,务必要把超越大学办成和巴黎大学相媲美的大学,无必要做到有声有色。。。。嘿嘿,最好是让超级King一高兴,送来两万中国学生。。。这年头,学生有钱啊!”

  往敦刻尔克港一路狂驰的凌啸,并不知道太阳王基于利益在帮他办教育。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将傲然不可一世达两百多年的英国,就要到了,而谁也想不到,自己将会在伦敦,遇到什么?

  而莫兰斯顿勋爵也在马车中沉思,作为见证过中法谈判的他来讲,心情其实是有些沉重的。。。。和法国太阳王“朕即国家”不同,自己的英国,历来就是“王在法下、王在议会”的传统,而且自1642革命和光荣革命之后,英王的权力更进一步萎缩,和外国地重大缔约事件,尤其是经济条约,都是要经过议会的批准的。这样一来,和超级King的使节团谈判,效率上,肯定远远不及法国那样迅速,而且还受到议会各党派意见的左右。。。。天知道,最后能不能像法国那样丰收?

  各怀心曲之下,日夜兼程,时光飞逝。

  当新一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凌啸身上时,他已经踏下了接送舰船,站在了英国多佛尔港口上了,面对满港口的迎接人群,用汉语高呼一声“1699年老子到此一游”,心中却在揣测这些有些默然的迎接者的心态,“呵呵,他们不会以为我在说大家好之类的吧,正准备载歌载舞地欢迎我,送上鲜花?”

  但显然不是。

  几十个年轻人,以和“载歌载舞”有些类似的姿势,冲破了苏格兰场警察的封锁,向凌啸投来了。。。。啪!砸在不远处的地上。。。。竟是臭鸡蛋!


《迷失在康熙末年》 卷三 不问鬼神问苍生 第四百七十六章 要夺爱,耍无赖!

  “粗鲁无礼的中国人滚出去!”

  那些人高呼着诸如此类的口号,向陆续走下舰船的中国使节团叫嚷。

  凌啸万万没有料到,完成了百年积累正将释放能量的英国,用释放恶臭的鸡蛋迎接自己。一路上享受了教皇和太阳王隆重迎接的他,可没有美国国务卿那样的司空见惯,一碰到这种情况,不禁愣了。但是,凌啸的扈从们没有愣,他们管你那个去?刀剑棍铳刷刷刷地操了起来。英国警察们也没有愣,尖锐的警哨也吹得满码头响,挥舞着警棍乱捶一通。一看头戴高桶盔的警察们黑压压扑向那些歹徒,莫兰斯勋爵忍不住大松一口气三看来,警察们还是接到了控制好局面,不可失于国家礼仪的命令!

  苦笑一声,莫兰斯勋爵对凌啸一摊手,细细解释道,“殿下,殿下请见谅。我国国内情势和法国不同,我国信奉新教,崇尚自由,威廉国王和玛丽女王的权力没有太阳王那样大,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经常党同伐异,各自在民间拥有巨大的党众,政见之争很正常。今天这插曲,可能是有些保守的托利党众表示反对的一种方式,请殿下。。。”

  但莫兰斯的话还没有说完,立刻就被那些年轻人的怒骂所打断,很多人一面高呼着牛顿的名字,一面如丧考妣般痛苦流涕。两人这才明白过来,这些人哪里是狗屁的政见之争,分明就是前来迎接牛顿灵柩的!莫兰斯勋爵大惊失色,牛顿之死和超级King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烂在了自己肚子中地一大隐密。。。。。这些人是如何得知,并仇恨上超级King的?

  此刻,凌啸却没有了莫兰斯的那种惊慌,冷笑着凛然不惧。牛顿果然在英伦威望崇绝。得亏老子干掉了牛顿啊,不然,心胸狭窄的他不拿我地留学生往死里面整?嘿嘿,英国是个讲证据的国度,没有铁证如山,害人成千上万的自己又没有自由心证上的心理障碍,就算知道了是自己害死了牛顿,又能奈我何?!更何况,这桩插曲,多半是牛顿捱打后、临死前给国内友人写信诉苦才引发的呢。殴一殴而已,一般人胡涛还不屑于痛殴呢!

  果然,风波平息得很快。当枢密院大臣约克公爵率领着王宫龙骑士团出现时,抗议的几十人已经被抓上了马车,准备享受牢饭去了。

  而令凌啸和莫兰斯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的是,约克公爵一声令下,让迎接使节团的仪式变得极为的不伦不类起来-他按照英国议会刚刚紧急通过的国与决议。将使节团丢到了安排好地上千车骑上,便开始了今天的主要任务:隆重而肃穆地交接牛顿议员的灵柩,开始了国葬地第一步。

  迎宾和接棺同台上演。这在英国人眼中或许没有什么,但在胤祥黛宁等中国人的心目中,却是绝对绝对的不吉利和受漠视!于是,向伦敦进发的这两百多里陆路上,被太阳王盛仪所宠坏的使节团成员们,莫不是心中暗自腻怒,一声不吭地默默赶路。

  超亲王凌啸却没有什么腻火,英国人越是对牛生尊崇,越是为之悲痛。他这始作俑者,就越有成就感。他之所以也不想说话,着实是他需要消化元旦地遭遇。。。。作为现代人也作为政治人物,凌啸对英国社会的王权状态产生了一种敏锐的熟悉感。三年地清朝生活,凌啸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皇权和王权的威严压力所在,尽管他目前已经位极人臣,也成为了一个王者,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身临其境,早就让他适应了皇权之上的思维,甚至根深蒂固到早无如履薄冰的地步。但是,接触到英国的这种现状后,凌啸又不自觉地被唤醒了记忆,未来那种畅言任性的生活,不禁蹦了出来。。。。什么是进步,英国这就是进步!

  不过凌啸深知,就如同邓公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国情、文化和民情,都决定了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力核心,否则就会乱,就会分裂。至少在目前地时代,中国必须维持着一个强大皇权的核心,所以,对这种中国没经历过的资本主义体制,见识过民国乱相和台湾式民主的凌啸,只能仅供回忆的态度来欣赏下罢了。

  但等到元月二号中午,使节团抵达汉普顿宫的时候,使节团皆有不愉之色,凌啸这超级King也开始失去了欣赏的兴致,先前的意趣盎然,在威廉三世主持的迎接仪式前,变得不翼而飞了。。。。。英国人,相对于浪漫情怀的法国人,实在称得上是严谨善财的民族,但却显然无趣呆板了太多,连个迎接仪式,都办得索然无趣。

  汉普顿宫,是素有英国凡尔赛之称的英国王宫,有房1280间,刚刚被威廉夫妇整修一新,很适合英国王室来显摆。

  但英国人的迎接礼仪,绝没有太阳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