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龙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月龙啸-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据说曾经九战九败。”

“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涿鹿之野,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可惜蚩尤败给的并非黄帝轩辕,而是命运,或许上苍早已注定了这一幕,只是用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给世人看罢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三皇五帝

看到老树精用那种惊愕而又奇妙的眼神盯着自己,古廿江只是微微一笑。他的真正身份,老树精当然不知道,只有知道古廿江的来历的人才不会这般的惊愕,因为既然是由郑飞燕来讲这个故事,想必也跟古廿江差不多。

“前辈,不知晚辈所讲的是否属实,当年涿鹿之战晚辈虽没亲眼见过,但却听闻过。据说其场面非常残忍,打得天地寒心。”

老树精静静地看着古廿江没有说话,他好像是在回忆刚才古廿江所讲的故事。其实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他也不太清楚,毕竟岁月的流逝使得很多事情都无法复原。

“相传在古老的时候,有两个部落曾大战于中原,一方个个都是人面兽身,铜头铁额,面目狰狞,手持金刀铜斧、强弓大弩;另一方手执木棍、石斧石刀,显得有些寒碜。”

“两军一接触,便展开肉搏厮杀,喊声震天。前者布下毒雾,瘴气沉沉;后者拨雾冲杀,可刚冲出霾雾,但见天空黄沙滚滚而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黄尘过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

“在这危急关头,后者把随军携带的虎豹熊罴统统放出冲向敌阵。手持金刀铜斧者被这突如其来的猛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被猛兽尖牙咬断了脖颈,身首异处;有的被猛兽利齿扒开了胸膛,血流满地;侥幸活下来的没命地逃窜。”

“据说蚩尤作战时能呼风唤雨,制作大雾,令黄帝兵迷失方向,不能战胜。后来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能在大雾中辨明方向,才将蚩尤战败擒杀。蚩尤死后,升天为星宿。”

古廿江听了连连点头,但随后又好像觉得这个故事有点不靠谱,但不靠谱在哪,他又一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只得沉默的看着老树精,看他有何想法。

老树精好像看透了古廿江的心思,于是又笑道:“其实这是人间寻常百姓所流传的,在修真界里这个故事并非这样。”

“前辈,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何寻常百姓和修真界里所流传的不一样呢?”

“在寻常百姓眼里,修真界就如同天上的神仙,而黄帝在他们眼里跟他们一样都是凡人,所以说寻常百姓和修真界里所流传的不一样。”

“我明白了,蚩尤自古被称为‘战神’,如果黄帝轩辕只是一介凡体的话,那即使联合炎帝神农也不是对手。据我所知轩辕黄帝为了筹备那一战,请来众多天界之人协助帮忙,并且还冶炼了神兵轩辕剑。”

老树精点了点头道:“不错,当年黄帝的确是冶炼了神兵轩辕剑,那是因为蚩尤巧得神兵盘古斧。众多天界之人协助黄帝冶炼神兵就是为了对付蚩尤的盘古斧,至于炎帝的神农尺,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廿江对这个老树精感到很惊讶,不明他半步从未踏出仙府,是怎么知道那么多当年的事情,况且他与黄帝所在的年代毫无关系。

古廿江忽然感叹,老树精所出的都是神话,他来自一个文明的时代,读过历史,知道黄帝和蚩尤并非传说中的那样。

“在战争过程中,黄帝族善于争取同盟者,并能注意选择和准备战场,巧妙利用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天候条件,果断及时进行反击,从而一举击败强劲的对手,建立自己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而蚩尤部由于一味迷信武力,连年对外扩张,‘好战必亡’,已预先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在作战指导上,又缺乏对天候条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黄帝族的大规模反击的抵御准备,因而最终遭致败绩,丧失了控制中原地区的历史性机遇。”

“这一切才是真正的历史,刚才文明所讲的都过于神话,都是被后人用夸张的手法所描述。虽说我并不知道这个时代为何人人都能修道,但我还是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神仙也会变成凡人。”

对于古廿江忽然莫名其妙的话,老树精一点也不懂,他不知道古廿江在说些什么,想表达些什么,但他还是隐隐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

这个世间真有仙吗?老树精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这世间到底有没有女娲娘娘和盘古这些接近神话的人物,但对于西王母娘娘他却是亲眼所见。

“年轻人,你越来越神秘了,我这一生见过的人不多,但我缺隐隐觉得你是最神秘的那个,或许比起西王母娘娘还有神秘一份。”老树精不得不感叹古廿江刚才所讲的一切,仿佛那一切都是他亲眼所见一般。

忽然古廿江好像感到了什么似的,于是问道:“前辈你刚才说你一生见过的人不多,那不知你到底见过那些人,能否说来听听?”要知道老树精说他一生从未踏出仙府半步,那么他是怎么见到人的呢?

“你既然想听,那我就说出来好了,其实我这一生见过的人包括你加起来也就十一个而已。西王母娘娘、西方玉罗刹和你就不必多说,其余八人好像被后世称为什么‘三皇五帝’的大人物。”

“三皇五帝?前辈你是说你见过三皇五帝,这怎么可能呢?”古廿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树精既然说见过三皇五帝,可双方明明不在同一时代才对啊!

“三皇五帝”,这要追述到什么年代呢?三万年,四万年,五万年还是六万年呢?不管怎么说“三皇五帝”的故事实在是太遥远了,毕竟到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当年涿鹿之战的具体时间。

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到底生活在什么年代,恐怕就连天界和域之三界也说不清楚,毕竟那么时代距今实在是太遥远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只有神兵,就连法诀恐怕也早已成为历史。

这就是这么几位遥远的大人物,老树精既然敢说见过他们,这听得古廿江心头暗暗大笑,但表面却强忍不敢笑出声来。

老树精对于古廿江有点反常的举动并不生气,只是缓缓说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去了你或许就知道我所说的话不假。”

第二百九十二章:惊现三皇

“你该不会是想说‘三皇五帝’都还没死,而且就生活在这仙府中吧?”听到老树精说要带他却见证他曾见过“三皇五帝”,古廿江简直是不相信,但他还是跟着老树精一起走。

一路上总是觉得老树精神神秘秘的,这座仙府看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西王母娘娘和西方玉罗刹来过本来就奇迹了,可现在既然连三皇五帝也曾来到过?

最后老树精带着古廿江来到一个水池旁,水池只有三丈来长,一丈宽大小,里面装的不知是何等水,既然闪闪发出一丝丝的霞光,一丝丝混沌之气从池底缓缓飘出,最后与上古气息相融。

“这简直就是仙池啊!”古廿江大惊,这池水简直好比神药,喝上一口或许能延续几年的寿命啊!天地灵气仿佛都融化成池水的一部分,浓得变成了液体。

“前辈,该不会‘三皇五帝’就在这里面吧?”看到这个仙池,古廿江一下子相信了老树精的话,有这种仙池在,他相信三皇五帝还在人间。

哪知老树精却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有点古怪,望着仙池半天,这才缓缓说道:“或许缘分已尽,我已经无法再看到池水里面的画面了,看来这次三皇五帝不会出现了!”

古廿江一阵哑然,不懂老树精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问道:“前辈你的意思是说以前能在这水池里见到三皇五帝?”

“不错,以前只要我化成人形来带水池旁,我便能在池底见到八道影子,而且那八道影子既然会开口说话,我也是这样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的。”

这近似荒谬的事情,古廿江听了却一眼严肃的点了点头,自从看到这个仙池,他内心已经做好任何准备了,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惊人的事情发生过。

古廿江在水池边走来走去,忽然睁开天眼,两束神秘直射池底,想看清一切事物。但无奈两束神芒既然在快接近池底时被折回了,池底任何东西也看不清。

古廿江不信邪,全力施展佛家绝学“六字大明咒”,六个大字如六尊大佛在诵经,忽然六双佛掌猛的打向水面,想震散池水外面的那一缕缕混沌之气。

“轰”池水除了微微发生波动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动静。反观古廿江这边,六尊大佛忽然一声爆炸,便凭空消失在天际边,而古廿江的身体也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给震退数步远。

“这?”古廿江站在那儿愣愣发呆,想不到这个水池既然古怪到这种程度,他可谓是第一次全力施展佛家的“六字大明咒”,想不到这个水池里既然碰到了钉子。

正当古廿江欲再试的时候,老树精却摇摇头的笑道:“年轻人,别再费力气了,还是好好休息,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三皇五帝引出来谈话,这才是重点。”

古廿江微微一愣,随后才傻笑道:“前辈,你应该知道有关‘三皇五帝’的故事吧,要不然你就讲几个给晚辈听听。”

老树精微微笑道:“我还是觉得你先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吧,你这个人很神秘,想必知道的事情比我还多,我就不想出丑了!”

古廿江微微一笑,随后道:“据晚辈所知,‘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五帝又称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颛顼、中央黄帝轩辕。”

老树精听了很是吃惊,古廿江这个看似只有二十多岁的少年人既然知道得那么多,他所说的有一些都是他曾未听过的。今日一听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五帝既然还与道家的五行有关,真是太神奇了!

“至于天皇、地皇和人皇是谁,晚辈就真的不知道了。只是听闻一些传说说天皇是人首蛇身,地皇亦是人首蛇身,而人皇则是牛首人身。”

“你连这个也知道,难道说你也见过三皇五帝?”老树精用很诡异的眼神看着古廿江,看得古廿江神秘一笑。他古廿江来自什么时代,对于这些历史哪会不知?

随后老树精便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但听他淡淡说道:“你说的一点也不错,我也不知道三皇指的到底是谁,我只知道隐隐有一个好像是女娲娘娘。”

看到古廿江不感到奇怪,老树精自己反而却不知该所些什么好了。古廿江看到了老树精那眼神的微微变化,于是笑道:“前辈,我不但知道女娲娘娘是三皇之一,我还知道她是三皇中的地皇,被世人尊称为大地之母。”

“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始,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盖道之根。道根既建,由无生有。太素质始萌,萌而未兆,谓之庞洪,盖道之干。既育万物成体,于是刚柔始分,清浊始位。天成于外而体阳,故圆以动,盖道之实。质形已具,谓之太极。”

就在两人聊得开心的时候,一道声音从池底传了出来,惊得两人站在那儿愣愣的看着池水发呆。细细的听着那个声音所说的一切,古廿江的脑海好像捉到了一丝什么东西似的,可是什么呢,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很奇怪。

随着声音的消失,池水表面的波动也是越来越大,四周的混沌之气也慢慢飘飞远去,最后古廿江终于是完全能看清池水了。

不过当看到池水表面的那一瞬间,古廿江整个人感觉被什么东西给电到了似的。池水表面隐隐浮现出三个人影,其中两个是人首蛇身,一个则是牛首人身。

“传说中的三皇真的存在?”古廿江失声大叫,他的脑海一直以为五帝或许真的存在,可三皇呢,真的存在吗?

毕竟三皇时代要远比五帝时代古老,三皇时代可以追述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时期。那时的人类别说会修道,就连生存恐怕也是个问题。

盘古开天被尊称为天皇,女娲造人被尊称为地皇,那人皇又会是谁呢?古廿江看了一眼老树精,见他两样迷糊,于是转向池底那三道影子。

第二百九十三章:三皇之迷

三道影子,两道长得人首蛇身,一个长得牛首人身。这三人中,左边那个是位女子,她的美绝不比月影邪神差,古廿江看在眼里不知有什么词语可以来形容她。

“你们三人真的就是三皇的天皇、地皇和人皇吗?”过了好久,古廿江这才从梦中惊醒过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个时代怎么可能见到三皇?

女娲娘娘点点头微微笑道:“年轻人你是何人,怎么知道那么多关于三皇五帝的故事呢,还有你身上是怎么会有东皇钟的气息的?”

天界之门东皇钟乃是当年女娲娘娘羽化时所留,为的就是想防止一些实力强大的妖魔鬼怪攻打天界。哪知今日却能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感受到东皇钟的气息,这令她隐隐感到不安。

古廿江知道东皇钟乃是女娲娘娘所留,也可以说是昔年女娲娘娘的神兵,如今东皇钟里面的天眼本源在古廿江体内,女娲娘娘当然能感受得到。

这下子古廿江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如果说东皇钟被一念成魔后的自己用魔戒毁坏,那女娲娘娘不知会有何反应?

正当古廿江陷入短暂的沉思时,女娲娘娘却忽然微微一笑,道:“年轻人,你既然不敢告诉娘娘,那娘娘就说给你听罢。你应该是得到了东皇钟里面的那块天眼本源,而且也把乾坤道眼修炼到小成境界。”

古廿江愣愣的看着那个女子的身影,仿佛自己是在做梦一般,不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