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能简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下一个主导物种。

  全球化国家(Globa) 全球化国家是指拥有自己的全球法庭来解决国际争端的全球性的国家。全球化国家将拥有自己的全球性武装力量来保卫他们的领地。技术的进步决定了独立的政治力量的增长。这种进程的逻辑结论就是一个行星大小单位的形成。全球化国家将废除星球上的主要战争,并且将让物质的富足和快乐传遍整个地球。全球化国家的概念是技术乐观主义的例子,与此区别的是人工智能战争的技术悲观主义。

  家用机器人(Homebot) “home robot”(家用机器人)的缩写形式。一旦早期人工智能机器变得足够聪明和足够有用,家用机器人将非常流行并且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一个巨大的家用机器人产业将产生,来研发和制造家用机器人。随着家用机器人逐年变得越来越聪明,普通大众将开始对人工智能的崛起有警觉,并且开始思考到底这种增长是否或者何时要被停止。随着家用和工业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它们将取代人类工人,它们将更有效率,永不疲倦,并且永不抱怨。随后将大规模洗牌,产生如同18世纪工业革命一样的社会大动荡。人类将从枯燥、肮脏、危险的工作负担中解脱出来,人们将从容不迫地追求和接受政府的分配来生活。然而,这种重大的社会转型只会发生几十年,因为一旦家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变得足够聪明可以替代人类工人,它们将不会保持那样的智能水平很长时间。一旦人工智能机器变得聪明,它们在几十年或更少的时间内将变得非常聪明。

  人们可能会思考,是否人工智能机器也可能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使用家用
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大概在任何社会,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人工智能机器社会,都有对于拥有不同智慧级别、不同技能级别的机器人的需要。

  智慧理论(Intelligence Theory) 一个对智慧本质假设的理论。一旦神经学家掌握了由于神经结构导致人类智慧水平不同的原理的时候,将有可能形成一个智慧理论,可以被神经工程师用来增加他们所制造的人工大脑的智慧。

  单元人(Mono) 一个单一语言、单一文化背景的人,只在一个国家或文化生活过的人。单元人作为个体由于其单一文化的限制而具有其局限性。作为和“单元人”对应的是“多元人”。

  多元人(Multi) 一个多语言、多文化背景的人,在许多文化和国家中居住过。多元人拥有多种文化的力量,且融入了他们的个性之中。多元人通常倾向和其他多元人为伍,持有“单元人是枯燥的”的态度。单元人通常文化相对性意识薄弱,经常不自觉地用他们单文化修养的单文化标准来衡量多元人的价值和行为。这种单元人的缺点在多元人来看是简单和局限的。

  摩尔倍增(Moore Doublings) 摩尔定律(请参看下一个定义)的一个结果就是,经过很多电子性能级别的倍增,也就是说一个芯片上的元件密度、芯片速度等,每一次倍增的绝对大小将是惊人的。例如,如果你倍增数字2,经过20次倍增,数字将超过100万,经过40次倍增,最后的数字将超过一万亿。因此,电子潜能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爆炸增长的。这种增长将在本世纪使得制造人工智能的技术成为可能。

  摩尔定律(Moore’s Law)* 戈登·摩尔是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注意到,集成电路(IC)的性能由于电子元件的尺寸变小而大约每18个月倍增一次。过去大约40多年的发展一直符合这种趋势,并且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如果摩尔定律一直保持到2020年,我们将能够在一个原子上存储一个比特的信息。摩尔定律使得制造人工智能在本世纪成为可能,并且因此开启了人工智能的辩论甚至可能是人工智能战争。

  纳米机器人(Nanolect) “纳米级别机器人”(nanoscale artilect)的缩写,也就是基于纳米技术元件和原则的机器。和费米机器不同,费米机器是基于费米技术和费米级别元件的机器。纳米机器人相对于费米机器人就和人类相对于纳米机器人那样低等。在本书里,人工智能机器通常被认为是纳米机器,而不是费米机器。科学家几乎没有思考过费米技术,更不用说在实验室内研究了。纳米机器几乎可以是任何大小,从需要显微镜才可以看到的亚微观,到小行星大小(直径几百公里)甚至更大。用来存储信息和人工智能电路的原子越多,纳米机器就越大。因为原子有一定的尺寸,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纳米(Nanometer)* 纳意味着十亿分之一。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也就是分子级别的单位。原子大约是纳米的十分之一大小。当今的计算机是以纳秒的速度运行的。

  纳米技术(Nanotech)*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的缩写形式,或者是“分子级别工程技术”,就是以原子的精度建造分子级别的机器。人工智能机器将基于纳米技术。

  纳米机器人(Nanot) “纳米级别机器人”(nanoscale robot)的缩写形式,也就是处于分子级别的(纳米,或者十万亿分之一米)机器,能够处理单个原子并且以原子的精度来制造分子元件和机器。

  人工智能网络(Netilect) “人工智能的网络”(network of artilects)的缩写形式,即使它们能够一个原子存储一个比特,它们也将面临计算能力的极限,也就是它们在一定体积内可以处理多少数据。它们将通过一个巨大的网络,可能是通过电磁波的使用,或者是某种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或者由于人类的智慧极限而永远发现不了的物理现象,来交换数据、经验和想法。

  计算物理学(Phys…p)* “计算物理学”(physics of putation)的缩写形式,它研究计算的基本物理极限,例如,“是否有可能进行无热计算?”“在一定时间、一定体积内,可以进行计算的最大速度是什么?”等等。计算物理学对量子计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量子计算(Quantum puting)* 随着电子工业使得元器件的尺寸像分子级别缩小,量子效应开始不可避免地起作用。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状态重叠的量子现象,可以同时处理很多经典的机械问题。这比传统的计算要有效得多,因为传统的计算是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基于纳米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将应该是量子计算机,因为它们是分子级别的机器。

  可逆计算(Reversible puting)* 一种产生零热量的计算形式,并且因此可以作为三维计算机电路的基础。使用可逆计算不会破坏信息的可逆逻辑电路。热动力学上的研究表明,丢失信息比特将会产生热。通过把信息输入到可逆计算机中,复制结果,然后把结果通过同样的电路传回(逆向的),就可以得到原先的输入。没有信息丢失,所以没有热量产生。可逆计算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如果采用传统的不可逆计算技术,分子级别的电路将会因产生太多的热量而爆炸。本世纪的人工智能将需要依靠这样的计算形式。

  级别战争(Scaling War) 这种战争只会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就是新技术使得建造新形式的、具有超级智慧和其他能力的生命形式成为可能。更高的智慧水平来自更快的信号速度和元器件密度。级别战争的一个例子就是,随着基于纳米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nanolect)成为可能,将发生在都是人类团体的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之间的“人工智能之战”。随着基于费米技术的人工智能(费米
机器人)成为可能,另一个这样的战争可能发生在X和Y(双方都是纳米机器团体)之间。级别战争的基本起因是由于同一级别的两个团体关于制造基于更新(更小、更快、更密)技术的高级生物而带来的风险而造成的意见不合。

  科学家的宗教(Scientist’s Religion) 大多数科学家不信仰传统的宗教,他们倾向于把传统的宗教看作是前科学时期的迷信,不同于现代科学知识和对猜想进行现代科学测试。然而,科学家也是人类,因此也和其他人一样有同样的宗教渴望。宇宙主义对于宇宙主义者来说是一种宗教,然而是基于现代科学的。它可以成为科学家的宗教,因为它提供了对共同理想—— 创造神的一种敬畏,但是却和科学相容。宇宙主义是科学家觉得可以相信的一系列“宗教的”信仰。

  奇点(Singularity)* 在数学中,奇点是接近无穷的值。在人工智能辩论的范畴内,奇点指的是这样的时刻将会到来,那就是机器将是如此聪明以至于它可以比人类更好更快地进行自我设计。结果将是一种超级机器,它可以以光速无止境地设计更好的机器,并无穷下去。另一个变量是,机器将是一个超级的学习者,它将以比人类快百万倍的速度自我学习。它在智慧和知识上的增长对于人类来说将是无比的迅速。

  智能机器(Smartilect) “智慧的人工智能机器”(smart artilect)的缩写。本世纪可能会制造出很多种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早期的人工智能机器将不具备晚些出现的机器的智慧和能力。真正聪明的机器可以乘坐“智能机器”。

  空间意识(Space Consciousness) 空间意识指的是当人们通过生动的、大规模的三维图像,或者某种程度的虚拟现实来看到空间的广漠、星系中的亿万恒星、宇宙中的亿万星系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上强烈震撼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们觉得人类的当务之急是完全的微不足道。空间意识让人们意识到,在生活中、在宇宙中有比人类日常活动和目标“更加重要”的事情。空间意识对于宇宙主义者和宇宙主义思想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物种主导之辩(Species Dominance Debate) 本世纪将主导全球政治的一个问题就是物种主导。物种主导之辩将集中在人类是否应该制造人工智能的问题上。人类是否继续保持主导物种的地位,还是制造人工智能机器来在智慧水平上超越我们。21世纪技术上的进步将允许制造人工智能,并且让人们不得不去讨论主导物种的问题。

  物种主导之战 (Species Dominance War) 一场发生在地球上主导的生物物种和其制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之间的战争。由于人工智能机器高级于基于生化的生物,这场战争将决定谁将是主导物种。我们要区别 “物种主导之战”和“人工智能之战”。“人工智能之战”是指发生在两个人类团体的战争,是为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制造这个问题而战的。“物种主导之战”可能发生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因此是更普遍的概念。例如,如果“费米
机器人”,也就是基于“费米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和“纳米机器人”,也就是基于“纳米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发生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将是“物种主导之战”。

  聊天机器人(Talkies) 聊天机器人是交谈机器人的俚语,也就是一个人类可以与之交谈、与之有友谊关系的机器人,并且,如果聊天机器人足够聪明的话,可以与之建立关系。聊天机器人需要有几乎同人类一样级别的智慧程度,才能真正有用并且受到人类的欢迎。

  教师机器人(Teacherbots) 教师机器人是一个教书的机器人,也就是可以通过调整其智慧等级、兴趣和动机而教育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地球主义者(Terran) 地球主义者是基于地球(terra)而衍生的词汇,是指那些认为人工智能机器对人类生存具有潜在威胁而不应该被制造的人。地球主义者希望人类继续保持为地球上的主导物种。地球主义者的基本态度是,唯一确保零危险,即人工智能机器不会在未来毁灭人类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制造它们。因此要保护人类的生存,地球主义者们将不惜任何代价来阻止宇宙主义者,甚至发动一场大战也在所不惜。

  地球主义的问题(Terran Problem) 地球主义的问题是指,由于地球主义者成功地在全球发起了对发展超越一定“人类安全指数”智慧水平的人工智能机器的禁令,那些人工大脑产业领导人担心他们的销售和政治影响会因此受损失。

参考文献

  关于半机器人的文献

  Andy CLARK; Natural…Born Cyborgs: Minds; Technologies; and the Fu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Chris H。 GRAY; Cyborg Citizen; Routledge; 2001。

  Jacques HOUIS et al (eds。); Being Human: The Technological Extensions of the Body; Marsilio; 1999。

  Kevin WARWICK; I; Cyborg; Century; 2002。

  关于智能机器、后人类等的文献

  Azamat ABDOULLAEV; 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EIS Ltd。; 1999。

  Igor ALEXANDER; How to Build a Mind; Weidenfeld and Nicholson; 2000。

  James BAILEY; After Thought: The puter Challenge to Human Intelligence; Basic Books; 1996。

  Peter BOCK; The Emergence of Artificial Cognition; World Scientific; 1993。

  Damien BRODERICK; The Spike: How Our Lives are Being Transformed by Rapidly Advancing Technologies; Forge; 2001。

  Rodney A。 BROOKS; Flesh and Machines: How Robots Will Change Us; Pantheon; 2002。

  Maureen CAUDILL; In Our Own Image: Building an Artificial Per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omas M。 GEORGES; Digital Soul: Intelligent Machines and Human Values; Westview; 2003。

  Jerome C。 GLENN; Future Mi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ropolis; 1989。

  Ray KURZWEIL;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MIT Press; 1990。

  Ray KURZWEIL;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When puters Exceed Human Intelligence; Viking; 1999。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