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不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龙不败-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方不败则心生疑窦:“萧伯父的师父到底是谁?此人行事十分之古怪。一个来自宋朝的汉人,在辽国契丹人与宋人相互斫杀极是频繁的时期,孤身跑到辽国,在契丹后族中挑选出一个天资奇高的少年,不辞辛苦地把宋国汉人的高深武学译成契丹文,教会了这个弟子,是以这个弟子虽然学得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却是不怎么会说汉话,然后让他立下一个不杀汉人的古怪誓言。这个人到底抱着怎样的目的?”

    “而萧伯母的古怪之处,实不亚于萧伯父的师父。萧大哥周岁之际,萧伯父陪萧伯母回娘家,宋辽是以雁门关为界,萧伯母的娘家是在关内,那么她是宋人还是辽人?如果她是辽人,她的家人为什么会在宋国汉人的土地上生活?如果她是宋人,那么家居关内的她是怎么和萧伯父认识的?萧伯父不怎么会说汉话,他们又是怎么交流的?就算萧伯母迁就萧伯父,自己一直说契丹话,但萧大哥周岁时,他们结婚应该快两年了吧?萧伯母都要带自己的丈夫回娘家了,为什么连汉话都不教萧伯父说顺溜?”

    过了半晌,萧峰缓缓说道:“在下自从在无锡杏子林中与大师一别,近日来心中积有无数疑团,还请大师指点迷津。”

    智光道:“我佛当年在天竺教诲弟子,众弟子多方问难,佛祖有的详加开导,有的问话径自不答,并不是佛祖不知而答不出,而是有些答案太过深奥、有些牵涉甚广,非一言可尽。老衲修为肤浅,不敢远效我佛。萧施主有所询问,老衲能答则答,如以为不答较妥,便即不答,谨先向施主告罪。”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奔波万里将约许(三)生平

    (“正邪胡汉,亦真亦幻。恩怨荣辱,尽归尘土。”今天这章算是点明全书的主旨了。小弟继续恭迎各位书友的点击、收藏、投票,谢谢大家!)

    萧峰本想直言相询带头大哥的真实身份,但又恐智光大师断然拒绝,只好先说一些客套话,缓和一下气氛,于是便道:“在下一介武夫粗人,平生少受教导,不明事理,今日所问,颇多出于无知,还请原恕出问无状。”

    他一生豪迈洒脱,如此文绉绉地说话,还是生平破天荒第一遭,自觉颇违本性,但所言也是真诚。

    智光却说:“萧施主不必过谦,老衲本来学武,近年来虽武功全失,武人习气尚在。咱们互相不必客气,开门见山,直言谈相便是!”

    萧峰嘘了一口气,朗声道:“如此甚好!”心想这般直来直去地说话,才是自己平素的习惯。

    智光又道:“萧施主还请坐下说话。”

    萧峰依言坐到蒲团上,问道:“在下恳请大师指点,那带头大哥到底是何人?”

    智光叹了口气,缓缓地道:“唉,先不谈他。施主可知令尊原来在辽国又是何等样的人?”

    萧峰答道:“先父的名讳,今日才蒙禅师告知,他的事迹,小可不孝,概无所知,还请相告。”

    智光解释道:“令尊叫做萧远山,三十年前,他既是大辽贵族,又是辽国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武功在辽国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无人及得上。他的武艺,是在辽国的一位汉人高手所教的。”

    乔峰听罢,颔首道:“嗯,怪不得他要在自己师父面前立誓不同汉人为敌,更不会杀害汉人。”说完,不禁往身旁的东方不败瞧了一眼,心想:“若非东方兄弟及时劝阻,那日我在杏子林中,早就与父亲一般,立下这样一个誓言。往后要是我不得已也杀了几个汉人,还不得像我爹一样,愧疚自责、痛不欲生啊!现在看来,东方兄弟当时的举动完全是为了我好,而且大大地做对了。”言念及此,心头不由得一暖。

    智光大师继续说:“哎呀,正是,正是。令尊当时所任亲军总教头一职,其实并不高,但他本身就是皇亲国戚,加之负责保卫皇帝与太后。历代契丹的皇帝、太后都颇具尚武精神,对令尊这样的大高手自是赏识非常。每逢宋辽有甚争议,你爹爹总是向皇帝与太后进言,劝他们不要动武用兵,也算是延伸了自己发过的誓。太后和皇帝通常就采纳令尊的建议,使宋辽不动兵戈,两**民不知存活了多少性命,既不损折兵员,又不多耗军费粮食。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对宋辽百姓来说是多大的好事啊!”

    萧峰听到这里,心道:“原来如此。我在丐帮当帮主之时,或亲自出马,或派人动手,杀过不少辽国的大将武人,何尝有丝毫含疚之心,只觉这些人该杀,杀得好。我爹爹却致力于两国休兵和好,有仁惠于两国,功德胜于我十倍。”不住点头道:“哦,的确是好事,的确是好事,多谢大师指点,使在下知晓了家父的为人。”

    东方不败插口对智光大师说:“喔,这么说来,当年你们在雁门关害死了萧伯父这样一位造福万民的活菩萨啰?”

    智光和尚赶紧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东方施主所言非虚,老衲等人当年的确是犯下了天大的罪过。所以后来老衲和其他两位参与此事的人决意保全萧大侠性命,再设法培养他成材。老天有眼,萧大侠现下已是如此地英雄了得,令尊令堂若是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也是很欣慰的吧!”

    东方不败冷哼一声道:“哼,有什么好欣慰的,就算我大哥智谋再高,武功再强,也换不回二老的性命,他们也永远无法得享片刻和自己亲儿团聚的天伦之乐了。”心中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却也是汹涌澎湃,暗想:“要是我娘亲、爹爹和两个弟弟能回到我身边,我情愿不要这满脑子的机谋与这一身武艺。”

    智光低头思索半晌,而后对萧峰缓缓地道:“我们初时只道令尊率领契丹武士,前赴少林劫夺经书,待得读了这石壁遗文,方知事出误会,大大错了。令尊既已决意自尽,决无于临死之前再写假话来骗人之理。他如前赴少林寺夺经,又怎会携带一个不会丝毫武功的夫人、怀抱一个甫满周岁的婴儿?事后我们查究少林夺经这消息的来源,原来是出于一个妄人之口。”

    萧峰听了,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有人不怀好意。这妄人是谁?他后来怎样了?”

    智光叹道:“唉,带头大哥查明真相,自是恼怒之极,那妄人却已逃了个不知去向,从此无影无踪。如今事隔三十年,想来也必不在人世了。老衲猜想,此人存心戏弄那位带头大哥,料想他不忿带头大哥的武功、声名在他之上,要他千里奔波,好取笑他一番,再大大败坏他的名声。”

    萧峰却摇头道:“不对,不对,这妄人捏造这个大谣言,未必只是想开开玩笑、败坏别人名声而已。他恐怕是想借害死我爹一事,引得宋辽大战一场,而后兵连祸结,闹得个两败俱伤,他好从中牟利。我猜这人多半来自高丽,或为西夏部属,总之是对宋辽两国用心险恶。大师称他为‘妄人’,那是慈悲了。”

    他虽生性粗豪,但任丐帮帮主多年,平日留心军国大事,思念所及,便不单只是江湖武林中的仇杀争利。

    智光点头道:“施主毕竟是做大事的人,一转念便想到了天下大势,老衲佩服。多少学武之人,想来想去,却只在武功、派别、名声这些小事中兜圈子。唉,实不相瞒,那位带头大哥铸成这个大错,三十年来日夜忧心如焚,生怕自己的过失致使辽兵南下。他痛悔自责,苦受熬煎,受的罪也已大得很了。施主要找带头大哥报仇,他早就决意一死求得解脱。别说萧施主武功卓绝,便一个全然不会武功之人,只须持一柄短刀去,便一刀刺死了他。但带头大哥身旁的好手却不计其数,他们要全力维护带头大哥,那不用说了。就算带头大哥下令制止,甘心就死,他一死之后,他手下人若群起而攻,却也难以抵挡。依老衲愚见,世上怨仇宜解不宜结,怨怨相报,殊属无谓,不如心下对此事坦然,一笑了之。”

    萧峰听罢,心中一凛:“我纵然杀得元凶首恶,终究敌不过对方人多势众。但萧峰岂是畏首畏尾、知难而退的人?父母大仇,不共戴天,男子汉大丈夫,我和东方兄弟连聚贤庄那样一个龙潭虎穴都敢闯得,还怕什么艰难危险?我萧峰偏偏要知难而进。”

    当即站起,恭恭敬敬地道:“多谢大师指点,萧某愚鲁,还是想去见见那位带头大哥。此人害得我从小便得不到亲生父母恩养,岂是小事?”

    智光无奈道:“唉,萧施主非要知道此人的身份不可吗?”

    萧峰毅然决然地说:“不错,请大师发发慈悲,直言相告。”

    智光语含悲怆,缓缓道:“老衲听说萧施主为了查究此事,已将丐帮徐长老、谭公、谭婆、赵钱孙、单正五位打死,料得施主迟早要来此间。”顿了一顿,伸出手指,在地下写起字来。

    小屋地下久未打扫,积尘甚厚,只见他在面前的灰尘中写道:“君子小人,一视同仁。万物众生,原是平等。正邪胡汉,亦真亦幻。恩怨荣辱,尽归尘土。”然后向萧峰一笑,坦然说道:“施主所问,老衲不答。另有良言,请君采纳。”说完便含笑闭上了眼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奔波万里将约许(四)许约

    萧峰瞧着地下这四句话,怔怔出神,心想:“在佛祖眼里,君子小人都是一样的,他对待帝王将相与牛羊花草等芸芸众生,也是豪无差别的。在他看来,带头大哥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到底是汉人还是契丹人,却又有什么打紧?可我萧峰就是尘世中一介凡夫俗子,哪能达到佛祖这般的境界?”见智光大师不愿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只好旁敲侧击道:“大师,请问那个带头大哥是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吗?”连问几句,智光只微笑不答。

    萧峰定睛看时,不由得大吃一惊,见他脸上虽有笑容,却似僵硬不动。

    萧峰连叫两声“智光大师”,见他仍无半点动静,伸手探他鼻端,原来呼吸早停,已然圆寂。萧峰凄然无语,跪下拜了几拜,向东方不败和阿朱招招手,说道:“我们走吧!”三人走出止观寺,垂头丧气地回向天台县城。

    走出十余里,萧峰问道:“东方兄弟,阿朱妹子,我此次到来全无加害智光大师之意,他……他……他又怎么会好好地与我说着话,就突然死在我面前呢?”

    阿朱还在思索,东方不败就已答道:“这位高僧看破红坐,大彻大悟,原已无生死之别。他以为徐长老等人都是你杀的,而他又下定决心不告诉你那带头大哥的名字,自忖难逃你的毒手,在出门迎接我们之前,多半就已服下毒药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不语。

    又行了几里路,东方不败忽道:“萧大哥,我有几句不知进退的话,说了你可别见怪。”

    萧峰道:“东方兄弟,你怎地这般客气起来?你的话,我当然是不会见怪的。”

    东方不败道:“我想智光大师写在地下的那几句话,倒也很有道理。‘正邪胡汉,亦真亦幻。恩怨荣辱,尽归尘土’这十六字,尤为精辟。其实那带头大哥是善人也好,是恶人也好,你是汉人也罢,是契丹人也罢,又有什么分别?大家各有各的亲朋好友,自有自的一片天地。虽然你过去在大宋江湖中结识的朋友们纷纷离你而去,视你作仇敌,但你在大辽还有许多亲戚,你到雁门关外保不齐能交到更多意气相投的好友。依我看呐,中原武林的恩怨荣辱,你从此就再也别理会了。”

    萧峰叹了口气,说道:“唉,这到辽国去千里寻亲,谈何容易。空口无凭,大辽的皇室又怎会轻易认我作亲戚。”

    东方不败提醒乔峰说:“大哥,你眼下不是有萧伯父亲手刻划遗书的拓片吗?小弟相信从中还是能看出一些他的笔迹的。加之你胸前的狼头刺青,远赴辽国皇廷认祖归宗一事,应该不成问题。”

    萧峰一拍脑门叫道:“对呀,我为什么没想到。东方兄弟,还是你够机灵。我到得大辽,若是真的能找到自己的亲人,那也是一件极开心之事。东方兄弟,到时候我在辽国上京临潢府,你来瞧我不瞧?”

    东方不败脸上一红,低声道:“大哥,陈胜有言曰:‘苟富贵,勿相忘。’你这还没富贵呢,怎就相忘故人了?”

    乔峰不解道:“东方兄弟,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东方不败解释说:“想当初,你做叫花子的头头时,就与小弟结拜;现在,当不了乞丐后,便和我一路同行;怎地以后成了大辽的贵族,就把我抛在一边了啊?”说到这里,将头低了下去。

    萧峰一听,喜出望外道:“东方兄弟,你……你是说,你要和我一起奔赴塞外?”

    他虽是个粗豪汉子,但东方不败这几句话中的含意,却也听得明明白白。

    萧峰初时遇见她,就如春水映梨花,一见如故,倾盖相交。

    待得二人从江南结伴到河南,从聚贤庄大战到雁门关外重逢,再偕赴卫辉、信阳、泰安、天台,万里奔波辗转,日夕携手相亲,无处不感到她与自己志趣相投,此刻更听到她要陪自己到被汉人视作虎狼之邦的辽国,不由得心意激荡,伸出粗大的手掌,握住了她的柔荑,说道:“东方兄弟,你对我这么好,我……我不忍心你又跟着我到大辽去冒险。若是我真能在上京临潢府安定下来,你要来见我,我自可持皇家的通关文牒来接你去,保得一路平安。而现在我自己都漂泊无定,你这汉人陪我到了大辽的地盘上,那些契丹人多半会为难你的。”萧峰久历胡汉之争,自是会如此认为。

    东方不败却摇头道:“汉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契丹人为何要无缘无故地为难汉人?再说了,如果我……我被其他契丹人为难了,你……你这个契丹人,难道会袖手旁观,不回护于我吗?”她在遇到乔峰前,一生都没想过要别人来保护自己,陡然间这么一说,不免有些尴尬,说到后来,声音有如蚊鸣,细不可闻。

    萧峰连忙摆手道:“不会,绝不会,在辽国我绝不会让我的东方兄弟受到一点儿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