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不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龙不败-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方不败点头说:“那好吧。各位且在外边等上一等。”

    四姝领命,站在外面警戒。

    东方不败走进石室,只见四壁岩石打磨光滑。石壁上刻满了无数径长尺许的圆圈,每个圈中都刻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兽形。有的是残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记号和线条,圆圈旁注着“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数字,圆圈之数若不逾千,至少也有**百个,一时却哪里看得周全?

    东方不败举起火把,端详编号“甲一”的圆圈,一看之下,便认出圈中所绘。是天山折梅手第一招的起手式。

    看甲二时,果真是天山折梅手的第二招。依次看下去,天山折梅手图解完后,便是天山六阳掌的图解,童姥在西夏皇宫中所施展武功的各种相应歌诀奥秘,尽皆注在圆圈之中。

    东方不败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欲起,但似乎什么地方差了一点,以致没法离地。

    练了一阵之后,东方不败又在身后的一面壁上见到了“生死符”的制备以及其解药的炼制方法。

    原来所谓“生死符”的解药只是暂时压制其效力的药物,要将它彻底根除,须得用天山六阳掌的掌法,对准“生死符”所中穴道,一一拔出。

    东方不败寻思:“这玩意简直就跟我日月教的‘三尸脑神丹’一般,有趣得紧。这次那些妖魔鬼怪千里西来,我也不好让他们空手而回,且先发给他们一年份的‘生死符’压制药吧。”

    走出石室后,东方不败回到童姥卧房,在一个暗格之中,寻获“生死符”的克制丹药,而后给每个洞主、岛主都发了一枚。

    得药者虽被告知其体内的“生死符”无药可解,但也个个对东方不败感恩戴德。

    如此直花了八天时光,东方不败才将群豪打发下山,在安排好灵鹫宫上的事务后,她便准备下山与童姥会合,带她去见无涯子了。

    岂料这日清晨,正当她要启程离宫之际,梅剑却赶来向她禀告道:“启禀掌门人,往东南方去寻找童姥下落的阳天部姊妹回来说,她们在临近吐蕃国边境的地界遇上了些麻烦,要如何处置,还请掌门人示下。”

    东方不败听完,来了兴致,应道:“喔,麻烦?什么麻烦?你且说下去。”

    梅剑接着说:“是,掌门人。尊主失踪后,阳天部有数十名姊妹便朝着东南方行进,一路搜索,以期发现她老人家的音讯。约莫半月前,她们来到西夏与吐蕃国交界的地方,忽然遇到一群身着黑色袈裟的番僧。”

    东方不败边听边点头说:“嗯,黑色僧袍,想必是密宗黑教的人物了。他们怎么了,和阳天部的姑娘们打起了了么?谁先动的手?哪方理亏?”

    梅剑回答说:“掌门人真是见识广博,一听就知道对方是密宗黑教的人。掌门人猜得不错,阳天部诸姊妹的确是和那帮人打起来了,还是先发制人,不过理亏的却是对方。”

    东方不败闻之,摸着铁面具的下巴沉吟道:“咦!那就奇哉怪也了,为何是我方先出手打人,倒是人家理亏了?”

    梅剑解释道:“掌门人说的是,这一点奴婢也觉得奇怪,可听了阳天部姊妹的解释,奴婢也就觉得那帮人该打。”

    东方不败杏眼圆睁,饶有兴味地问:“快说,他们是为何打起来的?”

    梅剑继续说:“回禀掌门人,那般贼子遇见阳天部的姊妹,说她们长得漂亮,要她们跟其回寺里做什么‘明妃’。阳天部众姊妹不肯,那班番僧就冲过来拉人,于是双方就动上手了。”

    东方不败听罢,面上不露声色,接着问:“那结果如何,谁赢了?”

    梅剑答道:“别看那些个番僧其貌不扬,一动手,武功竟高得出奇,他们十几人对敌我方几十人,居然还不落下风。待战过数十回合,我方十六名女弟子失手被擒,遭那些贼和尚点了穴道,给生生掳走了。剩下的数十名姊妹力战得脱,赶回来报讯。”

    东方不败闻之,当即气炸了肺,大叫:“什么?有人竟然敢明目张胆地抢走俺们的女人,这太……咦!怎么听上去怪怪的?应该是有人竟然敢明目张胆地抢走俺的手下,太无法无天了!”

 第四百零九章 化剑青丝,荡涤恩怨,顺水人情在(九)亲赴

    第四百零九章 化剑青丝,荡涤恩怨,顺水人情在(九)亲赴

    梅剑赶紧拱手道:“掌门人息怒。这帮贼子委实可恶,因此前些天奴婢差人查明了他们的来历,而后就来禀告掌门人。要如何收拾那些人,还请掌门人定夺。”

    “这个嘛,容我思量一下。”东方不败说着,在房间里踱起步来。

    她心想,这手下被掳一事,自己这个做掌门的要是不闻不问,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同时想起陷害萧峰生父、生母的那个“妄人”有可能来自吐蕃,于是决定亲自率人远赴吐蕃去营救那些女子,顺便打探一下那“妄人”的消息。

    打定主意之后,东方不败向梅剑答复道:“梅剑,你下去让八部诸女,各出八名精锐,随我到吐蕃去救人。”

    梅剑连忙劝道:“掌门人,营救十几个属下,这种事你派几个下人去就是了,何必劳您亲自大驾?”

    东方不败一摆手道:“哎,早就跟你说过,俺与你们虽名为主仆,但实为兄弟姊妹,如今姊妹有难,做兄弟的焉能袖手旁观?”

    梅剑听罢,不自禁心潮澎湃,当即拜谢道:“掌门人大恩大德,属下没齿难忘!”

    东方不败两步上前。扶起了她,温言道:“梅剑啊,俺不在的这些日子。就请你待俺执掌一下灵鹫宫中事物了。”

    梅剑眼中含泪,坚决地点头说:“嗯,奴……奴婢,一……一定不辱使命。”

    东方不败笑道:“哈哈,那就好。”忽然想起一事,补充道:“对了,你立马派人到西夏都城外去通知在那里休养的童姥。就说俺还有一些事要办,得再过些日子才能回去为她引路了。还请她原宥则个,并且安心养伤。”

    梅剑答应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安排好宫中事物后,当日东方不败便率领六十四名各部精锐,乘骆驼兼程南下,直取吐蕃之地。

    在穿过一片沙漠之后。一行人弃驼换马。

    往东南行地势渐高。气候更加寒冷,过得两天,忽然天下大雪。

    其时已到了吐蕃边陲的阿柴,更向南行便是吐蕃诸部。

    当地一带是唐古拉山山脉,地势高峻,遍地冰雪,马蹄滑溜,寒风彻骨是不必说了。最难受的是人人心跳气喘,除了内功特高的东方不败之外。余人均感周身疲乏,恨不得躺下来休息几个时辰。

    策马奔腾在一片高原之上,东方不败只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大异于中原或是北国的崭新天地。

    四周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有种类繁多的藏红花、虫草、蛇莲、红景天等奇花异草,以及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等珍稀异兽;还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

    一行人呼吸着稀薄而纯净的空气,看着道旁异族老阿妈做针线活,听着手持根卡琴的歌者用粗犷而豪放的嗓音唱起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传奇,倍感惬意。

    又过了十多天,东方不败终于带着手下来到了千山之巅,万水之源,同时也是那些僧人的大本营所在——逻些城(今拉萨)。

    举目四望,众女看见周围都是高山,山像连绵不断的长城,山上连一棵树木也没有,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

    城中是一片佛教圣地,有繁多的寺庙,虔诚的教徒。

    这里民风纯朴,全民信佛,有壮观的布达拉宫和神圣的扎什伦布寺,安放着历代高僧的纯金灵塔,寺内有着许多奇珍异宝和已经在民间失传的工艺。

    而如今的后吐蕃国王阿里骨笃信宁玛派,于是城里的寺庙大多属宁玛派所有,东方不败她们要找的黑教佛寺坐落在城外。

    要说这宁玛派,乃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悠久的一个教派。

    “宁玛”的字义是古和旧。因为他们的教法自称是从唐代进藏的莲华生、无垢友等传下来的,起源最古;还以传播弘扬吐蕃期所译旧密咒为主,故谓之“旧”。

    宁玛派就是由标榜“古旧”密教而得名。

    此派寺庙垣墙涂以红色,僧人戴红帽,穿红袈裟,又俗称“红教”。

    而在佛教自印度传到藏区前,盛行于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称为本教,本教的年历可追溯至一万八千年前,那就是第一阶段的密宗黑教。

    佛教自印度传到西藏后,在当地蓬勃发展,成为主要宗教信仰,并逐渐形成五大教派,即红教、白教、黄教、花教与黑教(即本教)。

    此时,原始本教与佛教有相当程度的融合,而形成第二阶段的密宗黑教。

    到了后吐蕃时期,国王阿里骨全力支持宁玛派(红教),同时极力打压黑教。

    当朝国师鸠摩智,就在吐蕃国密教宁玛派出家。

    早年因与吐蕃国黑教邪徒争斗剧烈,天资聪慧的他便从宁玛派上师处学得“火焰刀”神功。

    而后,他在吐蕃扫荡黑教,威震西陲,功力见识均已臻于极高境界,遂被封为国师。

    既然被扫地出门,那逻些城里就呆不住了,黑教教徒便在城外的龙塔登佩寺里扎了根。

    在城里找了间客店落脚以后,东方不败随即派出探子打探消息。

    细查之下,探子终于发现龙塔登佩寺所在。

    众女挂念自家姊妹安慰,不顾鞍马劳顿,用过晚膳后,当夜就朝敌方大本营进发。

    出得客店,但见长街十里,空寂无声,白露如霜,清辉泄地。

    一行人乘着夜色,翻跃城墙而出,只闻城头戍卒的歌声苍劲洪亮,冲天而去。

    众女抵达龙塔登佩寺外,已是子时。

    可是寺内宝炬流辉,亮如白昼。

    东方不败见了,心下狐疑:“咦!这班番僧难道晚上不睡觉么?”

    当即率人悄悄欺近,发现寺前空旷无人。

    寺门闭得正紧,两座千斤石狮并排搁在门前,将大门拦死。

    诸女只好翻墙而上,蹲在墙头,举目瞧去,但见寺内大雄宝殿前的空地上树着一十六根旗杆,高入云天,旗杆下各绑着一名美貌少女,却不是阳天部被掳走的那一十六名女弟子是谁?

 第四百一十章 化剑青丝,荡涤恩怨,顺水人情在(十)欢喜

    第四百一十章 化剑青丝,荡涤恩怨,顺水人情在(十)欢喜

    但见她们周遭密密匝匝地围着的都是黑袍喇嘛,也不知有几百上千。

    东方不败见了这架势,也搞不清这些黑教教众到底要干什么,只好挥手示意属下伏低身子,静观其变。

    但闻一群喇嘛念了一阵佛经,而后一个壮硕的僧人双手合十,走到一名阳天部女弟子的跟前。

    忽然,那番僧两只大手不再合十,改为十指箕张,一下抓向那名女子的衣衫,直吓得她花容失色,惊叫出声,只是碍于手脚皆遭绑缚,无法反抗。

    接下来,那名黑衣僧人开始解开她衣衫上扣子,一颗接着一颗,看得躲在暗处的东方不败一行人,心惊胆战。

    番僧解得一颗纽扣,那阳天部女子就哀求一声“不要”,声音哀戚悲惨之极,却又哪里阻得住他?

    待解完扣子,那大汉便将该女将的最外层衣衫剥了下来,而后接着去脱她的第二件衣衫。

    这样往复数次,那名女弟子就只剩下一件贴身小衣遮体了,在寒冷的夜风中,不禁瑟瑟发抖。

    而后番僧又开始为她脱下最后的那件短衫,解开一枚扣子。就露出一截欺霜傲雪的冰肌玉肤。

    那女子还是无助地央求着,但仍然毫无效果。

    猛然间,那个番僧停止去剥对方的衣服。转而一反手,迅速无匹地脱下了自己的僧袍,露出一块黝黑坚实的身板,而后如狼嚎一般长啸一声“嗷呜”,便伸长脖子朝那名女子裸露的粉颈吻去。

    东方不败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中一凛,暗忖:“他……他。这是……这是要修‘欢喜禅’么?”

    所谓欢喜禅,是西藏密宗的一种修炼方式。欢喜佛唯密宗所有,独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中才有供奉。

    欢喜佛造型多数是两个佛面对面交合在一起。女佛握佛经、元宝以示融合迦南,男佛戴法冠,面目狰狞,张臂箕坐。以示菩提教化。

    据说。吐蕃有一段时间,因为佛教禁欲的缘故,人口锐减,所以密宗提出欢喜禅。

    它实际上继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纵乐派)的思想和作风。

    印度密教有这样的传说:崇尚婆罗门教的国王“毗那夜迦”残忍成性,心性成魔,杀戮佛教徒,释迦牟尼派观世音去教化他。

    观世音采取种种手段都无法降伏魔,怎么办呢?无奈。便化为美女和“毗那夜迦”发生**关系,在观世音温暖的怀抱里。“毗那夜迦”顿时化解了一切恶,心中充满爱,终于皈依佛教,成为佛坛上众金刚的主尊。

    在佛教密宗中,彼岸的超验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创造活力,另一种修炼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创造活力,分别以女阴的变形莲花和男根的变形金刚杵为象征,通过想象的阴阳交媾和真实的男女交欢的瑜珈方式,亲证“般若”与“方便”融为一体的极乐涅盘境界。

    这就是“欢喜佛”的宗教寓意。

    欢喜佛一尊双佛,面对面抱着在一起合二为一,即明王和明妃。

    欢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

    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

    佛教教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明王那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