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枭雄-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功严肃的对秘书说道,“提醒一下你,我不姓副,我是新桥区改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功。”

第十八章 三点建议

秘书一听,这家伙真是局长,但又回头想想,虽然改局长位高权重,但毕竟与区里领导还是有很长距离的,既然已经得罪了,便不能给赵书记丢脸,“陈局长,那又怎么样,你今天威胁我的事情,等赵书记回来,我一定会告诉她,她会来为我做主的。~”

“好,我现在就让她回来给你做主。”

陈功拿出电话,“喂,毛区长,是我,我要个赵书记的手机号码,嗯,好的,我记一下。”陈功一边口中念出号码,一边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秘书可是放大了耳朵来听的,一个数字不差,确实是赵书记的电话,但这陈功敢拨过去吗?赵书记正在开会,他很有可能吃个闭门羹的,自讨没趣的。

陈功根本没有思索,挂上毛仁广的电话,马上就拨通了赵艳丽的。

秘书心一紧,他应该不会和赵书记这么熟悉,但哪一个局里领导,连想都不想一下就拨起了书记的电话,就连副区长和赵书记通话前也要事先理了理思路的。

秘书想到,这陈功到底是太狂了,还是真和赵书记关系很好。

这时陈功已经拨通了电话,“喂,赵书记。”

那边传来赵艳丽的声音,“嗯,是的,我在开会,有什么事情一会儿再打来。”

可不能让赵艳丽挂上电话,这样那秘书见了,不就更得意了,“别挂,赵书记,是我,陈功。”

秘书在一旁听到了,看来赵书记要挂电话了,太好了,赵书记,一定得挂上电话,这家伙还真把自己当成领导。

当往往事与愿违,看起来,这电话没有挂下去,他们仍然在聊着,秘书这时有点儿坐立不安了。~

“好,那你就提前结束,我在秘书科这里等你,找你秘书?找了,态度好像有点儿问题,你到了我们再聊,就这样,快点儿哦,报纸我已经看完了。”陈功故意说得很随便,这样才能让那秘书感觉到可怕。

秘书果然已经感觉到了很大的威胁,已经由刚才坐在电脑前的淡定自然,变成现在站起身子的哆嗦紧张,陈功看着秘书的样子,心里大感舒畅。

秘书想了想,还是应该大事儿化小,“陈局长,我觉得,刚才可能有点儿误会。”

陈功笑着回答,“没有误会,刚才确实就是你对我态度不好,我也对你态度不好,是事实,没什么,一会儿赵书记来了让她评评理,小事情。”

秘书知道这陈局长是在故意这么说的,其实陈局长心中是想着,到时候有你好看的,秘书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陈局长,就当是我的错,我不好,我跟你赔个礼,一会儿赵书记来了,刚才的事情能不能过了就算了。”

现在才知道后悔,晚了,陈功已经下定决定要把这秘书给删除掉,这家伙以后留在赵艳丽身边,指不定会在背后坏自己多少事情,“秘书同志,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秘书看陈功的样子,好像不是个记恨的人,便放松警惕,主动给陈功倒了一杯白水,便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又开始写文件。

赵艳丽很给陈功面子,自己主持的会议开到一点儿,说散会就散会,目的当然是为了跟陈功见见面,他找自己肯定是有急事情。

现在的赵艳丽可是格外器重陈功,不仅因为陈功受到了省委书记杜明河的关注,而且她与陈功之间还有一丝暧昧的“情意”,加上陈功的工作确实干得不错,赵艳丽也愿意给他足够的支持。

赵艳丽以最快的度回到了区委,她的办公室便在过走秘书科的最里面那间,路过秘书科时,停了一下,“陈局长,你不是报纸已经看完了吗?是在看第二遍了,走了,我办公室里聊。”

陈功见赵艳丽回来了,便嘻皮笑脸的站了起来,“秘书同志,我去书记那里了,你保重啊。”

秘书见陈功离开了,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人这么年轻就混到了局长,应该不会是一个胡来蛮干之人,给人留余地,自己才有余地。

他可算瞎了眼了,看错了陈功,陈功进了赵艳丽办公室第一件事情,便是将刚才所生的事情讲了出来,那秘书实在是很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总之能形容狂妄的词语已经都被陈功用了出来。

赵艳丽听了也很生气,知道这新秘书平时有点儿性格,当时也觉得自己的秘书嘛,肯定得比一般人牛那么一点儿,但听了陈功所说,看来不行,这样很容易让人对自己这个领导感觉差劲,一个秘书都管不好。

所以赵艳丽已经打定了主意,这秘书还是辞了,以后再花时间找个低调的,“好,陈局长,我这秘书既然得罪了你,我就给你这个面子,明天就让他走人,不过没个秘书确实不方便。”

“女的成吗?”陈功问赵艳丽。

“女的当然好,但哪有爱吃苦、能写文章、能做协调工作的女人,很难找的,嗯,陈局长,你有合适的人选,说来听听。”赵艳丽忽然觉得陈功这么一问,肯定有原因的,会不会是帮他哪个女性朋友问的。

赵艳丽原本找秘书就打算找个女的,现在那个男秘书,就连见过一次的赵艳丽老公也觉得很不妥,早就想劝赵艳丽换一个了。

结果陈功推荐的便是他的“妹妹”陈婉柔,这陈婉柔在地震局里,将财务工作干得井井有条,而且人也舍得做事情,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地震局不是什么锻炼人的地方,陈功早有打算将陈婉柔换个地方,原本还想调来改局,不过有做赵艳丽秘书的机会,陈功更加不会放过。

赵艳丽想像个陈功描述的人,“嗯,名字很美,陈婉柔,你确定不是个弱女子,而是个女强人吗?”

“当然确定,我可不敢将我都看不上的人介绍给赵书记你,保证让你满意的。”陈功真来了兴趣,想把事情给说定。

“都姓陈,而且你又这么极力推荐,莫非是你亲戚?”赵艳丽问道。

“什么亲戚啊,关系挺不错的,算是我的半个妹妹,如果赵书记答应,我明天让她来给你瞧瞧。”

“好,让她过来我瞧瞧,你有几个好妹妹?是否都有jian情?”赵艳丽开起了陈功的玩笑。

陈功也不见外,你洗刷我,我还洗刷你呢,便说他与妹妹都没什么jian情,不过跟姐姐倒是很有兴趣的,他号称是御女杀手。

赵艳丽恨了陈功一眼,知道陈功又在占自己便宜,“好了,不说这些了,你说说你今天来找我什么事儿?”

陈功便将自己对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讲给赵艳丽听。

赵艳丽认真听完了陈功的方案,中途没有一句打断,一直不住的点头,一直默默的看着陈功的眼睛,居然有时将陈功直接看得不好意思起来。

陈功的主要想法有三点,建造大型社区,将当地受灾农民免费安置起来,安置房屋只占整个社区的不过1o%的比例,其余的房屋作为商品房来销售。

第一个问题赵艳丽就提出了看法,这商品房怎么能建在农村的土地上面,那不和小产权房一般了吗?这可是国家不承认的东西。

陈功对赵艳丽解释,这就当是区里向省市要求的一项震后优惠政策,商品房销售参照城市房屋一样,以后有条件了,再完善双证,收益归地方政府所有,这样也能有利于打击现下流行的炒房客,这房子暂不能拿到双证,也不会有什么人来炒作的。

第二个问题便是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这社区里商品房占大多数,有钱人多了,自然附近的商业、工业都能带动起来,原本规划的商业街便起到了作用,不过陈功提出的不是商业街,而是商业金融城,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全部搬来,作为新桥区的一个亮点。

陈功第三个建议,便是在灾后重建后,社区和商业城都集中在了一起,自然便会有很多没有使用的土地,这些土地在全部平场后,留出与社区和商业城的一个缓冲区域,其余的作为工业用地,全部列入富海工业园区,壮大园区的规模。

三个建议赵艳丽都认真考虑起来,但第一个建议确实有所为难,暂时按照小产权房来处理,而价格和销售又是按商品房来实施,这可是会承担风险的。

“你容我考虑几天怎么样,我每天事情多,陈局长,你将你建议的文字用电子文档形式到我邮箱里,我会net丽也知道,这三条建议如果做好了,肯定是一大政绩。

陈功惊奇,“赵书记,你这么新插o,居然有电子邮箱,有QQ号吗?我加一个,很多话只有网上聊天时才敢说的。”

“什么话?”赵艳丽不知道陈功是什么意思,但什么是QQ号,她也是知道的。

“暧昧的话呀!”陈功很得意,这赵艳丽又被自己给逗了。

第十九章 市发改委检查

第二天,陈功刚把自己的三点建议以电子文件的形式给赵艳丽,便接到了办公室林主任的电话,说市改委物价监督局的古局长一行人已经到了。)

陈功让林主任通知相关的领导和科室,先汇报着,自己随后就到。

陈功想着,别说自己本身就有点儿事情得先处理,就算是没有事情,自己也不会亲自去迎接,一个市里的处级干部,说白了和自己级别差不多,去了可就丢分了。

陈功看了看时间,已经有半小时了,嗯,现在差不多已经说了一半儿了,现在赶过去挺合适的,局长嘛,有时候就该抬一抬自己的身价,显一显自己的身份。

陈功直接就拉开了会议室的门,正在向市里汇报工作的新桥物价监督局局长马上停止了汇报,向市里领导示意暂停一下。

分管副局长一看是陈功,和物价监督局局长马上起身迎接,还有几名局里科室的工作人员也都站了起来。

市改局的一行人也都知道可能是新桥局局长来了,但古局长没有任何动作,所以他们也没有起身。

经过介绍,陈功走到古局长面前,“古局长你好,有事情耽误了。”

古局长明显对这个姗姗来迟的一把手不怎么喜欢,古局长也没有站起来握手的意思,“嗯,好,你们局继续汇报。”

陈功看出这古局长心里不舒服,管他的,在会议室里坐在了与古局长相对的位子上面,一边听汇报,一边盯着古局长笑。

新桥改局下属的物价监督局局长又继续自己的汇报:第五,新桥区前三季度全面规范了教育收费。落实了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代收费、服务性收费和以改制为名的各种乱收费行为……我们采取下文件,在报刊、媒体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和举报电话等方式全面进行规范。

接下主要汇报了农产品、成品油、药品等关乎民生的工作,陈功也记下一些在自己的本子上,看来上一任的局长还是干得不错的,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是那三个副局长没有一个能帮他。

听完了新桥区的汇报,古局长问了问周围几人,“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可以直说。”

陈功听出了古局长的意思,他是要向新桥局难了。

古局长小声跟他手下的人交换着意见,直视陈功,“嗯,听了你们新桥局的前三季度物价工作的汇报,大的问题没有什么,不过小毛病倒是不少,卖场里不管什么产品,必须打上价签,我们下面的检查组查到你们有两家卖场,价签并未按规定摆放,算了,这些都是小事情,你们在这第国季度多注意注意,否则年底可过不了关的。”

嗯,陈功奇怪了,这古局长明显的不高兴,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放过新桥区,肯定还有后招的,当然,陈功也希望事情就这么结束,“嗯,古局长说的你们都记下了,我会亲自跟踪这事儿的,我想,我们这次物价整顿工作肯定能排进富海市的前列。”

古局长马上就表现出一脸的阴险,“呵呵,小毛病没什么,不过你们新桥大问题可是存在的,已经有很多人投诉到市里,你们应该知道。”

陈功马上看着那名分管物价的副局长,“你知道?”

副局长点点头,“大概知道一点儿,好像是哪个农贸市场引起了商家的不满,应该是那件事情的。~”

这副局长居然对事情模棱两可,这也太扯了,一脸严肃,“好了,你别说了,你都不知道什么事情你插什么嘴,来个知道的说。”

副局长听了一下子闭上嘴巴,不敢出声。

新桥物价监督局局长马上将事情细细说来,物价局在新桥第三农贸市场设立了一人市场整顿办公室,算是物价监督局下的物价执法二级机构。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这机构中,除了负责人是拿政府工资,其余工作人员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罚款。

陈功想着,谁能想到,一个直接对市场进行物价检查的机构,其工作人员工资的唯一来源竟是罚款。

罚不到款就没有工资,所以机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持行政执法证到市场上挑毛病,但由于现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罚款越来越难,部分工作人员甚至请长假外出打工,办公室人员已从原先的十名减少到四名,但这四名工作人员仍然坚持在罚款的第一线。

陈功明白了过来,“因为这乱罚现象导致了商家的投诉,那为什么没有人去管,物价监督局管不了,可以向我们改局报,我们管不了,可以向政府报,你们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便是这局里长期得不到良性展的根本原因。”

“哎,陈局,不能全怪我们的,就那四个工作人员来说,乱罚款良心不安,不罚款又拿不到工资,他们也是左右为难的。”新桥物价监督局局长补充说明。

陈功对人事上面的事情不是搞得很清楚,便说,“可以将他们都拿入区政府拨款,工资问题解决了,根本的矛盾就没有了,你们就不知道反应反应吗?”

当然反应过了,但局里工作人员本来就编,工资一直是个问题,但又有什么法子,区里人员编的单位太多了,现在是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细、人也越来越多,但收入差距是成倍的扩大,要解决上千人的编制问题,哪个政府领导会去触碰,一旦有这想法,其中的猫腻必须很大,到时影响会出乎意料,所以领导们都睁只眼闭只眼,任由下面的单位去“展”。

虽说矛盾不是局里引的,局里也不愿意,可这再怎么说也是你们新桥的内部事情,不管怎么处理,但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