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场枭雄-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子山听了很高兴,把钱都放进了自己的包里,站了起来,“嗯,弟妹讲得极是呀,所以我决定今天牌就打到这里,你们慢慢玩儿,我本来也有事情,晚饭是吃不了的,我得走了。”

万子山是一个级自私的人,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他根本不会去帮,就算他帮不了,找上唐放天,唐放天一句话,这局长还能换个地方继续当他的局长。

不过万子山可没这心思,自己是来这里渡金的,可不是来收小弟的,钱也到手了,溜,被人缠着会很烦的。

局长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声,知道万子山已经不会再搭理他了,人情冷暖呀,为了万子山,局长两肋插刀,这下好了,这刀子还真插进来了,还真是两把。

卢峰的办事效率就是高,仅仅用了两周,便把所有的问题搞清楚了,现在市里的各机关、事业单位,扣除退休职工,在编在岗的人员已经严重不合规定了。

一个行政科室,只配了两个人员的指标,不过这行政科室上班儿的人可能有八个,另外的六个人,指标自然是放在了别的事业单位里,事业单位的编制稍微好操作一些。

有些事业有二十个指标还嫌少了,不断的申请增加,加到了三十个,便多出十个领钱混日子的人。

当然,卢峰不排除有些单位的指标少、工作量大,确需增加人员,所以聘了很多临时工,听到这里,陈功笑了笑,“是不是还有这种情况,聘了很多的廉价临时工,单位里的一部分正式工便更加清闲了,二十个人做着十个人的事情,其实只有十个人在做,另外十个人在玩儿。”

第一百四十六章 讨论积极性

卢峰知道陈功的意思,“领导,有这种情况,不过这情况得看到问题的两面性,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样,缓解就业压力,临时工也是有他存在的意义,其实我们可以不把这两类人员理解成一种工作职业,他们其实就是有一个工作干着,积累经验、打发时间或是作为跳板,最后去企业、去自主创业、去报考公务员等等。。CaiHonGWeNXue*****”

陈功点了点头,情况还真的太复杂了,“卢峰,这样吧,你按相关规定把每个局、每个岗位人员的的数量定死了,你给我报报超编数,先不考虑临时工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数量。”

卢峰虽然用U盘带来了很多的数据,不过陈功要的东西用处并不大,“领导,是这样的,有些单位的编制虽然多,不过那些单位的事情也多,确实需要这么多的人,而且还不够,所以这类单位的临时工特别多,你要的这超编数,就算计算出来,我觉得意义并不大。”

卢峰自己在想,最好不要改,原来自己没有具体摸上手,现在了解了一些深入的东西,这精兵简政不好减呀,减谁去呀?而且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多少人,这根本找不出一个标准的,有的工作分季节,忙的时候十个人也不够,不忙的时候两个人就够了。

大多数的单位混岗现象极其严重,占着这里的编制跑那里上班儿,这怎么弄呀,你要把编辑给削掉,不过别这虽然不懂这里的业务,但人家熟悉那里的工作,总之就是不能改,一改就是一团乱。

不过卢峰可不敢劝陈功把想法给终止了,陈功费了这么大的精力想要来办这事儿,就听听最后的办法吧,到时用最委婉的语句,多找些人来对陈功进行劝说。

陈功也知道卢峰的意思,不过他这些天还想明白一件事情,“卢局长,你听我这样讲,你听听有没有道理。一个处室或是区县局的科室中,不管现在有多少人在做事情,他们总会想着再加派人手,因为人手多了,每个人的事情便少了,不过你想想,最后的效率真提高了吗?我看不一定,说不定三个人做出的东西还不如两个人做得那么细致。”

陈功的观点其实很简单,没有做不完的事情,人再少也能把事情做下来,他要的便是那合理人数和岗位的交叉点。

卢峰听懂了陈功的意思,不过一个人领多少钱一个月,一个人一个月做多少工作,这真的无法衡量,“领导,不过您知道吗?现在的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的,人是越来越懒,这也是铁饭碗的弊端,如果按您的意思,那很多事情都不会在规定时间完成的。”

“说得好,卢峰,你可是讲到了点子上面,为什么人多,我看你的观点也很正确,就是因为人太懒了,不过我得帮你补充一下,为什么现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会越来越懒。”

陈功有些激动了,站起来向卢峰接着讲道,“人变懒了为什么?我总结了,就是蛋糕没有合理的分配好。我在去年把年终的奖金这块蛋糕分好了,什么人都一样,不过还有很多蛋糕需要切,每一个工作人员是不是都有晋升的可能,单位里的领导竞职、市里对各局领导的任命是否让下面的人觉得公平,领导对下属科室和人员工作量的安排是否公平……”

陈功的意思非常明白了,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变懒,并非是本性,而是被这制度给逼出来的,如果干多干少都领相同的钱,如果能力差的、事情做得少的人可以提拔为领导,那谁会去做事情,现在这社会,谁不知道做得越多错得越多,反而是那此经常不在领导面前出现,一年也做不了几件事情的人更受领导喜欢,因为他不会犯错误嘛。

卢峰也联想起来,领导讲得有道理,以晋升为例,如果一个办公室里有一个官二代,还有一个是平常老百姓,做事情全是那老百姓在做,官二代当然也懂一些业务,不过他就是不想动手来做,除了指手画脚,便是和领导们在一起吃饭打牌。

这办公室里要任命主任了,领导肯定会考虑那官二代,长此以往,大家都知道这中间的“奥妙”了,做事情哪里还有积极性呀,人家玩儿的都比做事情的爬得快、爬得高。

卢峰对陈功的观点很认同,不过他并不看好陈功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领导,您讲的这些确实是当前的现象吧,不过解决起来可不容易,就拿人事局来讲,我来任命这些副局长和处长,如果任命有误,用错了人,您可别批评我呀。”

陈功又重新坐在了椅子上面,看了看卢峰,“对呀,你们人事局不是需要几个副局长吗,这样,搞一次民主选举吧,不记名投票吧,哪几个票数最高的处长就去当副局长,当然,原来的副局长也可以参加选举,从领导的工作能力、创造力、廉政方面、为人处事方面进行综合打分,从高分到低分来取,如果空出了处长,工作人员也是照这种办法去竞选处长。”

卢峰一想,对呀,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与其让自己观察,还不如让局里的全体干部职工来解决,不过卢峰想到一个弊端,“领导,您这方法很可能引起另一种结果,就是谁的人缘好谁就能上,谁有心机请大家吃饭、给红包,谁就能上。如果真是这样,可就违背了您的初衷。”

“怎么会,你这样想想,人缘好的人,如果他是一个工作能力强的人,那他上去没问题,如果他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平时也不喜欢工作,那这种人会去参加竞选吗?你以为现在的中层领导不累呀,最累的就是他们。还有,送钱的那种人,不记名投票,他知道谁投的他,谁投的别人。不过你讲的这些都不完全排除,所以我们得首先让工作人员知道他们手中投票权的珍贵和重要性,增加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他们才是单位中做主的人,什么一把手、二把手,他们让谁来当,谁才能来当。”

陈功讲完也暗暗赞许着自己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只要能把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提高一些,那选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正确合理的。

陈功走到了卢峰身边,亲自为他倒满了茶水,卢峰马上站了起来,“领导,怎么让您来做这些事情,我刚才再想事情,我来我来。”

陈功已经放下了热水瓶,“好了,你少在我面前装了,我水都倒上了你才说,呵呵。”陈功拍了拍卢峰的肩膀,“先拿人事局来做这个实验,而且得一炮打想,你敢不敢保证不出任何的意外?”

听到陈功的话,卢峰还真没底,他才到人事局多久呀,对局里的处长们都不熟悉,更别提对工作人员了,如果素质不高,他可不敢答应下来,“领导,要不我们再想想,换一个工作人员不是很多,相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单位怎么样?”

卢峰可不能做没把握的事情,要是选出的人完全不靠谱,那自己罪名就大了,而且会影响到陈市长今后的打算。

陈功来回走来走去,思考着卢峰讲出的方案,单位里人太多了,意外也会增加,不行,人事局的调整是正常的,现在副局长的位子是现成的,其他局要用来做实验,那现在正当副局长的人肯定会有优势的,公开、公正、公平无法显现。

而人事局这几个免职的副局长不同,免职是什么意思呀?明摆着是在市领导面前失宠了,这时候谁还选他们呀,不过要是这样也能重新被选为副局长,那说明那副局长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好官员。

“卢峰,就定人事局,你让人事局办公室把竞选方案细化,我得再看看,消息可以传给其他的业务处室,让有想法的人可以早做打算,我想看看,到底现在政府部门的人,还有没有一点儿良知,要是真的竞选失败了,我的考虑会更深。”

陈功已经想过了,队伍素质不高,根本打不不仗,政府部门也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如果连一个有能力的好官儿也选不出来,那人事局的所有人员就得进行重新竞聘上岗了,达不到标准的人员统统辞退,单位需要人,对外招就是了,华夏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就是人才。

卢峰跟了陈功这么久,自然能猜到陈功的意思,如果失败,领导将把全盘子抛翻重来,他可是有魄力来干的,不过这么干便会成为众矢之的,“领导,要不还是我来定吧,我怕……”

“怕什么,我就是想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来定,你来定能暴露什么问题,我这次搞人事制度改革就是想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我要让单位的所有人都有权力,这是调动政府部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一步,你回去好好准备吧,别有负担。”

第一百四十七章 抛来绣球

卢峰离开以后,陈功在办公室中猜测着这次改革的无数种可能,陈功甚至还想了,一直都平安无事的人事制度,需要自己这样作调整吗?

不过陈功尽力说服自己,陈功闭上眼想着一些事情,用这些事情来坚定自己的信心。

陈功经常会注意到政府工作三年以上,而且未得到提拔的年轻人,这些人正好发现了政府部门的一些规则,他们觉得他们无法上位,虽然表面对领导尊重,听领导的安排,不过心里是很不服气的,做起事情也是不认真,成绩是领导的,谁爱做谁去做,傻子才去做。

陈功无意中还听一个年轻人讲过,三十岁没什么动静,便可以开始混日子了,岁数大了就算当上一个小领导,也不可能有什么大前途,除了累,什么也得不到,划不来。

陈功决心要改变这一切,政府部门可不是养老院,而且在编人员的合同本来就不是无期限的,都是明确到了几年后的哪月哪日,表现差的人员,单位是有权选择不进行续约的,不过华夏国这现状就是这样,你只要进来了,就能在这里呆到你老。

改,必须得改,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能造就成人才吗?一个政府中都没有人才,那怎么来管理一个地区,让一群笨蛋去管聪明人?

房地产市场整顿的文件这天从京市分向各省,朴省长看到这文件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和唐放天商量,他知道唐放天也应该看到了。

朴省长本来就有意招揽陈功,正好趁这机会找陈功来聊聊,原来一直没个借口,如果唐放天知道了,自己可不好解释。

现在陈功在保障性住房这一个仗上面打得很成功,房地产市场的整顿他肯定也能有些创新的办法,就算是唐放天问起来,那自己也有合理的解释,找来陈功,听听他对这次整顿的看法,朴省长想偷师一些来搞好全省的整顿工作,这也算是利用陈功,所以唐放天不会追究的。

陈功可是提前就到了,不过先去了魏承续办公室,反正离朴省长定下的时间还有一会儿。

魏承续也准备离开办公室,不过看到陈功突然到访,也抽出时间谈一谈。

“怎么到省里来了,开会还是有什么事情?”陈功也没提前打个电话,所以魏承续问起了来意。

陈功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魏叔叔,朴省长约我来的,时间还有一会儿,所以看看你在不在办公室。”

魏承续点点头,嗯,朴省长最近对陈功也是十分看重的,这是有利于陈功发展的,陈功想在南部省继续走下去,自己和李贺之能帮的忙已经不多了,如果陈功能得到朴省长的认同和支持,那对陈功的好处不言而喻。

“嗯,陈功,朴省长那里你得把关系处好,我看他对你很欣赏,富海的发展速度不错,能够得到省里所有领导的认同,你的升迁将更加平稳。”

陈功知道为了费丹的事情,他很有可能会得罪朴省长,而且唐放天一直想对付自己,现在自己是步步为营,走错一步便会被人找到机会下手,所以陈功并不想再提这升迁的事情,能在富海把一系列改革推行下去,干出些成效就行了,升官儿对于陈功来讲那是次要的。

“魏叔叔,要不把书琴又调到富海来吧,我们可是正在热恋,这样两地分居不太好吧。”陈功讲话题转移到了魏书琴这里,秦怀玉他是准备把她弄走,赵建行倒台了,秦怀玉留在这里没什么意义了,不如回京市去经营公司生意。

秦怀玉走了,只留下一个知书达理的尧淑真,魏书琴和尧淑真应该能相处的很好,只是不知道魏书琴是否愿意。

魏承续倒是不怎么赞同,“陈功,我都听书琴讲了,你的女人可不少,不过她没意见,我就没意见,如果跟你回京市生活,和别的女人住一起也许还行,调到富海来和你生活,我看暂时就别这么麻烦了,以后再说吧。”

魏承续可不希望女儿不快乐,在京市,陈功有很多家人可以照顾书琴,去富海,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还是两地分居,周末聚聚就行了。

如果是在过去,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