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纲要(选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戒律学纲要(选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优婆塞戒经》,大正二四·一○六三上)

  二、过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尽了,还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
的欢乐,都离开他了,美丽的天女,不再亲近他了,本来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现
在变得毫无气色了,他的身体,既衰弱,且垢秽不堪,两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
他也看到,他将生到猪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伤、流泪、诉苦。此事给天主
知道了,指示他诚心归依三宝,教他口念:“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
依僧众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归依了三宝。七天的本限一到,他便死了。
天主为想知道,他死后究竟生到何处去了,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
在,都无法看到那个天子的下落。只好去问佛陀,佛陀告诉他说:“已经由於归
依三宝的功德,转堕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们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
上面的。”(《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大正一五·一二九中至一
三○上)

  三、如果东西南北的四大部洲之中,全数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
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远不如归依三
宝功德。(《校量功德经》,大正一六·七八三下至七八五中)

  四、过去有一位莎斗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初果
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木木患子经》,大正一七·七二六中)

  从上面所举的四例,便可知道归依三宝是极为难得的事。同时,佛陀也曾说
过,只要有人归依三宝,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并且希望受
了三归以后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子,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
恶,出入无畏。现在不妨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照抄如下,以备行者应用:

  (一) 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二) 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痛。
  (三) 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四) 弥栗头陀罗(善月),主腹满。
  (五) 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痈肿。
  (六) 弥栗头阿娄呵(善供),主颠狂。
  (七) 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八) 弥栗头悉坻哆(善寂),主恚。
  (九) 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十) 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十一) 弥栗头呵娑帝(善住),主伤亡。
  (十二) 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冢墓。
  (十三) 弥栗头伽(善术),主四方。
  (十四) 弥栗头伽隶娑(善帝),主怨家。
  (十五) 弥栗头罗遮(善主),主偷盗。
  (十六) 弥栗头修乾陀(善香),主债主。
  (十七) 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十八) 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十九) 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二十) 弥栗头钵婆驮(善山),主蜚尸。
  (二十一) 弥栗头三摩陀(善调),主注连。
  (二十二) 弥栗头戾驮(善备),主注复。
  (二十三) 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二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二十五) 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二十六) 弥栗头毗梨驮(善结),主恐怖。
  (二十七) 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二十八) 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二十九) 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三十)   弥栗头利驮(善固),主口舌。
  (三十一) 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三十二) 弥栗头阿诃婆(善生),主不安。
  (三十三) 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三十四) 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三十五) 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咀。
  (三十六) 弥栗头韦陀罗(善妙),主厌祷。

  上面所抄的三十六位善神,出於《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大正二一·
五○一下至五○二中),该经说,凡是受了三归的人,就有四王天王派遣他们来
为之护持,同时,此三十六位神王,各各还有万忆恒河沙数的鬼神,为其眷属,
轮番护持受了三归的人。如能书写神王名字,带在身上,那是最好。其中第二十
四及第三十四的两个音译名字相同唯其意译不同,当无防碍。

  不过,我们应当知道:归依三宝,虽可求得现生的平安与快乐,归依三宝的
最终目的,乃在回到三宝的怀抱,并使自己也成为三宝——皆可以成佛,切不要
自暴自弃。
戒律学纲要

第三篇 人间天上的护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五戒

  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有其组成的人员,也必有其组织的规章;组
织的健全与否,但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此一组织是否有其卓越的成绩表现,也
由其规章中所含的理想而定。一切的社会组织,都是依其各各的理想,而制定规
章,再由规章产生力量。不过规章的能否产生力量,尚视其组成人员能否一致对
其规章的拥护与遵守。

  学校有校规,政党有党章,学生有自治公约,训练机构有学员守则,政党有
其党员守则,军人除了军法军纪之外,尚有军人守则。再推至国际间的各种公约
规章乃至联合国的宪章,都属同一性质的分门别类。其目的不外说明组成分子的
权利义务与共同理想的追求。

  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公约,任何规章,不会永久存在,也不会永久不变的,唯
有宗教徒的戒律是例外的。戒律的性质,虽然也跟一切社会组织的规章公约或守
则相似,不过,一个宗教能否相传不衰,而且愈传愈广,也要看其戒律的内容而
定了。有史以来的人类世界,不知已有过多少宗教,而到目前为止,世所公认的
宗教,却寥寥可数。因为戒律的功用,不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够增进人类
大众乃至一切众生的幸福,否则的话,便会受到自然的淘汰!

  虽然,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其他的宗教能够适用戒律的含义而如佛教的
内容者,我们却又不能否认他们之有部分戒律的作用。

  本来,戒律两字是中国字,戒律两字的意义,也是各有所指,戒是有所不为,
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是各人的持守,律是团体的活
动。所以在梵文中,戒叫做尸罗(Sīla),律叫做毗奈耶(Vinaya),不
过,有时也可将戒律二义通用的,故也不必硬把戒律二字的定义分割开来。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是戒字。

  戒字的含义,说文解字说是“警也”,是警觉的意思,不能做的做不得的事,
就不要去做,就是戒,故也实是一种道德标准的限制。比如通常说的戒赌、戒烟、
戒酒等等,便是一种约束的行为。

  我们既已知道戒不是佛教专有的东西,其他的宗教,同样各有各的戒规或诫
命。不过佛教的戒与其他宗教的戒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我们应当明白一个原则,凡为有益於人类的任何高级宗教,它就不能
违反人类的道德基准。因此所制的戒律,也不会相差太远,虽然佛教的戒律,由
於层层的发挥,而超出一切宗教之上。

  我们的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但是五戒的戒目,并没有什么稀奇突出之
处。在印度的古代,各宗教都有五戒,而且都是大体相同。即便基督教十诫的后
五诫,也是如此,现在分别列举如下:

  一、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二、摩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非梵行(不淫)、不贪嗔
    三、包达夜那法典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忍耐、不贪。
  四、钱多亻去耶奥义书的五戒:苦行、慈善、正行、不杀生、实语。
  五、耆那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离欲。
  六、瑜伽派的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
  七、基督教的后五诫:勿杀、勿盗、勿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所有。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知道,佛教五戒的特色是不饮酒,其他各宗教没有戒酒的。
因为佛教是重於智慧的,饮酒能使人昏迷沉醉(酒的害处,后面详说),所以不
许饮酒。至於其他各宗教所标的贪欲贪嗔。那不是行为,而是心理现象,佛教的
五戒之中,实已包摄无余(详於后面五戒摄十善)。

  还有一点,中国古来,多有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之说,最早是见於后汉的
《牟子理惑论》中,故将佛教的五戒,配於儒教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但是五戒与五常的配法,向来各有不同:

  一、天台《仁王经疏》中是这样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智、不邪淫配义、
不饮酒配礼、不妄语配信。(大正三三·二六○下至二六一上)

  二、《止观》卷六的配法又是两样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
礼、不饮酒配智、不妄语配信。(大正四六·七七中)

  三、通常的配法是如此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妄语
配信,不饮酒配智。

  但此以佛教五戒配合儒教五常的方法,只能说明人间的道德标准,有一相近
相接的趋势,却不能说是绝对贴切的。别的不说,光以不饮酒一戒而言,虽然含
有礼与智的精神,但是儒教的礼与智,绝不等於佛教的不饮酒戒,因为实际上儒
教并不戒酒。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分辨戒的优劣高下了。以佛法看,戒有世戒与第一义戒
——佛戒的不同。除了佛制的戒,一切都是世戒。佛戒之不同於世戒,乃在出发
点与目的之不一。其他各宗教,守戒是为了遵循上帝或神的意志,比如基督徒奉
行十诫,因其是上帝宣示的约命,如不遵守,便是违背了上帝,而致会触怒上帝。
佛教则不然,佛戒虽由佛制,但其遵守在於各人,佛陀制戒也是根据众生的意志
而来,佛陀绝不勉强任何人,守戒不是为佛而守,而是为了各人的自由意志而守。
正像吃饭是各人自己的事,吃了自己饱,不吃自己饿,与他人毫无关系。不过佛
陀以其大智大悲的胸怀,他虽不能代众生吃饭,他却会劝导愚痴挨饿的众生去吃
饭——守戒。这是佛戒与世戒的第一点不同。

  一般的世戒,多半是偏於一面的。比如基督徒守诫(诫是教训式的戒),是
为求得上帝的宠爱而期於末日之后,进入上帝的天国。他们守诫的目的,不为造
成人间的幸福与和乐,而是为达生天的意欲,所以是偏於形上的或所谓出世的(
以佛法说,他们即使生天,也未真的出世),所以往往也会为了天国的理由而否
定人间的和乐;比如宗教的战争,即由此而来;另有像儒教(实在是儒家而非儒
教,因为儒家根本不成为宗教)对於伦理纲常的遵守,是为造成人间的幸福与和
乐,但却不作形上或出世的向往,所以又是偏於现实的了。唯有佛教徒的遵守佛
戒,既为造福人间,也为追求出世的境界,所以佛教史上只有忍辱与牺牲的记载,
不会找到战争或血腥的事实。这是佛戒与世戒的第二点不同。

  一般的世戒,只有形式的遵守,并无戒体的纳受,所以也没有戒罪与性罪的
分别,比如基督教的十诫,并不是单为基督徒而有,那是(基督教以为)上帝给
予人类的制约,不论信与不信,都在其制约的范围之内,信了的人固然要守,未
信的人,也不能不守,要是不守,其罪过是同等的。佛戒则不然,佛戒是由佛制,
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
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
身於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
的发明或证悟。受了佛戒而再破戒,等於破了佛的法身,所以罪过很大,没有受
戒,虽然作恶,不为破戒,作恶的本身虽然即是罪过,其罪过的程度,却没有受
戒破戒之大而且重,此乃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恶的性罪(本来是罪),加
上破戒的戒罪。在佛法而言,破戒是破了佛(三世诸佛与自性是佛)的法身,所
以戒罪的程度,远比性罪为大。这是佛戒与世戒的第三点不同。

  一般的世戒,只是教人戒除应戒的行为,并不能形成一套论理的体系,佛戒
被列为佛教的三藏之一,与经藏论藏鼎足而立,并以专门谈戒的律藏为佛法住世
的枢纽,所以有其整套的体系。比如将戒的构成,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的四大科目,如缺其一,便不能称为持戒。戒法是佛所制的法规;戒体是一线相
承,师师相授的无表色法,所熏的功德;戒行是由持戒所表的行为;戒相是持戒
行为的差别现象。如果不能具备这四个条件(通称为四科),虽然不杀不盗乃至
不饮酒,也只算是守的世戒而非佛戒,守持世戒的功德是有限的。这是佛戒与世
戒的第四点不同。

  在此,也可顺便说明,信佛何必要受戒?

  已在三归文中,说明了三归的重要性,信佛之有归依三宝,等如学生入学的
注册报名,但是,注册报名,并不等於上课求学;归依三宝之后的纳受佛戒,才
是成佛之道的开始迈步。归依三宝,只是学佛成佛的准备工作而已。又因为学佛
的过程是遥远的,发心学佛的程度也有高下的,所以我人信佛而受佛戒者,也有
好多层次,不过佛戒的层次虽多,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虽是佛戒的最下层次,
但如起楼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