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什么? 什么?快说出来!“另一个面具!第二个面具” 
  36 “这儿自由眺望,精神无比昂扬”。可是还有一种与此相反的人,这种人也处于一定的高度之上,也展现了自己的前景。…可却两眼往下看。 
  37 每一位深刻的思想家较为害怕的是被人理解,而不是被误解,后者可能会伤害他的虚荣心;但前者会伤害他的心灵,他的同情心,他的心灵总是说:“你怎么也和我受过同样的苦?” 
  38 人与人之间是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的,这是每个人的“自我”的必要的生存空间。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自我”需要生存空间。你刚好要独自体验和思索一下你的痛苦,你的门敲响了,那班同情者络绎不绝的到来,把你连同你的痛苦淹没在同情的吵闹声之中! 
  39 你们尊敬我,可你们尊敬的人某一天倒下了那又将如何呢?当心啊,别让一根雕像柱把你们压死。 
  40 我们越是接近事物的起源,事物对于我们就越是变得兴味索然。 
  41 一些人统治是由于他们愿意统治;另一些人统治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他们来说,统治不过是两害中之轻者。 
  42 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的走在这条路上/别无选择 
  43 孤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 甲:“现在你打算回到你的荒漠” 乙:“我不是一个快成急就的思想者;我必须长时间的等待我自己——水总是迟迟不肯从我的自我之泉喷涌而出,我经常焦渴得失去了耐心。我所以隐退到孤独之 中,就是为了使我不至于不得不从公用的水槽饮水。当我生活在人群中时,我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生活,我的思想也不像是我自己的思想;在他们中间生活过一段时间 以后,我总是觉得,似乎所有人都在设法使我离开我自己,夺走我的灵魂…我对所有人都感到愤怒,并且恐惧他们。因此,我必须走进沙漠,以便恢复正常。” 
  44 充耳不闻的智慧——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 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 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45 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 
  46 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47 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 
  48 生活是我们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像思想家那样,每天处在川流不息的思想和情感的洪流中,甚至在夜梦中也被它们推动着,那么,我们就会渴望投入生活,以便得到宁静和休息,而其他人正好相反,希望离开生活进入沉思,以便得到休息。 
  49 没有根据的根据。 你讨厌他并且为这种讨厌提出了一大堆根据但我只相信你的讨厌,而不相信你的根据!由于在你自己面前以及在我面前把那些本能使然的行为说成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你提高了你在你自己心目中的位置。 
  50 成为道德的行动本身不是道德的。 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服从道德,恰如服从一位君主,本身并无道德可言。 
  51 上帝死了,要重新评价一切。
  52 超人即是海洋,你们的伟大轻蔑会在海中沉没。 
  53 人是一根绳索,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绳索悬于深渊上方。 
  54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 
  55 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 
  56 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 
  57 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总无意义:一个搞恶作剧的人可能成为它的厄运。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58 对于强大的,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着许多沉重之物。这精神包含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的强大要求负载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59 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要驮载这一切最沉重之物,犹如满载重物而匆匆走向荒原的骆驼。精神也正是这样匆匆走进荒原。然而,在寂寥的荒原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精神变成了狮子,它要为自己夺得自由,做自己沙漠的主人。 
  60 不要再把头埋进天堂这类东西的沙滩里,而要使头自由,使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 
  61 我学习过走路,从此我让自己奔跑;我学习过飞翔,从此我能就地飞走,而不愿首先被推送。我现在轻松自如,我现在飞翔,俯视下方,现在有个神明在我内心舞蹈。 
  62 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 
  63 当我到达高处,便发觉自己总是孤独。无人同我说话,孤寂的严冬令我发抖。我在高处究竟意欲何为? 
  64 即使你对他们温柔敦厚,但他们仍旧是觉得受到你的蔑视。他们以隐秘的伤害行为报答你的善举。你无言的骄傲总与他们的口味不合;倘若你某次谦虚到虚荣的地步,他们就喜不自胜了。 
  65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66 有些人之所以离群索居就是为了躲避流氓:他实在不愿与流氓共饮井水,共享水果和火。有些人走进荒漠,与猛兽同受干渴之苦,就是不愿与肮脏的的赶骆驼者共坐在水槽边。 
  67 谁被民众仇恨呢?…如同一条被众狗仇恨的狼呢?是奔放不羁的天才,是桎梏的死敌,是拒不顶礼膜拜并悠游于林泉的高士。 
  68 我内心深处只爱生命…而且,说真的,我恨它之时也是最爱它之时! 
  69 你们意欲高升,所以仰视高处,我既已高升,故做俯瞰。你们当中有谁既会大笑又已高升了呢? 
  70 攀登最高峰的人取笑一切悲剧和悲伤,严肃的态度。 
  71 所有的人都没有我这样的耳朵,在这样的地方,我说话又有何用!我来这里为时过早。 
  72 噢,孤寂呀,你是我的故乡!我在野蛮的他乡过野蛮的生活委实太久,所以向你回归时不可能没有眼泪! 
  73 谁明知恐惧而制服恐惧,谁看见深渊而傲然面对,谁就有决心。谁用鹰眼注视深渊,用鹰爪抠住悬崖,谁就有勇气。 
  74 更高级的人呀,你们最大的坏处莫过于不学习舞蹈,人必须跳舞…超越你们自己而跳舞!你们的失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可能会成功的事多着呢!因此你们要学会自嘲!高举你们的人,优秀的舞蹈家啊,高些,再高些!也别忘记大声朗笑! 75 谁的思想过于丰富,谁就宁愿把自己变愚。 
  76 在这儿,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公识 
  77 在孤独中,一切都可以获得…除了精神正常。 
  78 对财富的喜爱,以及对于知识的喜爱,是推动地球的两种力量,其中一种力量增加了,另一种力量势必减弱。 
  79 我的智慧终于被解除了魔力,我所知道的事情比哈姆雷特少,比苏格拉底少,比一无所有少!这是最终的真理:并没有真理,只有垂死的灵魂痛苦的垂吊在“十字架”上…… 
  80 如果我们老是寻根究底,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毁灭。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81 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
  82 上等人有必要向群众宣战。
  83 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
  84 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
  85 爱和怜悯都是恶。
  86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87 他们扔给隐士的是不义和秽物。但是,我的兄弟,如果你想做一颗星星,你还得不念旧恶地照耀他们。”
  88 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便是我对你的期待!只要你受得了我的书,我们就一定合得来!——《给我的读者》
  89谁将声振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编辑本段'尼采年表
  1844年 10月15日诞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Sachsen)的洛肯镇(Lutzen)。好几代的祖父与父亲皆为路德教派的牧师。 
  1849年 5岁 7月30日,父亲得脑软化症病逝。 
  1850年 6岁 举家迁往塞尔河畔的南姆堡(Naumburg)。 
  1858年 14岁 10月起,在南姆堡近郊帕弗达预科学校读书。 
  1864年 20岁 10月,进波恩大学,修习神学与古典语言学。 
  1865年 21岁 10月,转入莱比锡大学。在一家旧书店中偶然读到叔本华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866年 22岁 开始与李契门下厄尔温·罗德(ErvinRohde)交往。 
  1867年 23岁 10月,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8年 24岁 4月,因伤退伍。11月8日初识瓦格纳。 
  1869年 25岁 2月,受聘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文献学的额外教授。4月,脱难普鲁士国籍,成为瑞士人。5月17日初次访问琉森(Luzern)近效托里普森的瓦格纳家。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任讲演,讲题为“荷马与古典文学”。与一生的挚友良师布克哈特(Jacob Buckchardt)缔交。 
  1870年 26岁 3月,升为正教授。8月,普法战争爆发,志愿从军担任卫生兵。罹赤痢与白喉。10月退伍,返巴塞尔大学。与神学家奥瓦贝克(Franz Overbeck)开始交往。 
  1871年 27岁 执笔《悲剧的诞生》。 
  1872年 28岁 1月,出版《悲剧的诞生》。2月——3月,在巴塞尔大学演讲,发表《德国教育设施之前瞻》(殁后作为遗著初次出版)。 
  1873年 29岁 《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一篇出版。发表《希腊人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之部分文字(殁后作为遗稿初次出版)。 
  1873年 30岁 发表《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篇、第三篇。初读法国作家斯汤达尔的小说《红与黑》,如受电击。 
  1875年 31岁 10月,初识音乐家彼德·卡斯特(ReterGast;本名HeinrichKoselitz)。 
  1876年 32岁 7月,《不合时宜的考察》第四篇出版。八月,贝鲁特剧场演出第一次祝祭剧。9月,与心理学家保罗·李(RaulRee)缔交,病况恶化。因病,巴塞尔大学课程请假休讲。冬,与保罗·李及梅森伯格同任于索特林。10月11月在索特林与华格纳作最后的晤谈。撰写了《人性,太人性的》最初的备忘录。 
  1877年 33岁 9月,回巴塞尔,复于大学授课。 
  1877年 34岁 与瓦格纳的友谊关系终结。1月3日瓦格纳赠送《帕西法尔》(Rarsifal)一书。5月《人性,太人性的》第一篇出版;给瓦格纳最后一封信,附《人性,太人性的》赠书一册并扉页致辞。 
  1879年 35岁 重病。辞去巴塞尔大学教席。《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上半部出版。 
  1880年 36岁 发表《漂泊者及其影子》,后来作为《人性,太人性的》第二篇下半部分出版。春天,初抵日内瓦,10月,在日内瓦过乘冬。 
  1881年 37岁 1月完成《曙光》,6月出版,7月在西尔斯·马莉亚过夏,8月,孕育了“永恒之流”的思想。11月27日,在日内瓦初次聆赏比才的《卡门》。 
  1881年…1882年 37…38岁 执笔《快乐的知识》并于同年出版。 
  1882年…1888年 38…44岁 对一切的价值作价值转换的尝试。 
  1882年 38岁 3月,至西西里旅行。四月开始与罗·落乐美交际。5月,完成《快乐的知识》(Diefroliche Wissenschaft),并出版。11月以后,在拉伯罗过冬。 
  1883年 39岁 2月,瓦格纳病逝。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6月,出版。7月,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12月,在尼斯过冬。 
  1884年 40岁 1月,在威尼斯,执笔撰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斯泰因访尼采。11月起执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1885年私家出版),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深深感动。 
  1885年 41岁 执笔《善与恶的超越》。 
  1886年 42岁 5…6月,在莱比锡与厄尔温·罗德最后一次之晤面。7月,《善与恶的超越》出版。 续写《快乐的知识》第五部。
  1886年 43岁 7月,完成《道德的谱系》,11月,私家出版。11月11日,致厄尔温·罗德最后一封信。 
  1888年 44岁 1月,因丹麦文艺史家布兰斯的介绍始知有齐克果其人。4月,第一次往在托里诺(Torio)。布兰德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讲座”。5月…8日执笔《瓦格纳事件》,9月出版,《狄奥尼索斯之颂》脱稿。8月…9月撰写《偶像的黄昏》(1889年出版)。9月,撰写完反《反基督》,10月…11日撰写《瞧!这个人》,12月撰写《尼采对华格纳》《心理学家的公文书》,死后收入全集中出版。 
  1889年 45岁 1月初旬,在托里诺遭到最后的打击,患了严重的中风。出现精神分裂现象,被送进耶拿大学医院精神科,母亲赶来照顾。 
  1897年 53岁 复活节,母亲病逝。与妹妹福尔斯塔…尼采移居魏玛(Weimar),由其妹朝夕看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