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派大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鹰派大佬-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长,我团的先头部队1营1连已进入西藏地界,距拉萨还有800公里。”

“恩,时间上已经来得及赶到拉萨了,不过能早到就尽量早到,让部队多点时间休整!”我顿了顿,对坐在车尾的报务员说:“给前面的潘副团长发报,命令车队加速赶路。”

“是。”

9月20日,我的车停在路边,我对着一辆辆经过的车子,喊道:“战士们辛苦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快到拉萨了,到了拉萨我放大假三天。”

战士们听了,兴奋地喊:“好。”

9月21日晚,我53团到达拉萨。在西藏军区同志的引领下我们住进了位于城郊的兵营。在一顿忙碌后,战士们都鼾然入睡,都累坏了。此时的我却不知道,我53团已经创造了历史,19天急行军1900多公里,还包括所有重型武器和后勤物资。

9月22日西藏军区司令部。司令员肖挚将军听了参谋的报告知道53团已于昨晚到达拉萨兵营后,高兴地说:“老白带出来的兵就是不一样啊,这么早就到了!”

旁边的李克政委笑着说:“是啊,提前6天到达。不错!”

这时,司令秘书走了进来报告说:“首长,27军53团团长唐宁和政委吴建国到了,就在办公室外。”

肖司令员笑着说:“哈哈,这么快就休息好了?!看来是求战心切,要任务来了。叫他们进来”

“是。”秘书转身出去了。

李克政委说:“看来我们也要加快咯!”

一会儿,外面传来:“报告。”

“进来。”

我和吴政委走了进来,敬礼道:“首长,53团奉命前来报道,请首长下达任务。”

肖司令员见我们进来,大笑着说:“欢迎欢迎啊!”说完热情地和我们握手。又向我们介绍了李政委。同样,我们也敬礼握手。

肖司令员说:“我们西藏军区是二级军区,前不久,刚平定西藏叛乱,许多地方还需要部队驻守。这次,接到军委命令要对西竺采取自卫反击战,我这兵力有限啊,没办法才向你们姚司令员要兵的啊,希望你们理解和支持。”

我回答道:“首长,军人就是保家卫国,到哪都是一样。”

“好。”肖司令员赞道,“说的好啊!那我也不客气了。来看地图,看!你53团于最迟10月4日到达米汪。到达后就地休整,听下一步命令。”

我看着桌上的军用地图后,敬礼说道:“是。不过,首长!能给我一份这样的军用地图么?”

肖司令员听了笑着说:“你不说我们也要给你的。哪有打仗不知地理没有地图的道理?你们就拿这桌上的地图吧。”

我听了立即说:“是。”我把地图收好后说:“首长,那我们走了。”

“恩,好的。路上当心!”

“是,首长。再见!”

“再见!”

世界历2062年9月23日西竺总参谋部。三军参谋总长的考尔中将着几天非常忙,自从制定里窝计划后就非常忙。其实“里窝那行动”幕后的策划者和最大支持者是总理尼赫鲁,这也就是“里窝那行动”看起来不像一个军事计划,而更像一个政治挂帅的指令的原因。这个计划刚一提出,陆军内部就有相当一部分高级将领激烈反对。首先是陆军参谋长塔帕中将,他认为“东北边境特区”的基础设施太落后,根本不足以负担起战役级别的后勤保障,而且裁军已大大削弱了陆军的战斗力。应该采取的是守势而非进攻。和他持相同意见的是西竺前东线司令部司令官托拉特中将,早在世界历2058年10月,他就曾经拟定过一个详细的“东北边境特区”防御计划,准备建立一条由前进哨所组成的警戒线,后方由两条防线提供纵深支撑。在反对派里分量最重的是当时驻扎在“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第33军指挥官辛格中将,他根本就不愿意与龙威国开战,称“里窝行动”为“新德里的官僚们的空想”。不仅如此,他还公开对抗国防部的命令,下令多拉哨所的军队后撤3英里,退回麦克马洪线。尽管有如此之多的反对意见,但是考尔揣摩透了总理尼赫鲁的心思,他向总理尼赫鲁和国防部长门农拍胸脯做了保证。凭借尼赫鲁做后台,考尔打压了所有反对意见。首先让国防部长门农将辛格中将调走,接着将克节朗地区从第33军的辖区内划出来(该军被限制在锡金和不丹西部),临时在提斯浦尔组建第4军(第4步兵师就是在此时从新德里调来的),辖区包括“东北边境特区”和不丹东部。但对于第4军的军长人选却没定下来,今天是最后期限了,否则就会被同僚看笑话,堂堂三军参谋长连个军长都没搞定!可是谁来当啊?有能力资力的辛格一系那是不可能来当的,别的派系又不接这个差,而自己这边又没有有能力的人来胜任。这时,电话来了叫他去汇报。他没办法只好去了。

总理府。考尔中将汇报说:“我不知道有些人在做什么,国家安排他职务,他却像个逃兵。。。。。。”

陆军参谋长塔帕中将怒道:“谁是逃兵?这个狗屁计划能打赢那是天大的笑话!”

“你。。。”

“够了,你们是在卖菜么?这里是总理府!考尔中将,你的人选呢?”尼赫鲁大怒道。

“我。。。。。。。。。”

“哈哈,原来是亲自出马了,你行么?”陆军参谋长塔帕中将讽刺地说。

“你?!”考尔中将气得脸色发青,然后说:“我怎么不行?哼!不像某人!逃兵!”

“你再说一便!”陆军参谋长塔帕气急败坏地说。

尼赫鲁说:“够了,还有完没完了。就这样考尔中将任第4军军长。”

世界历2062年10月4日,考尔正式担任第4军军长,指挥“东北边境特区”的军事行动。以三军参谋长直接指挥一个军的作战,这在西竺陆军中从未有过,在整个世界军事史上也极其少见。很显然,“里窝行动”从提出构想到具体实施,其间掺杂了太多非军事因素。它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常年驻扎高原山地、熟悉地形的第33军置之不用,而从新德里调来的缺乏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甚至连冬装都没有就直接被派往近4000米海拔的高原。这些考尔中将都没想到。

这时,我在做什么呢?

 第十七章

我正在米汪这个极度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气温很低,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 //我和韩参谋长注视着桌上的军用地图,韩参谋长说:“团长,今天回来的侦察员报告,西竺在克节朗地区已经集结了不少部队,光部队番号就发现了3种。看来西竺肯定有军事行动,还是个大行动。”

“恩,是啊。关键是我们不知道对面的敌人有多少敌人,有没有后续部队?敌人的火力配备怎么样?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这怎么打?”我邹着眉说道。

“是啊,看来这仗不好打啊!”

“对了,我们的兄弟部队到哪了?”

“519团,518团已到指定位置,516,515团估计今晚最迟明早能到达。”

“恩,我们这有5个团了,而且地形占优,至少守的住。”

“团长,我们守阵地?如果坚守阵地,一个团足够了。这里全都是山,人多那是浪费。我肯定那是要进攻了。”

我点了点头。这时,一名参谋进来报告说:“团长,参谋长,东指肖司令员来电。”

“哦!”我说:“念。”

参谋说:“是。”他打开电文念道:“应战局之需要,经东指决定并上报军委批准同意,成立东段前指,字令53团团长唐宁同志为前指指挥员兼政委,518团团长承近山同志为副指挥,519团团长澜静江同志为参谋长,518团由其副团长纪楚同志具体指挥,519团由副团长孔捷同志具体指挥,其余前指职务由前指安排决定并上报东指。前指即日起成立,前指指挥部所在地设在53团,若要迁移指挥部,及时汇报东指知晓。前指必须在明日拿出作战计划上报东指。东指指挥员肖挚世界历2062年10月4日。报告完毕。”

“恩。”我接过电文看了一遍签了名字,递回,参谋接过后转身出去了。

“你怎么看?”我看着韩鹏问道。

“我认为这是在情理之中,我53团虽说是一个团,但是一个团能顶二个团,全团4000余人。而且我团火力配备在现有5个团中也是最好的。你不当这个指挥员谁当?”

“可是我年纪资历?。。。。。。”

“这又不是大问题,最主要是打好这一仗,打好了就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恩,好。”

中午时候,承近山和澜静江两位同志赶到。这样前指领导成员全部到齐。我们简单寒暄之后,立即步入正题。我们围在地图周围,研究敌人情况,但具体情报不明啊。我低头考虑一会儿说:“要不这样,我们3个团先各自抽调一部组成3个侦察小分队,去探察敌人军情。你们看怎么样?”

承副指挥员摇头说:“不妥,现在去时间来不及,而且敌人兵力分散辩明困难。”

澜参谋长接着说:“这天气也不适合啊。”

我听了低头沉思起来,好半晌我说:“不行,情况一定要摸明!我看现在干脆我们来个敌不动我不动,以静制动。你们看怎么样?”

澜参谋长说:“好是好,不过时间拖久了,对于我们补给是个困难啊!这里山路难行啊!”

我回答道:“西竺军已经高傲惯了,他们如果兵力多而且急于建功的话,肯定是短时间内就会进攻。到时我们再寻战机,一举击溃。”

“好。”

“好。”

我见没有异议了,对韩参谋长说:“老韩,你就拟文上报东指。”

“好的。”

这个时候西竺方面。“这几天是糟透了!”约翰?p?达尔维抱怨地说道。陆军准将约翰?p?达尔维指挥的西竺第4师第7步兵旅(加强第4炮兵旅2个营),被车运至达旺,9月14日后徒步向克节朗地区开进。第4师是西竺陆军最著名的王牌部队,曾经在蒙哥马利元帅麾下的英吉利国第8集团军编成内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绰号“红鹰”。世界历2062年的第7步兵旅下辖3个步兵营和1个步枪联队(相当于营的编制):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这种命名法常见于英吉利国及英联邦军队中,通常在由2支部队合并组成的单位中同时保留2支部队的番号),其历史可追溯到1823年,士兵多来自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的战斗力是举世闻名的,当年英吉利国陆军中的廓尔喀兵团就曾经是王牌部队第2拉其普特营,成立于世界历1898年,士兵多是来自西竺东北部的拉贾斯坦和旁遮普邦的拉其普特和贾特人,他们自称是古西竺武士种姓刹帝利的后代。第9旁遮普营,成立于世界历19世纪中叶,第4近卫营为第4师的机动兵力。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炮兵单位,装备有3英寸(76。2毫米)追击炮和75毫米山炮,共6个多营6000余人。西竺军在集结中遇到了相当的困难,首先是当地糟糕的交通状况和恶劣的地理环境迫使第7旅在上山之前就轻装,几乎所有重装备都扔在了平原上。当地又正好在收割季节,军队征不到民工搬运物资,西竺士兵必须背负全部给养进行漫长的山地行军。每名士兵负重近35公斤;其次由于仓促集结,西竺官兵只身着棉制秋季作战服和帆布军鞋在严寒中行军,3名士兵分享2床行军毯,这导致了为数不少的非战斗减员,冻伤和肺水肿十分普遍。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在出发的第2天就有2名士兵死于肺水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西竺军士气。西竺空军试图用空投解决问题,但陆军声称至多只有20%的物资到了士兵手中。问题出在降落伞和空投场上,为了省钱,西竺空军重复使用降落伞,这使得一些降落伞已经破损完全不能发挥作用。不知什么原因,空投清单上没有冬装、弹药,只有帐篷钉和装在200升油桶里的煤油。许多油桶顺着山坡滚下去,尤其是由c一119运输机空投的物资损失特别大,因为那玩意儿实在飞的太快了。

先期出发的第9旁遮普营经过数天强行军,于9月14日到达克节朗河谷。此时,第2拉其普特营、第1/9廓尔喀步枪联队、第6炮兵营和第34重迫击炮团的2个中型机枪排已到达龙布;第4近卫营到达达旺。距克节朗约6公里的章多是第7旅的战术指挥中心和后勤补给节点,但向章多的集结非常不顺利,部队行动缓慢。

陆军准将约翰?p?达尔维自从来到这里就没听到一个好消息,他心里无数次的咒骂考尔中将他的上司,是他制定了这个该死的计划。但他没办法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上天保佑了。

 第十八章

当天夜里我在前指一边等待东指的批复,一边继续看着地图,尤其注意观察克节郎地区。// //我脑子里想到:这是我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不但一定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想到这我更加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分析现有掌握的敌方军力部署。我看了说:“西竺不出意外,他们一定会抢先占领克节朗河南岸,然后攻占塔格拉山脊顶峰西侧的雍错山口。”

承副指挥员听了说:“如果那样的话,那么尺冬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

澜参谋长也说道:“恩,看敌人现在的态势,很有可能啊。”

我说:“现在我们还没有敌人更详细的情报,只能是估算啊。”

澜参谋长说:“克节郎河两岸地势平缓,有利西竺的进攻,防守压力不小。”

“既然防守压力大,那就暂时放弃尺冬。”我说道承副指挥员,澜参谋长听了不约而同地惊呼道:“放弃?”

我点了点头说:“对。你们看。”我指着地图上说:“尺冬离克节郎河5公里,离塔格拉山2公里。也就是说,我们要进攻尺东就远远快于西竺方面,那么我们不如就来个引蛇出洞,他来多少人,咱们就消灭他多少!”

澜参谋长说:“恩,不错!但是不知道西竺有多少人啊?人多了,就怕。。。。。。。?”

承副指挥员说:“尺东地理位置狭长,不利大规模驻守,最多1个连的兵力。”

我听了说:“不错。西竺方面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塔格拉山脊顶峰西侧的雍错山口,只有攻占了这,才能打开东进的大门。现在我们驻守那里的兵力是519团的一个营,我提议519团全部驻守到那里。”

澜参谋长说:“我看可以这样不但可以保卫阵地,还可以主动迅速出击,消灭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