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第一将-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除了这样偶尔一用之外,所谓的水军,不也同样是针对江南诸侯?
    当然,荀攸和周瑜自然不知道,卫涛乃为两世为人,知道这海洋的重要,也明白这海疆若不多加防护,也必为匪患,到时候再想弥补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周瑜和荀攸一人心喜,一人担忧,不过好在两人这个时候乃为卫涛谋士,虽然心中思绪各不相同,但皆是尽心尽力为卫涛谋划,所以在得知卫涛决定之后,周瑜便当先说道。
    “主公若要建水军自然无有不可,不过若如此此,恐怕今后主公收入税收恐怕要过半花费于此,不知道主公可否是有准备?”(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欲行江南
    水军耗费巨大,卫涛也是知晓,但没有想到耗费巨大到如此,如今被周瑜如此一提,卫涛也不禁是暗自皱眉,这水军到底该不该建。
    这个时候正是东汉末年,无论世界哪一处都不可能是发展什么海洋战略,哪怕是卫涛,最后所想的也不过就是大汉对面那一个岛屿而已。
    想要连着那里的问题也是一起解决。
    但如今卫涛也是发现,若是如此倒颇有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意味。
    所以一下子卫涛也是陷入了沉思,但这个时候周瑜又是继续开口说道。
    “而且以如今冀州之工匠也难以建得大船,所以这也是我上一次虽然下得江南,最终只为主公带回潘璋之故,纵然无有水军,其也是难得的将才,在主公麾下可有所用。至于其他之人……”
    说到这里,周瑜却是微微摇摇头。
    “公瑾的意思是让我莫要再多做其他想法了?”
    卫涛微微苦笑,周瑜一开口就是摆出了一大堆的难题,在卫涛看来还真的是有几分这样的意思。
    但出乎意料的是,周瑜这个时候却又是摇摇头,而后才是缓缓说道。
    “此事正相反,我以为正因如此主公才当早建水军。其一,水军人才难寻,若是北上而投主公的恐怕更少;其二,如今我军无战事,正可抽调军资以建水军,其三,若以骑步兵而论,我军可谓天下雄师,然若说水师。我军无有根基。可为人所谋。若是一战而势败,再想逆转回来可就不易,是故主公当早做谋划。”
    周瑜娓娓道来,又自有其理,卫涛也是无从反驳。
    “主公。”
    就在这时候荀攸向着卫涛一拱手,略略犹豫了一下就是缓缓而道。
    “主公,我以为公瑾所言皆是有理,若是这时候主公将军资用于其他地方。再建立一支骑兵也是不难。不过之前与乌桓一战,我军缴获颇丰,再建骑兵也足矣,若是将钱粮耗费在上面实力提升也是有限。而若得水军,不说其他,单单只是粮道运输就是迅捷许多,而且若有水军,主公日后也可多为之谋。”
    荀攸的话语当中隐隐之间已经是有赞同卫涛南下的意思,只不过卫涛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意思,所以也没有多做在意。只是一阵思索之后,就是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便就如此吧。公达且是负责调派物资,毕竟这建造船只之事耗时日久,而且虽然我在冀州寻了一些工匠,但会这建船之术的人可没有多少,还需公达你多费心思。”
    “攸领命!”
    荀攸一拱手就是应了下来,而后卫涛又再是看向周瑜。
    “另外公瑾且是再幸苦一趟,我之前也曾派人打探那甘宁如今在荆州也不好过,若见招揽,当有机会。另外水军之事繁杂,我军之中却无多少人精通此道,待得水军建立,我欲委任公瑾为水军大都督,而若是能够将之招来,我便委之为你副手,你且看如何?”
    这是让周瑜来决定,周瑜也没有丝毫推辞,微微低头一阵沉思之后,才是抬起头来看向卫涛而道。
    “主公有所不知,那甘兴霸为人颇是见傲,若是如此而招之,恐怕以为主公轻慢,若主公欲招其人,莫过于亲自而行。以主公如今威名,其必可是而纳之。”
    周瑜是要让自己亲自前往?
    卫涛忍不住就是微微一愣,但想想那可是甘宁,不仅堪称水战第一人,其陆战本事也是不弱,乃是顶级武将,就算是要亲自而往,若是能够招之,也值得一行。
    “主公不可!”
    但还没有等卫涛思量决定,荀攸就是开口直接劝阻说道。
    “主公身份尊贵如此千里迢迢前去拜访是否妥当且是不说,为求人才礼贤下士也可说得过去。但如今主公身份为天下瞩目,若是有一个万一,则主公大业谁可承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听到荀攸如此劝阻,卫涛本来升起的一分心思顿时消散,荀攸所言不差,而且卫涛更是翔了如今的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武勇如何,卫涛没有与之交过手却是不知道,但如今在江东一地连战连捷,大有据守江东之势。
    可是卫涛却是知道,那孙策之所以身死不是因为其他,正是因为其自恃武勇,独身而行,最后被围杀至此,对于卫涛而言,可谓是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公达所言极是,不过如今北方人才各有其主。而主公麾下谋臣武将虽众,但如今主掌近两州之所在,委实是不足。荆州刘表据门自守非是雄主,荆州士人必定不以之相投,若主公亲往之,或可尽取之。”
    不过在听到周瑜所言之后,卫涛又是心头一动。
    荆襄士人之中的确是有不少才华横溢之人,虽然如今‘大名鼎鼎’的卧龙、凤雏年纪皆是不大,而且也不可能招揽而来。
    但卫涛却是知道除了甘宁之外,还有一猛将,一个不下于自己与吕布的猛将,黄忠。
    若如此看来,那么这一趟并非是不值得一走。
    “至于公达所担忧的问题我看则可不必,虽然说主公天下闻名,但亲眼见到主公的人却是不多,更不用说是认识主公了,只要不与各路诸侯照面,当为无碍。”
    这个时候,周瑜又是说道。
    这话倒是不错,这个时代虽然有形影图之说,但形影图也不可能如素描一般真切,毕竟这个时代的绘画还讲究的以意为主。
    所以只要不故意暴露身份,却是不会有多少人能够认出卫涛这一位两州雄主出来。
    “这……”
    其实这一些事情荀攸如何不知道,之前的阻止也是出于自己对于卫涛的忠诚而已,如今见到卫涛意动,当下也就为之犹豫。
    “好了,公达。既然并无危险,那自然就是无碍。江南风景我向往已旧,如今正好也可往而一见。日后,为我志向, 恐怕是没有什么机会下得江南了。”
    见到荀攸的阻止也没有了那么坚决,卫涛随即微微一笑就此而道,若是没有太大的危险,卫涛也的确想要外出一行。
    毕竟连绵的战事,卫涛虽然没有丝毫惧怕犹豫,但却不由得对之产生了一丝厌烦,这一次正可是放松心情。
    “若是如此,主公当多带侍卫以防是有不测。”
    荀攸见到卫涛决心已下,当即也不好更是劝说最后只能够略微无奈地说道。
    “潘文珪、于文则的武艺皆是不差,但也算不得一流武将,不若让典韦、赵云随行。”
    典韦一向是卫涛护卫,赵云武艺更强,两人随行也无不可,但这个时候,周瑜却是微微摇摇头说道。
    “不可,典韦面貌大异于常人,若其随行,反是可能暴露主公之行,至于赵云,虽可一行,然主公之前已经有令其往并州驻扎,防患匈奴,恐怕这个时候不宜再是随意调动。”
    周瑜微微摇摇头,不过很快又是微微一笑。
    “不过如今我并州之中不是还有一人可以相请?虽然此人到来也不过数日,但为人还是可信,而且其虽然到来,但一时不好出仕主公,也正可借此一收其心。”
    听到周瑜如此一说,卫涛和荀攸都是恍然,的确,若是那人做为护卫一同随行,那么也可保证卫涛安然无恙。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史慈。
    因为袁绍与曹操开战,袁绍的权利更见大涨,天子也是感觉到其威胁,转而是迫切希望能够有自己军队。
    孔融乃忠君之人,如今徐州已经被吕布所占,但也依旧是毫不犹豫将手中最后的军队交了出去。
    对于孔融如此忠心,天子刘协自然很是满意,对其更为器重。
    但天子刘协相信的乃是孔融,而不是孔融手下,如此一来,原先作为军队统帅的太史慈自然很是轻易地就被闲置。
    而且因为太史慈本来乃为孔融手下,所以袁绍也不敢是招揽,深怕此为故意而为,实乃吞并自己属下军队,所以太史慈在长安之中就是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
    太史慈为人甚孝,但练得一身武艺为的就是出人头地,自然不甘心于如此,所以在并州人送来其母的信息以及卫涛的招揽之意后,太史慈最后终于是来到并州,投入卫涛麾下。
    “若有在旁,主公当可无恙,不过主公也知并州事务繁多,故而还请主公能够早去早回,毕竟一时还可遮掩,一旦主公不在并州的事情传扬出去,那么一阵动荡不说,恐怕更让一些有心之人以为有机可乘。”
    听到荀攸最后的嘱咐,卫涛也是点了点头,他不是不负责任之人,这一次虽然是有出外散心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为谋取人才。
    “好,一月之内,我必归来!在此之前,一应事务还请拜托公达多做分担。”
    卫涛只是略略一思索之后,就是向荀攸言道。
    “诺!攸必定尽力以待主公归来也。”
    荀攸当即起身向着卫涛一礼,应下了卫涛之令。
    (感谢天?叶№舞空的打赏,也感谢其他书友的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见甘宁
    “这荆襄风光果然不同凡响,可惜这一次不能够将琰儿她们一同带来。”
    百多人只能够办作商贾而行,好在卫家本来就以商立家,与荆州这边也时常有商贸往来,所以倒也不会引人瞩目。
    “荆襄之地人杰地灵,可谓是英才无数,可惜刘表其人虽然号称‘八骏’,但却一直闭门自守,犹如守家之犬,实在枉费了这一片大好基业。”
    周瑜却是不屑地一笑摇头,对于刘表这位汉室宗亲显然不怎么看得上眼。
    “而且听闻刘表其人最好清谈客,麾下无能之辈反倒是占据了高位,有才之人志向不得伸展,实在算不得什么英雄。”
    “呵呵……刘表这也是无奈吧。不说其年事已高,不复当年单身入荆州的义气,而且近年来更是与荆州蔡家结亲,荆州大权依旧是在荆州士人手中,那刘表既然依靠他们,自然也就不可能轻易调动得了他们。”
    卫涛摇头笑笑,不过说是解释,其实也不过是掩饰。
    刘表毕竟占据荆州多年,若是说受制于荆州本地士族自然是可能,但要说连兵将都是调动不得那么就可谓是虚言了。
    再说天下哪一方诸侯手下没有大族出身之人,也不见如何是被把持,说到底,还是刘表此人非明主,闭门自守而已。
    要知道刘表无论是黄巾之乱,还是董卓之祸一直都一如一个旁观者一般,除了发出一两次无关痛痒的檄文之外,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动作。
    “算了。不说这些了。这也不是我们这样的身份能够讨论的事情。”
    卫涛摇摇头。就将这事情放下,若非周围无人,两人这般毫无顾忌地直接谈论一州之主,那么结果恐怕不会太好。
    “公瑾,如今我们当是如何?可是先往见甘宁?”
    卫涛也是派人前来打探荆州信息,所以对于如今荆襄之地的谋臣武将都是大略而知,可令卫涛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无论是黄忠还是甘宁。显然都不在其列。
    不是其本事不成,而是其位卑职低,根本不被人所知。
    所以本来想要是多多招揽人才的卫涛,已经是放下了心思,这一次的目的应当是必须招揽到甘宁,同时尽可能是招揽黄忠,能够达成如此,已经算是不错。
    “主公,且先是往见甘宁如何?其他人才干如何我等不知,然那甘宁武勇乃为我亲眼所见。当可是让主公一用。”
    周瑜一拱手就是向卫涛推荐说道。
    “好,既然如此。便往见甘宁。”
    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卫涛当即命着车队改变行程,直往江夏而去。
    甘宁如今是在黄祖手下为将,事实上这一段时日甘宁的日子很不好过,不久之前又是被人一顿训斥。
    不为其他,就因为甘宁曾经有过匪寇之行,所以甘宁是被江夏不少人所看不起,但凡有机会,都会是与之为难一番,让其有怒说不出来。
    “兴霸,不是我说你,有一些事情你该忍就忍,前些时候我千方百计才是给你在公子面前说尽了好话,可是你怎么就是不听?若是你肯是送上些礼,岂不可以……”
    甘宁好友苏飞连连说道,不过见到甘宁脸上始终毫不在意地神色,最后也是说不下去,最后只能够无奈地说道。
    “若是这样下去,恐怕你也再难以在军中立足了!”
    “哼!若不是为了兄弟们,老子才不在这里受气呢!”
    甘宁刚刚被借故数落了一顿之后,也是气愤之极,但对于苏飞这个朋友倒没有什么恶感,只是颇为愤怒地抱怨说道。
    “前一阵那孙策派兵前来报仇,若非是我阵斩那大将凌操,恐怕江夏都会为之易主,可结果是如何?一句黄射指挥有功便将老子的功劳抹去。这倒也罢了,竟然还敢我安了一个不听指挥的罪名,这样下去老子凭什么还要给黄祖父子卖命?”
    黄射乃是黄祖之子,在这江夏之地,甘宁自然不可能斗得过他。
    这事情还要从董卓之乱的时候说起,当时孙坚得了传国玉玺之后便是私藏下来,而之后就是借故离开。
    只不过当时消息已经泄露,只是孙坚毕竟是一路诸侯,哪怕袁绍也不好为难。
    不过袁绍也不是省油的灯,当时便是书信给刘表,将这个消息给透露了出去。
    刘表虽然一直据守荆州不为所动,但事关传国玉玺之事,还是让他动心,就是派人埋伏了孙坚,一战而射杀之。
    如此一来,刘表自然就是与孙策有了杀父之仇。
    以往孙策也不过就是只能够投靠在袁术帐下,自然不可能说报仇什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