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2000-0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书屋2000-09-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侍馓致壑兄亟寺桌聿忝妫╮estored an ethical dimension)”。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Solow)将森称作“经济学的良心”,他的经济学著作(包括这篇文章)总是充满了道德关怀。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包含伦理层面与规范性研究这两个层面,以关怀弱势群体为己任的福利经济学从来就是经济学的一部份。而经济学与道德的关系,在中国近两年来正成为一个争论中的议题。选编这篇文章,在中国实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这篇演讲倘若用部分中国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是“不务正业”,好端端一个经济学家,不去为利益集团服务,去侈谈什么民主价值观?森的获奖,真应该促使中国经济学界认真思考一下经济学家的伦理道德责任问题。
  这本论文选编名之为《精神档案》,目的是想为这段历史存档,因为一切人类历史中的核心部分还是思想史。限于编者学识,也许编选水平不高,但至少在已有的经济学论文集里,它的兼容性算是前所未有的一大特点,因为各类人物在此全有完全均等的出场机会。作为槛外人,笔者对于学术虽然外行,但却知道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之间的关系应该有一人类社会共同的标准。这话已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国洋人Donald Kennedy在他那本《学术这一行》里说过,谨录之如下:
  “学术自由”常被挂在嘴上,俨然成了金科玉律。这个名词虽然在二十世纪初之后才出现,却仿佛出现了一段极长的时间。“学术自由”浅显易懂,但意义非凡,它指的是大学的教授不得受到政治干扰,它也意谓在各种生活层面中,尤其是学术领域内的非正统思维及非传统作法特别需要保护。……相形之下,与“学术自由”相对的“学术责任”却相对较少被提到,不过,美国及其他民主社会都把两者视为一体的两面。领导美国诸多公益团体的盖德纳谈到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的对称关系时,曾作极佳的诠释,他说:“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这是一种约定,缺一不可。”
  希望咱们中国的学者们在学习西方各学科的经典理论时,千万不要买椟还珠,学了点理论皮毛,丢掉了西方世界学术研究的本质精神。
  (此书即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化人影记丛书——萧乾》序言

  
  ? 文洁若
  忆昔时烽火沧桑笔底春秋久已流传不朽
  乐晚岁优游文史年登九十堪称福寿全归
  萧乾去世后,我国著名书画家启功大师在追悼会上献上这幅挽联,是对萧乾追求真理、勤奋笔耕的一生之真实写照。
  萧乾生前,启功先生还在名画家高莽于一九九一年所画萧乾像上题过一首四言诗:
  作家在家,有暇无瑕。
  一挥十载,饱学五车。
  年登大耋,名满天涯。
  吾乡之望,祖国之华。
  这本影记试图用一百多幅照片反映萧乾不平凡的生涯。在一九六六年的“红八月”中,他的照片资料大量遗失,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的朋友们陆陆续续替他找回一些。例如放羊的那一张,就是老友陈紘送还给他的。影记里,所选用的照片,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萧乾出身贫寒,靠半工半读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灾难深重的现实社会,使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写作,用笔鞭挞现实中的污秽和丑恶,讴歌真、善、美,探索人生和理想。抗战初期,他以笔为武器,加入民族保卫战的行列,写下《刘粹刚之死》《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激情洋溢之作。自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他度过了自己记者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一九四四年盟军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时,萧乾是第一个也是惟一的随军中国记者。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中国又陆续派了几个驻欧战地记者。在前线活动的有萧乾等六人。萧乾随英军驰骋欧洲战场,并随美国第七军挺进莱茵河,目睹了第三帝国的崩溃。他从欧战前线向国内发回的《到莱茵前线去》《南德的暮秋》等战地报道及特写,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军民。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于一九五一年写的长篇通讯《在土地改革中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毛泽东主席看了此文,当即写信给胡乔木同志,称赞“写得很好,请为广播,发各地转载,并可出单行本”。同年,他在土改中写的报告文学集《土地回老家》,被译成十一种文字出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变。自一九五七年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被迫封笔达二十二年之久。感谢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萧乾的忘年交傅光明,通过他大半年的辛勤劳动,萧乾在九十寿辰的前一天看到了新出版的《萧乾文集》十卷集。据傅光明同志的统计,“从字数上算,他在一九七九年复出文坛以后,到一九九七年这十八年所写所译,差不多是他从一九二九年发表处女作到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的二十八年里所写所译的两倍。”这段话正好说明,改革开放的盛世何等深得人心。就拿这本影记来说,一九七九年以前的照片占五十八张,每年平均不足一张,一九七九年以后的则占五十二张,每年达两三张。
  二○○○年五月二十日
  (本书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当下的生命

  
  ? 董桄福
  在《屋顶间的哲学家》(Un philosophe sous les toits;黎烈文译)一书中,作者梭维斯特(Emile Souverstre;1806—1854,法国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睡和醒之间,人们始终寻找着安静,但却空无所获,而只停在活动的边缘。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二消耗在犹豫上,而最后的三分之一则消耗在悔恨中。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有没有实实在在的生命。也即是说:有没有“当下的生命”。这一段生命既不“犹豫”,也不“悔恨”,而是“安静”的,充实的,有具体内容的。在梭维斯特笔下,这种生命似乎被否定了。他寻找过,但“空无所获”,“只停在活动的边缘”。换句话说,作者暂时没有找到“安静”,没有找到“当下的生命”。
  不过,“只停在活动的边缘”,这又是一个颇值推敲的句子。“空无所获”说的是什么也没发现,没找到,无论“睡和醒”,都只在边缘徘徊,无法深入生命的内核,体悟那处“安静”的状态。“安静”一词可谓意味深长,相当简练地描述了那种轻松、洒脱、舒展、无拘无束、心无城府的状态。能定为“安”,不烦算“静”。“安静”也即是我所指的“当下的生命”。这种状态应该是存在的,虽然大多数人没能体味到,或者暂时还未能进入其殿堂。连梭维斯特都还“停在活动的边缘”,但有“边缘”就说明有“中心”,有万众欲达的那个“安静”的生命态。
  考查“安静”的内在,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状态有两个基点:倾诉和倾听。能畅所欲言,柔情如诉,倾内心所有,不犹豫,不悔恨,这是“安”的内涵;能视世界为无物,摒弃一切诱惑,拒灯红酒绿、鸡鸣狗盗于耳外,只关注源头活水一样的天籁,领味生命的清歌,这是倾听者的品性,也是“静”的要义。但是,我们却找不到“安静”,很少有人能真正体味“当下的生命”,原因之一就是时代的浮躁使倾诉和倾听不同程度地散失了。在缺少自尊,没有敬畏的社会里,要安然品尝生命的甘美,要悠然自得地省察自己和自己之外的一切,要求当然不菲。抬望眼,人们已经习惯提前支取生命的本钱,十二岁时就几乎将十八岁的内容消耗得一天不剩,真的到了十八岁,正该细细品味嘉年华的芬芳时,心灵早已因无力承受而凋零枯萎。正所谓人心不古,世像万千。梭维斯特在十九世纪就言之确确,看起来,找不到“安静”,领略不到生命当下的滋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找不到”难道就不存在吗?“当下的生命”作为一种“状态”,而非一个实体。梭维斯特也并没有彻底摒弃它。他明确地使用了“停在活动的边缘”这样一句话。我们知道,所有“边缘”都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我想,那个中心就是我们大家都想到达的那个欲仙欲死的地方,就是我们急欲品尝体味的“当下的生命”。
  梭维斯特接着写——
  当我说“人类的生命”时,也即是说“我的生命”。我们生来就是这样人人自视如社会的镜子;我们心中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总觉得像社会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像那因为自己感觉摇晃,便告诉人家发生了地震的醉人一样。
  这真是一段精妙绝伦的话。梭维斯特深入彻底地告诉了我们之所以找不到“当下”的根源。究其实,这世界不是没有“当下”,生命也并非没有“当下”。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每一瞬间都是由“当下”构织成的,所有活动、事件,甚至包括寻找“当下”的过程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过去已进入历史,明天还远在未来”。我们本身就在“当下”进行着所有的生命游戏。但是,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安静”,体味不到“当下的生命”?说起来其实简单:“夜郎自大”而已!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和无穷无尽的欲念把“当下”淹没了。因为种种诱惑,种种向往,种种理想的牵引、指使。我们除了悔恨昨天为什么不伟大之外,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谋划明天的伟大之上。我们一直以为,自己不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棵树、一束光那样;我们是整部历史,整个世界,整个未来。于是乎,我们把自己酒醉的感觉概括为大地的震动,把自己的胡言乱语归因于天地的启迪。我们总是想着如何成为整个宇宙,而忘记了自己不过是一个人,一个离不开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的普通生命而已。
  就像一朵花,开放是本性、职责,也是存在的骄傲;散发清香乃顺其自然。这就是花的“当下”。作为一朵花,能如此存在就算得上是进入了“中心”,成为生命的一个绝美造型了。如果是一颗星星呢,那就永远照耀,哪怕自己的光线很微弱也毫不自卑地照耀,绝对不去跟什么日月比辉。这也就是星星的“当下”,星星的“倾听”与“倾诉”。
  人呢?该怎样体味“当下的生命”,在“当下”看清自身的“尊贵”,也绝不回避本来就有的“卑微”。思之再三,突然想写下一个听来的故事:
  美国。伊利诺斯州。
  一个因失业而贫困潦倒的流浪汉。
  有气无力的,走进了一个院子。看得出,这是个很富有的家庭。主人正斜躺在一把精制的摇椅上晒太阳。
  ——主人,有什么活可以让我为您效劳吗?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
  主人斜了斜眼睛,挪了挪身子。满脸的厌恶之感。
  ——没有没有。(他一扭脖子)喂,约翰,快拿点剩饭来,把这讨厌的家伙打发走。
  还没等“主人”讲完,流浪人猛地转身,大步走出了院子。
  可是他实在太疲倦了。一口气走了很久之后,不得不坐下来歇会儿。
  这个村子就要到头了,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是最后一户人家。去,还是不去?他犹豫着。用尊严去换一餐残羹冷饭,还是继续走,哪怕死……好一阵子之后,他站起来,还是决定再去碰碰运气,天下人不一定全都像刚才那样的。
  他蹀躞着,犹豫着,还是鼓足最后的勇气,走了进去。
  主人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草,是个女性。他不太敢去仔细打量她的样子。
  ——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我已经很久没活干了。
  主人转过身来,打量着眼前疲惫的流浪人。
  她看得很仔细。他昂着头,但不敢直接面对她。
  一分钟,两分钟,她不说话。他等待着被拒绝。如果她也喊约翰,他想,就把她……算了,还是自己走吧……
  ——有啊,我这儿正有很多活需要您干呢。
  主人说。声音很亲切。他昂着的头不自然地低了下去。
  ——不过,看您已经累了,先歇一会儿,吃点东西再开始吧。
  他真的很累了,而且相当饿,真希望能美美地大吃一顿,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但是……
  ——不,让我先干完活,然后……
  声音很大,他几乎是用力喊出来的。
  女主人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接着用手随便一指。
  ——好吧,就请您帮忙把那些柴禾搬到西墙角吧,我早就想搬了,可搬不动,有您帮忙真是太好了。我去给您准备些吃的。
  说干就干,流浪汉突然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从未有过的劲,马上动手搬柴禾去了。
  那堆柴禾其实不多,半小时后,最后一根也堆到西墙角了,整整齐齐,清清爽爽。主人的饭菜也准备好了,一阵阵醉人的香味飘出来,弥漫了整个院子。
  这是流浪汉吃得最香甜可口的一次。他感觉,自己很富有的时候也从没吃得这么好。主人陪着他一块吃,吃得很少,但满脸的表情慈祥得像圣母。
  终于吃好了。他又逗留了一会儿,把刚才堆柴禾的地方清扫了一番,跟主人的小儿子玩耍了一阵子,道过谢,上路了。
  流浪汉走后,主人的小儿子突然向妈妈提出了一个问题。
  ——妈妈,那堆柴禾从东搬到西,又从西搬到东,都好几十次了。每个要饭的人来您为什么都让他们那样搬来搬去呢?前天不是才有一个人把柴禾从西墙搬过来的吗?
  ——他们不都是自己要干活吗?我又没有别的活要他们做。
  妈妈反问。
  ——可是,那些柴禾根本就不必要搬动啊。没有活要他们做,您直接给他们饭菜吃不就行了?
  孩子还是不懂。
  ——不,孩子,您现在还不懂,您不能让任何人用尊严来换一顿饭,让他们用劳动换就够了。你今后会明白的。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是不是“当下的生命”启示录?也许,这样的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