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丹溪心法-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为末。姜一片,擂细煎滚服。 
x又方x 孙郎中因饮水过多,腹胀,泻痢带白。 
苍术 白术 浓朴 茯苓 滑石 
上 咀。水煎,下保和丸。又云∶加炒曲、甘草。 
x又方x 痢后脚弱渐细者。 
苍术 酒芩 白芍(各二两半)酒柏(炒,半两) 
上为末,粥丸。以四物汤加陈皮、甘草水煎,送下。 
x又方x 痢后腰痛,两脚无力。 
陈皮 半夏 白芍(各一钱) 茯苓 苍术 当归 酒芩(各半钱) 白术 甘草(各二钱) 
上 咀。作一服,姜煎,食前。 
x又方x 治小儿八岁,下痢纯血,作食积治。 
苍术 白术 黄芩 滑石 白芍 茯苓 甘草 陈皮 神曲(炒) 
上 咀。水煎,下保和丸。 
x治痢十法x 
其或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此为表症,宜微汗和解,用苍术、川芎、陈皮、芍药、甘 
草、生 
姜三片煎。其或腹痛后重,小水短,下积,此为里症,宜和中疏气,用炒枳壳、制浓朴、 
芍药、陈皮、滑石、甘草煎。其或下坠异常,积中有紫黑血,而又痛甚,此为死血证,法 
当用擂 
细桃仁、滑石行之。或口渴及大便口燥辣,是名挟热,即加黄芩;或口不渴身不热,喜 
热手熨荡, 
是名挟寒,即加干姜。其或下坠在血活之后,此气滞症,宜于前药加槟榔一枚。其或在下 
则 
补,毒解积下,食自进。其或力倦,自觉气少,恶食,此为挟虚证,宜加白术、当归身 
,虚甚者加人参,又十分重者,止用此一条,加陈皮补之,虚回而利自止。其或气行血和 
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症,倍用当归身尾,却以生芍药、生地黄、生桃仁佐之,复以 
陈皮 
甘 
此汤,固肠丸未宜进用,盖固肠丸有去湿实肠之功。其或利后,糟粕未实,或食粥稍多, 
或饥甚方食,腹中作痛,切不可惊恐,当以白术、陈皮各半,煎汤和之,自安。其或久痢后 
,体虚气弱,滑下不止,又当以药涩之,可用诃子、肉豆蔻、白矾、半夏,甚者添牡蛎,可择 
用之。然须用陈皮为佐,恐大涩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天枢、气海。上前方用浓朴,专泻滞 
凝之气。然浓朴性大温而散气,久服大能虚人,滞气稍行,即去之,余滞未尽,则用炒枳壳 
、陈皮,然枳壳亦能耗气,比之朴稍缓,比陈皮稍重。滞气稍退,当去之只用陈皮以和众药 
,然陈皮去白有补泻之功,若为参术之佐,亦纯作补药用。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药、甘草 
为君,当归、白术为佐。恶寒痛者,加桂;恶热痛者,加黄柏。达者更能参以岁气时令用药, 
则万举万全,岂在乎执方而已哉! 
〔附录〕痢有气虚兼寒热,有食积,有风邪,有热有湿,有阳气下陷,而感受不一,当分 
治。泻轻 
痢重,诸有积以肚热缠痛推之,诸有气以肚如蟹渤验之,究其受病之源,决之对病之剂 
。大要以散风邪,行滞气,开胃脘为先,不可遽用肉豆蔻、诃子、白术辈以补住寒邪,不可投米 
壳、龙骨辈以闭涩肠胃。邪得补而愈盛,故证变作,所以日夕淹延而未已也。若升散者, 
以胃风汤、防风芍药汤、神术散、苍术防风汤、败毒散,皆可汗之。攻里若有湿者, 
用导水丸、兼郁承气汤、和中丸;若积滞用圣饼子、脾积丸;冷积用《局方》苏感丸;若湿 
热甚 
者,宜《宣明》玄青膏;若后重窘迫,用木香槟榔丸。色白者,属气;赤白者,属气血受病 
;赤黑相 
兼,属湿热;青绿杂色,是风与火湿。下血者,当凉血,当归、生地黄。赤者属血,《保命 
集》 
四物汤,和槐花、黄连、米壳醋炒。下利,脉沉弱而腹痛,用姜附汤,加对五苓理中。又机要浆水散若 
青色者 
外贴 
大过,饮食伤脾,为脾泄,《机要》白术芍药汤。湿胜,仙术炒用。若阴阳不分,当渗泄以五 
苓之类,或单用苤苡实炒为末,米饮调二钱 
。若气血俱虚,神弱者,以人参、白术、当归、芍药、炒茯苓,少加黄连服之,或钱氏白 
散,又或十补汤佳。若暑痢而脉虚者,香薷饮,或清暑益气,又或六和汤、藿香正气各加 
木香半钱,名木香交加散。若白痢下如冻胶,或鼻涕,此属冷痢,宜除湿汤加木香一钱。虚 
弱者,亦与十补汤。赤痢发热者,以败毒散加陈仓米一撮煎。下痢小便不通者,黄连阿胶丸 
x附方x 
x胃风汤x 治风冷入于肠胃,泄下鲜血,或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瘀血。 
人参 茯苓 川芎 当归 桂 白术 白芍(等分) 
上锉。水煎入粟米百余粒同煎。腹痛,加木香。 
噤口痢 
石莲肉(日干) 
上为末。服二钱,陈仓米汤调下,便觉思食。使以日照东方壁土炒真橘皮为末, 
姜枣略煎佐之。 
x戴人木香槟榔丸x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广术 枳壳 黄连 黄柏 大黄(各半两) 丑末 香附(各二两) 
上为末,木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煎水下,量虚实与之。《绀珠》多三棱 
、黄芩、当归,分两不同。 
x调胃承气汤x 
芒硝(半斤) 甘草(炙,二两) 大黄(四两,去皮,酒洗) 
上锉。每服,临期斟酌多少,先煮二味熟, 
去渣,下硝,上火煮二三沸,顿服之。 
x大承气汤x 
大黄(四两,如棋子大,酒洗) 浓朴(八两,姜制) 枳实(大者,五枚,炒) 芒硝(二合) 
每服看证斟酌多少,先煮二物至七分,去渣;纳大黄,煮八分,去渣,纳芒硝, 
煎一二沸,温服。 
x小承气汤x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姜炒) 枳实(大者,三枚,炒) 
上锉。看证斟酌多少用之。 
x防风芍药汤x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二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煎温服。 
x神术散x 
苍术(一斤) 本 川芎(各六两) 羌活(四两) 粉草 细辛(一两六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姜三片煎。要出汗,加葱白。 
x苍术防风汤x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姜七片煎。 
x败毒散x 
羌活 独活 人参 甘草(炙) 柴胡 前胡 茯苓 枳壳(麸炒) 川芎 桔梗(等分) 
上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薄荷五叶煎。热 
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伤湿,加白术;脚痛,加天麻。 
x神芎导水丸x 
大黄 黄芩(二两) 丑末 滑石(四两) 
上为末,滴水丸。每四五十丸,温水下。 
x和中丸x 
白术(二两,四钱) 浓朴(二两) 陈皮(一两,六钱) 半夏(泡,一两) 槟榔(五钱) 枳实 
(五钱) 甘草(四钱) 木香(二钱) 
上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每三十丸,温水下,食远。 
x圣饼子x 
黄丹(二钱) 定粉(三钱) 密陀僧(二钱) 舶上硫黄(三钱) 轻粉(少许) 
上为细末,入白面四钱,滴水和为指尖大,捻作饼子,阴干。食前,浆水磨化服之,大 
便黑色为妙。 
x苏感丸x 
以苏合香丸与感应丸二药和匀,如粟米大。每五丸,淡姜汤空心下。 
《宣明》x玄青膏x 
黄连 黄柏 大黄 甘遂 芫花(醋拌炒) 大戟(各半两) 丑头末(二两) 轻粉(二钱) 青黛(一两) 
上为末,水丸小豆大。初服十丸,每服加十丸,日三,以快利为度。 
《保命集》x四物汤x 
本方内加槐花、黄连、御米壳等分。 
x姜附汤 理中汤x 并见中寒类。 
x五苓散x 见中暑类。 
x浆水散x 
半夏(一两,汤洗) 附子(半两,炮) 干姜(一作干生姜) 桂 甘草(炙,各五钱) 良姜(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半盏,和滓热服。 
x升阳益胃汤x 
羌活 独活 防风(各半两) 柴胡 白术 茯苓(渴勿用) 泽泻(各三钱) 黄 (二两) 人参 
半夏 甘草(炙,各一两) 黄连(一钱) 陈皮(四钱) 白芍(五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入姜枣,温服。 
x曲芎丸x 
川芎 神曲 白术 附子(炮,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米饮下。此药亦治飧泄。 
《机要》x白术芍药汤x 
白术 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锉。每服一两,水煎。 
x钱氏白术散x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木香 甘草 藿香(各一两) 干姜 
上为粗末。水煎。 
x香薷饮 清暑益气汤x 并见中暑类。 
x六和汤x 见霍乱类或加香薷浓朴。 
x藿香正气散x 见中风类。 
x黄连阿胶丸x 
阿胶(炒,二两) 黄连(三两) 茯苓(二两) 
上水熬阿胶膏,溲和二末为丸。米饮下。 
x固肠丸x 见妇人类。 
x除湿汤x 见泄泻类。 
x十全大补汤x 见诸虚类。 

卷二
泄泻十
属性: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湿用四苓散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 
用燥湿兼渗泄; 
火用四苓散加木通、黄芩,伐火利小水;痰积宜豁之,用海粉、青黛、黄芩,神曲糊丸服 
之。在上者用吐提,在下陷者宜升提之,用升麻、防风;气虚,用人参、白术炒芍药、升麻; 
食积,二陈汤和泽泻、苍术、白术、山楂、神曲、川芎,或吞保和丸;泻水多者,仍用五苓散 
;久病大肠气泄,用熟地黄半两,炒白芍、知母各三钱,升麻、干姜各二钱,炙甘草一钱为末 
,粥丸服之。仍用艾炷如麦粒,于百会穴灸三壮。脾泻当补脾气,健运复常,用炒白术四 
两,炒神曲三两,炒芍药三两半,冬月及春初,用肉蔻代之,或散或汤,作饼子尤佳。食积 
作泻,宜再下之,神曲、大黄作丸子服。脾泄已久,大肠不禁,此脾已脱,宜急涩之,以赤 
石脂、肉豆蔻、干姜之类。 
戴云∶凡泻水,腹不痛者,是湿;饮食入胃不住,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腹痛泻水肠 
鸣,痛一阵泻一阵,是火;或泻时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是 
x入方x 
一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常常泄泻,亦是脾泄。 
黄芩(炒,半两) 白术(炒,二两) 白芍(酒拌炒) 半夏(各一两,泡) 神曲(炒) 山楂(炒,各一两 
半) 
上为末,青荷叶包饭烧熟,研丸如梧子大。食前白汤下。 
一老人年七十,面白,脉弦数,独胃脉沉滑,因饮白酒作痢,下血淡脓水,腹痛,小便 
不 
二日前证俱减,独小便不利。以益元散与之,安。 
x治痛泄x 
炒白术(三两) 炒芍药(二两) 炒陈皮(两半)防风(一两) 
久泻,加升麻六钱。上锉。分八帖,水煎或丸服。 
x止泻方姜曲丸x 
隔年陈麦面作曲(二两,炒。又一两) 茴香(五钱) 生姜(二两,又一两) 
上为末或丸。每服五七钱,白汤下。 
x又方x 
肉豆蔻(五两) 滑石(夏二两半,秋二两,春、冬一两二钱半) 
上为末,饭丸。或水调服。 
x清六丸x 去三焦湿热,治泄泻多与清化丸同用,并不单用,兼治产后腹痛或自利者。能 
补脾补血,亦治血痢。 
六一散(一料) 红曲(炒,半两,活血。又云二两半) 
上为末,饭丸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白汤下。 
x又方x 治泄泻,或呕吐。 
上以六一散生姜汁入汤调服。 
〔附录〕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 
大 
烦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吞香连丸;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 
久阴,多有此病,宜除湿汤,吞戊己丸,佐以胃芩汤,重者术附汤;伤食泻,因饮食过多, 
有伤脾气,遂成泄泻,其人必噫气,如败卵臭,宜治中汤加砂仁半钱,或吞感应丸尤当;有 
脾气久虚,不受饮食者,食毕即肠鸣腹急,尽下所食物,才方宽快,不食则无事,俗名禄食 
泻,经年不愈,宜快脾丸三五粒;因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者,宜理中汤加干葛,或吞酒煮黄 
连丸;因伤面而泻者,养胃汤加萝卜子(炒研破)一钱。痛者,更加木香半钱;泻甚者,去藿 
香,加炮姜半 
钱。有每日五更初洞泻,服止泻药,并无效,米饮下五味丸,或专以五味子煎饮,亦治脾肾 
泻。虽省即饮食忌口,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 
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暑泻 
,因中暑热者,宜胃芩汤或五苓散,加车前子末少许甚效。世俗类用涩药,治痢与泻。若积久而 
虚者,或可行之;初得之者,必变他疾,为祸不小。殊不知多因于湿,惟分利小水,最为上 
x附方x 
x四苓散x(即五苓散内去桂) 
x五苓散 益元散x 并见中暑类。 
x理中汤x 见中寒类。 
x大已寒丸x 
荜茇 肉桂(各四两) 干姜(炮) 高良姜(各六两) 
上为末,水煮,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米饮吞下。 
x八味汤x 
吴茱萸(汤洗七次) 干姜(炮,各二两) 陈皮 木香 肉桂 丁香 人参 当归(洗焙,各 
上锉。每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x香连丸x 
黄连(去须,十两,用吴茱萸五两同炒赤色,去茱萸不用) 木香(二两四钱,不见火) 
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x升阳除湿汤x 
升麻 柴胡 防风 神曲 泽泻 猪苓(各半两) 苍术(一两) 陈皮 甘草(炙) 大麦 
面(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煎,饭后热服。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半钱,姜枣煎。非肠鸣不用 
x戊己丸x 治胃经受热,泄痢不止。 
黄连 吴茱萸(去梗,炒) 白芍(各五两) 
上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饮下。 
x胃苓汤x 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x五苓散 平胃散x 
上合和姜枣煎,空心服。 
x术附汤x(《和剂》) 
甘草(二两,炙) 白术(四两) 附子(炮,一两半) 
上锉。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一枚煎,空心服。 
x治中汤x 见脾胃类。 
x感应丸x(出《宝鉴》) 
木香 肉豆蔻 丁香(各一两半)干姜(炮,一两) 巴豆(七十个,去皮、心、膜,研出油) 杏仁 
(百四个汤浸,去皮尖研) 
上前四味为末,外入百草霜二两研,与巴豆、杏仁七味同和匀,用好蜡六两,溶化成汁 
,以重绢滤去渣,更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数沸 
,倾出待酒冷,其蜡自浮于上,取蜡称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