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attha vedanàsa?gahe tàva tividhà vedanà: sukhà; dukkhà; adukkhamasukhà cà ti。 Sukha§; dukkha§; somanassa§; domanassa§; upekkhà ti ca bhedena pana pa¤cadhà hoti。
  於受之概要,首先,受有三種,即:苦、樂、不苦不樂。另者,受亦可分別為五種:樂、苦、悅、憂、捨。
節二之助讀說明
  受之分析:如我們所見,受是遍一切心心所之一,有受用目標之「味」的作用。由於每一心都必定會與某種受相應,所以在分類心時,受是一個重要的依據。在這一篇裡作者著重於把一切心依其相應的受來分類。
  受有三種: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別。當只純粹依其感受來分析時,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在這三分法裡,樂受包括了「身體的樂受」和「心的樂受或悅受」兩者;而苦受則包括了「身體的苦受」和「心的苦受或憂受」兩者。
  受亦可分析為五種:當受依「根」(indriya)分析時,它則成為五種。這五種受稱為根,因為在感受目標方面,它們作為其相應法的主人或支配(indra)該些相應法。
  在採用五分法時,三分法的樂受則分為樂受與悅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三分法的苦受則分為苦受與憂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不苦不樂受亦即捨受。
  在經中,有時佛陀也只說受為兩種:樂與苦。這是一種耄в魇降姆治龇ǎ褵o可指責的捨受包括在樂受之內,以及把應受指責的捨受包括在苦受之內。佛陀又說道:「所感受的都是苦。」(ya§ ki¤ci vedayita§ ta§ dukkhasmi§,《相應部》36:11/iv;216)這句話裡的苦並不是指狹義的苦受,而是指廣義的苦,即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無常則苦。
  樂受(sukha…vedanà)的特相是體驗可喜的樱墸蛔饔檬窃鲩L相應法;現起是身體之愉樂;近因是身根(即身淨色)。
  苦受(dukkha…vedanà)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樱墸蛔饔檬菧p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悅受(somanassa…vedanà)的特相是體驗(自性,sabhàva)可喜(或造作至可喜)的所緣;作用是體驗所緣之可喜;現起是內心愉悅之狀態;近因是輕安。58
  憂受(domanassa…vedanà)的特相是體驗(自性)不可喜(或造作至不可喜)的所緣59;作用是體驗所緣之不可喜;現起是內心遭受痛苦;近因是心所依處(見本章、節二十)。
  捨受(upekkhà…vedanà)的特相是被體驗為中性;作用是不增長亦不減弱相應法;現起是平靜的狀態;近因是洠в邢玻╬?ti)的心(即喜不相應之心)。60
節三:依心分類
  Tattha sukhasahagata§ kusalavipàka§ kàyavi¤¤à?a§ ekam eva。
  Tathà dukkhasahagata§ akusalavipàka§ kàyavi¤¤à?a§。
  Somanassasahagatacittàni pana lobham?làni cattàri; dvàdasa kàmàvacarasobhanàni; sukhasant?ra?a…hasanàni ca dve ti a??hàrasa kàmàvacaracittàni c'eva pa?hama…dutiya…tatiya…catutthajjhàna… sa?khàtàni catucattà??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àni cà ti dvàsa??hividhàni bhavanti。
  Domanassasahagatacittàni pana dve pa?ighasampayutta… cittàn'eva。
  Sesàni sabbàni pi pa¤capa¤¤àsa upekkhàsahagata… cittàn'evà ti。
  在它們當中,善果報身識是唯一樂俱(之心)。
  同樣地,不善果報身識是唯一苦俱(之心)。
  有六十二種心是悅俱,即:(一)十八種欲界心:四貪根心、十二欲界美心、及兩個無因心,即悅俱推度心與生笑心;(二)四十四種屬於初、第二、第三、第四禪的廣大與出世間心。(12 + 32)
  只有兩種與瞋恚相應的心是憂俱。
  其餘五十五種心是捨俱。
節三之助讀說明
  其餘五十五捨俱的心是:
一、 六不善心:四個貪根及兩個痴根;
二、 十四無因心;
三、 十二欲界美心(善、果報與唯作各有四種);
四、 三個第五禪心;
五、 十二個無色禪心;
六、 八個出世間心,即屬於第五禪的道心與果心。
節四:總結
  Sukha§ dukkha§ upekkhà ti tividhà tattha vedanà
  Somanassa§ domanassam iti bhedena pa¤cadhà。
  Sukham ekattha dukkha¤ ca domanassa§ dvaye ?hita§
  Dvàsa??h?su somanassa§ pa¤capa¤¤àsake'tarà。
  受可分三種,樂及苦與捨。
  加上悅與憂,則成五種受。
  樂苦各於一,憂則於二心,
  悅有六十二,其餘五十五。
節四之助讀說明
  樂苦各於一:當知除了樂俱與苦俱的身識之外,雙五識的其餘四對都是捨俱。《殊勝義裕А方忉專堆邸⒍⒈恰⑸嗨拈T,當屬於所造色的目標撞擊也屬於所造色的根門時,其撞擊力並不強,就有如把四團棉花放在鐵砧上,再以另外四團棉花敲打它們。因此,所產生的受是捨受。然而,於身門,其目標是四大界中的地、火、風三大。如是,當該目標撞擊身淨色時,其撞擊力則十分強大,且擴展到身體的四大。這就有如四團棉花受到鐵鎚敲擊:鐵鎚透過棉花,再重擊鐵砧。當目標是可喜所緣時,生起的身識是善果報心,而其相應身受是身之樂受;當目標是不可喜所緣時,生起的身識是不善果報心,而其相應身受是身之苦受。61
  雖然看來(眼識等)其他四種根識62像是也能與樂或苦受俱行,《阿毗達摩論》認為這些首先生起的根識必定是與捨受俱行。在與這些根識生起於同一心路過程的速行,以及隨後生起而緣取同一目標的意門心路過程裡,即能對可喜的顏色、聲、香及味生起心的樂受(即:悅受);或對不可喜的顏色、聲、香及味生起心的苦受(即:憂受);或以中捨或不執著的態度對待目標而生起捨受。然而,這些都是心之受,並不是身之受,而且是在眼識等根識過後才生起,而不是與首先生起的根識相應。當生起於速行的階段時,這些受即會與善或不善心相應;然而,於阿羅漢心中生起的悅受及捨受則與唯作心相應。63
因之概要
(hetusa?gaha)
節五:因之分析
  Hetusa?gahe het? nàma lobho doso moho alobho adoso amoho cà ti chabbidhà bhavanti。
  於因之概要當中,因(或根)有六個,即:貪、瞋、痴、無貪、無瞋及無痴。
節五之助讀說明
  因之分析:在這一篇裡,一切心會依據它們的「因」或「根」(hetu)而分類。在經中,巴利文hetu用以表達廣義的「原因」(kàra?a)。它與「緣」(paccaya)是同義詞,且常連成一詞;它代表任何作為其他事物的因之法。然而,在《阿毗達摩論》裡,因是專用以代表「根」(m?la),且只用於六個決定品德的主要心所。
  之前已曾詮釋,因是使到和它相應的心與心所穩定堅固的心所。64有因的心如樹般穩定又堅固,無因的心則如烫Π慵溶浫跤植粓怨獭65
  在內文裡所列出的六因,貪、瞋、痴三因必定是不善;無貪、無瞋、無痴三因則可以是善或無記,當生起於善心它們即是善,當生起於果報心或唯作心它們即是無記。無論是善或無記,這三因都是美心所(sobhana)。
節六:依心分類
  Tattha pa¤cadvàràvajjana…dvipa¤cavi¤¤à?a…sampa?icchana… sant?ra?a…votthapana…hasana…vasena a??hàrasa ahetukacittàni nàma。 Sesàni sabbàni pi ekasattati cittàni sahetukàn'eva。
  Tatthà pi dve mom?hacittàni ekahetukàni。 Sesàni dasa akusala…cittàni c'eva ¤à?avippayuttàni dvàdasa kàmàvacara… sobhanàni cà ti dvàv?sati dvihetukacittàni。
  Dvàdasa ¤à?asampayutta…kàmàvacarasobhanàni c'eva pa¤cati§sa mahaggata…lokuttaracittàni cà ti sattacattà??sa tihetukacittàni。
  於此,有十八種心是無因的,即:五門轉向、雙五識、領受、推度、確定及生笑心(1+5+5+2+3+1+1)。其餘的所有七十一心都有因。
  在它們(七十一心)當中,兩種純粹只與痴相應的心只有一因。其餘十個不善心,以及十二與智不相應的欲界美心,一共二十二心只有二因。
  十二與智相應的欲界美心,以及三十五廣大與出世間心,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
節六之助讀說明
  其餘十個不善心:八個貪根心有貪與痴兩個因;兩個瞋根心則有瞋與痴兩個因。
  十二與智不相應的欲界美心:這些欲界美心是善、果報與唯作各有四個,只有無貪與無瞋,因為與智不相應故洠в袩o痴。
  一共四十七心有三因:這些心都有三美因。
節七:總結
  Lobho doso ca moho ca het? akusalà tayo 
  Alobhàdosàmoho ca kusalàbyàkatà tathà。
  Ahetuk'a??hàras'ekahetukà dve dvàv?sati
  Dvihetukà matà sattacattà??sa tihetukà。
  貪、瞋及痴是三不善因。無貪、無瞋與無痴是(三個)善及無記(因)。
  當知有十八種(心)是無因;兩種有一因;廿二種有二因;以及四十七種有三因。
  
作用之概要
(kiccasa?gaha)
節八:作用之分析
  Kiccasa?gahe kiccàni nàma pa?isandhi…bhava?ga…àvajjana… dassana…savana…ghàyana…sàyana…phusana…sampa?icchana… sant?ra?a…votthapana…javana…tadàramma?a…cutivasena cuddasa… vidhàni bhavanti。
  Pa?isandhi…bhava?ga…àvajjana…pa¤cavi¤¤à?a??hànàdivasena pana tesa§ dasadhà ?hànabhedo veditabbo。
  於作用之概要當中,作用有十四種,即:一、結生;二、有分;三、轉向;四、看;五、聽;六、嗅;七、嚐;八、樱痪拧㈩I受;十、推度;十一、確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緣;以及十四、死亡。
  當知依階段分類,它們則成十種,即:一、結生;二、有分;三、轉向;四、五識;等等。
節八之助讀說明
  作用之分析:在這一篇裡,八十九心是依作用而分類。《阿毗達摩論》舉出各種不同的心一共執行了十四種作用。這些作用是在心路過程裡執行(第三至十三項),或在心路過程之外,即於離心路過程心裡(第一、第二及第十四項)執行。
  一、結生(pa?isandhi):在投生那一刻執行的作用名為結生,因為它把新一生與前世連接起來。執行這作用的結生心(pa?isandhicitta)在每一世裡都只出現一次,即在投生的那一剎那。
  二、有分(bhava?ga):巴利文bhava?ga的意思是「生命」(bhava,有)的「成份」或「因素」(a?ga),即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洠в行穆愤^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剎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止。如此,在不活躍的階段,有分心即會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裡生滅,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絕不會連續保持靜止於兩個心識剎那。
  三、轉向(àvajjana):當目標撞擊任何一個根門或意門時,即會有一個名為「有分波動」(bhava?ga…calana)的心識剎那發生,有分心於此「波動」了一個心識剎那。繼之而來的心識剎那名為「有分斷」(bhava?ga…upaccheda),有分心之流於此被截斷。緊接而生起的心即轉向五門或意門的目標。這轉向於目標的作用名為「轉向」。
  四至八、看等等:在五根門的心路過程裡,轉向剎那之後生起的是一個直接識知該撞擊根門的目標的心。此心及其所執行的特定作用決定於該目標的本伲H粼撃繕耸穷伾圩R即會生起;若該目標是聲音,耳識即會生起,等等。它們是很基本的心,生起於辨別的階段之前,只是先簡單地體驗該目標。
  九至十一、領受等等:於五根門的心路過程,在眼識等之後,依次序生起的心個別執行「領受」(sampa?icchana)、「推度」(sant?ra?a)與「確定」(votthapana)該目標的作用。於意門心路過程,並洠в羞@些作用(五門轉向、看、領受等等)發生;反之,緊接著有分斷之後生起的即是「意門轉向」,中間並洠в腥魏纹渌饔谩
  十二、速行(javana):直譯巴利文javana的意思是「迅速地跑」。在心路過程裡,這是確定之後的心識作用66,由一系列的心(一般上是七個同樣的心)執行,「快速地跑」向目標以識知它。在道德的角度,這速行階段是最為重要,因為善或不善的心即是在這階段生起。67
  十三、彼所緣(tadàramma?a):直譯巴利文tadàramma?a的意思是「取它的所緣」,而代表緣取之前速行已識知的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在欲界心路過程裡,當五門的目標是「極大所緣」或意門的目標是「清晰所緣」時,這種作用即會在速行的階段之後實行兩個心識剎那。但當目標並不明顯或不清晰,以及當心路過程並不屬於欲界時,這種作用即完全不會產生。在彼所緣之後(或當彼所緣洠Оl生時即是速行之後),心流即會再度沉入有分。
  十四、死亡(cuti):死亡心是一世中的最後一個心,是一世的終結。此心與結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種心,也同樣是離心路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