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邮请x心路過程心,屬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它與後兩者的差別只在於作用不同,即:執行死亡。
  依階段分類,它們則成十種:巴利文?hàna(階段)是指一個心識剎那,而在每一心識剎那裡必定只能有一心生起。雖然有十四種心的作用,但看等五識的作用都發生在心路過程裡的同一種階段,即在(五門)轉向與領受之間的(五識)階段。如是,十四種作用發生在十個階段裡。
節九:依心分類
  Tattha dve upekkhàsahagatasant?ra?àni c'eva a??ha mahà… vipàkàni ca nava r?pàr?pavipàkàni cà ti ek?nav?sati cittàni pa?isandhi…bhava?ga…cutikiccàni nàma。
  ?vajjanakiccàni pana dve。 Tathà dassana…savana…ghàyana… sàyana…phusana…sampa?icchanakiccàni ca。
  T??i sant?ra?akiccàni。
  Manodvàràvajjanam eva pa¤cadvàre votthapanakicca§ sàdheti。 
  ?vajjanadvayavajjitàni kusalàkusala…phala…kriyà cittàni pa¤capa¤¤àsa javanakiccàni。
  A??ha mahàvipàkàni c'eva sant?ra?attaya¤ cà ti ekàdasa tadàramma?akiccàni。
  在它們當中,十九種心執行結生、有分及死亡的作用。它們是:兩種捨俱推度心、八大果報心、以及九個色與無色界果報心。
  兩種執行轉向的作用。
  同樣地,執行看、聽、嗅、嚐、樱邦I受作用的都各有兩種。
  三種執行推度的作用。
  意門轉向心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執行確定的作用。
  除了兩種轉向心,所有五十五個不善、善、(拢┕c唯作心都執行速行的作用。
  八大果報心與三推度心,一共十一心執行彼所緣的作用。
節九之助讀說明
  依作用分析心:若能分辨心的種類和作用兩者(後者有時會與前者有同一名稱)之間的差別,就比較不會對這一篇感到迷惑。雖然某些心是依它的某一種作用而命名,但那只是為了方便,並不是指該心的作用只局限於那種作用。反之,一種心可能執行好幾種與它的名稱相異的作用。68
  結生、有分、死 如前所述,在一世裡只有同一種心在執行結生、有分與死亡的作用。在投生時,這種心把新一世和前一世連結起來;在生命的過程中,出現無數次為有分心之流的亦同是這種心,以維持生命流不斷;在死亡的時候,生起為死亡心的亦同是這種心,它代表了一世的終結。
  有十九種心能夠執行這三種作用。當有情投生至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時,執行這三種作用的即是不善果報推度心(sant?ra?a)。於天生瞎眼、耳聾、啞巴等等的人,以及某些低級的天神,執行這三種作用是捨俱善果報推度心。雖然殘缺是不善業的果報,但投生至人間的業則是善的,只是較弱罷了。這推度心在結生與有分的階段並洠в袌绦型贫鹊淖饔茫驗樗谕粫r刻只能執行一種作用。
  對於投生至欲界善趣為人或天神,而又洠в袣埲闭撸瑘绦羞@三種作用是八大善果報心(之一),即:二因或三因的欲界美心。
  上述十種心屬於欲界輪迴。
  對於投生至色界的梵天,出現為結生、有分與死亡的是五種色界果報心(之一);對於投生至四無色界的梵天,出現為結生、有分與死亡心的是個別相符的四無色界果報心。
表3…1:作用之概要

作用
種類
數目
執行
數目
不善心
12
速行
1
眼識
2

1
耳識
2

1
鼻識
2

1
舌識
2

1
身識
2

1
領受
2
領受
1
捨俱推度心
2
結生、有分、死亡、推度、彼所緣
5
悅俱推度心
1
推度、彼所緣
2
五門轉向心
1
五門轉向
1
意門轉向心
1
意門轉向、確定
2
生笑心
1
速行
1
欲界善心
8
速行
1
欲界果報心
8
結生、有分、
死亡、彼所緣
4
欲界唯作心
8
速行
1
廣大善心
9
速行
1
廣大果報心
9
結生、有分、死亡
3
廣大唯作心
9
速行
1
出世間心
8
速行
1
  
  轉向 五門轉向心(pa¤cadvàràvajjana)在目標撞擊五根門之一時執行其(轉向目標的)作用。意門轉向心(mano… dvàràvajjana)則在目標(法所緣)撞擊意門時執行其(轉向目標的)作用。此二心皆是無因唯作心(ahetuka…kiriya)。
  看等等 對於這五種作用,每一種都有兩個心可以執行作用,即:善果報與不善果報眼識等等。
  領受 執行領受的作用的是兩種領受心。
  推度 執行此作用的有三種:善果報與不善果報兩個捨俱無因推度心,以及悅俱善果報無因推度心。
  確定 洠в袀別的心名為確定心。執行此作用的即是屬於捨俱無因唯作心的意門轉向心;此心在意門心路過程裡執行意門轉向的作用,在五門心路過程裡則執行確定的作用。
  速行 五十五種執行速行作用的心是:十二不善心、二十一善心、四果報心(即:四出世間果心)、以及十八唯作心(兩個轉向心除外)。
  彼所緣 執行彼所緣作用的十一種心是果報心。當三種推度心執行彼所緣的作用時,它們並洠в型瑫r執行推度的作用。
節十:依作用的數目分類
  Tesu pana dve upekkhàsahagatasant?ra?acittàni pa?isandhi… bhava?ga…cuti…tadàramma?a…sant?ra?avasena pa¤cakiccàni nàma。
  Mahàvipàkàni a??ha pa?isandhi…bhava?ga…cuti…tadàramma?a… vasena catukiccàni。
  Mahaggatavipàkàni nava pa?isandhi…bhava?ga…cuti…vasena tikiccàni。
  Somanassasahagata§ sant?ra?a§ sant?ra?a…tadàramma?a… vasena dukicca§。
  Tathà votthapana¤ ca votthapanàvajjanavasena。
  Sesàni pana sabbàni pi javana…manodhàtuttika…dvipa¤ca… vi¤¤à?àni yathàsambhavam ekakiccàn? ti。
  
  在它們當中,兩種捨俱推度心執行五種作用:結生、有分、死亡、彼所緣與推度。
  八大果報心執行四種作用:結生、有分、死亡與彼所緣。
  九廣大果報心執行三種作用:結生、有分與死亡。
  悅俱推度心執行兩種作用:推度與彼所緣。
  確定心(意門轉向心)也執行兩種作用:確定與轉向。
  其餘所有的心──速行、三意界、雙五識──生起時只執行一種作用。
節十之助讀說明
  速行:五十五種執行速行作用的心只執行該作用,而洠в袌绦衅渌饔谩
  三意界是五門轉向心與兩種領受心。
節十一:總結
  Pa?isandhàdayo nàma kiccabhedena cuddasa
  Dasadhà ?hànabhedena cittuppàdà pakàsità。
  A??hasa??hi tathà dve ca nav'a??ha dve yathàkkama§
  Eka…dvi…ti…catu…pa¤ca kicca??hànàni niddise。
  依結生等作用分別,諸心有十四種;依階段分別,則成十種。
  執行一種作用的心有六十八;兩種作用的有二;三種作用的有九;四種作用的有八;以及五種作用的有二。
門之概要
(dvàrasa?gaha)
節十二:門之分析
  Dvàrasa?gahe dvàràni nàma cakkhudvàra§ sotadvàra§ ghànadvàra§ jivhàdvàra§ kàyadvàra§ manodvàra¤ cà ti chabbidhàni bhavanti。
  Tattha cakkhum eva cakkhudvàra§ tathà sotàdayo sotadvàràd?ni。 Manodvàra§ pana bhava?gan ti pavuccati。
  在門之概要裡有六門,即: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與意門。
  於此,眼本身是眼門,耳等亦是如此。但有分則稱為意門。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門之分析:在《阿毗達摩論》裡,「門」(dvàra)用以譬喻心與所緣境(目標)交往的管道。三種業之門是:身、語、意;通過它們,心對外界作出反應(見第五章、節廿二至廿四)。此外,亦有六個識知之門,即:六門。通過此六門,心與心所得以接樱繕耍灰嗤ㄟ^此六門,目標得以前來呈現於心和心所。在這篇裡,作者先列出六門,過後再分辨在每一門裡生起的心,以及依能在多少門裡生起把諸心分類。
  眼本身是眼門:首五門是色法(r?pa),即:五種感官裡的淨色(pasàdar?pa)。每一種淨色皆是一門,通過它,生起於心路過程的心與心所得以緣取它們的目標;亦是通過它,目標才能被心與心所緣取。眼淨色是眼門心路過程諸心之門,使它們能通過眼睛識知顏色。對於其他根門的淨色和各自的目標亦是如此。
  有分稱為意門:有別於首五門,意門(manodvàra)並非色法,而是名法(nàma),即:有分心。對於意門心路過程的目標,該心路過程裡的諸心只是通過意門緣取它,完全不依靠任何淨色。
  對於那一個心才是真正的意門,諸裕韪饔胁煌囊娊狻!栋⑴_摩義廣釋》說意門是在意門轉向的前一個有分心,即:有分斷(bhava?ga…upaccheda)。其他的《阿毗達摩論》裕鑴t說有分心與意門轉向兩者是意門。然而,列迪長老與裕Ы狻斗謩e論》的《迷惑冰消》皆說一切有分整體是意門。阿耨樓陀尊者並洠Ь_地說明哪一個是意門,而只是說有分是意門。
節十三:依心分類
  Tattha pa¤cadvàràvajjana…cakkhuvi¤¤à?a…sampa?icchana… sant?ra?a…votthapana…kàmàvacarajavana…tadàramma?avasena chacattà??sa cittàni cakkhudvàre yathàraha§ uppajjanti。 Tathà pa¤cadvàràvajjana…sotavi¤¤à?àdivasena sotadvàràd?su pi chacattà??s'eva bhavant? ti。 Sabbathà pi pa¤cadvàre catupa¤¤àsa cittàni kàmàvacaràn'evà ti veditabbàni。
  Manodvàre pana manodvàràvajjana…pa¤capa¤¤àsa…javana… tadàramma?avasena sattasa??hi cittàni bhavanti。
  Ek?nav?sati pa?isandhibhava?gacutivasena dvàravimuttàni。
  於此,有四十六種心能根據條件生起於眼門: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欲界速行、彼所緣。
  同樣地,於耳門等等亦有五門轉向、耳識等等四十六種心能夠生起。
  當知一共有五十四種欲界心能生起於五門。
  於意門有六十七種心能生起:意門轉向、五十五種速行及彼所緣。
  有十九種心能離門,生起為結生、有分與死亡。
節十三之助讀說明
  有四十六種心能生起──這四十六心是:
一個五門轉向心
兩個眼識
兩個領受心
三個推度心
一個確定心
廿九個欲界速行心(十二不善心、八善心、八美唯作心、一生笑唯作心)
八個彼所緣(即八個欲界善果報心;其他三個已包括在推度心之內──見節九)
  
  根據情況(yathàraha§):雖然能夠生起於眼門的心一共有四十六種,但它們並不能都在同一個心路過程裡生起,而只(有某些心)根據條件生起。列迪長老指出這些條件是:一、目標(所緣);二、生存地;三、個人;四、作意。
  (一)例如:若目標是不可喜所緣,那麼,眼識、領受、推度與彼所緣即是不善果報心;反之,若目標是可喜所緣,它們即是善果報心。若目標是極可喜所緣,推度與彼所緣即是悅俱;若目標是中等可喜所緣,它們則是捨俱。
  (二)若眼門心路過程生起於欲地(kàmabh?mi),所有四十六心都能生起,但若是生起於色地(r?pabh?mi),彼所緣就不能生起,因為彼所緣的作用只局限於欲地。
  (三)若人是凡夫或有學拢撸傩胁皇巧萍词遣簧疲▽队袑W拢邉t根據其所達到的果位)69;若人是阿羅漢,所生起的則是唯作心。
  (四)若凡夫或有學拢哌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àra),善速行即會生起;反之,若哂貌蝗缋碜饕猓簧扑傩芯蜁稹
  同樣地,是有行心或無行心生起亦依條件而定。
  五十四種欲界心能生 在每一門裡,所有的欲界心都能出現,除了屬於其他四根門的四雙根識之外。如此,把它們統計時,一切欲界心都能生起於五門。
  於意門:所有五十五種速行心都能生起於意門。只有二十二種心不能生起於意門,即:五門轉向、雙五識、兩種領受心、五個色界果報心及四個無色界果報心。
  離門(dvàravimutta):這十九種在節九裡列出的心名為「離門」,這是因為它們所執行的結生、有分、死亡作用並不發生在根門裡,亦由於它們並不接受任何新的目標,而只緣取前一世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目標(即臨死速行的目標──見節十七)。
節十四:依門的數目分類
  Tesu pana dvipa¤cavi¤¤à?àni c'eva mahaggata…lokuttara… javanàni cà ti chatti§sa yathàraha§ ekadvàrikacittàni nàma。
  Manodhàtuttika§ pana pa¤cadvàrika§。
  Sukhasant?ra?a…votthapana…kàmàvacarajavanàni chadvàrika… cittàni。
  Upekkhàsahagatasant?ra?a…mahàvipàkàni chadvàrikàni c'eva dvàravimuttàni ca。
  Mahaggatavipàkàni dvàravimuttàn'evà ti。
  在(生起於諸門的心)當中,有三十六種心各自只生起於一門,即:雙五識、廣大速行與出世間速行。
  三意界生起於五門。
  悅俱推度、確定及欲界速行生起於六門。
  捨俱推度及大果報心生起於六門或離門。
  廣大果報心永遠是離門。
節十四之助讀說明
  雙五識只生起於相符的根門,廣大速行與出世間速行則只生起於意門。
  悅俱推度:在五門裡,此心能執行推度與彼所緣的作用;在意門裡,則只能執行彼所緣的作用。
  確定:在五門裡,此心執行確定的作用;在意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