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修订版-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欲界。
  當在色界的(梵天)死時,他不會以無因(結生心)投生。當在欲界具有三因的(天神或人)死時,他有可能投生到任何地方。其餘的(即:死時是二因或無因者)只能投生到欲界。
Ayam ettha cutipa?isandhikkamo。
於此,這是有關死亡與結生的過程。
節四十之助讀說明
  凡夫與有學拢咧g的投生法則有很明顯的差異。上文只提及凡夫的投生過程。在此,我們將先解釋凡夫的投生過程,然後再解釋有學拢叩摹
  無色界的有情能夠培育與其層次同等或較高的無色禪,但不能培育較低層次的無色禪。所以,當他們死時,他們能夠投生在同一界天或較高層次的無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層次較低的禪天。然而,若他們失去禪那,他們即會以近行定之力投生到欲界,因此是以欲界三因果報心投生到欲界。
  無想有情死時會以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報心投生到欲界。在其他色界天的梵天死時,若他已證得無色禪,他即能投生到無色界天;若他已證得色禪,他即能投生到色界天;若他造了極強的傾向欲界之業,他即會投生到欲界。對於在色界天裡死後投生到欲界的梵天,其欲界結生心必定是二因或三因。
  對於在欲界的三因者,死時他們有可能投生到任何一界,因為欲界的三因有情能夠造所有種類的業。對於在欲界的二因與無因者,死時他們只能投生到欲界;他們下一世的結生心可以是兩種無因推度心之一,或任何一個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報心。
  對於拢撸麄兊乃劳鲂目隙ㄊ蔷哂腥颍驗闆'有具足三因的人是不可能證得道果的。有學拢吣芡渡酵唤缁蜉^高的界。而阿羅漢死後則當然不會再投生到任何界。
節四十一:心之相續流
  Icc'eva§ gahitapa?isandhikàna§ pana pa?isandhi… nirodhànantarato pabhuti tam ev'àlambanam àrabbha tad eva citta§ yàva cuticittuppàdà asati v?thicittuppàde bhavass'a?ga… bhàvena bhava?gasantatisa?khàta§ mànasa§ abbocchinna§ nad?soto viya pavattati。 Pariyosàne ca cavanavasena cuticitta§ hutvà nirujjhati。 Tato para¤ ca pa?isandhàdayo rathacakkam iva yathàkkama§ eva parivattantà pavattanti。
  所以,對於如此投生者,在結生(心)滅盡之後,即刻就會生起識知同一所緣的同一種心,有如河流般不斷地流下去;只要洠в行穆愤^程生起,它即會如此流下去,直至死亡為止。由於它是有(即:生命)的主要因素,此心被稱為有分。在生命終結時,它成為死亡心,滅盡後即完全停止。此後,結生心與其他(心)有如車輪一般繼續次第地轉起。
節四十一之助讀說明
  在結生(心)滅盡之後,即刻就……:在結生心之後有十六個有分心生起。然後就生起一個意門轉向心,以及七個「有欲速行」(bhavanikanti…javana),即貪著新生命的速行。這在新一世裡的第一個心路過程緣取結生心為目標;那些速行心是欲界邪見不相應無行的貪根心。當這心路過程結束時,有分心即再生滅;只要洠в行穆愤^程生起,有分心即會如此不斷地生滅。如此,心之流從結生流到死亡,又從死亡流到新一世,就有如車輪一般次第地轉起。
節四十二:結論
  Pa?isandhibhava?gav?thiyo
  Cuti c'eha tathà bhavantare
  Puna sandhibhava?gam icc'aya§
  Parivattati cittasantati。
  Pa?isa?khàya pan'etam addhuva§
  Adhigantvà padam accuta§ budhà
  Susamucchinnasinehabandhanà
  Samam essanti ciràya subbatà。
  即有如這(一世),在下一世結生心、有分心、心路過程與死亡心也是如此生起。以結生及有分,心相續流再次轉起。
  常自制的智者,了知(生命)無常、覺證不死之境、完全斷除了貪欲的結俊⒆C得永久的寂靜。
  
Iti Abhidhammatthasa?gahe
V?thimuttasa?gahavibhàgo nàma
pa¤camo paricchedo。
《阿毗達摩概要》裡
名為「離心路過程之概要」的
第五章至此完畢。






章末附錄(一)
(譯自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所著的《大佛史》)
  
劫(kappa)
  緬文裡的「甘巴」(kambhà)就是巴利文中的「劫」(kappa)。《佛種姓經》(Buddhava§sa)中說到:‘kappe ca satasahasse; caturo ca asa?kheyye。。。'──「四阿僧校c十萬劫……」
  一劫(kappa)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並不能夠以年來計算。只能夠以推測來算。假設有一間很大的偅龓欤L、寬與高度都是一由旬(大約十六公里),裡面裝滿了很小的芥子。每一百年你丟掉當中的一粒芥子。如此,當所有的芥子都被丟掉後,一個劫的時間還洠в薪Y束。(從這個譬喻,我們可以推測巴利文kappa或緬甸kambhà這個字所指的是極其長久的時間。)
劫的分類
  因此,當知「甘巴」(kambhà)和「劫」(kappa)是一樣的。劫有六個分類:
1。 大劫(mahàkappa);
2。 中劫(asa?kheyyakappa無量劫);
3。 間劫(antarakappa);
4。 命劫(àyukappa);
5。 減劫(hàyanakappa);
6。 增劫(vaddhanakappa)。
  
  一個大劫裡有四個中劫(asa?kheyya無量劫),即:壞劫(sa§va??a…kappa)、空劫(sa§va??a??hàyi…kappa)、成劫(viva??a…kappa)、住劫(viva??a??hàyi…kappa)。也就是說這四個中劫──壞無量劫(sa§va??a asa?kheyya…kappa)、空無量劫(sa§va??a??hàyi asa?kheyya…kappa)、成無量劫(viva??a asa?kheyya…kappa)、住無量劫(viva??a??hàyi asa?kheyya…kappa)──組成一個大劫。
  在這四個中劫當中,「壞劫」的時間是從預示一劫要開始毀壞而下的大雨開始,直到火熄滅,如果這是由火毀壞的劫;如果是由水毀壞的劫,則直到洪水全退;如果是由風毀壞的劫,則直到暴風停止。
  「空劫」的時間則是從世界被火、或水、或風毀壞後,直到預示一個新世界要再形成而下的大雨。
  「成劫」的時間是從預示一個新世界要再形成而下的大雨開始,直到日月星晨出現。
  「住劫」的時間是從日月星晨出現開始,直到預示一劫要開始毀壞而下的大雨。
  因此,在一個劫毀壞時下的大雨有兩種:第一種是每一個劫要毀壞時都下的大雨,無論該劫是由火、或水、或風所毀壞。開始時,當一個世界將要毀壞時,整個世界都下大雨。因為有雨,所以人們開始耕種。當農作物長大到牛可以吃時,雨卻完全停止,不再下了。這就是預示一個劫要毀壞的雨。
  第二種也是大雨,但它只有在一個劫要被水毀壞時才下。這並不是普通的雨,而是極不尋常的雨,因為它有能力把石山擊打到粉碎。
  (關於大劫被火、或水、或風毀壞的詳細描述,請見《清淨道論》的「宿住隨念智」。)上述的四種無量劫(中劫)都擁有同等長度的時間,而它們的時間是無法以年來衡量的。這是為什麼它們稱為「無量劫」。
  四個無量劫組成一個大劫。
間劫等等
  在住劫的初始(即世界的開始階段),人類的壽元是無數歲(asa?kheyya)。隨著歲月的過去,人們被貪、瞋等內心煩惱擊敗了,因此他們的平均壽命逐漸減少,直到只剩下十歲。這種退減的時期稱為「減劫」(hàyana…kappa)。
  反之,由於慈(mettà)等等善心的提昇,他們的後代的壽元逐漸地增長,直到無數歲。從壽元十歲增加到無數歲的時期稱為「增劫」(vaddhana…kappa)。(關於人間減劫與增劫的詳細解釋,請見《長部.轉輪經》(D?gha Nikàya; Cakkavattisutta)。)
  因此,根據道德提昇或道德敗壞,人類的壽元會在十歲與無數歲之間增減。這一增一減的時間稱為一個間劫(antara…kappa)。
三種間劫
  人類的壽元從無數歲減到十歲時,就會有個轉變期。如果導致壽元退減的原因是特別強的「貪」,就會發生铮模械膲娜硕紩谶@個間劫的最後七天裡全部死亡。這樣的間劫稱為「铮拈g劫」(dubbhikkhantara…kappa)。
  如果導致壽元退減的原因是特別強的「痴」,就會發生瘟疫,所有的壞人都會在這個間劫的最後七天裡全部死亡。這樣的間劫稱為「疾病間劫」(rogantara…kappa)。
  如果導致壽元退減的原因是特別強的「瞋」,人們就會拿武器互相殘殺,所有的壞人都會在這個間劫的最後七天裡全部死亡。這樣的間劫稱為「刀劍間劫」(satthantara… kappa)。
  (然而,根據《清淨道論》的裕琛洞笫桠n》(Mahà??kà),導致「疾病間劫」的是極強的貪,導致「刀劍間劫」的是極強的瞋,以及導致「铮拈g劫」的是極強的痴;到時所有的壞人都死了。)
  每一增一減的間劫的名稱可以這樣解釋:當住劫還洠в型辏谶洠в斜换稹⒒蛩⒒蝻L毀壞之前,每當人類的平均壽命降到十歲時,所有的壞人都會遭遇铮摹⒒蛭烈摺⒒蛭淦鞯臍⒙径劳觥T诿恳粋間劫的最後七天發生這樣的災難,導致全世界的壞人死亡,該間劫就依該災難而命名為「铮拈g劫」、或「疾病間劫」、或「刀劍間劫」。
  (還有另一種情形是)在人類的壽元還洠в薪档绞畾q時,有時候會有(不是世界性,而是)區域性的災難發生,例如在一個城市或村莊。如果是發生瘟疫,我們說那是該區域的「疾病間劫」;如果是發生戰亂,我們說那是該區域的「刀劍間劫」;如果是發生铮模覀冋f那是該區域的「铮拈g劫」。這種說法只是譬喻性而已,只是因為區域性的事件和世界性的事件類似。所以當我們祈额娢覀冞h離這「三種劫」時,我們是指這三種災難。
  在六十四個間劫(一個間劫有一個增劫和一個減劫)過去後,「住劫」也結束了。由於在壞劫、空劫和成劫時並洠в腥撕陀缣焐瘢赃@些劫洠в幸辉鲆粶p的間劫顯現。但應知道每一個中劫(無量劫)的時間都和住劫的時間一樣長,也就是有六十四個間劫的時間那麼長。
命劫
  命劫(àyu…kappa)是指當時的平均壽命(àyu)的時間。如果當時人的平均壽命是一百歲,一個命劫就是一百年;如果是一千歲,一個命劫就是一千年。
  當佛陀說:「阿難,我已經培育了四種成就之因(四神足iddhipàda)。如果我要的話,我可以活一整個劫或比一個劫多一點」的時候,當知這裡的劫是指那時期人類的命劫。《增支部.八集》的裕п尳忉專鹜舆@麼說是指如果要的話他能夠活一百年或比一百年多一點。
  然而,摩訶西瓦長老(Mahàsiva Thera)說:「當知在此的命劫是指幸叩拇蠼佟!梗ㄋ@麼說是因為他認為導致佛陀最後一世投生的業能夠延長佛陀的壽命到無數歲,也因為在巴利拢溲e提到「護壽果定」(àyupàlakaphala… samàpatti),即保護「命行」(àyusa?khàra)的果定能排除一切危難。)但是這位長老的見解不被諸論師所接受。91
  《律藏.小品.分裂僧團犍度》(Vinaya C??avagga; Sa?ghabhedakkakkhandhaka)裡提到:「導致僧團分裂要投生到地獄,在該處受苦一整個劫。」裕п尳忉專骸冈摻偈侵缸畹鸵粚拥牡鬲z──阿鼻地獄──的壽元。」根據律藏的疏鈔巨著《十三章疏鈔》(Terasaka?óa??kà),阿鼻地獄裡眾生的壽元等於八十份之一個大劫。該著作也提到這八十份之一個大劫的時間是阿鼻地獄眾生的一個間劫。因此,根據阿鼻地獄眾生的計算,一個大劫等於八十個間劫。
  應當澄清的是,如上所述,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無量劫),一個中劫則有六十四個間劫。因此,根據人類的計算,一個大劫等於兩百五十六個間劫。
  兩百五十六除以八十等於三又五份之一或3。2。因此,人類的3。2個間劫等於阿鼻地獄眾生的一個間劫。(阿鼻地獄裡洠в邢袢碎g那樣的增劫與減劫。由於在該處在一切時候都只是遭受痛苦, 每一個間劫結束時並洠в邢袢碎g那樣有「疾病間劫」、「刀劍間劫」和「铮拈g劫」的分別。阿鼻地獄眾生的壽命是八十份之一個大劫,也就是他們的一個間劫。因此,阿鼻地獄眾生的一個間劫等於人類的3。2個間劫。)
  如是,當知一個中劫等於人類的六十四個間劫,即等於阿鼻地獄眾生的二十個間劫。因此,有些巴利拢洌纭肚鍦Q道論》的裕п尅洞笫桠n》和《阿毗達摩義廣釋》(Abhidhammattha…Vibhàvin???kà)說一個中劫有六十四或二十個間劫,這兩個數目並洠в忻堋_@兩個數目的差別只在於計算法。
  在《分別論》的裕п尅睹曰蟊费e提到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在「智分別」裡,它說:
  「唯有分裂僧團的業導致受苦一整個劫。若有人在一個劫的開始或中間階段因為分裂僧團這樣的業投生到阿鼻地獄,只有在這個劫毀壞時,他才能脫離。如果他今天投生到地獄,而這個劫明天就毀壞,他只需要遭受痛苦一天,明天就能夠脫離。(但是)洠в羞@樣的可能性。」
  依據這段話,有些人認為「分裂僧團的業導致投生在地獄裡一整個大劫;造了這種業的人只有在一個大劫毀壞時才能夠脫離。事實上,《迷惑冰消》只是以普遍的方式來解釋「維持一整個劫」(kappa??hitiyo),它洠в刑貏e強眨靥岬健妇S持一整個大劫」(mahàkappa??hitiyo)。「維持一整個劫」這種說法是根據《律藏.小品》的一個偈子,該偈子提到:「破壞了僧團的團結後,他在地獄裡受苦一整個劫。」因此,當知這裡的「劫」只是「間劫」,而不是「大劫」。在《事論》的第十三章裡,它提到有關這個偈子的「劫」是指(阿鼻地獄眾生)的「命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