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唐-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说书,自有李奉孝和日本人信继承,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说书事业继续下去。他们出了清心馆,便走进了武家,真正做起了武清的弟子。不久,洛阳的地面上出现了两个说书人,一个叫李奉孝,一个叫武信。
这一日,武清在看《春秋》,没错,就是那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看的《春秋》。
秋菊进屋来报,说是太平公主来了。
武清只好出屋,到了大堂,武清一身素服,见太平一身明艳服饰,有些不喜,但谁让人家是公主呢,于是拜见之后说道:“表妹今日来是为了何事?”
太平本来满怀心喜的,如今见武清并不欢喜,便也收敛心情,说道:“武敏之死了!”
“嗯?死了,怎么死的?”武清立马问道,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惊了。
太平公主眼眸中流露出一抹恨意,说道:“自然是我派人杀的!”
武清很惊讶地盯着太平公主,这女孩儿怎么这么狠辣呢,难道正如历史上所说,太平公主狠辣无比,如今已经开始变了吗。但他依旧还是关心的是武敏之是否真死了,问道:“你确定你的人忠诚可靠?还有,有没有把武敏之的头颅给砍下来给你确认?”
太平公主毫不在意,说道:“怎么可能,我的人很忠诚,不过没有砍掉头颅,他们去的时候,就看到武敏之自挽马缰自缢了,他们也就回来复命了。”
听到这里,武清恨不得大骂愚蠢,于是说道:“那贺兰敏之可是学过武功的啊,装个假死模样实在是太容易了,这种拙劣的手法都看不出来,你的那些手下真的可以去吃屎了。”
太平也是一愣,继而匆匆告辞,武清不知道太平的手下是不是吃了屎,但他的心中泛起了丝丝冷意。
几日后,太平又来了,这一次她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低声说道:“表哥,被你给说中了,贺兰敏之是假死的,我派人刨开他分坟冢,结果里面只有稻草和几件衣物。也派人搜索,没有丝毫线索。”
武清早就料到会有这种结果,于是便对太平说道:“我们日后都得留个心眼,那武敏之如今如丧家之犬,仇恨我们武李两家,说不定会在哪里报复,防人之心不可无,表妹你以后外出可要小心了。”
太平感受到武清的关切之意,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终于确定贺兰敏之不是死了,而是逃了,武清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很明白贺兰敏之逃掉不是为了平静地生活,他流放雷州也能平静的生活,如今逃了,那说明他心中怨恨更深,将来的报复会更加猛烈。
时不待我啊,武清大叹一声,心中已经决定要加强修炼武功。
自武清和王勃被赶出王府后,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明显收敛了不少,李贤也拿起了圣贤之书。
这一日,高宗皇帝来看望李贤,李贤是他最喜欢的皇子,因为所有皇子中,只有李贤长得最像他,容貌肖似,脾性也像。当进了王府,看到李贤在读《论语》,而且非常认真,面带微笑。高宗皇帝大为高兴,便走近问李贤,道:“贤儿真的是懂事了,不知道读到什么,令你如此高兴。”
李贤一惊,便笑道:“贤贤易色!”
高宗一愣,便夸赞道:“嗯,不错不错,颇有父皇当年的胆色。”
此时有太监来报,递上折子,高宗看罢,龙颜大惊,道:“我儿暂且好生读书,朝中发生一些事情需要父皇处理。”
李贤恭送高宗,而后继续坐在那里发呆,念道:“贤贤易色!”
没错,朝中发生了大事,薛仁贵还没有回朝。西域却是风云变幻。
风海道总管苏海政联合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杀了兴昔亡可汗弥射,弥射部落投了吐蕃,吐蕃在弓月城附近屯兵二十万,不过月余便攻下了于阗和龟兹,安西都护府岌岌可危。
不久,消息又传到洛阳,安西四镇全部陷落,高宗只好罢了安西四镇。
此时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武清惬意地在洛水边垂钓,一旁还有武一刀,武大无二还有秋菊一旁伺候着。
“听说薛仁贵大将军到呢?”
武一刀面目粗犷,顶着一个光头,嘿嘿一笑道:“没错,薛将军领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此次奉旨西征吐蕃。”
武清一愣,高宗怎么想到如今要征讨吐蕃,论钦陵可是刚打下安西四镇,兵锋正盛,这个时候出兵,显然并非明智之举,那帮大臣是吃屎的吗?
“那还有谁为副将呢?”武清问道。
武一刀说道:“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和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总管。”
武清略一沉吟,说道:“看来此次征讨是必败无疑了。”
“哦?”武一刀很奇怪,他这段时间接触武清,越发觉得武清高深莫测,智深似海,“那公子为何有这样的断言?”
武清笑道:“那郭待封和薛仁贵曾经一起跟随师父李绩征讨高丽,可以说是平起平坐,如今却成了薛仁贵的副手,郭待封是心高气傲之人,家世又好,武将世家,如何肯屈居人后,必然坏事。薛仁贵治军有方又能如何,如今论钦陵二十万精锐之师以逸待劳,最终必败无疑。”
“那公子何不上书告知皇上呢?”武一刀建议道。
“没用的,如今我在服丧期间,更何况自被赶出王府后,圣上也没召见过我。”武清一阵黯然,他想不通高宗为何自那以后就没召见过自己。
也没了心情钓鱼,他不为薛仁贵,而是想保护即将出征的那些大唐精锐儿郎。
武清写了奏折,而后过了天津桥。这才看到薛仁贵已然出征,大军铠甲锃亮,旌旗飘扬,枪戟林林,一路唱着大唐军歌,缓缓而行,端门城楼上战鼓不休。薛仁贵一身光明铠,身披大红披风,与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叩首拜别站立城楼上的高宗皇帝和武后。而后三人齐齐上马,绝尘而去,两侧士兵让开道路,而后加紧步行。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武清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这就是我大唐士卒吗?这就是征战天下,为大唐开疆拓土的虎狼之师吗?
军歌声中,武清热血沸腾,仿佛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一刻,他想到了他的未来,他一定要成为守卫这片土地的卫士。
武清把奏折交给了刘祎之,让他转交武后,因为不受高宗待见,他只能走武后的路子,略尽绵薄之力。
武后看到了武清的奏折,看罢之后,也没说什么,但奏折被压在了床头。眼眸中露出了惊喜之色,果然她没看错,武清是她武家极有天赋的一个。




 第七十八章 一晃五年

一晃五年而过。
五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对于武清来说却不是很重要,但还是有几件事情需要交代。
咸亨元年,薛仁贵率军西征吐蕃,郭待封押运辎重粮秣,不岔薛仁贵是自己顶头上司,延缓进军时间,薛仁贵被论钦陵二十万大军包围,十八万精锐唐军因为粮草不济全军覆没。薛仁贵兵败大非川,太学生魏元忠上书请求杀薛仁贵等人,武清上书指出魏元忠哗众取宠,大放厥词,只为引起皇帝注意而已。为此和魏元忠交恶,高宗招魏元忠奏对,大赞其才。授予秘书省正字,给武清一个火辣辣的耳光。薛仁贵也被革职削为平民。
武清得不到武后的暗示,也得不到高宗的认可,这一下子让他无可奈何,于是潜心读书,勤练武功。
朝廷中,刘仁轨再度得到启用,编修国史。不久一代画家加一代宰相阎立本也死了。
上元元年,高宗封武后为天后,尊自己为天皇,大赦天下,王勃也因此遇赦免了死罪。
到上元二年,武清已经长到了十三岁,他身材修长,五官清秀,一双眼眸更加深不可测,一望让人顿生智深似海的感觉。
这一日,武清在洛河中潜水。
春天的洛河河水冰凉,岸边一个体态婀娜身着罗裙的女子一动不动地望着河面。她正是秋菊,洛河刚刚解冻,河水还很冰冷,但公子这几年来每日坚持潜水半个时辰。她为武清的勤奋刻苦而感动,更加关心这个小弟弟,加那么点夫君的感觉。
“哗啦!”
只见河面破开一道浪花,一个人头钻出了水面,而后从河中游到了岸边,全身除了一件裤衩别无他物,尽管这五年来见过了无数次武清的身体,秋菊依旧露出了羞涩,赶紧取过帕子想给武清擦拭身体。
武清则是接过帕子,说道:“还是我自己来吧。”
等穿好了衣物,这才慢悠悠地骑在一匹汗血宝马上搂着秋菊往府中走去。
刚一进府,武大来报,太子李弘已经在别院等候多时了。
别院叫清心别院,算是书院的一种形式。清心馆闲置,高宗又不让武清主持清心馆,武清只好再开个别院,当然清心别院并没有公开,而且就在武府,武府占地太大,武清便开辟出一个优雅之地,来作为别院,武清的书房也搬到了别院中,武清的两个徒弟也终于出师,而且时常来别院著书。
也在不久前,别院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洛阳人张说,八岁。还有一个是齐州人崔融,二十二岁,应八科制举及第,仰慕说书文化便进入了清心别院。当然还有一群半大的孩子,前几年闹饥荒的时候,高宗下旨,让富户收养孤苦孩童为仆,武清一口气收养了二十个,大多为女童。如今这些孩子每日里读书习武,颇为用心,武清也有一番成就感。当然还有一些武氏旁支的穷苦孩子,在武府吃住学习。
走进别院,武清直奔书房,看到太子李弘正坐于圈椅中,只是他面色惨白,时而咳嗽几声。武清知道这是肺痨,这个时代是治不好的,只能缓解病情。
看到武清进来,李弘起身,脸上露出喜色,说道:“表弟,你可终于来了。”
武清拱手施礼,说道:“殿下找臣是为了何事?”
李弘笑道:“如今父皇时常头风发作厉害,想禅位给我,但母后却选纳言裴居道嫡女为太子妃,我想让你给我分解分解,如何让母后相信我有能力处理好国政。”
自长安与太子李弘共坐马车后,李弘几年来经常宴请武清,武清也阐述了一些比较有用的治国思想,对李弘受益颇大,所以有事没事的李弘都喜欢往武府跑,甚至这清心别院的建立李弘也出力不少。
武清明白,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武后,武后想辅佐高宗而把持朝政,不希望已经建立起的威望被李弘给取代,故而给李弘选妃来冲淡这件事情。
于是武清便说道:“天后既然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殿下也是该到大婚的年龄了。何况殿下是不能忤逆的,这是孝道。至于政事,殿下有戴至德等人辅佐,还怕治理不了国家吗?”
李弘也只是一时想不到而已,被武清这么一分说,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于是便说道:“表弟,若我即位,定拜你为宰相。”
武清笑道:“殿下一定要保重身体,若殿下即位,武清愿效犬马,提前恭喜表哥你大婚了。”
“呵呵,那谢过表弟,我这便回去了。”
送走了太子李弘,武清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武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她如今便想着篡唐吗,如果是,那也太恐怖了吧。沉思良久,武清摇了摇头,武后没那么傻,高宗依然健在,而且武后和高宗是相爱的,不管怎么样,从去年提出的《建言十二事》来看,她是真心为了高宗,想把国家治理好的。
这个时候,秋菊进来了,如今秋菊像是一枚熟透了蜜桃一般,武清恨不得给咬破了吃了,问道:“发生了何事?”
秋菊欠身,道:“武承嗣派人来请公子赴宴。”
武清剑眉骤然一凝,去年底,他给太子李弘建议,让李弘上书减免灾区百姓徭役和赋税,以尽快稳定灾区民生;设置市舶司,增加朝廷税收;鼓励杂学,奖励发明创造等等,结果武后很快便令北门学士提出了《建言十二事》,而且把流放岭南的武元爽之子武承嗣等人召回,受封尚书奉御。不久又把武元庆之子武三思也召回。
武清第一次体会到了武后的手段之老辣,他也明白,武后这是告诉他,有什么事情必须得先跟她说,能够继承周国公的,还有武承嗣和武三思两个武家嫡系呢。
如今这武承嗣和武三思知道武清深受武后喜爱,所以隔三差五的,两个人便要宴请武清。武清很不耐烦,推拒了多次。本来堂兄弟之间也没什么,可这两个货从第一天见面就像是见到了亲爹一般,他们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还要一个劲儿地恭维武清,武清受不了,去了一次便再也没去过。
武清想了想,便说道:“以后要是再来,就说我云游去了。”
这几年,武清游遍了洛阳附近的名山大川,曾在邙山举目遥望天际,曾在嵩山少林寺听讲佛法,曾在龙门泡泡温泉。故而小小的年纪也博得了一个不务正业的美名。




 第七十九章 晴天霹雳(第五更)

(我知道扑到姥姥家了,也爆发了下,这活真累)
李弘回到了东宫,他写了奏折,而后便驾车前往上阳宫,高宗如今很多时候都在那里处理朝政。
很快有人把太子李弘的消息就传到了天后耳边,天后凤眸一凝,低声喃喃自语,道:“弘儿去了武府,呆了一个时辰才出来,而后回到东宫,又来到了上阳宫,看来一定是武清给出了主意。哎,这个武清,本宫的提醒他真不明白吗,还是故意呢?难道他还在为当年自己扣押那奏折生气吗?真的是小孩子脾气。但,作为我武家的儿郎,却不听本宫教诲,实在让本宫生气啊。”
天后起身摆驾观风殿,当她走到观风殿外时,便听见太子李弘给高宗说道:“父皇,儿臣遵从母后,愿意纳裴氏为妃,而且儿臣自信,有戴至德、张文瓘、萧徳昭等大臣辅政,儿臣也一定能够处理好国政,请父皇相信儿臣!”
天后嘴角露出了笑容,看来果然是武清点拨了弘儿,于是便走进观风殿,李弘一见是母后,忙躬身行礼,“孩儿见过母后。”
“好了,弘儿,你身体虚弱,应该多呆在东宫,好生休养。”天后慈爱地笑道。
李弘这几年对天后的作法已经不敢苟同,特别是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竟然被天后随手指给了看守宫门的将领,于是忙躬身回答道:“母后,儿臣为了大唐,即便是粉身碎骨又有何足惜。何况,如今父皇龙体欠安,身为皇嗣,儿臣理应担起重任。儿臣不敢推卸。”
高宗听到李弘说出如此大义凛然的道理来,非常高兴,说道:“不愧是我李家子嗣,好,好,好,等你大婚之后,朕就禅位给你,朕也就可以颐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