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帝姬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熙朝帝姬传-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明天继续~(今天叶子要收拾收拾东西,事情比较多~)

122满汉

素皑胤禩对视一眼;粲然一笑。他们怎么忘了,老美最常用的办法,百试不爽。

素皑因为想到了法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寝殿。这是她这么多天来第一次面带笑容地进寝殿。之前都是因为和康熙就搬家的问题相持不下从而导致她一进寝殿就黑着脸,折柳芷柔小轮子一一对她敬而远之;生怕她什么时候就翻脸了。也就只有钟嬷嬷;从小把她带到大;有时候还会说她两句,对她不离不弃。

刚好,今天某人也来了;恰巧,也是笑容满面,似乎比她还开心。

康熙明黄色的龙袍在夕阳的余光中颇为刺眼,夏天衣服比较薄,素皑看着他的身体裹在宽大的长袍中,觉得似乎他又瘦了些,不知道这些天他有没有好好吃饭。

“怎么又瘦了?”康熙先开口,看着素皑皱眉道。

素皑一惊,随即觉得有些好笑,看来他们俩都想到一块儿去了。看对方的第一眼先看瘦没瘦,如果瘦了就是太过操心的原因,如果没瘦就对自己说,还好,有好好吃饭。

“哪有瘦,是这衣服勒太紧了!”素皑笑说道,其实清廷宫装是很宽松的,一般只能从脸来看出胖瘦。

康熙一听,笑了,笑得极其暧昧,闲闲道:“太紧了吗?过来,阿玛给你松松。”

素皑一口茶水含在嘴里,差点喷出来,尼玛这就是红果果的调戏啊!她又被调戏了!?

素皑姑娘施施然地喝完茶,走过去,冲着她家男人一笑,漂亮的手轻轻一掰,某人的腰带就被解开了,明黄的龙袍随即撒开,露出里面寝衣,龙纹色泽鲜亮耀眼,折射出某人哭笑不得的神情。

素皑坐在他身上,手慢慢攀上他的脖颈,小嘴在他耳边轻轻吹起,带着软软的声音道——有没有松?

话还没说完,素皑姑娘自己就先笑了起来,抱着康熙,笑得十分欢实。

……

“好了皑皑,别闹了。”某个九五之尊没脾气的声音响起,无奈又甜蜜,“你还是搬去畅春园吧,好吗?”

“不好!你一天不答应我,我一天不走!阿玛,这是最好的机会了,我因为身带大凶之兆,不适宜住在禁宫内,所以搬去畅春园居住。这样,和皇玛麽也有了交待不是吗?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不好吗?”素皑恳求道。

康熙双手抚摸着素皑的脸颊,拇指上温润的白玉扳指贴着素皑的皮肤,有些冰。

“宝宝,这是你一辈子的声誉。阿玛不许你就这样把它赔进去,不祥之人是什么概念,以后你在宫里,就再无立足之地。”康熙温柔地向素皑解释道。

素皑摇摇头,“没事的,我不在意他们怎么说。我想得到什么,总会付出点代价,万事万物的准则不会白让我捡便宜。我赔上我的名声,换取我想要的,我觉得值!”

“皑皑……”

素皑看着康熙有被说动的样子,继续道:“我说过的,我不需要的东西,就算给我也是多余。以后,我可以少进宫,即使进了宫也只是看看皇玛麽。皇玛麽好歹是抚养我长大的人,她是不会因此而嫌弃我的。我会住在畅春园,别人怎么说,都伤害不到我!更何况,我是固伦公主,又有几个人会不要命当着我的面放肆。阿玛担心的,都是不会存在的。”

康熙看着素皑眉飞色舞地说着,苦笑般地吻吻她的额角。

素皑挽着他的手臂,把头放在他肩上,伸出手去叠在他的手背上,缓缓地说:“以后,我们可以住在想住的地方,就只有我们,没有别人。你在京城,我便在京城。”

“我会老。”康熙轻声说道。

“我陪你。”

“我会死。”

“我陪你到死。”素皑的声音柔和温润,像那枚白玉扳指。

“呵呵,然后呢?”康熙低低笑了出来,听得出来声音很愉悦。

“然后便好好活着,等死。”素皑无一丝犹豫,仿佛答案一直刻在心上。

“说话算数。”男人伸出手,帮素皑擦去眼角沁出的泪滴。

“决不食言。”女子温和又坚定,抱紧了男人的手臂。

很多年以后素皑才明白,誓言说出口的时候是真的,但却并不是只有一种履行方式。他们以为许下了诺言便会一生不变?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却只是古人千里。

你没有违誓,我也还深爱,可是努力一生,也够不到当年的那片衣袖。

夕阳西下,梁九功恭敬的声音轻轻地在门外响起,“皇上,要传膳吗?”

康熙低头看向素皑,“皑皑,饿吗?”

素皑闭着眼睛,舒服地窝在他怀中,懒洋洋道:“不饿也得吃饭呐,传吧。”

饭后,一向是他们的闲聊时间。素皑想到下午和胤禩说的办法,打起了精神看向康熙。

“阿玛,我有件事要和你说。”素皑随意道。

“什么事?说吧。”

“阿玛,据穆尔泰回来所说,那个接任噶尔丹的策妄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好对付。我也觉得它不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准噶尔虽然元气大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的周围又有西藏,又有沙俄。我觉得不能不防。”素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康熙沉吟了一会儿,素皑说的这些他不是没有考虑到,只是一直苦无应对的良策。他打算再试试策妄再说,可也明白那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

“我之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昨日与……穆尔泰他们一商量,觉得或许有个办法能解决咱们担心的问题。”素皑吐了吐舌头,差点说错。这件事关系到朝政,更关系到兵权,她不能把胤禩或者胤禛扯进来。他们俩个现在都是风口浪尖的人物,她不能再把他们卷进漩涡,尤其不能让康熙对他们心生不满与防备。

她阿玛对她好,对她没防备无戒心,但不等于像信任她一样信任那些日渐长大的儿子们。她和康熙的感情与信任,是多年的相依相偎,多少次大浪小浪,多少生死与离别中换来的。他们两个之间,一个帝王与一个普通人,是上天给的缘分与成全,是命中注定的十余年携手。

胤禩的无心朝政是康熙对他一向的认知与印象,并且,康熙颇为欣赏他的这种态度,再加上胤禩医道有所大成,更让康熙觉得有这样一个仁心仁术,赤诚良善的儿子也很不错。既然这样,就万不能让他觉得其实胤禩是在故作姿态,其实从来都是觊觎朝政。

“什么办法?”康熙并未察觉素皑的一时停顿,他的注意力被“办法”给吸引了。

“驻军。就在暗地里把准噶尔当成大清的附属国,驻军在那里,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再者,我还有个想法,咱们不要仅仅只是派遣八旗子弟去,可以多派汉军绿营。”素皑举一反三,把胤禩的办法扩大了。

康熙认真地瞧着她,并没放过素皑眼中一闪而逝的精光。他突然反应过来素皑在说什么!

“你是说,同化他们?!”康熙问道。

素皑点头,“阿玛真是好聪明。就是同化他们!准噶尔的土地离我大清太远,咱们怎么样也够不着手。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把那里慢慢变成自己的,那就不用再担心什么了。”是啊,都是自己的地盘儿了,还担心打不了摸不着干什么!素皑的这一想法其实是有经验可循的。当初解放战争过后如果把汉族像移民新疆那样也移些去西藏,现如今西藏哪儿还有那么多事啊!

素皑正笑着看康熙,康熙却忽然一反常态,目光锐利地盯着素皑。

素皑一愣,她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吗?

康熙沉声开口道:“皑皑,你说说,有没有可能有一天,咱们满清也会被汉族同化?毕竟,汉人那么多。”

……

素皑瞬间冷汗直冒,她干了什么呀,这段时间是昏了头了吗?出这个主意的时候竟然没想到这个问题。擦,她真是谈恋爱把脑袋谈傻了!

“这个……这,我觉得……满汉不是不能通婚么?”素皑情急之下,只能想出这个理由,脱口而出。

康熙见素皑一下子面无血色的样子,又说出了这个理由,心瞬间就软了,拉过她按在自己腿上,叹了口气说道:“宝宝,阿玛不是在说你,你不要紧张。”

素皑愕然,额……康熙难道是以为她介意自己汉女的身份,所以才如此紧张到话都抖不出来的地步?其实不是啊,她在担心国家的命运,她怕康熙因此对天下汉族又起了戒心啊啊啊啊!不是在担心自己的说,她连吴三桂三个字怎么写的都忘了!

素皑瞬间调整思维,让自己镇定,依偎着康熙道:“阿玛,我不是在担心自己。我也从来没有什么自卑之感,这可能是由于你从小就一直爱护我的关系。你一直知晓我的身份,不也从未嫌弃过我吗?既然如此,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又怎么会因此而自卑?”素皑用脸蹭了蹭康熙。

“皑皑!不可这么说自己……”康熙斥道,语气中却没有多少责备。虽然素皑有很多毛病,但在他眼里却一直是完美的。即便她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她所有的缺点,他愿一一包容。

“嗯,好。我不这么说。”素皑笑道,“换种说法吧,我从未觉得满汉有什么区别。咱们大清还没入关的时候,从太宗皇帝开始就倡导满汉一家。而世祖皇帝更是这一精神的先驱者。他重用汉人,顺势而治,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天下归心,这可是元朝近一百年时间都没有做到的事啊。像蒙元那样,把天下臣民分个三六九等,把汉人视为奴隶,那是肯定不行的。这一点,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所以,他们只能被赶回草原放羊。(言下之意,如果不想满清被赶回长白山啃萝卜,就不要学他们)可是我大清的先祖睿智超群,眼光深远,早早就定下了满汉一家的基本国策。而后,南不封王,北不断亲,这才使天下五族和平共处,进入了我大清繁荣昌盛的时代。”素皑放开环住康熙脖子的手,站起来。

“阿玛,有一件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大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唯一一个完美地不用战争手段解决了民族大融合问题的朝代。我们与另一个残暴的朝代,蒙元,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不值得我们享受这种智慧实施下的胜利果实吗?”

作者有话要说:额…我错了,这章本来是昨天的。我前两天太忙了,昨天晚上回来倒头就睡,累到懒得动……

好吧,我知道我在找借口。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和歉意,我今天会加更一章。现在先去吃饭,一会儿就回来码字~(心虚中……)

所以,一会儿应该还有一章(如果我写得完的话)。

123民族

康熙猛地抬头;迅速地回想,看着满含笑意的素皑。

是啊,似乎大清是唯一一个。

早在春秋时期,华夏就爆发过生存大危机。那时候;周王室皇权衰落;其余部族从四面八方逼近中原。南苗,东夷;西戎;北胡。用汉人的话讲,四方皆夷。当时的齐桓公姜小白与丞相管仲;放弃了齐国拥有的争霸天下的实力,用他们的智慧和族群生存至上的伟大情怀拥护了东周王权,把其余夷族驱逐出中原。靠的;是武力!是诸侯们用军事实力的联合反击。

后来,是林胡,东胡,匈奴的兴起。从这时起,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反匈奴战争。从战国,到秦帝国再到西汉王朝,华夏民族对被称为夷的匈奴进行了长距离反击。这几个时代,名将辈出,战星如云。无论是李牧的诱敌深入,还是始皇帝的雄才大略。都让匈奴饱尝了帝国铁骑的威武。而到了西汉,汉武帝的手里,更是对匈奴的大反击。那时候,是名将的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就是当时中国民族一战到底的反击决心。多少年的沧桑变化,卫青、霍去病的壮士情怀仍然让人钦佩不已。可对匈奴的反击,仍然是毫无二话的打!

之后的五胡乱华,的确只能用“乱”字来形容,那是一个版图四分五裂的时代,那是华夏生存的全面危机!而最后,真正消除它的,还是煌煌大唐。可是唐对于吐蕃、回纥以及突厥,仍然是不断反击!包括女帝武则天在内,也仍然是一个字,打!

之后的宋明时期,谁都没有完美地解决外来部族的问题。

宋朝时期,面对当时的辽、西夏和金三个军事强国以及大理国,从来都是防守状态。所以他的国土,终于被蒙元完整地占领了十八年。而明朝初期,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啊?将星如云,谋臣似雨!高超的谋略,出色的统帅,全都奇妙的凝聚在了一起。且不说像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天纵奇才,李文忠,邓愈,蓝玉这些名将,随便拉一个出来就够大书特书几十篇的了。可即便是明朝初期那样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也没能够夺回新疆以及蒙古草原。两百多年间,时时受到鞑靼的骚扰,对所谓的夷,始终是一种抵御的状态。

大清!唯有大清!一个外来民族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对于周边的所谓的“夷”没有用武力。对于蒙古,它完美地实施了和亲政策,结盟政策。使统治民族满族和蒙古族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它让一个曾经铁骑踏遍亚欧大陆的骄傲民族深深地匍匐在它脚下。它让曾经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而对于华夏的主体民族,汉族,大清并未像蒙元那样对他们。而是一视同仁,倡导满汉一家。最终让这个有着强韧生存能力的民族承认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如同融合一样,四面边患几乎在此刻肃清。台湾、蒙古、新疆……全数回归中国!

这是一种成就,更是一种统治智慧,非强大的蒙元可以比拟的。一直以来,他的祖辈们,用这样一种智慧,这样一种胸怀和眼光包容了这片土地上所生存的各个种族。让这种精神像涓涓细流一样汇入了周边各族的心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令人钦佩的生存大技巧。

康熙抬头看素皑,素皑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阿玛想通了吗?其实,我们不应该像蒙元那般,即使占领了华夏土地还是像一个客人一样,从未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他们有的人,甚至想要把这里的房屋土地都拆了,全部用来放牧,你说可笑不可笑?!一个不把这里当作归属的人这里的土地和人们也不会真心接纳他。所以,蒙元即便初期强大成那样,也很快便亡了。咱们大清,万万不可以学他。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