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州"老乡"-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丈夫叹了口气。是理解,也是无奈。   
  女人不是水。女人的一半给丈夫,另一半给事业。   
  铁姑娘的〃软〃功夫   
  到了东北,一下火车就挤上汽车。七转八拐,上车下车再等车,她终于到了一个气派非凡的厂门口。   
  她递上介绍信。圆图章不及熟面孔,何况那图章又是〃乡下的〃,国营大厂对乡镇企业的厂不屑一顾。周蕴娟不急不火不动气,受了冷落还是一副热心肠一副笑面孔。其实又冷又饿又累的她,多想往沙发上躺一会,多想讨口热茶喝一口!   
  原料原料原料呵!断料断炊几百个工人就只好去喝西北风。如此这般一五一十慢说细论。女性的温柔和真诚更容易使人相信。好大的一个国营厂,对好可怜的一个乡镇小厂伸出信任的双手!   
  原料有了,还要打通运输线。车皮是十分紧张的,周蕴娟买了香烟去求人,要说她搞不正之风,最多是逢年过节,拎只鸡,带条鱼,自产自送,托个人情,犯什么〃王法〃算什么〃风〃?求人办事难!别别扭扭学会拔香烟搭个〃桥〃,尴尬时请人抽烟解厌气,这又算什么〃风〃又犯哪一条〃王法〃?要车皮,两眼黑黑,鬼都不认得一个,那么容易那么便当会有人送给你?总得自己去通路子。〃铁姑娘〃用的全是〃软工夫〃,好言好语赔笑脸,抽支香烟牵根线。先找车站站长,站长点头了又到计划科,计划科点头同意了又到调度室……   
  然而原料粒子还是躺着搁着压着。这是怎么回事呵!周蕴娟一打听,绝了,装卸组〃来不及〃,〃插不上〃。她连忙又找装卸组长,说得口干舌燥,好话堆满了一火车,组长的心才〃启动〃,说和工人商量商量,她连忙说,我和你一块去。一个人赔一个笑,一个人敬一支烟,一个人说一声〃师傅请帮忙〃……   
  装货的车皮开动了。列车长长一声嘶鸣,周蕴娟长长的一声吐气。千种情怀,万般感慨,此时此刻,哭不够,笑也不够,恨不够,爱也不够,她只是想哭,哭个痛痛快快,哭个酣畅淋漓……   
  莫名的懊恼,无限的惆怅!   
  本来,几个副厂长主动提出要出差,可她偏偏坚持孤女下关东,现在原料满了,心却空了,职工热了,厂长冷了彻骨的寒夜,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她已经冻得得了关节炎,不能再让身体垮下去。丈夫盼着她,女儿望着她,也许已经出生了的小孙孙也需要姥姥的爱抚。她使自己坚强起来。不敢和衣坐躺,那样会冻僵身体,便如松鼠般不停地跳动,借以抵挡寒气的侵袭……   
  很小的时候,父亲抓一把咸菜撮几粒豆,土烧酒,呷得有滋有味,她蹲在一旁,捧着两个腮帮子,眼珠骨碌碌地看得好奇。那天父亲心血来潮,说,娟,你尝一口试试看。她怯生生地又是迫不及待地抓过喝了一口。苦不苦?不苦。香不香?香!这以后,父亲要高兴,就匀一口酒给她。   
  此时此刻,冰天雪地孤孤单单,她便想到了酒,想到父亲那慈祥而又淳朴的笑容。   
  她也笑了。童年的稚气,姑娘的风韵,厂长的气质……全都聚集在圆圆的脸上,勾出来铁骨柔情也显出来周蕴娟普通而又杰出的灿烂人生……      
第二章 今日〃李向阳〃   
  短镜头之4:网罩大王   
  邹宝如,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身材高大,壮实,说话从容自信。他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办成了全国电扇网罩产量最高的〃明星企业〃年产二百五十多万套,占全国产量五分之一以上。这位〃网罩大王〃自豪地宣布:在渭西,劳均收入在五千元以下的属于〃扶贫〃对象……   
  短镜头之5:〃李向阳〃进城   
  归庄锦绣绸厂去年引进四十八台喷水丝机,企业兴旺发达,产品供不应求,而苏州国营老牌的振亚厂引进的同样织机却闷得发慌,厂长得悉,主动前去,要求承包,盛泽的一个镇办厂也有同样企图,于是两家分别进城,各自〃吃掉〃一块〃肥肉〃,对方倒也大度,说:欢迎〃李向阳〃进城!   
  短镜头之6:给教授上课   
  合资企业,进口设备,现代化管理……我的母校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和大多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中层领导看得眼花缭乱:乡镇企业这么好啊?!   
  精彩的还在后面:厂长陆大荣向他们谈企业发展,说改革开放,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他们不由得肃然起敬,颇有些目瞪口呆的滋味。   
  人物之四:著书立说袁勤生   
  他有一部专用的〃林肯〃轿车,价值一百二十万元,据说是乡镇企业家中最好的;   
  他是第一个被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的乡镇企业之长;   
  他又是乡镇企业家中第一个出版专著的人,那书名叫《中小企业管理思考百题》,十四点五万字,一九九○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一万五千册,早已售尽。   
  这三个〃全国第一〃使我急于想见到他。   
  他是个〃名人〃。名人真不好当。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参观来访的应接不暇。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在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应酬和务实的环境中抓好自己企业的。他有与外商合资的〃厂中厂〃,也有与外市联营的〃厂外厂〃。去年产值近二千万,净利一百九十二万。今年一至六月,半年的产值是去年全年的一倍!   
  不是农民起义   
  晚上八点多,有人敲门。   
  〃我叫袁勤生。〃他说,微露出笑容也微含着倦意。〃今天接待了三批人。明天东南大学来五十个教师,要我给他们讲课……〃   
  那么,先给我讲一课,如何?   
  这个厂的前身是水泥制品,最好的一年也有过三十七万元利润。〃小利即骄〃,吃光用光分光。〃麻雀砍肉〃,今朝有酒今朝醉,一个客人十个陪。到后来,负债十五万元,而固定资产只有十三万。资不抵债,应该宣告倒闭。偏偏把这副摊子交给了我。我想了下,乡镇企业这么搞法,不是和历史上农民起义差不多吗,今天上台,明天下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农经济思想终于成不了气候,也难怪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拿乡镇企业开刀!说到底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使农民的整体形象站起来。(好大的口气!)我就摸索,形成自己的〃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激励工作法〃,两句话: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   
  但我不准干部对职工说〃调动〃这两个字。一次参加讨论,车间主任半个小时讲了好几次〃调动〃,我后来找他,说,错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你去〃调动〃,你算什么东西?应该考虑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性。就是要创造有积极性的气氛。   
  开明管理和从严治厂要结合起来。我两个都用。严到离奇的地步,开明也到不可思议。   
  怎么〃开明〃法?我不搞直接经济罚款,而是实行以奖代罚,只奖不罚。实质上差不多,但这样做效果好,容易接受。罚,往往是一种简单劳动,容易造成干部偷懒,降低管理者的素质,说得不客气点,那样的厂长谁不会当?还有一层,提倡干部罚款,又反对职工一切〃向钱看〃,这在情理上也说不通。要教育职工不要一切向钱看,首先干部不要一切用钱管。   
  刚到这个厂,前任领导〃整顿〃,提出开除六名职工,乡党委已经批准了。我一听,马上说:刀下留人!〃   
  改变干部形象   
  我不动用开除职工权。   
  一九八三年,乡党委简政放权,把开除职工权放给了厂长。多少厂长一下子神气了,有了这尚方宝剑谁敢再捣蛋!   
  我不。上午乡里开会,下午我就向全厂职工宣布:〃我拿了一个很大的权,一个威力无比的原子弹:从今天起,谁不听话,我可以开除。〃几百个职工都瞪着眼看我,我相信大多数是拥护我拿这个权的,但他们绝没有想到我接下去会这样说:〃正因为是'原子弹',我想到小时候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的公报,记得有句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不首先使用原子弹!我就想,没有原子弹时天天想有,一旦有了又宣布不首先使用,这里面是有深刻哲理的。照这意思推理到我们江南仪表厂,我没有开除职工权时盼望有,现在有了,我明确宣布:这个权我不用;如果有一天用了,你们就骂我袁勤生无能!〃   
  这还真如一个小小的〃原子弹〃,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好多国营大厂的厂长,还有教授、大学生们往往提出质疑,同我探讨、辩论。有个大学生听课时当场提问:如果碰到屡教不改的,你既拿他没有办法,又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我当下就说:江南厂和公安局的大门只有一步之差:社会上能够容纳的,我也一定能够容纳厂长有行政权、经济权和教育权,尚不能教好,把他开除到居委会去,给老头老太们增加负担,怎么可以?而如果在厂里无可救药了,到那一步,自然会有法律来管教他们,那也就无须我来行使开除权了。对不对?   
  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可行的。我没有开除一个也没有一个去公安局。所以,要提高职工的素质,首先要提高干部的素质。一个工厂就是厂长人格的具体化。一次开座谈会,有个职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学生意〃,有一行不要学,那就是当干部。还挖苦说:在中国,连干部都不会当,还能做什么呢?还举了好多例子,说明:只要不是神经病,都可以当个官。这话太片面也太刻薄。但你不能说他一点道理也没有。我受了刺激所以下决心改变干部的形象。   
  用人不看档案   
  干部改任命为聘任。每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是全厂干部自报申请述职和续职期。这期间,所有的工人都可以报名要求当班组长、车间主任和科长直至厂长。如果报了而没有当成,也作为有理想、有志气进行加分计奖!有人又担心了,说这么一来,大家会不会浮夸瞎吹牛?我说我自有一杆秤。哪里会重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一套?!你要当,首先要有分析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然后再说标准,我归根结底是要解决能上能下谁能谁上谁平谁让的问题。我对省委组织部两个领导说,你们讲能上能下,实际上没做到:〃能上〃不给机会,〃能下〃没有形成气氛。我在江南仪表厂就是要说到做到,有个副厂长到期不述职,第二年就下去了。我们觉得很正常。厂办主任要求当办事员,真的去了,后来提出到财务科当开票员,也同意了。〃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重载,过河不如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人之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嘛!保卫科有个副科长说他最喜爱做电工,那就让他干。还有个装配女工提出当厂理发室洗头工,我找她,她说,为人民服务……我笑笑,说:不要讲大道理,说说你真心话好不好?她脸红了一下,说:我喜欢打扮,而且个子长,帮人洗头也省力。妙极了!面对如此真实如此可爱的职工,我能不答应她吗?当然也有想哄我的。有个人想到门房当警卫员。我调查了一下,他是嫌活重,想图个省力呢!还有个人为了奖金多提出调工种。对这类人,我也不会满足他们……   
  还有一条,我用人不看档案,不能一错定终身。有两个人当供销员,一个党委书记知道后亲自找我:〃你知不知道他们过去的历史?〃我说,好的单位好的领导,坏人会变好;反之,好人会变坏。人是会变的。不能静态的办法去看待动态的人。过去的错(哪怕是罪)属于过去,我用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包公贴身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条汉子都做过强盗。兵马俑的哭与笑是静态的,永远不会改变,而生龙活虎的人却会不断地变。从思想工作来说,可以潜移默化。哲学:量变到质变。人性:习惯成自然。有三个被别的厂开除的,还有两个劳改释放无人愿要的,他们慕名投奔江南仪表厂,我全都收下。加上前任决定开除的六个人,一共十一个。我在一次职工大会上一个一个点名表扬他们。厂支部副书记会后找我。说他们都不是好东西,假积极。我说,你的看法有些是对的,但思想方法是错的。如果你没意见,我在下次大会上号召每个人都来假积极!我真的这么说了。我说我当厂长这么多年,从来不考虑你们的积极性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这有生之年也永远不想知道你们的积极性是真的还是假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行动是唯一的也是最高的标准。这不,至少这么些年来,好多人担心的这十一个人表现都不错,有的还是先进分子……   
  我简单就说这些。好在我那本书里都有,我明天拿一本给你看看,请你多指教……   
  我听得入迷,真想听他说十个小时,可我不能影响他的休息。只好起身送客。这时我才注意到,他长得偏矮,但全身透出一股精干之气。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思想也精辟过人。他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企业家,他当之无愧地可以走上大学的讲台。   
  人物之五:〃三明主义〃沈奎生   
  沈奎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这篇报告文学中写到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是有争议的,有争议有缺点或者还有错误而依然能够站定脚跟尽情地从事自己的事业,这是苏州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所在。各级组织不仅容纳并且理解和支持他们,使他们成为建设的精兵强将,这无疑是他们突出的一个贡献。   
  了解沈奎生的人都说,沈奎生要写一写。   
  派头十足的大老板   
  他派头十足傲气十足。他是我所知道的乡镇企业家中唯一一个按照自己独特的规律安排时间的人:每天下午、晚上工作,〃夜生活〃是跳舞、卡拉OK或其他,零点以后看报纸,研究市场。二点左右睡觉,整整一个上午都是睡觉,天王老子来了人们也只说,他不在!   
  我们是十时半左右到厂里的。事先已经联系了,说上午来采访。他答应要他接受采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的〃生物钟〃并没有因为领导说了话就改变。他的部下说他还没醒,请等一会吧。   
  就等。无意中就发现了一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